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品牌文案,為何更能俘獲你的芳心?
以前,提到蘋果的文案,大家對它的普遍認知是「科技感」和「高大上」,可是前段時間,一組iPhone SE新品文案卻刷屏了,讓人意外的是,這次的新品文案擺脫了以往高大上的風格,變得更加直白和口語化,用網友的話總結就是:蘋果變得更加接地氣了!
是的,高冷的蘋果變了,文案越來越接地氣,不僅蘋果,我們可以發現,如今很多品牌的文案,都變得更接地氣了,品牌們越來越懂得貼合年輕人的語境寫文案。
前段時間“地攤經濟”火爆,很多品牌也紛紛借勢。比如《風味人間》就推出一組十分接地氣的擺攤文案,文案采用押韻的手法,展現各色美食。
互聯網初期,品牌營銷講究高大上,而如今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品牌營銷卻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品牌也在貼合年輕人的用詞習慣,實現了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轉變。
社交媒體時代,為何接地氣的品牌文案更受歡迎?
一、品牌文案愈發接地氣,本質是順應市場營銷環境的改變
何謂接地氣的文案?我理解的是,品牌要放低姿態,說人話,用有共鳴的文字和用戶做溝通,而不是高高在上。
在新的營銷環境下,品牌與用戶的關系已經發生改變,一味走高大上風格的傳播內容已不再適用,品牌營銷需要接地氣,需要和用戶玩到一起,才能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在受眾審美不斷提高的當下,土味廣告依然能大行其道,以龍卷風之勢席卷社交網絡,并形成一種新現象。
碎片化時代,如今的品牌營銷已變成了搶奪用戶注意力之戰,微博、微信、知乎、豆瓣、抖音等平臺在搶占用戶大量時間的同時,也使得用戶注意力不斷被分散,這就意味著,要想用文案吸引用戶的注意,更難了!
用戶的時間都是十分寶貴的,不會愿意花大量時間去揣摩文字的意思,所以一個廣告是否能吸引他們的注意,關鍵就在于對不對他們的胃口。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么?答案是喜歡新奇有趣,以及有網感的內容。
自由的網絡環境滋生出了網感十足,又沙雕有趣的藝術形態。像是熱門綜藝《奇葩說》,就憑借各種接地氣的話題,受到觀眾追捧。
品牌營銷也一樣,有網感、接地氣的文案更容易受到受眾的青睞,正如網絡上的流行語所說“你若端著,我便無感”。
我們可以發現,有傳播力的廣告語往往是通俗易懂,簡單易記的,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老白金”一樣,不是晦澀難懂的,受眾輕松就能get廣告的信息。
而營銷始終要圍繞人來做,用戶的興趣在哪里,營銷的風就吹向哪里,在年輕人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的當下,這也就決定了品牌不能一味地高高在上,而是要放下姿態,和年輕人玩在一起。
廣告的本質是為了賣貨,就像廣告人葉茂中在《廣告人手記》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廣告不能脫離營銷而存在,也從來沒有一個客戶找廣告公司的目的是為了做專業高雅的廣告,他們對廣告的需要只有一個,那就是成功地把產品賣出去?!?/p>
在新的市場營銷環境下,接地氣的文案更易于傳播。
所以,品牌文案要想有銷售力,就得向用戶的興趣愛好靠攏,看年輕用戶喜歡什么。
那么,如何寫出接地氣的文案?
二、懂用戶內心的聲音,替他們說出心底的訴求
我們經常說文案寫文案不能自嗨,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引發受眾的共鳴,那么,怎樣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呢?一個原則就是,替他們說出內心想要傾訴的情緒。
這種情緒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委屈、憤怒、喪、焦慮等等。
江小白的文案為什么容易讓人有共鳴,就是因為它洞察到了青年人的各種情緒,因此江小白的喪文案總是能戳中大眾的心聲。
比如,當你孤獨失意時,江小白寫道:一個人喝酒不是孤獨,喝了酒想一個人較孤獨。
當你感情受挫時,江小白寫道:早知今日,思念如潮涌般襲來;何必當初,我假裝瀟灑離開。
當你畢業傷感時,江小白寫道:青春不是一段時光,而是那一群人。
而當你暗戀一個人時,它這樣寫道:約了有多久,我在等你主動,你在等我有空。
江小白的文案沒有太華麗的辭藻,但是卻句句扎心,非常接地氣,它的文案用細致入微的洞察說出了廣大青年的心里話。
還有紅星二鍋頭的文案,也是用扎心的風格寫出了用戶的情緒。
是不是說出了廣大北漂一族的心聲?
真實、溫暖、貼近生活的文案才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從而打動人心。
在今年3.8女王節,內衣品牌內外發布的一支廣告片也引發了廣告圈熱議,通過挑選6位不同年齡、不同身材的女性,用鏡頭記錄她們對自己身材的真實聲音,引發廣大女性用戶的共鳴。
觀察文案我們發現,其文案依然直白、接地氣,用通俗的話語講出了女性的心聲。
內外通過這組文案告訴廣大女性用戶,平胸或胸大,肚腩或疤痕都不是事兒,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應該更愛我們的身體。
一直以來,女性總是被社會上各種聲音束縛了自己,而內外對真實身體和多元之美的態度,無疑是替廣大女性用戶發聲,這樣接地氣的文案,怎么能不引起共鳴呢?
