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做了兩年公眾號,關于我所見的廣告行業有幾句話想說

舉報 2016-08-09

images.jpeg

來源: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ID:adernous)
原標題:《廣告常識2周年:適應你所在的行業,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文字:鬼鬼(adernous)
題圖:揚揚捏的章魚人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重要提示:經測試,本文又長又不香,能看到最后的不會超過100人。另,參加了《你有20000幅經典廣告尚未下載》活動的,請查看7月20日到今天,本公號發給你的所有信息,以免推文覆蓋導致錯失了下載通道。

很抱歉,我并不是來抱怨廣告行業的,我只是想說:想要在一個行業走得遠一點,光有驕傲的才華是不夠的,能適應這個行業的不好,才可能留在這個行業,把這個行業的好拓展到一個更寬的邊界。

嚴格來說,今天并不是「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2周年,這個號第一次發文是在2014年8月13日,而這件事是在2014年7月24日發起的。我只是今天有幾句話,特別想跟你說,如果你剛剛好有空,那真是太好了。


用2年陪你走過10000個小時,我做對了5件事

用2年陪你走過10000個小時,這句話是我最初做這件事寫下的廣告語,也是我至今最滿意的一句,它也許慢得有點離譜,但是足夠真實,是每一個想入行的廣告新人必須走過的路。

從時間節點來說,我給第一批種子用戶的承諾貌似到了下車的站點,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當初的你還在場(但愿你還在),回溯過去2年,沒有什么轟轟烈烈,我自認為做對了5件事:


1)眾籌《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國內第一本眾籌的、系統的、廣告入門常識書,這些堆砌的形容詞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時至今天,還有人對我說,這本書給他入行節省了很多時間和方向,甚至平復了他浮躁的心,最令我欣慰的是,有不少人跟我說,當他身邊有朋友說想要去廣告行業試試,他給對方推薦的第一本書是《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首印3000冊,2015年8月24日-2016年6月14日售罄,小眾書再印的希望渺茫,但我相信電子版能延伸它的本質功能。


2)發起《你有20000幅經典廣告尚未下載》

5月中旬,第一次見到這種互動玩法,我就想做,又擔心被說形式太LOW,擱淺了;有一次聊天,塘主推了他的文章《你有一份8Gb的文案進階資料暫未查收》給我,說“你要不要試試這個?”,我把怕被說LOW的心情表露給他,他說“你辛辛苦苦花了2年整理的資料,免費給人領,LOW嗎?你應該尊重自己的勞動!”

“是呀,最初整理不就是為了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嗎?”我一下子就沒了顧慮,然后想起以前向北跟我說的:多試試,多給自己一些機會。

7月20日放膽試了一下,沒想到大家這么捧場,累計有31000多人參加了活動,余熱尚存。


3)重譯《NEIL FRENCH》。

前后花費3年,去年全新翻譯設計完成后,因為版權關系暫停,進度后文單說,很高興,因為我們的一點努力,這位影響過國內兩代廣告人的文案之神NEIL FRENCH的同名作品集,正在被更多的80、90后新生代廣告人重視。


延伸閱讀:《關于文案之神 Neil French 的作品,這里有最全面的總結》


4)運營《毛線九日談》和《鬼訪某某人》。

這兩個欄目,以演講和專訪的近遠距離鏈接國內廣告大牛、新銳,不管它能否成為廣告圈的“Ted”“開講啦”“一席”,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讓20位廣告人,一人一堂手藝分享,現身說法的傳授自己的核心技能,并且將義無反顧的進行到底。


5)提出《廣告肥牛論》。

顯然不是我獨創的,這是我觀察廣告行業牛人們的成長路徑,總結的一個職場成長積累方法論。即:想要對一個行業了如指掌,必須對這個行業的牛人、牛作品、牛公司、牛著作、牛資訊五牛(five牛諧音肥牛)如數家珍,并運用到實操中,功夫在廣告之外也通用。

后來和其他行業的人聊及這個理論,我又發現,但凡是成熟的行業,比如PPT、互聯網、電商、傳媒、出版、各種實業都適用,這也是很多真正看懂《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一書的人給我的正向反饋高頻提到的一點。

當然,我們在塑造「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這款產品的內容時,也是用的《廣告肥牛論》,細心的你可能注意到了,我們從5月底,特意開啟了按品牌梳理牛作品的路線,宜家、錘子、迪斯尼、阿里巴巴、騰訊、百度、Havaianas、江小白、瑞士軍刀、蘋果、誠品書店、萬科等品牌的經典廣告都各整理了一集,未來,不會停。

很開心,透過這5件主要的事,我們還沒有倒閉,有49696位讀者,陪著我們挺過一次又一次難關,感謝你們。

未來,我還會一直在,瀕臨倒閉就像一個調皮的提示,成為我們之間的默契吧?


