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000多天,李子柒回歸了,回歸當日便攜手非遺「大漆」登上熱搜第一。
回看李子柒過往的作品,不難發現:
非遺等傳統文化元素始終貫穿其中,是她視頻創作的重要靈魂。
通過她的鏡頭,無數中國網友得以窺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也跨越國界,傳播至全球。
圖源微博@李子柒
從風靡全國的“今生簪花,來世漂亮”的泉州「簪花」到引發全網“中式浪漫”熱潮的「打鐵花」,非遺正在讓這屆年輕人瘋狂上頭。
一、各行各業,爭相“牽手”非遺文化
這屆年輕人到底有多喜歡非遺?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商消費報告(2023)》,2023年淘天平臺非遺商品成交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073.2億元,同比增長37.7%。非遺消費用戶數量約2.49億人次,創下四年來新高,其中80后、90后是消費主力群體,各占約30%,00后群體占比10%且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
隨著年輕人文化自信的覺醒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不斷增長,非遺內容在社交媒體中頻頻出圈。去年夏天,千萬粉絲博主江尋千(九月)發布了一條「打鐵花」的表演視頻讓這項千年絕技震撼全網,今年,江尋千又分別發布了「冰雕」與「火壺」等學習和傳承非遺技藝的視頻,在全網引發熱議,獲得高度關注。
非遺文化正在各行各業廣受追捧,成為營銷新動力。
1、非遺+文旅,新賽道的血脈覺醒
簪花,源自泉州蟳埔,擁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古代佩戴頭飾的一種。近年,泉州「簪花」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不僅贏得了極高的公眾關注度與討論熱度,還成功帶動了泉州文旅行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
同樣,揭陽的「煙花火龍」與連云港的「貝雕」,都在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及旅游體驗的融合。文旅與非遺的融合,不僅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現代社會中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也為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魅力。
圖片來源小紅書@板栗味少女
2、非遺+奢侈品,時尚的靈感寶庫
奢侈品也正通過與非遺文化的結合,探索新的消費者溝通方式。Dior與江蘇非遺「絨花」制作技藝傳承人趙樹憲合作,將「絨花」藝術融入現代時尚設計;Loewe新春系列致敬中國非遺「玉雕」;Valentino展示了臺州仙居的非遺「無骨針刺花燈」;Givenchy與非遺「龍鱗裝」傳承人合作推出“2024 年黃歷·龍鱗卷”......
奢侈品如此鐘情于非遺,不僅源于它們共有的稀缺性和豐富故事性,更在于非遺背后蘊含的民族文化與自信,為奢侈品品牌與本土消費者之間搭建了深厚的情感橋梁。
圖源 Dior
3、非遺+營銷,藝術中的商業創新
當非遺成為營銷新寵,品牌紛紛運用以吸睛引流。
今年,潘婷為重現古典韻味與秀發的非凡魅力,跨界非遺「發繡」,織就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簪花仕女圖》;天貓在七夕以各民族獨特的織造工藝打造了56套民族高定服裝,向世界展現中國民族文化精髓;霸王茶姬攜手知名時尚雜志 ELLE 及演員龔俊,以一杯東方茶為引,致敬廣東揭陽非遺「煙花火龍」。
這些創意舉措不僅讓消費者在享受品牌產品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源天貓超級品牌日
二、品牌如何巧妙借勢非遺,實現營銷出圈
當非遺成為品牌營銷的流量密碼,不禁令人好奇,非遺究竟應該如何與創意巧妙結合,組成新穎且富有吸引力的營銷創意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品牌們都是如何做的吧。
1、融入非遺元素,創新產品新路徑
將非遺元素融入在產品創新中,是品牌與非遺合作的常見形式,
品牌不僅能夠以此提升產品的美學價值,而且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展現獨特的品牌魅力和文化內涵。
香氛品牌觀夏在我國「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際,發起以景邁普洱茶種植萃取為原點的“東方香料歸源計劃”。
同樣,紙巾品牌維達聚焦非遺「扎染」工藝,將維達超韌紙巾通過「扎染」制成紙巾婚紗作品,并在云南大理舉辦作品展。
圖源觀夏tosummer
2、挖掘非遺內涵,共筑品牌聯想與共鳴
僅把非遺元素融入產品設計已經滿足不了如今日益激烈的營銷環境,品牌開始深入挖掘非遺背后的深層次文化內涵,力求將其與品牌理念相融合,從而建立品牌聯想并激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彩妝品牌INTO YOU,通過與國家級非遺「女書」傳人合作,希望傳遞其“自在出色”的品牌理念,讓消費者感受到古老文明深處的女性的愛與智慧。護膚品牌歐詩漫與非遺「珠繡」傳承人合作,共同詮釋“作品美于細微,產品成在細節”的品牌理念,不僅展現非遺的古韻匠心,更深刻體現了歐詩漫的“匠心”精神。
