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只有女性參與的真人脫口秀,究竟談論了些什么?
如今網約車行業已經從“快速發展期”過渡到了“規范調整期”,各個品牌都在進行業務整合、模式創新,切換至“精細化運營”的路線,去應對乘客越來越細致的出行需求。除了在“訂單響應速度、司機素養、性價比”等方面持續改進提升之外,“安全問題”依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女性乘客會對此尤為敏感。
女性乘客在乘坐網約車出行時,經常扮演著一個相對弱勢的角色,她們往往承擔了更多潛在的風險,而一旦有意外發生,公眾在刻板印象之下,對于她們的評論也未必友好。其中不乏“受害者有罪論”、“自我防衛做得不夠”等定論,也不排除偏見和性別不對等的色彩。
眾說紛紜之中,來自當事受害群體的聲音卻被淹沒了。看熱鬧的沒耐心聽,置身事外的沒興趣聽,而她們自己也被羞恥心操控,沒有了為自己辯白的勇氣。
洞察到這種現象的T3出行決定要給女性乘客一個發聲的機會,讓她們能夠表達自己在坐網約車時種種擔憂。這場“百位職業女性為安全出行發聲活動”,被T3出行用一支短片記錄了下來。
公益向TVC切入社會議題
以女性個體的真實心聲,點燃情感共鳴
鎖定了“性別”、“偏見”和“安全隱患”幾個痛點,T3敏銳地找到了一個能激起群體共鳴的社會性議題作為切入點——“性別是否讓女性在打車時遭遇到了危險?”
于是,短片里這場有百位女嘉賓參與討論的真人秀中,作為主持人的楊笠一上來就引出了討論主題。
不同的職業決定了女嘉賓們作息、穿著和妝容、出行方式選擇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她們在打車時面臨的困境也會不同。在主持人楊笠引導之下,她們依次分享了親身經歷及感受。
一個個真實存在的出行安全問題借由女嘉賓之口被一一例舉,每當有女嘉賓對任一情況舉牌表示感同身受時,她頭上的燈光就會熄滅,陷入黑暗之中。
T3以小見大,從行業亂象引申到了社會怪狀,再通過“主持人”這個角色對客觀存在的不公正現象進行了駁斥,并擺明了品牌的態度立場,為廣大女性發聲。通過這種方式,T3也找到了一種情感溝通的辦法,作為橋梁架筑在了品牌與女性消費者群體之間。
在內容之外,成片“說故事的方式”也有許多亮點可談。
1.主持人選:能服眾的意見領袖
確定“誰來講”是T3輸出品牌價值觀的重要一環,他們需要一個與品牌調性契合,又能說服受眾的人選來作為自己的“傳聲筒”。
脫口秀演員楊笠金句百出,“專業度”和“喜愛度”兼備,由她作為主持人現身短片就顯得合情合理。一方面,走“幽默詼諧”人設的她巧言善辯,能夠把原先尖銳的觀點輸出進行中和,而另一方面,她也能通過個人影響力最大限度地帶動網絡熱度和粉絲勢能,實現傳播的目的。
2.嘉賓選擇:易代入的職業角色
女嘉賓代表的人選來自各行各業,最大限度地把T3的女性目標消費者人群全包含在內,其中不乏不同行業內的意見領袖。在把表達權讓渡給每位女性之后,她們傳達的真實心聲也直接有力地擊中人心,讓受眾迅速將自己代入到這個話題中,品牌和用戶之間情感傳遞的通道也就此打通。
3.情節設定:吸引人的敘事方式
在情節設定上,問答形式的劇情讓短片邏輯條理清楚,在流暢的節奏中層層推進,直至全場燈滅,達到短片的高潮部分。拍攝團隊巧妙地用光束來作為一種象征,明和暗分別對應著女性乘客出行時候的境遇,利用視覺上的變化對比強化心理沖擊。
每個個體發聲所傳遞的情感觸動點,也帶動了輿論的價值觀走向,讓活動變得有公益價值,在無形中把T3的形象進行了一個正面的塑造。
邀約女性意見領袖聯合發聲
妳我她彼此聲援,實現跨圈層聲量釋放
除了這支TVC外,此次活動還邀請不同行業內的女性KOL來進行系列海報的拍攝和制作。每張海報上附著的手寫體文案,正是這些女性代表所想要表達的心聲。
海報的主角都屬于行業腰部的意見領袖,形象正面向上,具有一定的號召力,當她們聯合起來義不容辭地發聲,自然能夠通過個人影響力去喚醒更多的人。越來越多對“女性出行安全問題”深有感觸的受眾群體在引導之下,產生自發創作UGC內容的意愿,隨之在社交媒體上形成討論熱度。