大哭一場,然后說,我沒事了

有一次跟我媽打電話,聊著正來勁兒,我都快要把家里保險箱的密碼要到手了,我媽突然發問。


媽: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我:沒有,就是想你了,打電話給你請安。

媽:你聲音好像不太對,有事可別瞞著媽哈?

我:沒有感冒啊……怎么會……

媽:那沒什么事,先掛了哈?

我:額……嗯……

媽:瞞仔,怎么了?(瞞仔:江西吉安方言里,媽媽對兒子的愛稱)

我:沒事,還沒找到掛機鍵……

媽:有事要說哈,別憋著……

“哇……”


我媽真有本事,就這么讓我干干脆脆大庭廣眾下嚎啕大哭了足足有兩分鐘啊。哭完就沒事了,然后定睛看了看周遭,還好房間里就我一個人,嚇死我了,寶寶妝都哭花了,我都十八歲了呀,怎么還能這么隨便哭,吼?

我:媽,這回真沒事了,你別擔心我哈?

媽:你這情況有多久了……balabala……(這回,我媽的母性大發,有事了)


笑歸笑,我想說的是:
職場人,壓力過重太特么正常了,哭是很好的釋放方式,比跑步管用,對我來說是這樣的。那個不重,夜夜輕松。(那個=壓力)


5品,一個假裝很有品的品牌人聊天走訪

因為身在武漢,2年來,我越來越意識到的一個行業困惑是:除了北上廣深等廣告重鎮,其他城市的廣告圈都有點被大眾遺忘,各自野蠻生長,又各自互不了解。

和武漢本土起家的烘焙品牌仟吉的企劃經理聊了一次后《和仟吉人閑侃品牌:品牌做大后,更考驗的是連鎖屬性,而不是烘焙屬性》我更深感,區域品牌人知識對流還是太少了。

那時起,我就夢想有一天,能從武漢做起,實地采訪區域甲乙丙丁等方的牛人,每個人給我90分鐘聊天的機會,記錄下他們在這個時代的品牌思考。

譬如,Base武漢的周黑鴨、良品鋪子、仟吉、杰士邦、秋葉、積慕、寧美、男人襪、樓蘭蜜語、卷皮網、斗魚TV等品牌,我都希望有一次近距離的觀察,甚至網易、騰訊、新浪、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在湖北的分支,一切燒腦探索品牌的武漢本土品牌人,我都希望能和他們親密接觸。

好吧,這個夢有點大,它費時、費力、費錢,還未必討好,但我樂意說出我的想法,我想在某個地方,一定有一個比我有執行力的廣告愛好者,他也許能去完成這個夢呢?

嗯,永遠不要覺得你的想法有多么原創和獨一無二,沒有一個想法不是繼承過往美好和加塞個人性格的結果,而固守所謂絕對原創的人,很可能是鼠目寸光,也可能是狂妄自大。(我不是鼓勵抄襲,我是鼓勵打開、分享)

并且,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還涉及到工作模式的革新。


你不是來工作的,工作只是你認識自己、認清世界的工具

養家糊口是工作的必須,但如果只把工作當作工作,那我們無異于一顆螺絲釘,被捆綁、被裹挾。

工作只是一個工具,是你認識自己,養成自我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工具;是你認清世界,找到可能為之努力一輩子的事業的工具。

作為一個廣告常識分享者,為了做前文說的《5品》,我暢想過一種工作模式:去到一座城市,和當地最有心大廣告公司簽約,我用一半時間坐班工作,另一半時間用來走訪,一切在地關系需要公司協調配合,而我付出相應的價值置換,直到那座城市的《5品》結束。

也許你以為我想做自由職業者,錯,前不久看了陳野的一篇文章后,我對自由職業者失去所有興趣,不自律等于自頹廢,離開人群對一個分享者來說,猶如魚離開水、瀑布飛離河道、鳥兒失卻天空,對我來說,這不是我想要殘缺美。

當然,這還只是一個暢想,作為讀者上帝,你發笑了嗎?