3、深耕非遺文化,打造情感鏈接與公益價值
越來越多的領先品牌開始注重超越傳統經濟效益的公益價值,將非遺融入品牌構建之中,力求在商業與公益之間建立良性循環體系,促進非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塑造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形象,增強消費者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護膚品牌薇諾娜對殘疾的「彝繡」繡娘開展定向幫扶計劃,幫助她們活出張揚的自我。奢侈品品牌Tory Burch則推出了“懷夢前行”女性賦能創業計劃,為傳承「黎錦」技藝的女性提供就業機會,并計劃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繼續合作,為更多女性提供手工藝培訓和創業資金支持。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圖源 Tory Burch
三、傳統文化受追捧,品牌如何贏得青睞
如今,消費者對于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新審美趨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品牌營銷該如何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趨勢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可以給品牌和企業們一點啟發。
1、生活化場景下的趣味營銷,打造傳統文化反差感
今年4月,麥當勞攜手三星堆博物館,推出限量主題套餐及衍生品,巧妙融合三星堆文物元素于美食包裝,營造“丑萌”反差效應,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麥當勞將傳統文化以趣味方式親近大眾,借此聯名實現熱度攀升。
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場景,用更加生活化的表達來激活其生命力,使其走出歷史的局限,拓展至多元生活場景與廣泛消費者面前,這樣的反差感更使人眼前一亮。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圖源 麥當勞
2、解構“中國風”,探索民族文化與民間藝術
今年,薇諾娜不僅將彝族刺繡與麗江納西族“天女織錦緞”的傳說,巧妙融入產品設計,賦予產品深厚的文化情感,還攜手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間木刻版畫藝術「云南甲馬」傳遞新年祝福,展現其對民族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如何以充滿新意的方式詮釋“中國風”, 一直是眾多品牌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重要課題,從豐富的民族與民間文化中汲取靈感,創造出更具文化底蘊的產品與營銷活動,不僅能夠充實品牌自身的文化價值,還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獨樹一幟,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認可。
圖源 薇諾娜
3、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聯手共鑄營銷新章
今年七夕,花西子與非遺「蘇繡」傳承人盧梅紅合作推出刺繡限定系列產品,將非遺蘇繡與東方彩妝巧妙結合,并選取“蘭花、青山、比翼鳥、雙葉荷”四個傳統經典意象進行設計,讓消費者進一步感受“中式美學”的獨特魅力。
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與創新,使不同的文化底蘊融入每一處細節之中,對于追求長期發展的品牌而言,無疑是一條值得嘗試與深化的道路。
圖源小紅書@冰雪聰明
4、聚焦社會議題,探索品牌敘事新視角
在當前女性主義備受關注的背景下,Burberry積極踐行對女性“非遺”傳承人的支持,自2022年起,該品牌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及紡織工業聯合會,針對苗族、畬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女性,實施了助力其創新創業的公益項目。
借助傳統文化,聚焦非遺女性傳承人,品牌不僅豐富了其女性主義敘事的一維度,還為女性主義理念增添了深度與情感共鳴,彰顯了對女性自信與價值的肯定。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遷,傳統文化營銷不再僅僅依賴愛國情感的渲染,品牌們正以創新的視角探索與重構中國傳統文化底蘊,通過將其融入日常生活場景、聚焦社會熱點議題等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合進品牌基因。
“非遺”當道時代,預示著傳統文化營銷已邁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