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下4A的改革?迷而不悟
上海整個周末都沉浸在臺風的花邊新聞中,加上近期某些地區社會不穩定,翻翻朋友圈和微博,看到的全是令人沮喪的負能量。這些或激動或深諳的不開心,讓我想起了朋友們和行業。好像有些事,一直在錯誤的軌道上,似乎大家都懵然不知。
一、4A的“改革”
4A改革已經好幾年。合并、收購、換品牌標示、換架構、換管理人員,這幾年的眼花繚亂已讓人有些不為所動了。現在看到這種消息,總不禁想:“改了又如何?似乎也沒看到誰家比旁的生意好了多少。”
每間公司都在懸崖邊小心翼翼,但每次出手,卻動作大得驚人。他們到底是害怕有問題,還是害怕沒問題?
二、甲方要的從來沒變過
經濟不好導致預算緊縮,會給甲方市場部帶來壓力。隨著消費市場的增幅下滑,銷量成了企業老板輾轉難眠的大問題,市場部背上這個壓力毫無懸念。但這并不是說營銷就應該全變成電子或零售促銷。
縱然打折可以帶來一時成績,但也不是長久之計。到最后企業想要被協助的,還是在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企業發展,走得快的同時還要走得穩上。除了乙方抖得促銷小靈機,甲方期待更多的是可以提振差異性,穩固市場份額,穩健增長的策略和想法。但甲方也沒傻到期待廣告公司能就此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直白點說,如果廣告公司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它就不是做廣告的了。
想要回答它必須要做很多工作,且需要群策群力。它需要科學,也需要藝術,因為這是個交織的工程。更重要的,它還需要創意和創新。沒有大膽“妄想”和測試,也是不可能的。這和做任何產品的研發都是一樣,需要各種專業意見和實踐的討論和磨合。一個系統設計師如果非要iPhone需要一個實體按鍵的話,外觀設計師不可能有太革命性的創新。
而甲方對廣告公司期許的,就是每個團隊帶著自己的專業經驗和看法,提供力所能及的才智貢獻。而其中最重要的甲方疑問是:“你這個團隊最專長的是什么?”
然可惜在過去幾年中,大量4A公司通過品牌統一,架構調整,合并重組,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弄丟了。
三、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果有機會問弄丟了答案的公司老板“為什么它們會去細分,去垂直,去矩陣?”答案可能要比想象簡單得多。“因為客戶覺得我們好亂,太多部門,太多名字,不知道該找誰。”
這指責沒錯,但甲方主要在抱怨的是流程復雜、人員眾多、重點不明,并不是“過于專業、垂直嚴重、細分斷層。”為了解決運營問題直接扼殺專業特長,實在糊涂得很。就像是一支演奏不好的交響樂團把人都炒了,為了和諧美妙只留下一個人獨奏似的讓人忍俊不禁。
說到底,4A面臨的運營問題需要思考更多的是:客戶服務部門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如何把不同專業的人放在一個項目中最高效的工作?如何讓信息在內部傳遞時保持正確和高速?如何讓客戶不必卷入到自己內部的混亂和紛爭?這種種都是運營模式陳舊帶來的弊端,要解決的話,真不是砍掉一些專業團隊,合并一些垂直單元就可以的。而可惜的是,似乎這種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
我總是想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分枝多且交錯復雜,為了讓它“好看”,所有的分支被砍掉,只留下了一脈主干。結果大樹沒了當年的精彩,也回不到小樹的活力。剩下用繃帶包扎的主干,多少人覺得它還可以再枝繁葉茂?
四、運營問題是才智變現問題
那些被砍掉的,曾經被認為是亂七八糟,不務正業的枝干們到底錯在哪里?主要是因為它們沒有整合在主干中,跟主干開一樣花,結一樣的果。這是專業不同,做法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產生的結果。
一間公司有不同專業的人,他們的不同想法和做法是最大的財富。而他們的才智需要被充足的商業化,變成公司實打實的價值和現金流。如何變現這些財富?顯然這個問題對很多4A的管理層來說太難。既然無法想出更好的方式,干脆砍掉算了。解決不了還躲避不了嗎?哈哈
最后把廣告公司送上斷頭臺的,并不是甲方和市場,而是不愿意動腦筋去改革進步的惰性。靠資本運作,靠體量占位,這就是目前他們不能戒掉的強心劑。這劑猛藥快速的改變賬本面貌,藥效讓人沉迷,且欲罷不能。至于以后的日子呢?現在能開心一時的話,何苦為難自己呢。
如何讓不同的聰明才智變現?去翻翻4A的組織架構圖,看看職位名稱,可能就有了不錯的答案。為什么Managing Partner從來不是Partner?為什么Consultant從來不Consult?
答案?他們不是伙伴,是資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