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年輕廣告人的戰斗力?前智威湯遜創意總監辦了兩個俱樂部
一、
在廣告行業中,沒有安全感是個普遍現象,跟明星有點一樣,今天我創意沖天,并不知道明天早上是否還有力量去持續,去被人愛護。
太多人做創意是靠一下子的沖動。一個靠沖動去維護創意的部門,太容易虛脫了。我要改變它。
二、
1990年當我開始上任香港智威湯遜執行創意總監的時候,我謙虛地坐在我的辦公室里想,“想要做個好總監,我的心該放在哪里?”
從那一秒開始,我有了一個決定。我的頭發開始沒有那么黑了。
當時在我手下的團隊,分開了七個組,大約是十來個人一組,有正副組長,一個負責文字,一個搞美術,他們下面又有兩個team——撰文的和美術,他們又分為年輕的跟資力較深的。
在這么一大群很有自我的人中,一大群月薪相距遙遠的隊伍中,我該如何享受他們射過來的眼神呢?首先我對所有的眼神說,我只希望大家記住兩個詞,英文是 “Initiative” 和 “Quality”。
“Initiative”是發自內心的動力,也就是要永遠饑餓。“Quality”是品質,如果別人的片子拍得比我們好, 海報的設計比我們強,那就是我們創意的品質或者在制作上的功力比別人差。沒有謙虛而又科學的比較和接受,我們就會成為井底下長期居住的青蛙。我在上任后第二個星期的周五邀請了全部門的人去度假村過周末,在輕松的氣氛中也將“Initiative” 和 “Quality”的要求傳遞給了他們。
從此以后,我只關心正副組長給客戶做的案子,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團隊,我從不過問。沒有人需要忠于我,我只是在灌輸他們要忠于他們手上的案子。如此我的工作量不大,有時間做我想做的另外一件事情。
三、
我在公司里辦了兩個俱樂部:“Young Copy Writers’Club” 和 “Young Art Directors’ Club”,也就是年輕文案俱樂部和年輕美術指導俱樂部。
我給每個俱樂部列出了多個論題,每個星期三下午四點半在會議室里,Happy Hour,茶點汽水招待,腦力激蕩,快樂時光一個半小時。兩個俱樂部,每周輪流討論一個話題,開會前,各自去搜集他們認為最喜歡而又跟題目有關的廣告,會上向其他人說出他為什么用了它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俱樂部變成了課堂,他們自己也都當了老師。
我豎起了耳朵,吃了一個蛋撻,喝了兩杯咖啡,加了一點意見,氣氛的味道好極了。我又感受到自己年輕時候的那種熱情。若本周三是年輕文案們的討論,下個星期三就輪到年輕美術指導他們的精彩發言了。在俱樂部里我們從來沒有討論過他們實際的任何工作,那是屬于他們組長們的范疇了。
我保存了自己做的兩份材料。
JWT 年輕文案俱樂部
“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文案”推薦論題
1、個性:寫作風格 / 形式:短文案、長文案
2、想法
3、文字如何去幫助視覺
4、海報標題
5、刺激+反應
6、電視腳本
7、廣告歌
8、電臺廣播
9、廣告語
10、幽默
11、表達
JWT年輕美術指導俱樂部
“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美術指導”推薦論題
1、個性
2、想法
3、刺激+反應
4、如何根據視覺去做標題
5、配合正確的媒體做正確的美術指導
6、監控制作:印刷、拍攝、印刷前的技術畫稿
7、美術指導如何增加提案的分量
如果年輕文案俱樂部這一周討論“個性”,下下周就要講“想法”,每一個論題這樣講下來,進步也就出現了。
四、
除了專業,年輕廣告人自身還應具備什么?在我的上一本書 《不假思索貪看天下》中,寫了一篇關于 “根器”的文章。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我以為是“根氣”, 我的朋友、DHL創辦人鐘普洋告訴我,是“器”,不是“氣”。 “器”是器皿,就是容量。容量就是大杯子小杯子的問題。
如果你是樹,你的根又短又幼,又弱又死氣沉沉,那它就沒有足夠的容量去吸收,也就沒有養料去讓樹干向上延伸,無法長成一棵驕傲的樹。
人也有根器嗎?有。在哪里?在謙虛的心里和靈活的思考方式里。
我們先來說謙虛。代溝是必然的,因為年輕人上網比我熟練,他們“可以”知道的東西就比我多。當我的好奇心每天帶給我兩個新知識,有可能他們會有二十個,一年365天后我們的差距就很大了,那代溝就很自然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和判斷中。
但“根器”除了量,更重要的是過濾。量可以是促進成長的好元素的量,也可以是沒用的量。年輕人沖動,什么東西都要快,吸收東西的時候,“自以為是”的機會和頻率也會高,我真的遇到過這種叫人哭笑不得的人,謙虛在他們的手機和腦洞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第二是靈活的思考方式。智威湯遜一百多年來留下了許多延用至今的思考方式,再加上我自己三十多年的實踐和改革,就打造了一個好用的工具箱。工具箱里的每一個思考方式都是重要的“根器”,可以容納無限的問題。奧格威說,我們并非是純藝術的工作者。我們的作品并不只是要給人看看而已,我們更要要求自己的創意可以實現消費。
所以我們的工作是科學的,是社會的,是講求效率的。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除了決心,我們還要有利器在手。我在第二本書《癮》中詳細介紹了自己一生不能代替的所有工具。
先在心中謙虛地摸清局勢,再懂得應用箱子里的工具,那你已經具有了充分的戰斗力,可以上戰場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