海報文案是受眾情緒的另一個觸發點。在系列海報中,每個人的文案在感情足夠充沛、表意足夠清晰的前提下,還做到了與不同角色的形象人設相契合,實現觀點的精準輸出,比如年輕演員董思怡就把“出發”比喻成自己追逐夢想的過程,在電競女主持人希然眼里“出發”意味要面對危機四伏的召喚師峽谷,而母嬰育兒專家小海豚1212則把下一代的未來也納入考量……作為點睛之筆,海報文案靠其精準的洞察直扎群體內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28日,T3選定人流量密集的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地鐵站,帶著百幅同系列海報去到線下、貼滿整條長廊,也打造了品牌的線下溝通觸點。與線上海報所呈現的不同之處在于,地鐵站設置了一塊巨大的鏡面,鏡面處分別附上一些具有洞察感的“扎心”宣言。比如:姑娘,你不必高大健壯,不必舞刀弄槍,這些不應該是換取安全的籌碼;我要的安全,是越夜越美的自信,是個性張揚的灑脫,是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做自己的權利等。
一系列自我表達的態度宣言,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態度進行宣言選擇、并對鏡拍照分享,跟隨KOL一起捍衛女性的出行安全。透過社交媒體的自發分享和傳播,活動的聲量形成了漣漪式的擴散效應。
《瘋傳》一書中曾提及:“具有傳播力的內容會激發人們的某些情感,反之,可以激發人們情感的內容也將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對受眾產生深遠影響。”無論是TVC還是海報,都是T3導入價值觀進行傳播的載體,其目的是要與女性進行一次深度的情感對話。
T3也借此撬動了社會化的討論,實現“以小博大”的效果,更在正面的輿論引導過程中,將品牌的責任感和影響力做了一次強有力的展示。
營銷總結
作為互聯網出行領域的后來者,T3出行自19年入局以來,勢頭兇猛,目前已穩坐網約車第二把交椅。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大家其對產品的認可度是T3業務規模迅速擴張之后的下一個目標。
而此次“百位職業女性為安全出行發聲活動”的發起,無疑是他們為占據消費者心智邁出的穩健有力的一步。
1. 產品層面:產品是品牌的根基,若產品是1,營銷則是將它無限放大的0
背后有三大汽車集團和三大互聯網作為靠山的T3出行,在服務品質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坐擁好產品,T3確定營銷戰略時,挖掘到了行業發展的痛點,再延伸到一個社會議題之上,借此發出品牌的聲量,去引發關注,去深入人心。
同時,不同行業KOL的加入,以PGC-UGC互哺的傳播路徑,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自上而下、由點及面”地形成“一呼百應”的傳播效果。消費者在參與到議題討論時,也對品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潛移默化中把“安全”這個最大的功能價值點與T3劃上了等號。
2. 品牌層面:一次公益向的發聲,用品牌力去承擔一份社會責任感
消費者對于網約車品牌的信賴程度,與安全問題發生的數量成反比,與品牌在社會公眾面前顯示出的責任與擔當成正比。
“百位職業女性為安全出行發聲活動”帶有公益性質,影響范圍足夠大,作為發起者,T3勇于發聲,并立志要改變現狀的態度,就足以讓消費者對它產生足夠的好感。
只要T3能拿出越來越多這樣的實際行動來做證明,必然可以培養起消費者良好的忠誠度。而這,也絕對是一個想要成為行業領導者和變革者的年輕企業,應該要有的未來愿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