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廣告人對好評無數的「SK-II 相親角」,有些話想說
大概從前天晚上,SK-II一則名為“最后,她還是去了相親角”的廣告開始大面積登陸朋友圈,聚焦現下頗受關注的大齡適婚群體,以“相親”這一社會問題作為主訴點,凸顯“獨立女性”氣質。
原標題《SK-II“相親角”|你們真的明白何為“獨立女性”?》
數英網DIGITALING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廣告片以紀實性風格展現了幾位女性,年齡不詳,職業不詳,背景不詳,唯一的共同點是:到了適婚年齡而沒有相愛的人,被父母逼婚。我不知道是不是SK-II這樣的舶來品牌自覺要融入中國國情,所以才要拍如此接地氣的廣告;還是說SK-II中國區的公關們正在醞釀一場品牌形象大變革,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象道路”?不然我實在想不明白這條廣告片拍出來的意義在何。
幾位女性被主流價值觀貶謫著,又被父母的情感綁架著,哭哭啼啼不應該是一場控訴大會嗎?怎么能是妥協呢?絲毫構連不起的情感共鳴點,看得我簡直尷尬癥發作。
畫風一轉,幾位女性的照片喜氣洋洋的出現在人廣“相親角”,幾位女性也不約而同的宣誓著“自信,獨立”的宣言,連父母都被感動的熱淚漣漣,一絲猶豫都沒有的表示“讓女兒自由生活就好”。
SO?這些父母開明如斯,而在這之前竟然能把女兒們逼哭,也是real看不懂……
凡俗如我,大抵是無法參透這條片子的神邏輯以及它所發散出的混亂的價值取向。我懷疑整部片子的內容都是在配合“最后,她還是去了相親角”這一營銷意圖明顯的標題才成形的。
到最后嵌套著slogan的字幕一出:分享影片,支持全世界獨立女性#改寫命運#,我甚至覺得有點可笑,請告訴我,這片子里的女性到底“獨立”在哪里?
片子一開頭的“剩女”稱呼,就讓我感受到了強烈的不適感。這種帶著輕微嘲諷性的詞匯被幾位標榜為“獨立女性”的主角自然而然的說出口,仿佛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對于父母的逼婚也是,囿于親情,不愿反抗,只如祥林嫂一般坐在鏡頭前用眼淚表達著自己的委屈和困擾。
所以啊,是應該為她們被主流輿論詆毀時的默不作聲而鼓掌慶賀?還是為她們終于與父母在婚姻問題上和解而交口稱贊?哪怕是片子最后她們表達著自己的獨立宣言,我也覺得這樣的“獨立”太過狹隘。
拋開女權和主流價值觀不談,SK-II這碗雞湯也著實太爛,食不下咽的同時,也只能落寞的感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何為“獨立女性”?
“獨立”不是貼在身上的一個標簽,不是畫了一張皮就能標榜的形式。光鮮亮麗的表皮下, “獨立”遠比“尋?!币廴颂唷?/span>
而SK-II,以#改寫命運#吸引著“獨立女性”靠近的同時,卻產出了質量如此之低,精神外化到只剩敷衍的片子,雖然快消營銷無可厚非,還是希望能多點誠意。
或許你想了解更多:SK-II:“她最后去了相親角” 關注“剩女”壓力,#改寫命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