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梅西百貨可能要被賣了,連鎖百貨的日子到頭了?
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顧天鸝
原標題《連梅西百貨都要被賣了,連鎖百貨的日子看起來真的到頭了》
旗下有諸多連鎖百貨的公司哈德遜灣和梅西百貨進入了收購的初期會談階段,這對一直關注兩家公司的分析師們來說,并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消息。
在實體零售業凋零的背景下,老牌百貨公司梅西這兩年一直比較掙扎,連續四年都在不斷地關店裁員。在剛剛過去的 2016 年購物季,他們的同店銷售下降了 2.1%,也經歷了連續 7 個季度的銷售額跌落,隨之而來的裁員潮(10000 人)和關店 63 家,也是四年來的最大規模。他們的股價較 2015 年的峰值已經跌落了 50%。
倒不是說公司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實際上他們執行的策略看起來非常正確:從地產方面減少成本、全力投資電商、把線下精力放在業績最好的前 150 家店——這些都是他們早早開始執行的。
《福布斯》認為,問題出在“大規模”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和年輕人對服務品質的要求逼迫傳統百貨業的轉變,然而這樣一個在全美擁有近 900 家大型商場、15 萬雇員的公司,其內部的轉變要想達到市場需要的速度是比較困難的。
梅西主動自救的措施就是“瘦身”,因而這幾年不斷地裁員、關店、拋售資產,其中有些舉動也是迫于不高興的投資人壓力。投資人們希望梅西把更多的店賣掉,這樣可以靠不動產賺錢。
但是簡單粗暴的瘦身并沒有讓他們的業績有所起色,梅西缺乏的還是一個關鍵的催化劑。而如果哈德遜灣公司收購成功,很可能承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一個新的擁有者,大概會喚醒整個公司對環境的警覺以及相應提高對變化的適應性——當然,有多少變化能轉化成利潤又很難說。
哈德遜灣公司旗下擁有薩克斯第五大道、羅德與泰勒等奢侈品百貨連鎖,2015 年又向德國 Metro Group 買下 100 多間 Galeria Kaufhof 商場。這家加拿大公司一直試圖在美國擴張,去年為此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有意收購梅西也并不讓人奇怪——如果不出手,梅西很可能被別人買下,從而形成和哈德遜旗下百貨品牌的競爭關系。
不過,梅西百貨對他們而言可能還是太“大”了。梅西的市值約為 100 億美元,而哈德遜灣則是 17 億美元,后者可以抵押旗下價值約 140 億的不動產以舉債籌資,也可以引入另一個合作伙伴。但是這就讓收購變得很復雜,尤其在梅西還負債了 75 億的情況下。可能的方案包括哈德遜灣在收購之后分裂成兩個公司,一個營業公司,一個不動產公司,由后者承擔債務。
CNBC 引用信源稱,這樣復雜的結構讓收購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百貨公司的并購往往牽扯到大量地產,本身就很困難,而且任何交易都改變不了銷售額下滑的趨勢。哈德遜灣面臨的風險其實更大——之前被他們收購的品牌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業績增長,因此其實沒有理由判定并購梅西就能讓后者的業績蒸蒸日上,這招擴張,很可能恰恰給自己掛上了累贅。
如果哈德遜灣不接盤,梅西大概要另找買家。對于處于泥潭之中的梅西,對方是誰可能已經沒那么重要了。
好奇心日報即將推出連鎖百貨的深度文章。
- END -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