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搜狐張朝陽:過去六年狀態極好
采訪:徐藝婷、朱之叢,文:朱之叢
11月的一天下午,搜狐團隊在準備一場小型活動。他們反復調整桌椅,一寸一寸挪動補光燈。
布景完成,燈光就位,主角登場。張朝陽坐到鏡頭中央,覺得“燈光太刺眼了”,隨即轉換到墻邊另一張不起眼的椅子上。
在人生前50年,單是“張朝陽”這個名字就足夠耀眼:
清華物理系畢業生、麻省理工博士,搜狐創始人。
2000年,搜狐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市值最高超過40億美元,張朝陽名利雙收,是中國互聯網第一波造富浪潮中的弄潮兒。
搜狐新聞、搜狐視頻、搜狐暢游……在千禧年前后相當一段時間里,這條橘紅色的狐尾觸及到網絡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信息”為核心,搜狐出現在每一個創造信息、傳遞信息、交流信息的角落。那是門戶網站的全盛期。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更洶涌的巨浪早已在暗中醞釀。
興趣算法和短視頻后來居上,曾經高高在上的門戶網站不得不出手應對:
網易深耕游戲,新浪押注微博,騰訊發力游戲和社交,大家都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在變動后的牌局中占據位置。
此起彼伏的浪潮中,搜狐也在探索屬于自己的機遇。
它曾安排搜狐暢游獨立上市,培育出實力強勁的搜狗,
還推出社交App“狐友”,試圖延續自己在門戶網站時代積累的優勢。
搜狐似乎有一種獨特的經營韌性。
這和它那個喜愛“折騰”、常年奮戰在第一線的創始人,也許不無關聯。
2021年11月,《張朝陽的物理課》正式開播,從基礎的經典力學,到天體物理學、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張朝陽以其深厚的學養功底成功出圈。
圍繞這一IP誕生的知識直播矩陣,也直接推動了搜狐視頻內容生態的繁榮。
我們可以把《張朝陽的物理課》視為一個縮影:
一方面,張朝陽剪去業務枝蔓,讓搜狐回歸到以視頻和媒體為核心;
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愛好和搜狐的業務發展耦合,不遺余力地為公司宣傳造勢。
在物理課爆火之前,張朝陽往往通過運動來完成這項使命。2005年,他率隊登上昆侖山玉珠峰;2018年,他帶領員工跑步20公里,慶祝搜狐成立20周年;2024年9月,為給搜狐視頻“播主大會”預熱,他花費2小時36分鐘蛙泳橫渡威海灣……就連在接受《天下網商》專訪時,張朝陽的西裝外套袖口下,仍然露出一抹UYN冬季跑步服的熒光綠色。
他征服的山峰和海域,同他面臨的商業難題相比,到底哪一方更有挑戰?
至少,Charles Zhang博士攀山越海多年,對挑戰并無畏懼。
張朝陽告訴《天下網商》,
在過去六年,自己狀態極好,搜狐蓄勢待發;
基于對業務邏輯的堅信,他也已經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芒,“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
一、走過“春天”
張朝陽和搜狐,都經歷過一段“鮮衣怒馬”的美好時光。
才過而立之年,他就坐實了“學霸+霸總”雙重人設: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碩,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1998年創立搜狐,上市兩年后即實現全面盈利。
在那個互聯網高速普及的年代,張朝陽帶領搜狐在新聞、視頻、搜索、社交、游戲等領域開疆拓土,充當了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報春鳥”。
金錢和名望,像泡沫一樣向年輕的創業者涌來。北京奧運會召開時,搜狐是唯一的互聯網贊助商;搜狐制作的游戲、劇集和綜藝節目,有不少成為現象級“爆款”。鋒芒正盛的張朝陽,也時常以各種張揚的言行出圈宣傳公司業務。
但隨著內容分發平臺的崛起,門戶網站的強勢地位日漸松動。為應對業績增速下滑,搜狐剝離出了游戲(搜狐暢游)和搜索(搜狗)業務獨立上市。
最終,這兩項業務也算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搜狗在經歷一系列資本博弈后,被騰訊出價11.8億美元收購;搜狐暢游在2020年完成私有化,重回搜狐懷抱,至今仍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高歌猛進的時代過去了。搜狐必須開拓出一條新路。
重新回到公眾視野中的張朝陽,也逐漸褪去身上的銳氣。年輕人會因為一些有趣的言論而記住他。比如,張朝陽會勸誡年輕人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人活著就應該折騰。……你一定要留下痕跡,要有所意義,要創造點價值。”
怎么折騰?就先從推導物理公式開始吧。
二、做個“網紅”也挺好
2021年11月,第一節《張朝陽的物理課》在搜狐視頻開播。
事后復盤這個節點,多少有點“無心插柳”的意味,但互聯網大佬的硬核物理課堂,也確實具備天然的話題度。《張朝陽的物理課》一躍成為搜狐視頻旗下的現象級IP,未曾感受過搜狐統治力的年輕一代互聯網受眾,重新認識了這位名校畢業、隨性松弛的張博士。
至于這到底是出于興趣,還是為了提振搜狐視頻的流量,面對《天下網商》的求證,張朝陽坦言“一半一半”:半是愛好,半是工作。
此前,他的英語課已經開播多年,幾乎每周都要直播4至6次,但未能引起足夠關注。一直要等到2021年,張朝陽率隊攀登青海崗什卡雪山,半途中突發奇想,在紙板上演算衛星軌道數據。“當時很興奮。回來我說物理的記憶和水平還在啊,英語教這么多年了,能不能講講物理?”
