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設計師如何應對挑戰和機遇?
1、人工智能引爆熱點
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走到時代前沿,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不斷顛覆著人類的想象。
我們試著回想過去的2016年:微軟小冰在感知領域的突出表現,AlphaGo力挫世界圍棋界頂尖棋手,Google、Facebook、Amazon和Twitter快速轉變戰略方向,先后成立核心人工智能團隊……直至2017伊始,卡耐基梅隆大學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Libratus完勝四位世界頂級德州撲克選手。
這是一個迅速點燃蔓延各行各業的熱點概念,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據分析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人工智市場規模將超470億美元。
萊斯大學計算機教授Moshe Vardi曾斷言:" 未來30年,人工智能將取代目前世界上50%的工作。" 除了逐步應用于金融、醫療、交通、智能生活等一些細分行業,甚至開始涉足設計創意領域。
如Tailor brands推出特殊算法系統能自動設計logo并給出設計建議、語音交互設計師(voice interaction designer)在硅谷盛行;Wix推出人工智能系統ADI自動化網頁設計… 看起來人工智能在設計領域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
2、設計師的不可替代性
那么在未來,人工智能真的能取代設計師的工作嗎?答案是否定的。
人工智能會替代大部分重復性機械性的工作,甚至參與到設計中,但不可能替代設計師。
從技術層面,人工智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模擬強化審美能力,但人類的情感和認知路徑是千萬年來演變的結果,其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對美學的追求,是人工智能所無法理解的。
原研哉曾說過:“我是一個設計師,可是設計師不代表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而應該是一個抱設計理想來生活的人?!?/p>
好的設計能真正體會用戶的需求,甚至在于用戶沒有表達出來的需求。
人工智能按照指令進行程序化設計,但設計師能真正解讀需求方的想法,挖掘他們都沒意識到的深層次需求,主動提供更好的設計方案。這種對人內心的敏銳感受、不斷創新的能力才是設計師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3、設計師如何挖掘人工智能的價值
人工智能的到來是可預見的,在記憶、計算甚至認知能力上都在不斷超越人類。但是說到底人工智能只是一個技術概念,最終落地的是產品和設計。好的設計師能順應時代潮流,主動學習,通過新的技術設計創新,更好地實現用戶需求。
例如Adobe推出的Sensei人工智能平臺,幾乎應用在photoshop、premiere、illustrator等所有軟件中。Sensei利用Adobe長期積累下來的大量數據和內容,通過自動化操作、個性推薦、智能預測等,幫助設計師解決在媒體素材創意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在設計領域,人工智能將擔任小助手的角色,使設計師聚焦于設計創意的部分,而其他技術部分則由人工智能高效解決,實現科技和設計師創造力的完美結合。Béhar將設計師在人工智能時代扮演的角色比喻為“堡壘”——防止科技被不負責任、非道德地應用。設計師應當警醒的是,不要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直達人心永遠是最好的設計。
在未來,甚至會衍生出新的設計崗位,比如人工智能工程師、語音交互設計師、體驗師等等。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只有不斷成長掌握新的技能與知識,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前瞻性,才能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