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涂涂 —— 做了3-4年離開一個行業很可惜
【文案的秀:訪談錄】 第一季第17期
微信號:copysshow
黃運豐 整理
受訪人:涂涂
做了3-4年離開一個行業很可惜
受訪者自述
涂涂,86年出生,08年入行,出入過不同的本土和外資公司,從傳統廣告轉入數字廣告,唯一不變的是希望用創意讓世界好那么一點點。
主持人語:黃運豐
本篇訪談基本形成后,在擬定標題上我頭一次猶豫不決了。受訪者涂涂兄弟對于諸多問題的反饋信息量巨大,其耐心作答、不遮不掩的許多干貨讓我受益匪淺,相信也會讓很多同行有所啟發。訪談最初擬了四個標題,但都不理想,并讓涂涂也給了兩個,綜合之后,又擬了四個:《做了三四年離開一個行業很可惜》《有力量的文字,背后更有內容》《大家都在比拼聰明,但我們更需要愚蠢》《在比拼聰明的時代,愚蠢是最好的籌碼》,然后問了幾個群友,大多選的是第3個,因為有“吸引力”些,涂涂和我也都覺得第3個“有力量”,同時認為第1個更有“提醒”的意義,符合@文案的秀 的初衷,所以最后的標題就是你點開看到的這個了。如有轉載的朋友,可以從這幾個標題選個你喜歡的。本來這次“主持人語”想少說點廢話,結果還是耽誤了大家看正文,哈哈,打住了。
訪談正文
問:文案的秀/黃運豐
答:廣州文案/涂 涂
黃運豐:說說你在進入廣告這一行之前的經歷,哪些對你之后從事有裨益?
涂涂:我入行前是只學生狗,只有我大學數碼媒體專業的經歷,讓我后來從事數字廣告時能更好的理解,比如技術的原理之類。
黃運豐:從業七八年了,你厭倦嗎?不做廣告你會做點什么?
涂涂:我收獲了我喜歡的工作,或者可以稱之為事業的東西,它幫我建立了一套邏輯嚴密又能打開腦洞的思維體系,讓我一直受益。如果不做廣告,依然用IDEA去創造能讓世界變得好一點的職業。比如做個像UBER那樣的公司。
黃運豐:你覺得自己在從業過程中,有沒有一些他人沒有的先天優勢?或者有顯著的劣勢,但你轉化了它?
涂涂:我的優勢就是笨,因為不夠聰明所以不用太計較投入產出比,因為不夠聰明所以沒太擔心錢夠不夠花,因為不夠聰明所以沒有輕易離開這個行業。太聰明的人沒法長久的待在這個行業。在這個時代,相比聰明,我們更需要愚蠢。
黃運豐:你怎么看很多出色的廣告人都轉了行,或是自己創業?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涂涂:轉行分兩種,一種是做得不好所以轉行,一種是做得好所以轉行。前者轉行后就會發現,他們做得不好真的真的跟在哪個行業沒有關系。后者,做得好的同行們轉行后會發現,自己在廣告行業所歷練出專業知識和素養,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提供很多幫助。
我服務屈臣氏水時的客戶就是從李奧貝納客戶部轉行去做甲方的,她頭腦清晰反應迅速,遇到問題迅速決斷,從她身上我就明白專業廣告人去到甲方后專業素養依然重要。
至于出來創業的就太多了,幾乎我待過的每個公司的上司都出來開了廣告公司,這對傳統4A當然是挑戰,人才流失競爭加劇,但對整個行業未必不是好事,有競爭才有活力,像這兩年名噪一時的“天與空”,也是4A里知名的創意人出來開設的創意熱店,作品確實屢有突破,好事。
黃運豐:你覺得對于從業廣告的人,創意和經驗分別扮演怎樣角色?很多沒有經驗的新鮮人,往往認為自己擁有無限創意,卻無一展身手的地方,你怎么看這個事情,或有什么建議?
涂涂:創意是力量,經驗是如何善用力量的技巧,沒有力量的技巧百無一用,沒有技巧的力量是沒頭腦的蠻夫。
認為自己擁有創意是大多數人能做的,證明自己擁有創意是少數人能做到的,廣告人在日常工作中有無數需要創意的地方,我不大相信沒有一展身手的地方,有創意的人做一個DM單都能與眾不同。如果是環境限制了新人的創意,那就換一個環境。
黃運豐:實際上多新人是很糾結的,往往資質平平,腦袋里的創意多是想當然,經不起推敲,更別說執行落地了。要命的是,這之中還有許多拈輕怕重的人,不愿努力,吃不了苦。他們看到別人牛逼的廣告出品,覺得雖然有創意,但很簡單嘛,我也會啊,我也能寫出這句話……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在你現在(曾經)的團隊中有沒有這樣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人),你會怎么面對(解決)?
