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詩詞大會》火了?原創節目真的能加分?
作者:峰少,來源:峰加實效營銷
如果說更名之后的《歌手》火了,是因為迪瑪希;成都火了是因為趙雷。
那么《中國詩詞大會》的躥火一定是因為武亦姝;《見字如面》的暗火或許是因為林更新。
近年來一大波號稱“清流綜藝”的娛樂節目在各大電視臺嶄露頭角;從趙雷到武亦姝、從《歌手》到《詩詞大會》,觀眾似乎對于重口味開始過敏,反倒急于在小清新里面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于是《超級演說家》一度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我們不想在《中國好聲音》上看到“演員”開始訴苦,反倒因為演說家們渾身的正能量激動莫名;于是《最強大腦》一發不可收拾直接來到了第四季,區別于《非正式首腦會談》可以制造的話題和沖突,最強大腦也開始被不少網友質疑有黑幕。
小度贊助最強大腦,最終卻因為“完勝”水哥收到強烈譴責;而上周五謝超東“怒撕”最強大腦黑歷史也引來了不少吃瓜群眾。
瞧!這是多么穩定的數值,每個周六《最強大腦》都會引發新一輪的“熱議”;1月27號因為停檔了一期,果然就出現了低谷。
而數值最高的那一期是王昱珩被“道德綁架”(據說有黑幕)、新年回歸后連續兩期都沒有破萬,最近破萬的一期還是“謝超東發飆怒撕王峰和申一帆”。
不知道大家從這組數據里是否能夠“看破紅塵”?
峰少繼續給大家看另一組數據:
《見字如面》的數據我就不放在這里了,畢竟連25000都沒突破,不知道網上哪里來的勇氣說它比肩《中國詩詞大會》成為了2017年清流綜藝的兩大當家花旦。
很抱歉,峰少周圍不少人甚至連《詩詞大會》都沒看過,甚至連武亦姝也是在今日頭條中“流出”的;但是如果說《詩詞大會》一大半的流量都是沖著武亦姝來的,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至于說《見字如面》,那就更生僻了。
不過驚奇的是峰少年前居然看過,哦不!是聽過;峰少居然在喜馬拉雅中聽過歸亞蕾“朗讀”《蔡琴的催淚愛情》、另外還殘存的記憶就是林更新上演的《肉體與靈魂并行》。
幸好這是在年前,不然看過《西游伏妖篇》之后,我們又何如正視那個肉體和靈魂都在和吳亦凡搞基的林更新。
星爺,你真的墮落了!
好啦!相信大家也對現在所謂的“清流綜藝”多多少少有些印象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峰少一樣的理解,那就是觀眾對于清流綜藝的“喜歡”僅僅只是單純的“圍觀”,還沒有上升到真愛。
畢竟大多數人都一樣理智,還沒有《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那般瘋狂。
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撕開“清流綜藝”虛火的假面。
1、原創并不能加分
一封信、一位演員、一張講臺——清簡到不能再清簡的《見字如面》被網友們戲稱為“素顏”節目,卻在豆瓣上拿下了高達9.5分的驚人分數。
不過事實上《見字如面》并非原創,而且去年 12 月底剛在黑龍江衛視播出時,收視成績毫不起眼。
英國原版《Letters Live》由英國坎農格特出版社在 2013 年發起,每年邀請來自音樂、影視、藝術、文學等領域的名人到劇場內現場朗讀那些“理應受到更廣泛關注”的書信。
但相對于《Letters Live》,《見字如面》是更加直接的娛樂產品。
另一邊《中國詩詞大會》雖然是中央電視臺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后又一檔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而且還是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
但第一季的《詩詞大會》卻并沒有像第二季一樣火起來;而在大眾的印象下就是董卿和武亦姝這兩個靈魂人物給節目接了Buff。
董卿主持過多少春晚自是不必說,單就武亦姝給《詩詞大會》帶來的話題就遠遠超過觀眾對于節目本身的關注。
所以說,原創不愿創并不能加分,觀眾需要看到的是你的誠意。
2、陽春白雪也要撩人
《詩詞大會》為什么沒有在第一季就火起來,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
“信件具有天然的真實性,其中的認知價值不言而喻。原本私密的家書、情書、與友人的通信,不但極富個人特色與歷史帶入感,而且打開了認知歷史、認知名人的另一扇充滿意外感的窗口?!?br/>
于是在《見字如面》中,信件的私密感、再加上明星朗讀的儀式感,當歷史隱秘在娓娓道來中一幕幕回放,撩人由此而生。
至于《中國詩詞大會》,它在第二季除了延續上一季的“擊敗體” “內循環”并加入網絡互動外,節目還增設了非常特別的“飛花令”環節,加入了好玩的“內容拓展”——入選節目的詩詞從中國詩歌的緣起《詩經》開始,包括了時間跨度長達數千年的古今詩詞。
于是比起第一季來,第二季更考驗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因而電視觀賞性極高。
3、真人秀盛久必衰騰出真空
對國內綜藝發展有深入研究的朋友不難看出:近年來,真人秀節目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更別說國內綜藝絕大多數都是照搬“韓國”;在韓國經濟整體滑坡之時,創新缺乏自然導致國內綜藝找不到北。
而且諸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還一度卷入版權糾紛,這就進一步扼殺了國內綜藝的發展空間。
雖然近年來《奇葩說》和《吐糟大會》《火星情報局》這一類的“談話節目”開始大行其道,但它們同樣也宣告了真人秀綜藝的“死神來臨”。
雖然《我是歌手》靠著引來外籍歌手黃致列和迪瑪希一度又一度掏空國內本身就不“豐盛”的樂壇,規避了自己的“入土為安”;但是大家明顯能夠感受到的是《歌手》一期不如一期,正走在死亡的小路上。
于是真人秀綜藝的衰落勢必會被《見字如面》《詩詞大會》《最輕大腦》這一類不賣肉、不賣身、不賣慘的清流綜藝所取代。
但是像這一類靠著明星加盟(我是歌手過猶不及)靠著話題炒熱(最強大腦矯枉過正)火起來的清流綜藝,他們整的清白嗎?不見得;他們能夠火多久,好像只有一個話題的熱度?
那么中國綜藝如果要走出去,又該靠什么呢?
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的確值得我們挖掘,但僅僅只是為了“取悅大眾”這一點,對于傳統文化只會是透支,而不是繼承。
什么時候我們才有一檔像阿米爾汗一樣的《真相訪談》,而不是像《中國式相親》那樣不倫不類的節目,這值得我們深思!
雖然峰少不怎么喜歡綜藝,但我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夠喜歡上一款國內純生的綜藝,而且只是因為愛情。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峰加實效營銷(ID:Fun-Pl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