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出圈營銷一覽
2020上半年過去了,疫情余威猶在。回顧過去半年,“難”,一個字足夠代表各行各業。
在這樣的現狀下,各家品牌仍然堅持不懈地營銷,其中不乏一些火出了圈的案例。
這些品牌營銷,有的抱緊官媒大腿,搶占國民節目《新聞聯播》后的黃金時段;有的開院線電影先河,線上平臺免費看;有的小預算、大聲浪,用鄉村土味發布會吸引了萬千關注……
只要夠爆的案例,就有值得我們關注的洞察點!一起來看看2020上半年,有哪些火出圈的營銷案例吧!
01
《可愛中國》上央視,這個快手有排面
今年年初,央視《新聞聯播》后的120秒,留給了快手。作為中國人幾十年的傳統節目,《新聞聯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而快手搶占節目后的黃金時段,直接讓它的這支《在快手,點贊可愛中國》,被全國《新聞聯播》觀眾看到了。
網絡版
央視版
而廣告片也是滿滿正能量。它通過展現不同年齡、身份、職業的人的生活,體現了快手平臺內容的豐富與多元。點明的那句主題“你對生活的熱愛,很可愛”,體現了品牌態度的包容與平等,讓人感覺到快手的用心和親切。
02
電影《囧媽》免費看,這個《囧媽》太硬氣
1月底,疫情嚴峻,首當其沖的就包括賀歲檔。在各家電影都還秉承著延遲上映的觀望態度時,《囧媽》當仁不讓,放出“大年初一,抖音免費看”的消息,一石驚起千層浪。
《囧媽》這一看似無私的操作,動了別人的蛋糕,引來了同行跳腳,電影行業對其口誅筆伐的不少。不論這操作對同行來說是否不地道,但是它在口碑上的確大獲全勝。
不僅導演徐崢人氣爆棚,連帶著背后的歡喜傳媒、買下版權的字節跳動,都收獲了大量的美譽度。用票房上虧損的錢,彌補了難以想象的引流、推廣支出,硬氣的《囧媽》背后,是算盤打得精響的營銷套路。
03
《武漢莫慌》記錄封城百態,這個武漢很感人
武漢封城并沒有迅速帶來疫情拐點,2月的這個艱難關頭,湖北廣電壟上頻道的宣傳片《武漢莫慌,我們等你》因為記錄疫情下真實的武漢,刷屏了各大平臺。
宣傳片鼓舞的不僅是武漢人,也是全國人,催淚的同時又充滿正能量,讓更多人關注武漢疫情,匯聚更多力量,眾志成城。可以說,湖北廣電的這次營業太值得了。
而在之后,壟上頻道也相繼推出了《陽臺里的武漢》、《2020使用說明書》,持續為時代發聲,武漢也成為了疫情后,人們最想去的城市之一。
04
被小學生怒打一星,這個釘釘太卑微
因為疫情,網課火了。教育部點名網課平臺釘釘,卻被大量被迫上網課的學生,憤慨之下打了無數一星,留了無數差評。
為了緩解評分危機,釘釘先是發博求饒,和阿里家族官博互動,后又發布了一支求饒歌,狂喊爸爸,太過卑微搞笑,引爆全網熱度。
面對大量低齡用戶,釘釘另辟蹊徑,主動拉下架子,用鬼畜、求饒、“爸爸”等要素貼近用戶,力挽狂瀾,不僅把用戶的抱怨在歡聲笑語中化解了,還怒刷了一波好感度,把官方認證高冷的刻板印象,扭轉為接地氣的親民形象,與粉絲建立起強烈的情感連接,實屬教科書般的自黑公關案例。
05
別看這個廣告了,這個網易嚴選很傲嬌
同樣疫情當前,網易嚴選的廣告是“沒有廣告”。在杭州西湖區投放的戶外廣告,網易嚴選通通為之冠以“還是別看這個廣告了”的主題,附加“在家用心生活,等春來”的小標語,十分別出心裁。
但正是這樣的“沒有廣告”,反而為網易嚴選產出了比常規廣告更加有效的宣傳效益。一方面,既體現了品牌為疫情防控發聲的社會責任感,變銷售廣告為公益宣傳;另一方面,又通過打破常規的宣傳方式,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可謂是一箭雙雕。
而它嘴上說著“別看這個廣告了”,反而卻是這樣的廣告更吸睛。因此,它也引來了網友吐槽“太刻意了”,不過無論如何,口嫌體正直的網友在看到這支廣告的時候,還是會駐足的。
06
200元辦鄉村土味發布會,這個老鄉雞會省錢
土胚墻、黃土地、大紅標語高高掛。老鄉雞號稱只花了200塊的發布會,一瞬間讓人夢回80年代。
是不是真的只花了200塊不知道,但老鄉雞這一手,把土味做到極致就是潮的布景,爆梗不斷、押韻連連的臺詞已經足夠讓它火出圈。
除了迎合大眾獵奇搞笑的口味以外,老鄉雞也在劇情中把品牌戰略交代得明明白白的,可以說是老板、粉絲都討好了,幕后團隊的靈活性和洞察度都十分高超。
