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lancer=自由?獲戛納金獅的前4A文案勸你別沖動!
采訪:阿拜、小野
撰文:小野
寫在前面:
作為行業平臺,數英關注品牌動態,關注優秀作品,也關心行業里「具體的人」。
通過對話,帶大家了解廣告人生存方式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并借由受訪人的經歷,為業內人士呈現最真實的生活現狀。
本期,我們將視線聚焦到「freelancer」。
「廣告人做freelancer」這件事,很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渴望進來,城內的人各有體會。
freelancer的真實處境到底如何?
怎樣才能擁有做freelancer的底氣?
freelancer沉淀了哪些經驗和教訓?我們相信,只有「城內」的人,才能為正在考慮或已經踏出這一步的人提供最直接、最有價值的參考。
//本期嘉賓:黑椒脆脆鯊//
黑椒脆脆鯊,入行五年,3年4A文案,2年freelancer。
他曾和團隊一起拿過戛納金獅,文案基本功扎實;
做freelancer,他服務奢侈品、lifestyle等行業客戶,80%都是回頭客,且沒有收入焦慮;
他還是小紅書3W粉絲的職場博主,獲得近20w的點贊與收藏。
乍一看,黑椒脆脆鯊的轉型好像一路都很順暢,但他卻說,不要只看到我光鮮亮麗的那一面。
以下是人物自述
一、
偏離職業規劃
我“被迫”做起了freelancer
我第一家公司A是國際4A,從intern到copy,我在這里呆了三年。工作內容其實跟所有文案一樣,就是想idea、寫deck、給客戶提案,年輕的時候以為,可以一直以這種固定的形式在廣告行業做下去,從未想過還有新的可能性。
外出shooting時拍攝
但凡事總有意外。
成為freelancer,就是我職業生涯中的那個“幸運的小意外”。
好在這個“意外”并非突然而至,而是預埋伏筆。當時,公司有很多坐班的freelancer,他們乍看和正職沒什么不同:每天打卡、上班、開會、工作。
但當你和他們聊天后會發現:哎?原來他們是按月和公司簽約。他們通常會干一段時間休息一段時間,如果不想上班就主動給自己放假,出去好好玩一圈,再回來工作。
黑椒脆脆鯊:現在輪到我free了
后來才知道這種看起來和大家沒區別的同事,原來是在某種程度上掌握著絕對自由的“freelancer”。
我那時因為做某些項目和一些freelancer同事結緣,加班聊天時,他們會分享freelancer的具體經驗,比如「怎么找適合自己的freelance工作」、「怎么簽合同」、「怎么制定報價」等等。
現在看來,那些不經意間的聊天卻推動了我生活的齒輪轉動,為我做freelancer埋下了一顆種子。
而我在freelancer上賺的第一桶金,也是因為朋友忙不過來,臨時幫他給奢侈品牌護膚品寫的一篇公眾號推文。
寫推文,每個文案新人必經的考驗
這對我一個文案來說不難。只要熟悉客戶品牌調性,愿意花時間研究,就能寫出很漂亮的文字。
雖然賺得不多,只有幾千塊,但就是這一篇篇小小的推文,撬開了我進入freelancer世界的大門。
而讓我成為嚴格意義上的freelancer,則是由于工作上變動。
我干了三年的公司A,因為受到特殊時期影響,組織架構大調整,我也很幸運地拿到「愛的大禮包」,簡單來說,我成為了裁員大軍中的一員。
好在,我收到了一筆錢,能夠幫我度過緩沖期,這也成為我嘗試做freelancer的底氣之一。
二、
錢好+活好,
為我贏得了80%的回頭客
拿到禮包后,我其實很迷茫,沒想好未來的路怎么走。
好在休息不到兩周,我就收到一家知名廣告公司B的free項目邀約。
B是很多廣告人擠破腦袋都想進的殿堂,我當時覺得既然機會來了,就不應該懈怠,為什么不搏一把?
B找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國外酸奶品牌Chobani醇倍尼和Hennessy軒尼詩搭建social賬號,包括設定人設、內容規劃、梳理整個社交媒體上的tone&voice,都是我在負責。
除此之外,道具、手模再到導演、剪輯、配樂,均由我們內部團隊完成。這種全盤由我們操刀的新挑戰,之前從未體驗過。我又是個很愛折騰的人,它的趣味性很吸引我。
自編自導自演的項目經歷也被脆脆鯊記錄在了vlog里
我也因此正式開啟了freelancer生涯,但一開始,確實不太適應。
和全職只需“專注一畝三分地”不同,我不得不思考,服務完這個客戶,下一個客戶怎么找?怎么報價?怎么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又該怎么留住客戶?