涂涂:其實這種問題我比較少遇到,我前后幾個公司在挑選實習生或新人的時候都比較謹慎,眾里挑一仔細考核,選出來的新人主動性都不錯,比較少遇到拈輕怕重的情況,新人進入團隊也是從執行性工作開始,不會讓新人一開始介入IDEA部分,新人的IDEA都很靠譜我們還需要資深人士干嘛?新人即使進入IDEA的環節也需要LEADER的引導,在新人加入IDEA討論時,我一般會先把大的IDEA定下來,不同的執行點上的創意可以讓他們腦洞隨便開,有時也有驚喜。
我的建議是三點:
1,挑選新人時要嚴格,不僅考核他們資質潛力,也需要了解他們在這個行業的動力和企圖心。
2,新人進入IDEA討論最開始可以局限在執行性的創意上,慢慢深入。
3,LEADER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引導和培訓,策略、洞察、創意概念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做,都需要LEADER去帶。
黃運豐:你從業過程中,最深的體會是什么?你覺得作為一個廣告人的基本素養是什么?
涂涂:世界在不斷變,傳播方式與技術日新月異,如果廣告人不能保持不斷的學習,3年就會落后,5年就會落伍,10年后只能吃老本。身為廣告人,擁抱新生,擁抱變化,應該是我們的本能,保持好奇心,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有勇氣去嘗試新的東西,是需要培養的素養。
黃運豐:在廣告作品的形成中,文案人如何找到自己的準確位置?
涂涂:文案不要把自己當成碼字的,從傾聽客戶需求,策略的推導,創意概念的發想,創意執行的亮點,文案應該一以貫之,甚至包攬把持。文案可以提供獨特的洞察,有力的概念,甚至有趣文字或視覺表達方式,在廣告作品的形成中,文案應該出現在每一個位置。
黃運豐:對你的文案功夫練就影響最大的是什么?一本書、一個人還是一次怎樣的經歷?
涂涂:禪宗公案里有一個有名的段落,無盡藏向六祖請教經文,六祖不識字,無盡藏尼質疑不識字如何能解釋經文真義,六祖手指著月亮,講文字如同手指,指導人去尋找月亮(真理),手指能表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并不一定非用手指不可。
在陽獅時的CD徐安明也曾一樣指導我,打動人的文字不是文字本身,是文字背后表達的觀點、態度、故事、情緒。沒有這些東西在背后支撐,文字蒼白無力。
黃運豐:如果讓你一句話說出來文案是什么,你會怎么闡述?
涂涂:文案的力量是文字背后的東西。如上所說,打動人的文字不是文字本身,是文字背后表達的觀點、態度、故事、情緒。
在全鍵盤手機橫行的年代里,喬布斯拿出第一代iPhone,說:“你們認為它是未來的手機,但我認為它是手機的未來。”這絕對是千金不換的好文案,它的精彩在于喬布斯超越這個時代的洞察和觀點。
黃運豐:你覺得一個牛逼的洞察,該如何“思考”得來?并形成一個觀點,同時被一句“文案”精準描述,最后能與品牌(產品)“媾和”?可以舉個你實操的例子,或是你“聽來的故事”。
涂涂:舉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奧妙是洗衣用品,消費者是媽媽,通常需要處理的污漬都是自家熊孩子帶來的。某廣告公司的洞察:污漬一定是壞事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勇氣比守規矩重要,探索比干干凈凈重要,污漬其實是孩子成長的必要的印記。所以廣告公司根據這個洞察提出創意概念:dirt is good。有污漬是好事。鼓勵家長們多讓孩子與大自然接觸,不要怕弄臟衣服,因為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再者,有奧妙作后盾。在這個概念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創意執行。貼出的這個范例的廣告畫面都很簡單,是一些小朋友在戶外玩的臟兮兮的游戲片段,頗具洞察力的廣告文案就巧妙的印在了孩子們的T恤上,從而告訴家長們污漬正是孩子們探索、學習并體驗到大千世界的無限精彩,從中獲得樂趣并塑造他們的價值觀、增加自信和健康成長的一個體現。
勇敢可不是坐在電視機前就能學會的
真正的冒險不是用游戲手柄完成的
泥巴教會你的,比地毯多得多
黃運豐:你覺得怎樣的廣告作品才算是好作品,它需要完成什么樣的命題或是達到什么樣的標準嗎?