藏拙還是露餡,這是個浪費生命的問題

有一段時間,我被“我都不在一線做廣告了,還特么有什么臉搬運和評說廣告?”,甚至在一部電影中,看到男主人公說“天才都在創作,無能才去評述”,我莫名感到被扇了幾個耳刮子。

我對這種資源浪費更憤怒,不就灌一句雞湯給我,搞這么大陣仗拍部電影給我,也是醉了,我是想多了嗎?(忍笑)

我一度是鉆進這個牛角尖了的,然后安慰自己“做手機測評的也沒幾個做過手機的”“寫影評的也沒幾個是拍過電影的”……短期有效,但過了一晚,藥效全無。

后來,看到臺灣著名演員李立群帶著女兒做客《魯豫有約》,當被魯豫問及“如果你女兒像你一樣,不斷的拍戲拍大量的戲很辛苦,你會同意嗎?”李立群說了這么一番話:

他們年輕人現在的這個時候,本事不足,她要懂得藏拙還要懂得練習,所以他們應該挑適當的戲,去做練習。

但是一旦到了一個不會再跳到電影界,也不會在舞臺劇界長時間停留。注定你這一生,就是電視演員的時候,不要挑了,不要等了,演吧。

挑跟等同樣都損失,那你要選哪一個?你就干脆讓觀眾看到你最好的,也讓觀眾看到你最爛的,讓觀眾知道一個演員并不是箭無虛發的,他的一輩子,一定有各種優點缺點,跟觀眾同時成長。讓觀眾一眼全看完,這也是一種。

還有一種就是老藏著老藏著,藏著你保護你自己,不代表你保護觀眾,不見得你挑的本都對,然后你卻失去了練習的機會,一晃眼十年過了,人有幾個十年,所以我覺得不必挑了,演。


我所有唯唯諾諾的猶疑都打消了,感恩李立群老師,為了給我提個醒,特意去上了一趟《魯豫有約》,我又想多來嗎?(再忍笑)

不論過去、未來,此刻,我不是廣告人,我是一個廣告常識分享者。請原諒我過去的爛,壓壓驚,后面的可能更爛。哦吼吼~


我沒那么高尚,只是為了生存,和可能的私心

常常還會遇到新認識的朋友,上來就一段抒發他對我們號的情感,夸得我離網紅就差一個字了——臉紅。

說我們有趣的我們還能開啟相互吹捧的模式聊幾個回合,有些人說,你們真棒,像在做公益(OS你妹是公益嗎)。

從此,我將以此套路回答,仗JIAN走天涯:您謬贊了,我們也是為了生存,不是為了中華之崛起。


盈利,不是退去華服就能裸奔出去賣

做自媒體,起于興趣會越做越幸福,盯著盈利會越做越痛苦。掙錢就像成年孔雀的求愛,時間到了自然而來,對幼孔雀催情是沒用的。

過去,我們賣書、賣演講、賣會員、賣光盤,開流量主、開贊賞……開源節流,賣貨、接廣告、增值服務無非三種變現,我們都試過了。

我們原本以為小眾出版,能養活我們,結果書銷售額破20萬后,算了下賬,隔壁賣油條的老王都笑了。

我們最不想走的廣告之路,可能要卷土重來了。關于盈利,給那些擔心我們要破產的朋友人,講個前不久的故事:7月的一天,有一個產品很文藝的甲方爸爸找到我,希望我在公號發一條文字信息,費用是2.5W,這是我們這個屌絲號,目前見到的客單價最大的一筆。

就在付款前的一分鐘,我跟老板緊急通了個電話,最終拒絕了。

我們不是清高,是掙錢有兩個底線:一是不違背做號的初衷;二是保證生存線。

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收入上還是一窮二白,就交給時間和甲方爸爸們吧。


如果吐槽能派上用場,我罵人的造詣早已出師郭德綱

2年的分享,我對吐槽式的選題和寫稿已越來越無感,負情緒寫作是很燃,但對這個行業的新人的脾氣塑造并不利,這個行業缺充滿憤怒、給人醒悟的好作品,但從來不缺滿身戾氣的廣告人。

