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令君(lingyebibi)
我統計了下,收到最多的詢問應該就是關乎人生和職業的,無數人問過我,不喜歡我學的專業我現在在做的工作,要怎么樣和你一樣可以把興趣當成了職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瀟灑的創業者或者自由職業者?
這是個蠻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當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投入自由職業者的大軍,我覺得有必要正視一下這個三言兩語無法客觀回答的問題了。
我先放結論。
如果說上一代對人生最大的迷思是有個朝九晚五的鐵飯碗才算過上好日子,那么這一代的誤區就是只有做喜歡的工作才會幸福。
一、
你當然可以把興趣當成你的職業,若有幸能甘之如飴終身,這幾乎是每個理想主義者的高潮。
但是,有個我不得不放在最前面說的,「你的興趣,必須能養活你」。不然,那就不能持續,他會漸漸摧毀你。
而如果你覺得你現在學不好你的專業,或者做不好你手頭正在做的工作,僅僅是因為他不是你所熱愛的,那恐怕現實沒你想的這么非黑即白。
我從不認為,唯有興趣才能做好工作。這就像小孩子常把自己不會的說成自己不要的,太任性了。
有擔當、有責任心、養成分析思考的習慣、愿意花時間花心思動腦筋想辦法,基本都可以做好一份工作,無論那是多難的工作。興趣當然是助推劑,但絕不是必須的燃料。
“熱愛你的工作”太理想化了,我從不要求自己,也不奢求我的員工。在我看來,能夠盡心盡職把手上的事做到自己能做的極致,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它跟是否喜歡做,是否擅長做,都無關。
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是不喜歡這份工作,其實你只是不喜歡工作本身而已——工作本來就不是為了討人喜歡。
巴菲特曾經說過,比爾.蓋茨去賣熱狗,也會成為世界熱狗王的。這跟他做的是不是他喜歡的熱愛的感興趣的沒什么關系。
人生有99%的事都是掌控不了的,但唯有1%可以,那就是做事的態度。
我記得一位美國的作家說過,大意是,[工作首先是一份給你收入的job, 你必須付出對等的work,才有機會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career。]
興趣?那都是這以外的事。
二、
再來呢,我從不過分迷信熱愛和喜歡帶來的作用。
那些最終選擇了興趣作為自己工作的朋友們,在恭喜你們的時候也得提醒大家必須正確認識一點:
當興趣轉變為職業后,它就必須具備社會屬性,它就必須成為半個或者一個商品,你再也不可以隨心所欲地說“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你能享受他帶給你的樂趣,同樣,你也得承受之后帶給你的心靈折磨。
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公眾大號作者,比如我很喜歡的六神磊磊,在沒有全職寫公眾號前,他因為熱愛金庸,將這份興趣愛好寫出來分享,文章犀利又風趣,所見即所想;可當辭職全身心投入到創作后,免不了為了生存需要聽取客戶的意見,文章的人為控制也漸顯端倪。
總會有人痛心疾首地評論說“你變了”,他們自己未嘗不知道這變了味道,可這就是興趣作為職業后的妥協。
職業,得符合職場千百年來的基本規則,拿錢辦事,拿錢辦好事。
游戲規則需要。(這也是我為什么堅持保留一塊凈土的原因,我知道自己的財力不足以不考慮生活生存問題,因此永遠也不會把寫字和旅行當成我的全職。我希望未來直到我老去,我都能想寫什么寫什么,想去哪兒去哪兒。)
這是你選擇將興趣作為職業后,必須接受的。
興趣和職業的分別,就像戀愛和婚姻一樣——你是否能在美好消退之后,仍然日復一日地甘之如飴?
如果你能坦然接受激情終將褪去,那就勇敢地選擇。
三、
寫到這,發現自己上面所寫都是基于大家清楚地知曉自己熱愛什么,就如明白自己不喜歡什么一樣。
但似乎,很多人所謂的興趣和熱愛,其實就是葉公好龍罷了。除卻剛才上面提到過的拿興趣當作并不喜歡任何工作的借口,還有就是沒分清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么?
是喜歡,還是畏懼著什么?
網絡上種種表象所帶來的自由職業者賺錢很輕松時間的誤區,是大部分人紛紛想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原因。
所謂的熱愛,也許只是喜歡光鮮亮麗又輕松的生活,而畏懼籍籍無名又庸庸碌碌罷了。
我沒辦法以偏概全,只能舉些我知道的例子。
我的朋友蘇大編劇,是整個徐崢工作室的扛把子,寫了好多票房上億的劇本,可他年紀輕輕就是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小助理和黃曦兩夫妻,滿世界跑給別人旅拍,可卻常常連自己稍微偷閑玩的時間也沒有,白天拍照晚上修片日復一日;管子,看上去沒心沒肺賣衣服的美少女,也多少次在成堆的庫存前抓狂,在徹夜徹夜上新修圖片。
生活就是如此,不可能只有浪漫,沒有辛苦。
相信我,你所看到的滿世界跑,輕松賺錢,光鮮亮麗,都不過是無數瑣碎織成的龐大的網下,最美好的一角。
他們被呈現出來,刻意也好,無意也罷,不止對你,對呈現它們的人而言,本身也是彌足珍貴的。
如果你只是喜歡每件事情呈現出來的光鮮的部分,那就是在消耗這件事情。
而消耗,是最不持久的。
真正愛上一件事情,就像愛上一個人,不是你覺得她好看你想睡她,這不是愛,這是在消費她所固有的一切,愛一個人是去呵護,去理解,步伐一致,共同變的更好。
愛上一件事情也是一樣:
去做,去創造,去深挖,去研究,去學習,去花時間相處,才能稱得上熱愛。
總是消耗,不去生產,無論把什么作為事業,最后都會把它毀掉。
而若你真心熱愛這件事,這份愛驅動著你去努力,去學習,去創造,去生產,必定會帶給你很多或精神或財富上的收獲,無需再去糾結要不要以此為工作,或者要不要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
說到自由職業,我僥幸擦邊。誠如上面所述,如果只是消耗自己起初熱愛的原動力,那么一定會對所做的事萌生放棄的念頭,因為和婚前婚后一模一樣,曾經的萬般美好,終究會被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柴米油鹽籠罩上厭惡。
自由職業帶給我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同時伴隨的,是無時無刻的壓力,是對自己約束力和時間規劃能力的極高要求,是不能跟其他行業和社會脫節的危機感,是甚至不如普通工作的生活經濟狀態。
自由職業,并不是你理解的自在。
它的自由,建立在高度的自律和自我建設上。
它的根本仍是職業,而不是熱愛或者喜歡的事情。
既然都受制于職業二字,談自由和喜歡都太奢侈。
總結
如果要讓我給什么結論,我說不上來,人生畢竟還是很個人的。
但對即將出社會心急火燎的大學生們,我會建議:
你可以先找一份安身立命養活你的(最好是和愛好在同行業的)工作,同時不要放棄你的愛好與理想。
選一份你不討厭的職業,把興趣融入生活。
徐博聞先生說過的,以[經管法安身],以文史哲]立命,靠[煙酒茶]怡情就是個絕佳的實踐。
希望我們都如尼爾遜·曼德拉”所說的,
“愿你的選擇反映你所希望的,而不是你所畏懼的。”
-END-
小令君(lingyebib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