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 2016 年度最燒腦神書《S.》,你看了嗎?
最近一本“燒腦神書”刷爆了朋友圈,168元的定價,開售兩天便售出了25000套。這本3年前在美國大紅大紫的“神書”《S.》,由《星球大戰7》導演J.J.艾布拉姆斯和美國小說家道格·道斯特合著,當年一上市,首印20萬冊就賣斷貨,眾多推理偵探、懸疑小說愛好者甚至為它建立網站,一度在歐美掀起一股“解謎書”風潮。
《S.》究竟是本什么書?
從來沒有一本書,像《S.》這樣得到過電影大片般的待遇——下面這條超酷的視頻,是《星球大戰7》、《星際迷航》、《LOST》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團隊BADROBOT,為了《S.》中文版的發布而專門攝制的。
懸疑小說是解謎工具
《S.》是一本“書中書”。其主體內容是一本叫做《忒修斯之船》的懸疑小說,而小說在書中是解謎的工具,大意講有個叫V.M.石察卡的神秘文學大咖,死于一場奇怪的兇殺,留下一本小說《忒修斯之船》,里面的主人公在一艘船上醒來后發現自己失憶,只記得別人叫自己“S”,從而開始尋找自己是誰。這本《忒修斯之船》被石察卡研究者艾里克留在了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被大四女生珍無意中發現,在艾里克的批注旁寫下了留言。于是,兩人通過在書上留言以及夾雜各種報章雜志進行交流,試圖探究謎團的真相。因此,書里塞滿了他們找來的各種研究材料,如剪報、照片等。
《S.》看起來很像剛從圖書館角落挖出來的古董書,咖啡漬、霉斑如此逼真。泛黃的書頁上爬滿了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手寫留言、批注和劃線。書中夾雜著一堆奇怪的道具,像印著地圖的白色餐巾紙、蓋滿郵戳的明信片、帶有指南針的羅盤、封口的機密文件,還有各種來路不明的照片、信箋、舊剪報、藏書票等等,附件多達23個。
《S.》的敘事方式確實饒有趣味,是在倡導一種“故事中的故事”式的推理之樂:線索隱藏在字里行間,讀者需要通過那堆道具以及艾里克和珍的留言,詳細考察一字一句來破解書中隱藏的謎底。也就是說,你是在邊做游戲邊解謎的過程中來完成這本書的閱讀的。
關于這本書的由來,也挺傳奇的。2011年,《星球大戰7》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在忙碌的拍片行程中邂逅了一本陌生旅人留下的書,書的扉頁寫著這句話:“看完請留給下一個讀者。”他深受啟發,開始想象一本書能透過何種形式,聯結起兩個素未謀面的讀者,于是《S.》的構想誕生了。他找上了自己心目中的“天才作家”道格·道斯特,兩人攜手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J. J. 艾布拉姆斯和道格·道斯特(左)
作者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美國著名導演及制作人,活躍于電影、電視圈,代表作有《迷失》系列、《星際迷航》系列、《碟中諜》系列、《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等。
作者道格·道斯特(DougDorst),美國知名小說家、三度“Jeopardy!”冠軍,作品有《古墓漂流》、《沖浪導師》。除了個人創作,道斯特也在大學教授創意寫作課程。
《S.》最大的賣點是什么?
