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度文庫
作者:第二自然
2013年舊文
IDEO 是何方神圣?1982 年,它為蘋果設計了一款滑鼠,讓滑鼠真正開始量產;1986 年,它設計了第一臺折疊式電腦,成為筆記型電腦的鼻祖。它很早就提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UCD(User Centered Design)。它不相信來自一般市場調查的數據,而是讓設計師深入體驗使用者,去發現一些連使用者自己都說不清的真實需求。
IDEO 員工不多,卻來自全球。公司內組建不同的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偏重的方向略有不同,而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工作室,幾年之后可以再重新選擇更換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再根據不同計畫的需求快速組建專案成員,每個專案團隊的成員盡量避免同一學科的成員過度集中,而是由不同學科的成員組成,有人類學家、心理學家、歷史學家、科技工程師……。
下面來看看他們這樣的混合團隊如何進行腦力激蕩的。
首先,IDEO 推崇諾貝爾獲獎者 Linus Pauling 的一句話:
“The Best way to get a good idea is to get a lot of ideas.”
要得到好的點子,首先要獲得很多點子。
他們有七條原則:
1、暫緩評論(Defer Judgment)
先不要急于對別人的觀點發表是非對錯的評論,這樣會打擊提出點子者的積極性,且把集體思維的聯想和延展打斷。這也是對提出點子的人的尊重。
2、異想天開(Encourage Wild Ideas)
華人總是怕自己說錯話,在別人發言時,腦子想的是“我要怎么講是對的”、“我要怎么講才能表現我的水準”。這是因為我們缺乏允許異想天開存在的環境,只有讓異想天開大行其道,才能鼓勵每個人真正去思考設計,而不是思考自己的水準和對錯。
3、借“題”發揮(Build on Ideas of Others)
有些時候別人會提出來很瘋狂的點子,你自己雖然是專家,知道行不通,但在座的很多不是專家,說不定聽到這個瘋狂的點子會得到啟發、獲得靈感,在這個瘋狂點子的基礎上,提出更實際的方案。
所以,只有在暫緩評論的環境下,才能讓更多的人借異像天開的點子發揮。因此前三個規則是鼓勵出好點子的環境基石。
4、不要離題(Stay Focused on Topic)
每一次討論,要定一個明確的題目。不然的話異想天開的結局是不能收斂。
5、一次一人發揮(One Conversation at a Time)
講話的時候,一次一個人講,不要七嘴八舌的。這樣就沒辦法做記錄。
6、圖文并茂(Be Visual)
鼓勵大家在想點子的時候,把這個點子用圖案的方式畫出來。你不是很會畫圖也沒關系,這是因為,有時收集了很多很多點子張貼在墻壁上,也許有幾百個,你過幾天再回去看,如果只有文字的話,有的時候會想不起來這到底是什么。所以畫圖可以幫助記憶。
7、多多益善(Go for Quantity)
在一個小時之內,鼓勵大家盡量講,要講究速度!IDEO 公司內部一般一個小時可以匯集 100 個點子。如果與客戶一起合作腦力激蕩的話,因為企業文化和習慣的不同,這個數字會相對少一些。
后四條,則可確保腦力激蕩的速度和品質。IDEO 公司的每一個會議室白板上方,都貼著這樣的七項原則。
當然,好的流程、規則并不能保證有完美的腦力激蕩,因為最終的執行還是靠人。
IDEO 內部有句話:
"Process provides the direction. People provide the force."
討論流程提供了方向,討論者提供了點子。
所以,完美腦力激蕩還需要:
"Teach a man to build a fire, he is warm for the evening…Light him on fire he is HOT forever."
選擇對的人,并點燃他們的激情!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