雖然以前聽其他freelancer分享過經驗,真到自己上手,又沒那么簡單。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欣然干下去。
好在做freelancer的這幾年,我和客戶的合作都很順利。
我想可能是因為客戶大多來自朋友介紹,朋友們知道我擅長做運動、lifestyle、美妝、奢侈品類項目,就會給我推這類客戶,不需要花費那么長時間去磨合,所以整體相對穩定且靠譜。
但糟糕的經歷也有。
我做freelancer最有挫敗感的一次,是剛開始做freelancer不久,客戶拖著欠款不給。我當時年紀小,第一次經歷大額欠款,不僅經驗不足,勇氣也“欠費”。
明明不是我的問題,我只是維護我的合法權益,但每次打電話battle都緊張到不行,整個人都在顫抖。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我就報警!反正合同簽了,法律站在我這邊。
雖然過程相當艱難,但結局是好的:我追回了我的全部勞動所得,一分不少。
每當回想這段糟糕的經歷,我還是隱隱會緊張。不過這樣的糟心事只經歷過一次,我和其他客戶相處很愉快,而且80%都是回頭客。
黑椒脆脆鯊參與的部分案例
比如我提到過的第一桶金客戶,這么多年還在合作(但合作范圍拓展到TVC、整合營銷上了),我們彼此之間合作模式應該算很多freelancer的理想狀態了——不會提前簽合同,也不會預付定金,準時付款,信任約束雙方。
回頭客多,彼此信任,這是很多freelancer眼中的“神仙客戶關系”。就我的經驗來看,主要有兩點:活好+錢好,這也是我做freelancer的“不可替代性”。
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如果一個freelancer效率高,收費又合理,客戶當然會喜歡,為什么要換人,換人說不定沒我好,對吧?
除了這兩點,還有一些培養客戶回購和信任的方法,我也借此機會分享給大家。
假如一個客戶第一次和你合作,我建議你發揮最大實力,替他多想一步,“我為你好”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和你關系好”——即使你挑戰他,也是可以幫助他建立安全感的方式。客戶交給老板沒壓力,很大概率會長期合作下去。
再多人找你合作都不是機會,把每件事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好才是機會。
另外你也要用心了解客戶以往的作品,多花點時間愿意把他們每一波campaign,每一條retainer,每一句文案都仔細看過,熟悉品牌語境,讓客戶知道你是真的做足功課了解他們,自然也會建立客戶對你的信任。
還有一點,你得認真生活,做出來的作品才有差異化價值。
我現在的靈感,更多來源于影視、文學作品和書籍。我也會坐在公園里或者街邊咖啡館,觀察路過的人,這很有意思。
黑椒脆脆鯊推薦大家都去看《好東西》
有新意的電影能給大家帶來新啟發
好好生活、總在體驗,能夠給每個創意人帶來取之不盡的靈感。生活這門課博大精深,遠比一支商業廣告作品帶來的養分更多。
三、
freelancerVS上班哪個好因人而異
“自由”不是萬能的解藥
正如一枚硬幣有正反面,做freelancer也有明顯的優勢和劣勢。
優點自然不必說,那就是你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掌握了絕對的自由,你可以自由支配你的全部生活——理想狀態下你完全可以干一個月,然后玩一個月,累了就休息,甚至每天在不同城市醒來。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一件事,你把它當作萬能的解藥,它必然也是困住你的毒藥。
比如,作為freelancer,客戶反而會因為你的“自由狀態”而更容易挑刺。
有的客戶會覺得,你既然不被公司的通勤和作息時間約束,就應該24 小時都能待命,畢竟不需要坐班,不需要開會,那他就可以盡情占用你的時間。甚至回復消息慢了,都可能成為客戶挑瑕疵的點,下次不會繼續合作了。
另一個困住freelancer的枷鎖,是收入不穩定。
干一個月玩一個月是爽,但假如后面幾個月都沒事做呢?這也是十分實現實的問題,尤其是那些還沒有積累幾年經驗和資源就幻想做自由職業的人。
我覺得每個想做freelancer的人都應該想好,長期不工作的代價,你真的可以承受嗎?