《張朝陽的物理課》
一炮而紅的物理課,確實為搜狐視頻樹立起了一桿大旗。
隨著《張朝陽的物理課》的切片流傳到各大平臺,總會有人“順藤摸瓜”回到搜狐,助推觀眾規模和作者隊伍的壯大。截至發稿時,《張朝陽的物理課》全網粉絲數426.93萬,其同名科普書籍已出版至第三卷“量子力學”。
張朝陽也很快接受了自身“物理網紅”的身份。他在重慶大學線下開課時表示:“作為物理網紅,將非常嚴肅的高端的物理話題帶給全天下,成為一種風尚,這是我帶來的價值。”
不僅如此,他還借助自身IP的影響力,趁熱打鐵布局了多檔視頻節目。例如《星空下的對話》,這檔對話節目的嘉賓既包括俞敏洪、周鴻祎、曹德旺、馮侖等企業家,也有彭凱平、夏伯渝、陸川等“跨界”名人。
張朝陽對話俞敏洪
這可能是一種更高層次的Work-Life Balance:
以物理課為切口,以視頻為載體,張朝陽一邊發揮自身的愛好和才學,一邊銳意經營,帶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張朝陽的特立獨行,曾替他惹來過不少爭議;但如今,這個需要特立獨行的時代正適合他挺身躍入浪潮,為搜狐找到一套驅動增長的新引擎。
三、更純粹的“長期主義”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張朝陽,也在變得低調和務實。
今年以來,他多次為公司活動宣傳造勢。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兩項“壯舉”—— “每日五公里”跑步直播連續打卡20多天、蛙泳橫渡威海灣,都是為了替搜狐視頻“播主大會”預熱。
“播主大會”是搜狐視頻基于“關注流”社交生態打造的線下社交活動,張朝陽曾在不同場合將其比喻為“嘉年華”“廟會”和“集市”。他還告訴《天下網商》,由于“播主大會”反響良好,原定一年一次的頻率增加為一年兩次,“現在加重了,加碼,挺重要的”。
目前,除了發力知識傳播圈層外,搜狐視頻在KPOP舞蹈翻跳、國風漢服等領域也占據領先地位。
以視頻為媒介撬動社交,是張朝陽看到的突圍機會。
他和團隊都不斷強調搜狐視頻獨有的“關注流”內容生態。張朝陽認為,部分平臺推薦的短視頻是算法決定的,而“關注流”是主動的、探索性的。在“關注流”里,用戶看到的內容都來自認識的人,經受過熟人的判斷和揀選,是人的推薦,而非機器的推薦。“每個人都是轉發手,轉發手都是編輯。”
從產品界面來看,搜狐視頻“關注流”相當于一個聚焦在用戶視角的時間流、擁有視頻和直播內容的社交平臺。
再搭配搜狐原有的長劇、短劇業務,構成了搜狐視頻的“雙引擎”戰略。
除了搜狐視頻外,搜狐的其他業務還包含游戲、媒體和社交。張朝陽稱,游戲已在團隊的帶領下有序運轉,他不必過多操心;視頻和媒體則亟需打破門戶的桎梏,向自媒體社交的方向擴張和轉型。
轉型總有陣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張朝陽對《天下網商》表示,自己相信業務運轉的邏輯,做企業也需要秉持“長期主義”的心態。“瑞士的一些企業,光一個軍刀就做100年,對吧?我們不著急。我們要做有質量的東西。”
張朝陽接受《天下網商》專訪
沒關系,世界見證過張朝陽的耐心。他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教父級人物,開創過烜赫一時的商業帝國,也一度被時代的浪潮吞沒,陷入自己的“天人交戰”之中。
歲月磋磨了他的棱角,也帶來閱盡千帆后的豁達。如今,他終于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重新開始規劃和指引搜狐的航向。
畢竟時不我待,又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來臨。
以下是《天下網商》和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學博士張朝陽的對話,經編輯整理:
四、“逆人性”的物理課堂
《天下網商》:現在是一個娛樂化、碎片化的時代,嚴肅知識的傳播并不那么容易,您推出物理課、英語課,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張朝陽:從娛樂化、網紅化,到高端一點的知識,它永遠存在一個分布。一個社會什么都需要。所以倒不一定是這個時代怎么樣,高端內容也是很需要的。一個是我自己有興趣,再一個從公司角度來說,也是給搜狐視頻(打配合)。搜狐視頻原來是做播放劇的,我們也拍劇,也買劇,別人到搜狐視頻來看劇。后來我們向短視頻轉型,向知識播主轉型,向自媒體轉型。這些年轉型還是挺不錯的,所以是配合搜狐視頻的轉型。
物理課是過去三年,英語課就更早了,七八年了。現在的格局是,英語課是周一到周四的中午12:30,物理課是每周周日一次,過去兩年來都是一周兩次,密集的。
《天下網商》:出于興趣和配合公司業務,這兩者分別占多少?