涂涂:兩種,要么有穿透時代力量的洞察和觀點,要么以聰明的技巧解決了生活中的困難。
前者如同陽獅上海方少白團隊做的別克君越的“在眾人喧嘩時安靜,在眾人安靜時發聲,不喧嘩,自有聲。”或者LOWE睿獅主導的別克英朗“懂你說的,懂你沒說的。”
后者如百度的“百度快搜”、陽獅廣州幫微信做的“為盲胞讀書”。
《百度筷搜》
百度快搜試圖用智能硬件去解決中國社會的地溝油問題,聰明又有野心。
《為盲胞讀書》
“為盲胞讀書”是以前在陽獅的搭檔“黃老板”做的,我很喜歡,簡單,有用,讓大家相信IDEA真的是可以讓世界變得好一點,不止是幫商家賣給消費者一些過度消費的東西。
黃運豐:在你看來,哪些同行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涂涂:Wunderman北京&廣州ECD Danny 陳永泰,Danny是個香港人,說著一口怪怪的普通話,但你如果認真聽一定不會后悔,因為他是一個很難遇到的“透明人”,他毫不介意向你分享他的經驗、挫折、觀點,甚至是身為ECD處理不同問題的角度和背后的考慮,他愿意把自己透明的呈現在你眼前。如果你仔細看,你可以透過他的眼睛和觀點看到一個有20年廣告經驗,不同國度經歷的廣告人是如何去看待這個行業的種種,很難得。(公眾號回復“陳”查看陳永泰在《甲方閉嘴》中的作品。)除此之外,還有陽獅上海&廣州的總經理楊正華和CD徐安明。
黃運豐:我覺得你挺幸運的,能夠從這么多4A大佬身上學到正統的廣告常識,讓人羨慕。你的講述給我一種感覺,做廣告像一門手藝的傳承和相互影響,而不是一股腦能消化多少技術或是一拍腦袋就有一個BIG IDEA。那么,你覺得廣告人怎樣才算是入門呢?而后再要怎樣才能有更高的發展和突破呢?
涂涂:確實很有幸遇到很多愿意教導我的人,但確實也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在陽獅時遇到當時CD徐安明,他是奧美出身,給我講解過一次奧美的創意工具九陰真經,我當時很快就理解了,因為在遇到他前,我從網絡上下載過超過四個版本的九陰真經,前后演練過十幾次,其實現在社交網絡上真的有很多資訊和資料,如果愿意找到和消化,也會對自己有很多幫助。
至于你說如何才算入門我說不大好,我想如果是要掌握了從洞察到創意概念進而到創意執行的方法論,能夠獨立處理一整套案子,那應該算是登堂入室了。
其實說太多很難理解,簡單的講,在這行想提高,(就要)進最好的公司、最棒的團隊,做最挑剔的客戶,不被KO,就能OK!
黃運豐:你是不是經常加班?每當你加完班,離開公司之后你的狀態和思想是怎樣的?
涂涂:最近半年其實加班不多,加班也分兩種,有意義的和沒意義的,為了把東西做得更好而加班是有意義的,為了應付客戶的SB意見而加班是無意義的,后者應該盡量避免。如果加班的結果是能出更好的東西,就可以帶著滿足感回家,如果加班是無可奈何的事,加完班就會身心俱疲。
黃運豐:你怎么評價自己的從業經歷?
涂涂:7年時間,一半在傳統一半在數字,一路遇到過很多良師益友和搭檔怪咖,一路相愛相殺,忙碌而有趣,也曾迷茫找不到方向,但最終都一一突破,謝謝這個行業給予我的一切。
受訪人結束語
謝謝運豐兄的采訪問題,好的采訪確實可以激發有趣的火花,我感覺自己都像做了一次回顧。其實廣告確實是一個很幸苦的行業,入行時門檻低,薪水也低,加班多,事情雜。很多小朋友都堅持不下去,紛紛在入行3年左右離開了這個行業。很可惜,其實3-4年恰好是這個行業里的蛻變期,從新人到開始獨當一面,薪水也有大幅提高。叨逼一句,其實以資深人士的薪水看,除了金融、IT等少數行業,廣告業的薪水并沒有比誰低,只是大多數小朋友離開的太早。——涂涂
_________________End_________________
干了辣么久文案,好像找個人談談—— [文案的秀:訪談錄] 點擊預約走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