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痛點開撩,滴滴企業版如何用“爽一賠'二'”玩轉最in出行營銷?
在移動化和碎片化的營銷環境下,如何打贏一場產品、品牌與營銷的人心之戰,成為各大品牌的核心命題。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改變,“找準痛點、用對場景、做好溝通”的核心訴求與營銷手段,卻萬變不離其宗。
作為滴滴出行旗下的企業出行服務平臺,滴滴企業版通過智能化出行的管理系統,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出行服務及出行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出行管理線上化、數據化和智能化,讓出行管理更簡單。在產品力有效支撐的基礎上,近期,滴滴企業版從用戶思維出發,以獨辟蹊徑的營銷思路和創意內容,與目標群體展開了一場趣味溝通;并通過“爽一賠‘二’”的服務承諾,切入到大眾的視野,為行業貢獻了一場利益滿足與情感打動并存的營銷范例。
直擊出行場景痛點:以動態創意海報,喚醒內心需求
在媒介多元化、信息去中心化的時代,消費者不僅對信息的接收呈現高度碎片化的姿態,同時也存在明顯的信息過濾意識。在滴滴企業版看來,品牌要想適應去中心化的形勢、完成高效的品牌信息與價值傳遞,其中的關鍵一步,就在于喚醒受眾的真實痛點與需求。
1、精準鎖定出行痛點,回歸服務的商業本源
隨著粗放型補貼競爭與資源整合階段的告一段落,國內的出行行業開始向更加規范化、品質化的趨勢發展,并逐步回歸到以精細化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本源。此外,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節奏下,出行焦慮也成為人們的一大心理癥結;而焦慮的背后,其實是現代人對于效率提升與自我實現的強烈渴求。
2、 系列動態海報發布,痛點與賣點巧妙融合,占領消費心智
基于行業趨勢與人群心理的雙重洞察,滴滴企業版針對“因爽約而延誤”的行業服務痛點,推出針對性的“爽一賠‘二’”的服務承諾,并將此到位的洞察,升華為直擊人心的創意,推出了一組“爽約”相關的動態創意海報,開啟活動預熱。
海報將目光聚焦到律師、記者和銷售三大極具代表性的高頻商旅群體,將“爽約導致業績失敗”的痛點進行戲劇化、故事性的表達,從而放大出行無預約與爽約境況的潛在風險,直擊受眾的潛在擔憂和焦慮,從而喚醒產品需求。
在傳播形式上,動態元素的靈活運用,增強了海報的可看性與互動性。而視覺場景化的表達、自帶跳躍感的屬性、以及畫面情緒強烈對比的沖擊感,進一步引起了人們的觀看注意。這種以文案點睛直戳痛點、用畫面傳達吸引眼球,同時將品牌訴求與受眾痛點巧妙糅合的表現手段,強化了目標群體的心理共鳴及品牌記憶度。
作為一種介于靜態圖片與動態視頻之間的傳播介質,這組品牌動態海報的輕量級傳播,也更加符合移動互聯網的傳播語境,并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觀看新鮮感與獵奇心,從而引發自來水式的傳播。
3、雙微輔助外圍傳播,形成精準擴散滲透
傳播期間,滴滴企業版同步整合微信、微博等不同KOL的流量,利用意見領袖的粉絲號召力與影響力,引導受眾關注,為品牌源源不斷地導入流量。在微博陣地,闌夕、蒼南派等KOL,從現身說法、講述爽約經歷等不同角度,強化出行預約的意識和重要性,以此來帶動滴滴企業版“爽一賠‘二’”服務承諾的擴散與傳播。
在微信陣地,木汁、停機坪等情感、旅行類大號,產出符合自身調性的小故事,并發布了出行預約不延誤的實用攻略,種草滴滴企業版“爽一賠‘二’”方案,以此獲得大批量粉絲的關注與好評。
不同圈層KOL的精準擴散,為滴滴企業版服務理念的傳播打開了通路,使得品牌聲量快速出圈,也從側面加深了品牌的好感與認可。
而UGC的二次擴散,以及多觸點聯動形成的漣漪式傳播,深化了目標群體“出行預約“的品牌認知,并向不同圈層傳導出“爽一賠‘二’”的主張,以及滴滴企業版的貼心形象。
“爽一賠‘二’”病毒視頻上線,以洗腦模式撬動傳播空間,收割心智紅利
在海報傳播之外,滴滴企業版選擇了短視頻這種兼具視覺表現力與社交傳播力的信息載體,發布了一支“爽一賠‘二’”的病毒視頻,以此來強化產品力的傳播、進而引發強大的長尾傳播效應。
圍繞“一變二”的類比聯想,滴滴企業版選取咖啡廳、辦公室、籃球場、酒吧等五大不同的生活場景,著力刻畫與“爽一賠‘二’”強關聯的日常情景,以此來應和產品的政策利益點,并聚攏關注和討論。