張朝陽:一半一半。
《天下網商》:如果排除興趣,純粹出于公司業務考量,很多人會選一種更快捷的方式,更順應人性的方式。某種程度上說,在視頻平臺做嚴肅內容傳播比較難迅速擴大,因為學習知識需要專注,而娛樂則使人上癮,如果要快速增加用戶,選擇輕松的內容方向是一個更快的路徑。您的決策,包括公司的其他一些舉措,例如在搜狐視頻做關注流,也有一種“逆行”的感覺,或者至少是“慢行”,您的底層思考是什么?
張朝陽:就是所謂的長期主義吧。我們要做有質量的東西,我們不太急功近利,慢慢做,才能出高質量的東西。我老拿這個舉例子:瑞士的一些企業,光一個軍刀就做100年,對吧?我們不著急。一些迅速帶來流量的網紅、特別火爆的東西,可能大家會關注,或者粉絲比較瘋狂,但是它沒營養、沒品質。這個很重要。
我們的關注流也不是只做這個。我們是一個內容平臺,我既是作為產品研發的方面,另外也作為內容的貢獻者。但是我們其他方面也做啊,比如說我們的漢服文化,還有翻跳文化,這些都是年輕人很喜歡的。這個其實已經成為最大的(平臺),現在漢服和翻跳已經壟斷了,基本上“關注流”就是大本營。
所以說我們也是各類都做,我是作為內容貢獻,一方面我有自己的興趣,另外一方面我們既然是產品內容平臺,底層有軟件層、內容層,產品是軟件層。我們既然開發這個產品,同時內容也是最重要的自媒體內容,那我肯定也要在前線實踐一把,下場,自己要有一種對內容的感覺,所以我就貢獻比較高端一點的、難懂的內容。但并不是說我們其他內容不做,我們做得很多。
《天下網商》:您之前在《星空下的對話》跟俞敏洪老師對談,俞老師走了一條和您完全不一樣的路(指直播帶貨),您考慮過那條路嗎?您自己的IP現在做得也很好。
張朝陽:我自己的IP有點無心栽柳,不是真的去做。我就是對物理感興趣,但是我的主要任務還是搭建我們自己的平臺。很多人說,啊我在這個站上那個站上看到你的物理課,但我真正的直播物理課的大本營是在搜狐視頻,我主要的任務是打造我們自家的平臺。
《天下網商》:現在回頭再看,您當時物理課和英語課的推出,對整個搜狐視頻起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作用?
張朝陽:起到一個引流的作用,也沒有太大作用,不要夸大這個作用。
《天下網商》:您的IP很出名,物理課、英語課也會有一些切片流出,大家對您的認知度是蠻高的,但是對搜狐視頻平臺的認知度呢?是不是能夠畫上等號?
張朝陽:有作用,有作用,正在引流,正在引起(作用)。很多人逐漸順藤摸瓜找過來了,找到搜狐視頻“關注流”了。
五、終于“活明白了”
《天下網商》:這幾年,您身上有一種松弛感,至少外界看來是這樣。這種松弛感的來源是什么?是您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經歷過那些起伏以后的“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是來自自我的邏輯?
張朝陽:經歷能夠讓人比較明了、豁達,但是不一定。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活明白,好吧?我通過對于心理學的研究,再加上經歷,我是覺得我比較活明白了,最近幾年活明白了。
《天下網商》:活明白的一個標志是什么?不在乎外界的聲音?
