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大改版,羅振宇的付費閱讀究竟靠譜嗎?
來源:倪叔的思考暗時間(nishu-think)
原標題:羅胖說的付費閱讀這件事,究竟靠譜嗎?
作者:倪叔
對于羅振宇,倪叔一直喜歡不起來,沒有什么太強的價值觀偏見,純粹因為倪叔記性太好!
這兩天,羅胖又刷了一次屏,他大談了幾次對內容付費行業的思考之后,宣布:《羅輯思維》改版,從視頻變成每天5-8分鐘的音頻,并且只在“得到”播出!原因是:要放棄流量思維,去做一款好產品!
但問題是,記性不錯的倪叔還記得:此前,敬愛的羅振宇老師是這樣評價”湖南衛視版權獨播“的:
做這個決定的領導的算法其實可以理解,視頻網站能做的事我為什么不可以做?這筆錢我自己可以賺,沒準因為我有強大的內容生產力,我反過來還能吃掉你們,這個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互聯網時代的賬不是這么算的,互聯網時代的價值是靠更廣泛更自由更充分的鏈接產生的,所有阻礙連接,制造連接障礙的行為都是在毀滅價值。
通過毀滅價值來提升自己的價值就算是短期有效,長期來看是放棄整個未來,總體上還是不劃算。
我知道,對于這種情況,羅振宇老師慣用的解釋是我進步,所以改想法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在您說的話,還要不要聽呢,能不能信呢?誰知道你什么時候又升級了呢?反正你也不通知大家的嘛!
我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遇上過這么一種人,他的特點就是:無論正話反話都是他說的,只要他在說話,他就永遠有理……而與這種人的相處之道就是:盡量離他遠一點,別去聽他扯任何事情!
你可以“愛智求真”,也可以”終身學習“,但這和買不買他的產品沒有任何關系……只有廣告才做這樣的因果連接,人家是用語言洗了你的腦,再賣產品掏空你的錢!
某公號曾將“羅輯思維”比喻為毒害中產階級的五毒,評其為:中產階級急功近利特性的最合適不過的代言人,從里到外把中產階級好高騖遠,不愿思考,快餐式生活的陋習抖落的一覽無余……
對于此類將羅輯思維會員,看作是一種智商稅的看法(羅胖就這么一點內容產出量,都是用來宣傳的寶貴資源,不管你花不花錢保證你都能聽到,會員的意義何在?),倪叔均表示深深的贊同!
為何牛在天上飛,因為羅振宇在地下吹,但問題是“得到”吹的起來嗎?
吳曉波在「大敗局」是這樣形容草創型中國企業家群體的:「他們對民眾智商極度蔑視,在營銷和推廣上不無夸大其詞,隨心所欲;他們對市場游戲規則十分漠然,對待競爭對手殘酷無情,兵行詭異?!?/strong>
從這個角度來看,羅振宇說自己是個商人,倒是頗為貼切!
在過去一年中,在知識付費和得到這件事上羅振宇表現的非常決絕,一直在奮力鼓吹,這是風口!
羅振宇也承認過自己的「動機」:“我忽悠一切有潛力的自媒體,公眾號,往這條路上(內容付費)轉。因為這條路只有走的人越多,我們彼此才會越掙錢。”
而近期的這一次講話,雖未隱晦,但主題不變:即使不是風口,也已經具備了風口的潛質,而我們“得到”已經占據了最有力的地形了!
但問題是“得到”真的吹的起來的嗎?雖然這一次出來分享,羅振宇以得到的數據入手,講了很多,希望驗證未來就在眼前,但講實話這些數據細看起來,都是如此的可笑;
比如,被羅振宇津津樂道的“得到”打開率,并舉了”李翔商業內參“的例子說有15%,已經遠超微信公眾號的平均值5%了,以得出:得到模式 比公眾號模式有前途的結論;
對于這組數據,我只想問:李翔商業內參,對于李翔個人來說是,影響力提升還是影響力變現?