故事型的營銷手法,營造出觀看的代入感;日常放鴿場景的系列化呈現,釋放出情緒共感的疊加效應,引發了受眾群體的心理共鳴。滴滴企業版則以解決方案的角色出現,通過“爽一賠‘二’”的服務承諾,與受眾站在一起,增強了品牌與受眾之間的社交鏈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民娛樂的時代,沙雕、個性、魔性戲謔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喜聞樂見。滴滴企業版成功突破了廣告調性同質化的現象,轉而采用“3分鐘5個場景”的敘事頻率,以及魔性風格的內容刻畫,開啟品牌信息高頻傳播的“洗腦模式”。這使得“爽一賠‘二’”演變成一個強大的認知楔子,既符合受眾提升出行效率的潛在訴求,又以趣味內容增加了品牌曝光,撬動了大眾傳播效應。
與此同時,通過社交媒體覆蓋與紅人號召力有效組合的傳播策略,滴滴企業版聯合顏土豆、思想聚焦、YouTube精選等微博KOL,以及文搖公眾號展開內容共創,在社交媒體陣地掀開了新一輪品牌聲量的發酵與擴散,深化品牌印象的同時,引發受眾群體對“爽一賠‘二’”服務承諾的跟隨與認同。
而有關爽約、延誤等不同出行話題點的UGC二次創作及傳播,在不同的社媒陣地也形成聲量的輻射與擴散,助推滴滴企業版品牌聲量達到最優。
此外,在傳播期間,滴滴企業版還聯合知名財經媒體深度解讀,從品牌的企業拼車、自費升艙、遠程調度等服務優勢出發,精準呈現品牌的差異化策略、以及“提高企業用車出行服務的確定性”的核心體驗價值,滴滴企業版的品牌聲量與“爽一賠‘二’”的服務承諾,在圈層內得到迅速發酵和傳播。
而北京青年報、國際在線、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大號,分別從企業差旅費用管理、出行體驗提升等不同層面,同步在媒體端口為滴滴企業版齊力發聲、并面向B端展開行業信用背書。此舉不僅面向普通消費者,而且面向B端企業完成“爽一賠‘二’”服務承諾的聲量擴散,從而形成媒體端的聯動傳播效應。
在尚無絕對優勢企業的企業因公出行市場,滴滴企業版巧妙借此,與B段受眾拉近了心理距離,并增強了行業人士對于品牌服務、理念及價值的認同。
一場精準化的出行營銷,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縱觀整波營銷,滴滴企業版從產品功能、創意內容、有效傳播三個層面,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銷組合拳。無論是深入受眾群體展開聲量擴散,還是打造一條從宣告到轉化的傳播路徑,都存在可圈可點之處。
1、從用戶思維出發,精準洞悉,釋放品牌溫度
用戶價值是一切營銷的起點和終點。它不僅是商業的底層邏輯,也是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滴滴企業版始終秉持用戶思維,首先,從受眾視角出發,精準洞悉出行的場景痛點。其次,通過創意內容和精準媒介去挖掘群體的共情感,在受眾與品牌之間建立紐帶,引發深層共鳴。隨后,以產品及平臺實力為支撐,滴滴企業版為受眾提供“爽一賠‘二’”的服務承諾,實現痛點與產品功能的有效嫁接,同步軟性帶出品牌的關懷理念,有效傳遞品牌的溫度與責任感。這種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恰當的解決方案,從而釋放品牌溫度、獲取穩定消費關系的做法,是滴滴企業版的品牌致勝之道。
2、B端+C端雙線溝通,有效觸達,輸出品牌核心價值
有別于其他B端品牌營銷與消費者之間存在的“距離感”,此次滴滴企業版做出一波與消費群體緊密相關的創意營銷。采用了“直擊B端痛點+采用C端語言”的雙線信息溝通模式,一方面通過創意物料來引出“爽約和延誤”的概念,并以“爽一賠‘二’”服務承諾,提升行業服務空白,為B端和C端提供獨特價值;另一方面則在傳播中運用“B2C2B”的溝通思路,采用大眾化、生活化的溝通語言,以通俗易懂的產品價值描述觸達C端,闡明滴滴企業版“助力企業為每位受眾提供更好服務”的核心內容,進而影響到B端的決策人群。這種B端C端并行的溝通方式,利于將品牌的核心價值輸出給更廣泛的B端C端人群,從而讓各端齊鳴,各取所需。
3、從溝通策略到情感戰術,以精準化場景營銷,實現品效協同
在溝通策略層面,大部分品牌都希望用一個道理或一種高級的生活方式來說服消費者。而滴滴企業版打破常規,轉而從實際的場景痛點入手,以解決方案的思路和方式,重構與受眾之間的關系。
在傳播路徑層面,滴滴企業版選擇以創意海報和病毒視頻為情感營銷撬動點,與受眾展開情感和需求層面的溝通;以創意內容自傳播與KOL的擴散來覆蓋目標群體、沉淀精準人群,實現品牌聲量的傳達;而特有的服務承諾,則從產品功能和用戶利益的角度,提供了品牌與受眾溝通的有力籌碼。滴滴企業版從情感、傳播、利益等層面,與目標群體實現了多維鏈接。在此基礎上,品牌也成功打造出一條“引入→沉淀→引領”的營銷閉環之路,真正實現品效合一。
未來,滴滴企業版還將創造出怎樣趣味有效的方式,與受眾建立溝通?值得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