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快200張文案履歷,我有些建議想跟你說
本文配圖:漢 娜 星 期 日 / Hannah's Sunday Illustration
來源:文案的美
作者:鍵人林育圣
我們公司目前招過三次人,都在我自己的版上招,沒有透過其他人力平臺。
當然不是那些人力平臺不好,我過去也曾在人力平臺待過,我只是認為平臺容易讓人有”投投看”的心態。
我們是小公司,很重視個人性,對于伙伴我有三個觀點是堅持的。
每一位伙伴都是人,而不是勞力。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自己的,不是公司的。
我出錢買你的付出,而不是存在。
因此我喜歡收到比較個人化的履歷,能展現出自己風格特色比較重要。
在這三次的征人中,我大概收到了近200張的履歷,來自各個領域(沒錯是各領域醫療、餐飲、建筑、音樂...)、專業(沒錯是各種專業,會計、工程、設計等)、年齡層(約20-40)的履歷。
為了感謝大家的投遞,每一封我都十分認真的看完,也因此有了一些想法想跟還在找工作的文案們,或是想找文案工作的求職者們分享一下。
綜合了我過去在甲方招人、在人力銀行看了兩邊媒合、以及現在自己當乙方的老板在招人的心得,我有三大五小的感想。
這三大五小感想,并不一定只指這個產業,能理解這些感想并真的做到的人,我相信你在各個職場領域,都一定是炙手可熱的人才。
心態一
工作職場永遠不是試試看的地方。
出了校園進到社會,第一個要了解的就是,業界競爭是很直接現實與殘酷的,每一個老板都是走在鋼索上的人。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尤其是以我們這種負責甲方業務的公司。
每一個案子到我們手上,都是因為甲方信任我們的專業,而我們手上就是托著兩方的形象。
一個案子的失敗,影響的是兩家公司的名譽。
一些投遞履歷或面試的求職者,都常會這么說。
「我想試試看。」
「我想挑戰看看。」
「我會努力去嘗試的。」
「我雖然沒做過,但我想做做看。」
「我想看看我的文字可以創造什么價值。」
公司愿意包容錯誤,跟你出錯公司負責,是兩回事。
我們不可能拿客人的案子,給你試試看,做為你個人嘗試學習的機會。
職場工作應該是自己準備好之后,才去得到這份工作。
而不是想要在這份工作中,學會這份工作中本該要有的技能。
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公司也只能把你當作用用看的態度。
老板開公司也不是開開看而已,都是要賭身家的。
即使你沒把握要不要跟老板一起拼身家,但起碼你可以表現出對該份工作的看重與尊重。
不要試試看,而是要勇敢。
心態二
別一直花心力找工作,要花心力讓自己適合工作。
有時候面試時常會說到,說自己找文案工作找很久了,都沒有適合的。
或自己工作中一直沒機會寫到文案,沒機會練習。(然后會接到上面那一點試試看)
這讓我想到我們學習上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覺得學習要有人帶、有人教、有人引導才會學習,這大概來自于學校的學習模式吧,只讀會考的地方。
但是職場上的考試,是無所不在、四面八方襲來的。
有些公司考人情
有些公司考背景
有些公司考能力
有些公司考態度
有些公司考輩份
有些公司考名份
有些公司考你根本不知道的潛規則與行規。
每一間公司,每一個時期,每一份工作考的都不一樣,即使你可以透過前輩們知道公司文化,拿到些考古題。
但你卻可能沒有時間準備,或是根本沒有上考場的資格。
所以你不是準備這一間公司考什么,你才去學什么。而是準備好你自己在產業中學什么,然后去面對各種考試。
用考場的心情看待職場,那你只會考完這一屆后就被淘汰了。
我們該做得是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然后去匹配適合自己的位置。
而不是只去尋找看有那一間公司,可以適合自己現的能力而已。
你要面對的,永遠是人生的課題。
心態三
你可以現在很弱,但不可以一直很弱。
大家都是一步步學習上來的,雖然有些人的家庭可以幫他開點外掛。
但是一般來說,每一個前輩也都曾經是菜鳥,每一個大神也都是從小咖練起的。
每一間公司也都需要新血,每一個老板也不會期待一個較基礎職位的員工一下就很厲害。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拼現在,而是在拼未來發展。
不論產業還是技能都是一樣意思。
你現在很弱沒關系,但你知道該怎么變強嗎?