把紙書的藝術性發揮到極致
與文本內容相比,《S.》最大的賣點是它極為藝術化的裝幀設計。從用紙、工藝到裝幀設計,由著名設計師陸智昌全程把關。
陸智昌,香港出生。1988 年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從事書籍裝幀設計工作二十余年,2000年迄今居于北京。現為AGI會員;參與設計的書籍曾獲獎達40多項;2004年獲第六屆全國書籍裝幀設計金獎、中國最美的書。
陸智昌
封面、函套、附件的制作涉及到印專色、壓紋、壓凹、燙黃白黑、模切、起鼓、鉚釘裝訂等二十余種工藝工序,也是多年難得一見的高難度大手筆,極具收藏價值。
除了精心仿造成老舊書籍的《忒修斯之船》之外,為了將讀者帶入主角的推理場景,《S.》巧妙地選擇了在書中夾有不少用于解密的道具,如手寫信、剪報、明信片、紙羅盤、餐巾紙地圖等,都印刷制作得相當逼真,惟妙惟肖。
在泛黃的、布滿咖啡漬的紙頁上,布滿了珍和艾里克在不同時間分別留下的鉛筆字、藍字、黑字、綠字、紅字……《S.》的印刷與裝幀可謂是極為精心,涉及到印專色、壓紋、壓凹、模切等二十余種工藝工序。
《S.》原版曬圖
所有這些精致的印刷工藝,都是為了做到對兩位主角手寫感的還原,這種還原度也被宣傳方和書迷們大加稱頌。在《S.》中文預售版的宣傳推廣文章里,“僅僅其中一封信,就換了四五種紙頭,才印出了與美國版一致的質感”等強調品質的文字反復出現。
一些評論文章認為,《S.》最為人稱道之處在于將紙書的時間感、實體性、交互性發揮到了極致,為紙書在數字時代如何做到無可替代做了最好的示范。
一位網友對《S.》評價:這本書對于紙書的意義,就像“全息攝影給攝影帶來的改變、3D游戲給傳統2D游戲帶來的改變一樣”。
知乎上對于《S.》的評論中有一條寫道:“帶到哪里都能‘裝’的書”。
閱讀方法提示
第1遍:忽略筆記,讀《忒修斯之船》全文(每章),及所有譯者注。(這一遍是《忒修斯之船》的世界。)
第2遍:以章為單位讀,跟隨鉛筆字(埃里克的早期筆記)理解內容(歡迎來到石察卡的世界),然后配合相應出現的附件,跟隨藍/黑色手寫字讀(這是埃里克和珍的第一輪交流)
第3遍:仍以章為單位,配合附件,跟隨橙/綠色手寫字讀(第二輪)。
第4遍:配合附件,讀紫/紅色手寫字(第三輪)。
第5遍:讀棕黑/黑色手寫字(第四輪)。
第6遍:完整讀最后一遍,謎底也許就在終點。
簡體中文版做到了對原版的極致復刻,是一個“死磕”版本。封三印有圖書館借閱的“應還日期”。
開始閱讀后,哪些資料可以幫助我解謎?
建議首先閱讀《忒修斯之船》并留意附件的位置。如果掉落,可以訪問互聯網搜索件對應的位置,或直接找到它的背面記錄位置的地方。
1、《忒修斯之船》的英文版音頻,這在另一層次上有助于對本書的理解。音頻僅包括英文版《忒修斯之船》的書本內容,沒有任何旁注、附件或腳注。
2、SFiles22 博客,這個博客可以幫助你對這本書的各方面進行探索。但是,你很可能被劇透。建議先完整地閱讀本書,然后再閱讀博客,這樣便不會受劇透影響。這里的論壇值得推薦,共同的困惑、一同解謎讓閱讀體驗變得更有意思。部分謎題已經得到解決并得以解釋。這個網站囊括了書中沒有提到的其他參考資料。
3、Thoughts on S.這個博客,它是一名讀者理解《S.》人物架構的一種方法,以及一些重大謎題的答案。
4、其他《S.》資料的擴展清單:https://whoisstraka.wordpress.com/other-s-resources/
5、推特。在推特上搜索談論《S.》的人,并且關注你認為有用的賬號。建議從@SFiles22 和@MyTheseus開始,這兩個賬號主要聚焦于《S.》。建議首先閱讀書再看推特上的內容。當然,如果你不介意劇透,那便無所謂。此外,還可以關注《S.》的作者 @DougDorst。例如, 2013年12月19日,他在推特上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東西(http://sfiles22.blogspot.com/2013/12/mckays-magazine-review-ship-of-theseus.html),作為本書出版后額外的附件。那也值得研究。很多線索便是來自于@DougDorst。還有些賬號可能是假冒的:@VMStraka,@EricHusch, @JenHeyward, @FXCaldeira。
閱讀時應該記住哪些東西?
建議盡可能地理解故事。理解故事后,它會在你腦海中給你各種方向。例如(劇透慎入),有一只猴子在書中偶有出現。有一次,一名角色說:“跟著猴子走”。這似乎暗示每次猴子出現,一條線索就可能出現。
最大的建議是細讀《S.》的每個部分。花點時間,深入探索,再三斟酌,仔細思考。
- 打算去買一本嗎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