這是絕對的的影響力變現 ! ”李翔商業內參“的更新過程之中,李翔個人的影響力沒有提升,反而圈內持續可見的差評蓬勃而出……而15%的打開率,不是影響力提升的指標,而是極低的復購率指標,李翔能從“得到”中賺錢的原因在于:這是一錘子買賣,靠最開始的忽悠營銷圈到了錢,并且“得到”又沒有退訂功能,只要一開通退訂功能,李翔到手的錢恐怕80%都得退還給讀者……
而15%的打開率,并非說明有更多人看,而是意味著:復購率低的嚇人!一個只能做一次的生意,有多大意義呢?
至于得到,已經有800多萬用戶,40多萬日活等數據,我想說如果沒有各大平臺為羅輯思維的引流,這些增長根從何來?
而且如果真的這么牛逼,增長這么迅猛,為何需要把內容收縮到App上呢?說道到底就是App的增長情況遠不能達到羅胖們的期待,才有了今天的破釜沉舟。
更何況:內容付費,有這么好做嗎?視頻付費在努力了這么多年之后,還在廣告上「茍且」著呢……回看優酷土豆這些年走過的路:用戶并沒有因為你做的內容越來越完善,就愿意買單,而是因為廣告越來越多了,為了省時間規避不必要的廣告,倒是養活了一批專門過濾廣告的插件公司……
而《羅輯思維》此次改版的背后,與其說是出于勇氣,不如說是出于狂妄——所有愚蠢的商業決定都來自最聰明的人,原因是因為:他自以為是,而忽視了常識!
你羅振宇再牛逼,也比不過用戶的依賴媒介的習慣,比不過用戶的健忘與無情,明星的人氣流量如此之大還需要時時亮相屏幕,否則就只能落得過氣的下場,你羅振宇是科技圈的流量王,但人氣比得過明星嗎?
《羅輯思維》收縮上“得到”的結果,可想而知……
但更可怕的是,羅振宇的特質除開狂妄之外,還有雞賊……自己先下場再拉其他人一起下場恐怕亦是其壯士斷腕壯舉計劃的一部分吧……現在《羅輯思維》的內容已經收縮到了“得到”上了,但問題是大家會跟著一起跳嗎?
出席一個發布會給個面子是容易的,但要拿真金白銀,身家性命來站臺的時候,才是真正顯露對項目未來信心的時候,尤其是對于和菜頭,李笑來這樣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作者……
當然,羅胖也不是沒有辦法,愿景忽悠不了,就金錢包養嘛,直接見面就給了7位數的合作費再談還是可以的,但空有估值,沒有造血能力的“得到”,用這種銀彈開路的方式究竟能玩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倪叔在此列貼為證:
《羅輯思維》改版,上“得到”絕對是一步臭棋!
寫在最后:
2013年羅振宇第一次賣會員的時候,做了一期「正版上天堂,盜版走天下」的節目。他用經典傳播學理論梅特卡夫定律和書籍流通的歷史論證了為什么「免費」能獲得更高效的傳播,不少聽眾愉快地掏了1200元會員費,去供養這個免費做知識傳播的讀書人。
三年之后,這個身邊的讀書人,成了反互聯網思維的開路先鋒。
這三年來,自《羅輯思維》的視頻播放量卡死在200萬一集開始,他折騰了很多事情:搞社群,賣月餅,搞圖書電商,拍賣papi醬廣告……直至后來走向他當年的反面,這其中的轉變不可謂不大……
他每一個項目都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向行業宣揚了無數次的成功,但最終又不為人知的被他自己默默放棄……
縱觀這幾年的時間,不管羅振宇如何賣力吆喝與攛掇,羅輯思維已經進入了一個越努力越無力的怪圈了——像個一個囚徒,被困在商業變現的泥潭里。每次下決心逼自己做新嘗試,可生出來的「孩子」,最后都成了先天不足的累贅。
《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是羅振宇名震江湖的大戲,但若我們細心下來觀察,則不禁要問一聲: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是時間的朋友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