三、貼近用戶生活,找到創意的“源頭”
知乎上說: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完全在于他認識到真實,而且把真實放到正確的形式里,供我們參照,打動我們的感情。
寫文案也一樣,要想打動人,就得真實。那么真實性從哪里來呢,當然是從生活中來。
都說文案來源于生活,好的文案都是對生活的洞察,要寫出接地氣的文案,就得從生活中找素材,從普通人身上找靈感。
支付寶的文案,一直保持著高水準,同時也十分接地氣,此前支付寶品牌升級,其slogan也從“支付就用支付寶”升級為“生活好 支付寶”,正式變成了一個全領域生活服務平臺。
圍繞這個定位,支付寶用52幅素人海報和一條30秒TVC,讓產品功能變得通俗易懂。52幅系列海報也采集眾生相,訴說各行各業各圈層的人使用支付寶的日常故事,其一大特點就是接地氣。
說到接地氣的文案,就不得不提快手,前段時間,快手和“民謠在路上”合作舉辦了系列“煙火有聲云音樂節”,邀請了超過40組民謠人線上直播,讓更多人在快手上聽見人間煙火,并發布了一組海報為活動宣傳預熱,其文案就十分接地氣。
沒有華麗的辭藻,用質樸、簡潔的語言講述民謠音樂人對音樂的渴望。
家鄉話土嗎?
可他們都說這歌好聽
質樸純粹的文案,配合有設計感的畫面,不但不會讓人覺得土,反而充滿了藝術氣息,呈現出既接地氣又不失高雅的文藝感。
作為最會寫文案的品牌之一,宜家的產品文案總是被行業稱贊,此前坐落哈爾濱,懂得入鄉隨俗的宜家也寫了一套東北味文案。
“這盒子能嘎哈?”、“老師 er 你知道嗎?”......當用戶看到這一波文案時,還是會忍不住感嘆:「宜家真的太接地氣兒了!」
寫文案也需要去了解需求、去深入溝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廣告人霍普金斯在農場花一周的時間和農民聊天,比它在任何大學上一年的課,學得還多。正是用這種創意方法,他的廣告更加關注人性的一面,關注大眾消費者的真正心態。
所以說,貼近生活,融入民間的文案未必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反而能拉近品牌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四、找準吸引目標用戶的“鉤子”,建立產品和用戶的關系
《怪誕行為學》的作者丹·艾瑞里指出,我們買的東西通常不僅僅是物品,而且還有那個物品所承載的一種理念。
也就是說,品牌要想打動用戶,就需要建立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品牌需要聚焦到自己目標人群上,知道自己的目標人群是誰,知道他們喜歡什么,知道他們對產品的需求點是什么。即所謂的了解目標人群的需求點和痛點,然后根據這些痛點和需求做具有針對性的接地氣的內容。
比如,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就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年輕人關注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加班、美食、減肥和養生,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升學和營養健康問題,程序員則關注禿頭的問題……
作為學習型智能硬件,有道詞典筆就很懂得抓住家長的痛點做營銷,例如,針對家長輔導孩子所引發的「家長輔導病」,有道寫的文案就十分接地氣,這就是針對目標人群“對癥下藥”。
人們往往只關注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品牌要學會把消費者的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自己身上,“在關注你的產品之前,先讓用戶關注自己”,從而建立產品和用戶的關系。
因此,在寫文案時,可以先想想,這件產品和用戶的相關性是什么?
與我相關的文案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直接篩選到目標人群,比如,最近要考試的學生,會特別注意到跟考試相關的信息,愛吃辣條的一定是那群年輕人。
戲精品牌衛龍的文案就經常從用戶感興趣的話題點切入,就像下面這組海報文案,衛龍針對80后、90后、00后、10后不同的興趣愛好,以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切人,引發用戶共鳴。
為什么很多品牌文案寫得不如民間地攤文案 ,原因就在于有沒有抓住用戶心里那把鉤子。
五、從哲學中找靈感,從生活中總結人生真諦
文案講究的是洞察,而哲學家本身就是在洞察世界、發現世界的真諦。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泰勒斯說:只有那些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跌入坑中;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發現嗎,每一句哲理名言,都透露著對生活、人性的洞察。而品牌要寫出有洞察,接地氣的文案,可以從哲學中尋找靈感。
優秀文案背后都是哲學思想。
01、淘寶臺灣
2019年618期間,淘寶在臺灣就寫了一波走心的文案,用“折學”來表達臺灣人民的省錢美學,十分接地氣。
比起坐在你昂貴的跑車
我更愛清空我的購物車
媽媽叫我盡量少花錢
我只有“少”這個字沒做到
無疑,這樣的生活哲學是十分“接地氣”的,像極了全聯超市經濟美學系列,后者同樣是從生活哲學角度教人省錢,深得人心。
02、網易云樂評
網易云樂評文案同樣充滿了生活的哲理:
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難能可貴。
你別皺眉,我走就好。
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反正一輩子也沒多長。
每一句都是對生活的總結。
03、螞蟻財富
螞蟻財富《年紀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窮》系列文案:
每天都在用六位數的密碼,
保護著兩位數的存款。
全世界都在催你早點,
卻沒人在意你,還沒吃早點。
沒有人是工作狂
只是不愿意輸
04、花兒與少年
人類先發明了旅行,
然后又不停追問,
旅行的意義。
這些讓人有共鳴的文案,都是用哲理性的句子,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將生活中的哲理轉換為動人的文字,會讓你的文案更加出彩。
六、總結
社交媒體時代,品牌文案向著接地氣轉變,本質都是迎合了當下快節奏、碎片化的網絡環境,品牌要想俘獲年輕人的芳心,自然需要放下身段和年輕人玩在一起。
接地氣的文案講究貼近生活,洞察人性,畢竟,廣告文案不是舞文弄墨的游戲,而是一場與消費者的博弈。
作者公眾號: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