張朝陽:它很復雜,一種精神狀態。一種安穩感,一種價值感,一種責任感,一種做事的(狀態)。
《天下網商》:您之前攀登過珠峰,是不是面臨過很多不可預測的危險,關乎生死存亡?
張朝陽:珠峰其實也有點誤解。實際上我是通過幾次活動,作為活動人員去過珠峰,我沒有攀登,最高到達6666(注:2003年,為推廣搜狐短信客服號6666,張朝陽攀登至珠峰海拔6666米處)。所以珠峰我去過三次,但是從來沒有攀登珠峰,但是攀登過很多雪山,包括玉珠峰。大家經常把玉珠峰誤認為珠峰。
說到登山(安全性)還行,登山比滑雪安全。登山如果是有專業指導,要特別注意各方面的話,其實挺安全的。
《天下網商》:盡管安全,但在大自然也會有一些危險時刻,自然的挑戰和商業上的挑戰有什么異同?您在商業上面臨過和在自然界類似的恐懼嗎?
張朝陽:沒有,跟自然界沒關系,自然界沒給我恐懼。
商業上確實,如果你要是公司沒管好的話,就會各種危機重重。當你把公司理順了的時候,你就真的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商業公司要沒管好,它是很多年的積累,比如說你的管理方面的,你的性格方面的,包括你對這個投不投入,對吧?你的團隊是不是能夠搞定你的董事會、資本,各個方面。一個公司大概六七個方面吧。
比如說一個飛機有駕駛艙,那每天你開飛機起飛的時候,你都要問一二三四五,第一第二……好幾個點,你都得保證是沒問題的,是吧?但是如果你是特別投入、認真地思考,各方面都搞得比較好的,那就很順暢。
六、“視頻社交”的機遇
《天下網商》:現在搜狐處于一個什么階段?
張朝陽:現在比較順暢。
《天下網商》:搜狐的三塊業務各自承擔著什么樣的作用?您怎么分配三塊業務之間的精力?
張朝陽:你說的三塊業務指的是?
《天下網商》:游戲、媒體和視頻。
張朝陽:對,游戲我花的時間很少的,因為陳德文他們整個團隊就挺好。現在主要就是視頻和媒體。只要說到視頻和媒體,現在都是在向自媒體轉型。所以說當今的搜狐視頻和搜狐新聞已經不是以前的門戶的概念。
《天下網商》: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內容平臺了,它們選取的賽道要不就是細分,要不就是差異化,您怎么考慮搜狐視頻和媒體現在的定位?
張朝陽:我看到的就是在社交方面,其實做得很不夠。我們還是有挺多機會的,自媒體社交。
《天下網商》:您為“播主大會”的預熱宣傳也做了很多事情。目前看來,整個播主大會的情況怎么樣?
張朝陽:對啊,效果不錯啊。我看到數據好,所以我們一年來兩次了。以前一年一次播主大會,現在一年春季、秋季(各一次),春播、秋播。就是調整策略,現在加重了,挺重要的。
張朝陽參加2024年春季搜狐視頻“播主大會”
七、見他人所未見
《天下網商》:我們看搜狐的財報,近幾個季度處于虧損狀態,與此同時搜狐也一直在回購自家股票,表達對自家公司的信心。在您看來,目前搜狐大概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發展階段?
張朝陽:蓄勢待發吧,我們現在一方面游戲是穩定運行,挺好的,收入也不錯,盈利也不錯。但是平臺這邊,文字媒體和視頻,正處在擴張的階段。而擴張的階段是要投入的,所以有時候就會看到成本比較高。而且我們這個投入是在嘗試一個別人沒做過的東西,社交在中國市場反正就是被微信統治了,但是真正的全面社交,其實在中國市場做得并不好。所以我們在嘗試的這個模式是有風險的,這個就是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別人不一定看得懂,看不懂就不一定押注。
但我們的金融狀況不錯,公司還有錢,所以說我們就回購唄,回購給股東帶來價值。
《天下網商》:您是堅信這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還是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張朝陽:我是肯定是要堅信,做企業就得堅信,已經一步步看到一些所謂的這個隧道盡頭的光芒,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已經看到了希望了。
《天下網商》:企業家就是有一種精神,要率先看到別人還沒有看到的,是不是?
張朝陽:對,做企業的話,有時候可能在別人看來是種盲目的自信。但是你就得相信,不能隨大流,也不能跟風。你跟風的話沒用的,別人把某個方向已經做大了,你去跟風是跟不上的。
《天下網商》:您對目前的發力方向和情況怎么看?
張朝陽:過去六年,我都覺得工作還是挺滿意的,可以說過去五六年非常好。我自己狀態調整好了,所以說公司處在一個比較順暢的狀態,這樣子對我們達到彼岸,達到我們最后的既定目標是有信心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