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老年癡呆”成為熱門創意題材合適嗎?
今天要聊的是作者最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發現,或者說隱憂。
最近幾個月,我在整理優秀案例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行業內不好的現象,而且這些現象并非偶發,也非個別“小品牌”所為,值得拿出來與大家一天探討、思考。
現象1:“你用我也用”——為女性權利發聲
對于各大品牌來說,每年3月最重要的節點莫過于“38婦女節”,因為抓住了女性就抓住了一半消費者,而且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女性往往有著更強的消費力和更感性的消費判斷方式,從購買轉化率來講,可以說38節節點營銷的重要程度不亞于新年。
為了討好女性,品牌們可以將“婦女節”的名字改為“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還有一部分寄希望于輸出價值觀來拔高品牌調性的品牌,喜歡在38節為“女性權利”發聲,類似的廣告第一次出現時,的確引人深思而且震撼,但重復多了便成為了“陳詞濫調”,而且有過度消費女性之嫌。
札叔在這里分享三個案例,分別是今年38節天貓的廣告【女人該不該按標準活】和屈臣氏的廣告【做自己美有道理】,還有號稱“女性代言人”的SK-II在今年春節投放的廣告【為什么她們不回家過年】。
當你看完這三支廣告后,你會發現這三支廣告的視角、觀點以及塑造的女性角色何其相似?
1、天貓38節廣告:女人該不該按標準活
2、屈臣氏38節廣告:做自己美有道理
3、SK-II春節廣告:為什么她們不回家過年
在它們的廣告中,女性總是不快樂的,總是生活不和諧的,總是面臨種種麻煩和困難的,她們苦大仇深,面臨著年齡增長、家長催婚、全職在家、職場歧視等問題,基本上在廣告結尾,這些女性都會選擇“做自己,不為別人而活”,這已經變成了此類型的“標準流程”。
筆者在《2019年Q1海外廣告案例TOP10》評論奔馳廣告【The Journey That Changed Everything】曾說過“過分的強調,就是一種歧視”,我知道性別歧視問題在社會中肯定存在,但不為解決問題的去反復提及此問題,就是一種過度消費。我作為一個男性都覺得類似的話題被利用的過于頻繁,也想聽聽廣大女性朋友的觀點。
現象2:“懂不懂都要用”——“聚焦”阿爾茨海默病
如果說“性別歧視”題材是“你用我也用”,那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社會俗稱“老年癡呆癥”),品牌們的態度可謂“懂不懂都要用”。
隨著阿爾茨海默病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品牌將阿爾茨海默病當做了營銷話題和素材,單單3月這一個月,作者就看到了3個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的營銷案例,分別是聚劃算的廣告【22度的雪】、OPPO的廣告【記憶會忘卻,但愛不會】以及OPPO 為推廣自家OS推出的H5【爺爺想去水星】。
1、OPPO廣告:記憶會忘卻,但愛不會
2、聚劃算廣告:22度的雪
品牌們多數試圖從“能為阿爾茨海默病做些什么”來切入推廣自己的品牌,常常把阿爾茨海默病初期出現的健忘、失憶等典型癥狀當做自己廣告創作的素材。但這些廣告,何其老套、牽強、尷尬,看完文中的幾個廣告相信你會跟作者有同樣的感受。
除了牽強和俗套,這些廣告更顯示了品牌的無知。因為你不了解阿爾茨海默病,所以你去“講述它”“利用它”“消費它”,甚至在廣告中,常常會將“遺忘”當做可愛的表現,可是你想過這種遺忘對于病患和家屬來說,是怎樣的痛苦嗎?而你又了解阿爾茨海默病人在患病中后期逐漸失智、失能所面臨的生活狀態和給家人帶來的負擔與壓力嗎?筆者看過很多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與病例記錄,醫生和患者家屬一個普遍的認知是:阿爾茨海默病在中后期階段,給病人和家屬帶來的痛苦相比癌癥更大。
掃描二維碼,爺爺想去火星!
(數英網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爺爺想去水星
將阿爾茨海默病≈失憶,就好像將癌癥≈疼痛,可是為什么沒有品牌去“消費”癌癥?因為你了解癌癥的可怕,所以你不會試圖用你的產品為癌癥病人做些什么,那樣只會顯示你的無知。
目前品牌們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做法,可以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因為不夠了解,所以無所畏懼,可是殊不知你營造的“溫暖”,對于病患和家屬來說,可能是鋒利的寒冰,因為你在誤導,誤導大眾對于這種疾病的正確認知!
觀點:品牌應當有所為 有所不為
用兩個詞總結以上兩種現象——“過度消費”“無知解讀”。這兩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品牌的“趨利心”在作祟,其實趨利并沒有什么不對,廣告本身就是為了營銷,營銷的本質就是追名逐利。而營銷的一個重要方法論就是“討好”,“討好”女性可以銷售更多的商品,“關注”阿爾茨海默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
但筆者想說的是,文中的兩類現象,明顯是“過了度,偏了題”。這些試圖“討巧”的品牌多數將這兩個題材用的媚俗、牽強而無知,當你的目標用戶將這些廣告定義為“過度消費”和“無知解讀”,你的小聰明就會成為讓你狠狠摔一跤的絆腳石。
至少我的父母從我很小時,就教過我兩個道理:
1、凡事有個度;
2、不懂的東西不要亂說。
品牌們應該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您對廣告中的“過度消費”“無知解讀”現象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交流。也歡迎大家關注筆者的公眾號,我將會持續帶來品牌傳播與營銷的相關思考和收獲。
最后,祝愿讀到這篇文章的你,能夠在五月里好運連連,收獲滿滿。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品牌手札(ID:pinpaishouzh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