剛做號時,經常看到一些廣告,第一反應就是這則廣告哪里不好不好,后來就發現一個問題:長期以挑剔的眼光看一則廣告,很有可能會讓自己的選題越做越窄,并且有些我們使勁兒鼓吹的廣告公司和廣告人,可能還看不起我們。很多廣告在平均線上,盡管不是超級好,但是可能有某個閃光點,只要去挖掘這些閃光點,對大家都好。一來打開分享者的角度,二來打開讀者的視野。

任何行業的金字塔尖,都不缺曝光,真正急需挖掘的是平均線與金字塔之間的好廣告公司和牛廣告人,所以,今年以來,我們選題上,關注更多平均線上的作品,而不是跟廣告圈的大號去搶屈指可數的那幾個頂級公司。

吐槽這個行業的話,我在書里說了大半本,發掘每個平均線上廣告水準的閃光點,是我想做的重點。一個作品,只要有一個足夠閃光的點,就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對那些有些執行得還不錯的作品,得了點榮耀加冕,就一副不可一世的廣告公司和廣告人,我們選擇遠距離欣賞。

吐槽是容易的,我們想換個體位。(隨時準備自我打臉)


廣告人哪兒來那么多戾氣?

真正牛逼的廣告人,將憤怒放進作品里,幫甲方解決商業問題,偶爾普世。日常生活溝通,心是平和的,能包容的,而不是永遠一副帶刺的玫瑰。越是長青的牛廣告人,越是能體察所有人行為的表象,不認同的他會引導,而不是倨傲的刺傷身邊人。一句話:牛廣告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不論你是誰,他跟你相處,他是真實的,你是舒服的。

為啥廣告人有那么多戾氣?世界級頂尖創意熱店BBH的創始人約翰海格蒂在他的《約翰海格蒂談創意:創意無規則》書里是這么說的:

對大多數人而言,憤怒等同壓力,且是最糟糕的那種。但是對藝術家來說,憤怒是一種正能量。如果能通過一件作品聚焦傳遞出來,就可能產生一些偉大深奧的東西。

現實是,不少廣告人的能力和脾氣完全不成正比,但愿這個現實是假的。


過去,現在

過去,我認為,看一個廣告人就看三點:作品、作品、作品。

現在,我認為,看一個廣告人要看四點:作品、作品、作品、做人。


過去,我認為,看一家廣告公司就看三點:作品、作品、作品。

現在,我人誒,看一家廣告公司要看四點:作品、作品、作品、經營。


沒有一點兒挑戰,為什么要發問?

做《鬼訪某某人》時,絞盡腦汁琢磨如何向提問者提問,做了幾期后,慢慢的摸到了一點提問的竅門:被問爛了的小問題,不問;重要的議題,不怕重復問;別人沒問過的,打開問;別人沒問透的,深問;讀者關心的,多問;受訪者懂的,多問;多年前的問題,對比問。

有點冒險但值得一問的:別人不敢問,受訪者從來沒分享過,讀者又特別想知道,帶點挑戰也要問。尊重受訪者是前提。

現在知道,為啥廣告常識的很多問題都涉及操作層面吧?從讀者角度發問的。


廣告人真的不需要學歷門檻嗎?

有一次,和一位深圳的十年生文案老司機聊天,我抱怨說:“廣告圈子小,小圈子的人,才華有時候是狹隘憤怒下的情緒表達,歧視無處不在。比如做廣告的可能會說你連廣告都不會做,還寫什么廣告評論,就跟你是主創團隊一樣。手機圈就不會,手機測評人未必做過手機。電影圈也不會,寫影評的未必拍過電影。”

老司機說:“我感覺還是文化水準的問題,某個圈子的整體素質跟行業屬性太相關了,學歷不代表專業,但一定跟素質相關。”

答案無對錯,給你個參考。


為什么在廣告圈就行不通?

有一次,和廣告行業網站流量排名第一的創始人聊起廣告圈的產品,我拋了2個疑惑,得到的答案有點意思。


問:我有個感覺,興趣社區、高額培訓等市面上多大產品、快產品思路,在廣告圈行不通,您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答:因為我們是人,我們工作是為了生活,工作不是全部。所以我們鼓勵內容上拓展到工作以外的一些有關藝術、時尚、電影、音樂、服裝、攝影等選題。像好奇心日報、今日頭條等面向全社會的精選內容就行得通。


又問:同樣是垂直領域的行業媒體,虎嗅、36Kr、鈦媒體、好奇心日報等,它們的內容常能實現跨圈層傳播,是什么原因?