你現在很菜沒關系,那你知道你現在可以幫上什么忙嗎?
你現在什么都不懂沒關系,那你知道該要先懂什么嗎?
職場上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菜不是問題,白目才是問題。」
弱不是問題,問題是一直都很弱。
很多人會說要展現企圖心,但很多人的企圖心也都只是講講而已。
比企圖心更重要的是你的計劃。
當然不是指那種學生時期寫開心的讀書計劃。
而是你的目標是什么?你有訂定你希望在6個月做到什么目標?一年后成為怎樣的人?三年后在產業中達到什么樣的位置嗎?
而要達到那個位置,你需要那些能力,需要有那些知識,需要有那些條件,你有大概的了解或認知嗎?
沒有沒關系,那你有準備好要問公司這問題了嗎?(如果這公司達不出這些問題,那應該也不是你該待的地方了)
找工作就好像找情人一樣,不能只看現在長得帥美有錢,而是要以后也能夠聊得來走得下去一起努力。
如果你對自己都沒有期待,那要別人如何看待呢。
這三大心態感想,比較是自己工作過后,并且也當了老板后,覺得比較可以整理給面對職場工作的伙伴們的建議。
再來是五小感想,比較偏向求職面的,也比較適合文職的部份。
01. 不要為了展現文字功力而在履歷上賣弄文字。
由于我們征文案,因此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應該要好好展現自己的文字功力,因此很竭盡所能的使用各種方式在表現文字。
但如果是真的了解文案的人,就應該知道,你面對不同的受眾與目的,該用不同表現方式。
賣弄跟展現永遠是兩回事。
你可以拿出你的作品,來展現你的創作。
而在履歷上,則應該是用單純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你的經歷與成果。
巧思可以花在金句上,而不是整個履歷都搞得語意不順,賣弄文字而已。
02. 你可以領多少錢,與上一份工作無關。
職場不是一種線性成長的地方,而是充滿各種機會與亂數爆發的地方。
問到薪資時,你要能夠堅定的說出自己在這份工作想得到的報酬,不論是高薪酬勞還是低薪學習。
讓別人開價,你永遠只是被訂價的份而已。
沒有人一開始就要知道你的價值在那,你該知道自己值多少,可以做多少。
03. 你不該想要在一份工作一直做。
公司不會養你一輩子,只會想要奴役你一輩子。
好的公司是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這過程會讓公司收獲到利益,你也該藉著公司讓自己達成目標。
至于達成目標后要不要繼續待在這公司,該看你覺得是否有其他發展。
但不是一開始就抱持著這公司我要一直待的想法,每間公司都很怕有這種養老心態的人。
04. 抱怨前公司跟告知離職原因是有差的。
面試時不免會問到這問題,一部份也是現任公司擔心你遇到的問題,在這間公司也有,那只是讓你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而已。
大多數人離職原因都跟心情有關,少數與規劃有關。
那跟心情有關的原因就很容易淪為抱怨,像是工作氣氛不好啊、老板太壞啊等等的。
但這樣的抱怨對于新公司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的原因是這類型的,反而建議你說些人生規劃或自我學習方向之類的吧。
跟陌生人抱怨,永遠不會是什么聰明事。
05. 工作求職是一種合作,現在沒合作不代表以后沒有。
跟告白一樣,人家現在沒接受你不代表以后不接受,但要是告白失敗后就口出惡言,那不僅沒有以后,也只是顯得「幸好人家沒找你」而已。
不論是公司還是求職方都是,為彼此保留一面情線,永遠是做生意不二之道。
結語:
現在的雖然在氛圍上,勞資雙方的信任感非常薄弱,但事實上很多人還是很認真的對待工作,不論是老板還是員工。
人是這時代最重要的資產,而且越來越重要。
因此挑人絕對是企業最重要的事情。
對的人可以改變一間公司,錯的人則會讓一間公司好好摔一跤,甚至從此垮臺。
但要確定你自己是不是對的人,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
最后給大家兩句話建議,不論你是人找公司,還是公司找人。
永遠找適合的,而不是找想要的。
如果你想要,就該讓自己去適合。
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適合又想要的職位、與伙伴。
年后工作順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