就我個人而言,在金錢上反而沒有那么焦慮。
一方面,得益于我相對穩定的客源,而且自己也在籌備個人工作室,另一方面,自媒體平臺上穩定的流量和媒體渠道可以為我帶來廣告收益。再不濟,我還能退回去上班,我至少有保底的退路。
黑椒脆脆鯊小紅書主頁
他認為自媒體和個人相輔相成,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經營
我唯一焦慮的事,是我尚未達到我自己的預期。
我入行前,一直想在30歲之前成為CD。CD對我來說,就是別人能夠認可的標準,它相對來說是業內判斷一個人工作能力、談判能力和工作經驗的權威尺度。
但在freelancer的語境里,離開了公司背書,沒有人或機構能判定你是否配得到這個頭銜,你就只能花更多成本來說服別人認可和相信你。
而且你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其他freelancer,也是大公司和大集團,這也成為很多人初次找我合作的擔憂和顧慮。
我今年27,馬上快30了,我還只是freelancer,再做一輩子也只是freelancer。即使能力再強又怎樣?沒有社會認可的頭銜,別人很難感知和衡量。
之前還在上班的時候,甚至想做到CD以后就全身而退,甚至換個行業。但做了freelancer,即使生活還算滋潤,但始終還是有焦慮,有遺憾。
四、
想做freelancer?
我真心勸你想想,再想想
近兩年,關于裸辭做freelancer的話題度討論越來越高。
我剛做freelancer的時候,這個話題還沒這么火。最近可能由于「人生是曠野」等話題的助推,越來越多廣告人想加入。
作為過來人,我還是非常不建議大家被離職賽道和辭職焦慮的內容影響,有沒有想過,他們只是在說你想聽的話?
我雖然鼓勵大家不要在一段不愉快的工作里反復內耗,但卻非常不支持你們因為互聯網上無盡販賣而去跟風或是失去本來“尚且還過得去”的機會和生活。
我希望大家做好萬分充足的準備再做freelancer,你得有足夠的資源、人脈、個人優勢,不然真的會面臨幾個月吃不上飯的情況。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今年所有行業的預算都在砍,廣告公司的收入也大幅下滑,我們freelancer之間交流時,發現大家都面臨工作沒那么好找的情況。
只要有活(即使預算不高、項目難做),我都會勸他硬著頭皮做下去,先茍一茍,至少熬過今年。
現在還有穩定工作的人,也不能只看到“曠野”光鮮亮麗的一面,因為很少有人告訴你追逐曠野時的疲憊。就像很多人頭腦一熱做自媒體,一直輸出,沒有收到任何商業回報后,興趣和新鮮感幾天就消耗完了。
做freelancer,很像精裝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給大家看的,往往只是光鮮的一面
但,我也不是說freelancer這條路不能走,真要選擇走這條路,我希望你不是因為當下流行才做,而是因為你發自心底的喜歡而做。
在無數的選擇之間,都是為了選擇走向真正的你自己。
后記:
在最后,我們問了一個“最初”的問題:為什么要叫黑椒脆脆鯊?
他說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
“你們知道那個零食脆脆鯊嗎?我一直很喜歡吃。但我覺得叫脆脆鯊有一點簡單,缺點趣味。之前我聽有位專家總結過「取名真諦naming truth」——最好的名字是充滿矛盾感的。
就像 Lady Gaga,lady是淑女、溫柔的,gaga是尖銳的、夸張的,碰撞起來就很有意思。所以我就在前面加了黑椒。黑椒是辛辣的,脆脆鯊是甜的,生活應該是有辣有甜的。這樣碰撞起來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被大家記住。”
我們聊的時間不算長。短短一小時,脆脆鯊就從開始的略帶拘謹,到對我們敞開心扉,知無不言。
當聊到建議時,黑椒脆脆鯊并沒有脫口而出,他沉默了幾秒,告訴我們他要仔細思考一下。他說他其實經歷過很多網絡霸凌,所以勸別人做行動的話也會很慎重,良言一句三冬暖。
那一刻,他仿佛正與自己充滿碰撞感的名字高度重合:熱烈,真誠,但又恪守著心底柔軟的邊界。
(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