開發商到底還需不需要“廣告公司”?
前幾天,和一個下屬聊天,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久。他說“我們廣告公司現在做的僅僅都是包裝而已了,屬于營銷產業鏈上最沒價值的那部分,錢都被自媒體、視頻公司賺走了。”
他說得對嗎?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剛入行的時候,深圳、廣州那邊的開發商,比較流行的營銷合作方式是:廣告公司+咨詢公司。開發商除了找廣告公司做廣告之外,還會找咨詢公司做營銷咨詢,廣告公司只負責創作。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當時在廣州服務深圳的百仕達·紅樹西岸,咨詢公司是香港的,廣告公司是我們,每次我們接到單子,指令和方向非常清楚,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把創意做好,做牛逼。事實上,當時我們確實做到了“廣州日報杯”的金獎。
那個年代,除了戶外廣告之外,報紙廣告應該是開發商主要投放的媒體,全國都是這樣,開發商四聯版、八聯版投放的壯舉層出不窮,真的非常像如今開發商開盤前在自媒體公眾號上的投放,一投幾十萬。
是的,時代變了!而且已經變了很多年了。
“廣州日報杯”這樣的創意評比早就隨著報紙的沒落、報紙地產廣告的消失而停辦了。在那個年代,開發商是需要廣告公司的,需要他們做出不一樣的廣告,讓讀報紙的人眼前一亮,產生了解與購買的欲望。
所以很多人懷念那個百花爭艷的年代,所以廣告人崇拜黑弧、及時溝通、攬勝、紅鶴,所以各大廣告公司都憋著一股勁做出牛逼的廣告,所以開發商也喜歡找深圳、北京的公司。
然而隨著媒體的變化,別說報紙,人們連電視機都懶得打開了,哪怕打開,也只是點播自己想看的內容,移動終端(也就是手機),成了最主要的傳播載體。到了這個時候,廣告公司的作業方向發生了很大轉變,用我曾經服務過的某開發商營銷總的話說“要直給!”。
直給什么呢?“消費者討厭廣告,手機上的平面廣告盡可能直接,不要兜圈子。”
那么消費者討厭什么廣告呢?恰恰就是“直給”的廣告。那如果不直給,消費者有沒有耐心看呢?沒有!
所以如今的房地產平面廣告,就是“包裝”。就像我們去買煙買酒,不懂的就看包裝,吃飯也是一樣,好不好吃不是最重要的,裝修好看很重要。
到了這個階段,開發商對平面的要求,就是“視覺”、“調性”,再配上直給的文字,視覺設計要匹配樓盤的價值觀,與項目價值有關聯性,說白了,就是傳遞一種審美。
這個時候,開發商開始喜歡找杭州的廣告公司,用他們的話說“杭州的廣告公司,平面水準基本比較高”。
但是問題來了,即使是這樣,廣告公司的月費標準卻十年如一日,一直沒漲過。這是為什么?因為在開發商眼里:“你們只是跟上了我的要求,沒有創造更好的價值。”
回到前文提到的“咨詢公司”,為開發商提供營銷策略的咨詢公司,為什么提這個,其實是很有意義的,它的功能被誰分化了呢?當開發商越來越懂營銷(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們不懂),當廣告公司也開始懂點策略了,咨詢公司變得意義不大,特別是對高周轉的單盤來說。
但是廣告公司真的懂策略了嗎?很遺憾,并沒有。他們懂的只是如果編輯PPT,賣稿子,哈哈!
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所以前段時間有甲方找我,他說月費可以高一些,但策略要好,平面要求不高。當然這是來自一個二線城市、市場拼殺激烈的全國一線房企。
開發商,還是需要廣告公司的,只是小部分開發商需要有策略水準的廣告公司,大部分開發商需要“平面包裝公司”。
那么,開發商的大額廣告投放,都投到哪里去了呢?對不起,我說的不是平面廣告,在網絡媒體上,平面廣告位都是送的,其他諸如地鐵、電梯之類的平面廣告投放在總投放中,占比都不算大。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同事也說了,開發商把錢花在“房產公眾號”去了。要不要眼紅?不用,其實那些軟文,就是“不直給”的廣告,你細看一下,只是原來的創意廣告變了一種形式,特別是像“獸爺”這樣的公眾號,一篇就是幾十萬的投放費用,文章質量高,開發商舍得花錢,篇篇“10萬+”,這就是創意的力量。當然自媒體和報紙不意義,自媒體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發行量”。
很有意思,好幾年前,人們說:“現在是讀圖時代”,廣告公司也存在著這樣的論調,以至于文案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低。但很諷刺的是,時代又變成了“讀文時代”,可能又會有人說,馬上就是“短視頻時代”了。
這不重要,不要去跟風,開發商還是需要廣告公司的,只是已經不需要“一成不變”的廣告公司了,也不是不需要,而是這類公司的價值會不斷萎縮。至于是什么“時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隨著媒體的變化,懂得“傳播”。
我們做的是廣告,是傳播,而不是平面,這很重要。廣告有很多種形式,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從逝去的報紙,到死去又活來的電臺,到移動終端,從公眾號,到短視頻,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喪失做廣告的能力。
如果哪一天,報紙又活過來了,你還會做報紙廣告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