再答:或許這又涉及到用戶人群教育文化背景,互聯網科技行業的人群和廣告營銷圈的人群。就好比一個學校的藝術系,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比如:iPhone7發布會,大家都會關心新功能,只有一部分人會關心發布會PPT做得好不好。


關于2016版《NEIL FRENCH》,我在擔心飛機去哪兒了

聊來聊去,還是逃不過《NEIL FRENCH》的進度問題。我只能這么說:尼爾說合同已經在飛回來的路上,我們焦急等待了快一個月沒到,我倒是不傷心,我對飛機一直不降落這事兒犯愁,看我這咸吃蘿卜淡操心的。

總之,不出時空穿越的意外,今年,這本尼爾獨家授權,中文首次正版全新翻譯發行的神作,能夠順利抵達尼粉的手中。多的我也不敢瞎說了。


好,交錢,拿藥,上來,我告你怎么吃

最近,我去看了趟醫生,候診的時候,閑著就看了下墻上的“病癥表”。


社交恐懼癥,病癥……好像是我呢。

對視恐懼癥,病癥……好像是我呢。

焦慮癥,病癥……好像還是我呢。

抑郁癥,病癥……好像還還是我呢。

失眠癥,病癥……好像還還還事我呢。


媽蛋,我是進了傳銷醫院嗎?怎么病癥都是跟我定制的?

當然,更吊詭的是,做漢密爾頓測試表時,醫生邊普查黑戶資料般地問題(就因為我長得黑就被認為黑戶嗎?你們醫生能不這么浮于生理判斷嗎?),得知我的工作跟自媒體有一毛錢關系后,她開啟了知心姐姐的聊天模式:“其實吧,你這種情況,你也別給自己大太的心理暗示,說實話,別人的開導都是次要的,還是得你自己想得開,就當作一種過程吧,自己克服,下次寫看病也更熟悉……”。

歪,醫生,您能關心關心我的病情嗎?我交錢的時候,也沒人跟我說是上《20分鐘搞定自媒體內容創作》課程呀!!!

笑歸笑,寫這一段,我是想跟你說:生病了,一定別扛,第一時間看醫生,不管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

如果是心理方面的,綜合我身邊幾百位患者的尋醫歷險記,最有效的方法是藥物治療。有錢人的區別是:開始擔心藥物依賴,害怕藥物副作用,然后全球各地四面八方上天入地求助無毒無公害的心理疏導,費錢費時無效后,死馬當活馬醫最終還是被藥物救了。附贈建議:不少做心理輔導的心理醫生都是靠藥物維持日常的。這些很多都是我朋友告訴我的,自己判斷。


未來,要么倒閉,要么再次出發,要這樣么?

熟悉我們的讀者都知道,“一個瀕臨倒閉的公眾號”是我們今年的口號,被很多讀者調侃,也有不少讀者曾一本正經的,以學術口吻對我講過:你這么講讓我看了很不舒服,很不自信,你造嗎?

好吧,未來,不管倒閉與否,又或者改頭換面再次出發,我們一直會做等事情是:發掘被低估的廣告常識,直到我們習慣了彼此的陪伴。


我是鬼鬼,你是誰?

行文至此,這篇文章又破6000字了,恐怕不超過100人看到這里吧?假如你看到了這里,想必是認識我們有一段時間的讀者了。

請配合我做個投票,告訴我你是誰。


感謝49696位讀者和俺們老板的支持和陪伴,不然不會有今天的這篇文章,最后用一首歌和2句共勉,結束今天的2周年煽情文吧:

《演員-薛之謙》

唯有牢靠的技能,撐起你驕傲的一生。

像瘋子一樣勤奮,像冷風一樣堅持。


近期文章回顧

《文案中的插畫高手豬堅強,分享做公眾號和做廣告的經驗》


公號: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
微信號:adernous
1470645150955218.jp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宁陵县| 盘锦市| 平凉市| 祁东县| 古丈县| 墨江| 南投县| 嘉义市| 肥西县| 沁阳市| 博白县| 湖州市| 景泰县| 金堂县| 通河县| 河南省| 汝城县| 许昌市| 湘潭县| 龙井市| 嘉黎县| 都匀市| 灌阳县| 温州市| 安远县| 大庆市| 综艺| 南乐县| 定日县| 罗山县| 长白| 巴林左旗| 乌苏市| 蛟河市| 汝阳县| 绩溪县| 青州市| 肇东市| 汉阴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