07
下水直播帶貨紅海,這個羅永浩自帶流量
4月1日,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首秀,銷售額達1.8億。
羅永浩作為風口追逐者,同時也是行業明燈,所到之處已經自帶頂流。也是在這個前提下,這場直播首秀引發了全網關注。
不過,有很多觀眾帶著期待進去、帶著失望出來,“無聊得想睡覺”“不專業”是絕大部分人對這場直播的評價。但羅永浩在直播中的種種表現,譬如鞠躬時露出禿頭、頻頻感嘆人老了的心酸,已經足夠賺滿粉絲的情懷,為老羅的情懷買單。
08
《后浪》演講獻禮五四,這個B站很熱血
B站獻禮五四青年節的演講廣告片《后浪》,在B站獲得了2700w觀看,而風靡五月的熱詞,也必須有“后浪”。
用一支《后浪》,B站十分有儀式感地為青年發聲,把自己的逼格從與年輕人嘻嘻哈哈的朋友,瞬間提升成了有氣魄、有寄托的家長。
B站通過《后浪》,正式在公眾視野中建立起了兩代人的橋梁,表達了平臺具備承擔指引年輕人健康發展的責任感,讓一直關注B站的粉絲由衷地感受到了平臺的力量。
在這之后,B站又推出了感懷畢業季的《入海》,以及新老相知、共聚B站的《喜相逢》。后浪入海喜相逢,相逢一笑泯恩仇。B站的這個系列,格局夠大。
09
擺攤神車助力地攤經濟,這個五菱太會蹭熱度
當地攤經濟一夜爆火,五菱宏光第一時間發布了擺攤神車,瞄準擺攤需求,俘獲攤主芳心。
銷售量如何姑且不論,但在全民狂歡地攤經濟的背景下,五菱的這個操作不僅成功為自己收割了大批流量,增加路人緣,五菱股價還一路猛漲,更重要的是,它進一步鞏固了五菱車實用貼心的國民品牌形象,真正落實了那句口號:人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10
超時收費禍水東引,這個豐巢太嘴硬
豐巢宣布執行超時收費,原本沒掀起水花。而之后發布的《致親愛的用戶》和《東新園業委會事件聲明》中,表露出的傲慢態度,才徹底將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兩封聲明,一封主題是“我知道錯了,但我就是不改”,一封強烈譴責業主委員會,也就是他們所代表的的快遞柜用戶。
豐巢不但把一個原本在討論“快遞員到底該不該私自把快遞放柜子里”的話題,硬生生引到了自己的身上,還在這場輿論中,表露出自說自話、毫無人情味的品牌形象,故而導致了這一場公關危機。
之后的豐巢又推出了在快遞柜上花2塊錢投放個人小廣告的服務,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廣受追星女孩和表白男孩們的寵愛,可浪花太小,還是沒能把之前的負面形象扭轉回來。
11
漲價又降價,這個海底撈很迷惑
海底撈因為漲價事件,引發顧客不滿,進而成為了熱門話題討論。隨后,它又出臺聲明,漲價是決策失誤,將恢復疫情前原價。
海底撈的這個迷惑操作,在普通人看來,可能是迫于輿情壓力做出的改變,但在廣告人眼中,就是一波妥妥的營銷。先漲價,再道歉,隨后降價,既炒起了話題度,又用謙遜的態度來彰顯了品牌的服務主張,增強了大眾的好感度。
原本,人們去吃海底撈是報復性消費,經過這么一出,可能就是感恩式消費了。
12
做空風波致擠兌消費,這個瑞幸會涼嗎
4月,瑞幸被做空機構,后自曝財務造假。因為擔心物美價廉的瑞幸會倒閉,消費者紛紛搶購瑞幸咖啡,引發了一波擠兌效應。網上也延伸出了各種各樣的段子,讓瑞幸的一舉一動都被密切關注,占領了整整兩個多月的話題榜。
瑞幸的這場風波,雖然目的不是為了營銷,但熱度確實很高,給瑞幸帶來了巨大的話題流量。然而,用戶的調侃和搶購,并不能代表瑞幸的向好發展,瑞幸造假給品牌帶來的信任危機和金融懲罰,依然是不可磨滅的。
目前來看,瑞幸的零售經營沒有受到影響,但從退市后的公司主體來看,它已經難以發展。瑞幸會絕地求生還是破產重組?我們拭目以待。
盤點不分先后,上榜全靠本事。
不得不說,這些出圈的營銷案例,個個都角度清奇,不是天時地利人和,可能達不到記憶點強烈的效果。
而看過了上半年這些營銷爆款的你,有沒有一邊感嘆,一邊若有所悟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