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這幾期后感覺內核穩得可怕!!”
“聽了《巖中花述》真的要愛上魯豫老師了”
“可能是最好的華語女性播客節目”
……
第六季收官,《巖中花述》的女性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翻紅了魯豫、帶火了暫無代言人的年輕靜奢品牌、常常被安利為女性向上成長必聽,這是一檔由意大利女裝品牌GIADA為成熟高知女性打造的播客。
深耕近三年,目前在小宇宙上已獲59萬+的訂閱量,成為中文播客領域內體量最大的品牌播客節目。
舒緩且言之有物,是人們對這一女性對談播客的整體印象。每一期,GIADA都會邀請到常駐主持人魯豫和來自各行業的女性,經由書籍、電影、繪畫、戲劇等文藝作品,圍繞成熟視角下的女性議題展開一場高質量的碰撞交流。
被認真講述的Herstory(她故事),共同傳達著GIADA「溫柔有力量」的品牌氣質。如每一期開頭伴隨琴聲所介紹的:
我們談論藝術,借由對話,走進自己。
我們也談論女性,讓她們的聲音和光亮穿越媒介,抵達心靈。
此前,GIADA在國內幾乎不做廣告,憑《巖中花述》快速進入大眾視野,這檔播客到底有何魔力?
一、
GIADA是個怎樣的品牌?
展開分析《巖中花述》之前,想簡單聊一聊GIADA這個品牌,以及它在這檔節目中所扮演的角色。
GIADA(迦達)2001年誕生于意大利米蘭,2005年入駐中國。為女性提供全品類的成衣和配飾,設計風格極簡、高級、優雅。
標志性羊絨大衣
用料、版型考究,品質媲美愛馬仕
明星單品Andi Coat
被譽為“全球十大最美風衣”
服裝承載著品牌「ART TO ART(源自藝術、回歸藝術)」的理念,GIADA常年通過捐贈館藏、資助修繕等方式支持意大利的文化藝術傳承,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在米蘭文藝圣地——布雷拉圖書館內走秀的奢侈品牌。
致力于服務有錢、獨立、有品味的精英女性,GIADA的受眾畫像多是政商界和文化界的高階大女主。國內孟晚舟、董卿、周軼君、俞飛鴻、曾黎等名人是他家常客。
穿GIADA的女性,從左至右:俞飛鴻、孟晚舟、董卿、周軼君、曾黎
“巖石上的花”是GIADA的精神圖騰,也是對這類成熟女性的美好比喻。
用時下的概念總結,其氣質大約是「靜奢風」和「高智感」的集合。
從上述簡介中,不難發現《巖中花述》這檔播客所具有的濃厚品牌色彩——
命名層面,播客名與“巖石上的花”這一品牌圖騰重合;
內容層面,豐富的人文藝術作品,正是節目所根植的土壤,同時契合“ART TO ART”的品牌理念;
資源層面,邀請的主持人和嘉賓,是會穿著品牌服飾的女人,即GIADA LADY;
聽眾層面,能與成熟女性能產生共鳴的人,也包括目標客群。
然而,在《巖中花述》面世時,品牌在第一季引言EP0中已明確表示不是營銷,而是后退一步、提供一個展現女性力量的平臺:
我們沒有把它當作是一個營銷campaign,而是真真正正當作一個產品去做。
希望不帶功利心的去提供一個平臺,讓我們的客戶受益,也夾雜著把女性的多樣性、復雜性去很好地展現出來。
女性自由交流的氛圍中,GIADA讓渡了很大的空間,整體呈現出來的效果又與品牌的核心精神干支一氣。
二、
《巖中花述》如何展現的女性力量?
接下來,一起回到節目本身,看看《巖中花述》是如何展現出復雜多元的女性力量的。
01 嘉賓即是選題,決定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經緯交織的對談里,GIADA邀請的各行業女性占據著主要的敘事線。
目前,品牌邀請的嘉賓身份包括演員、心理咨詢師、譯者、律師、醫師、唱作人、建筑師、企業高管、歷史學者、編劇、導演、作家、舞蹈家、策展人……其中共性是,GIADA并非一味追逐流量,她們都是本身有思想、有實力、有作品的先鋒女性。
而每一個身份標簽及標簽下的故事,都蘊含著值得探討的女性議題,具象拓展著對談內容的邊界,比如——
與36歲的龐穎聊女性的生育考量;
與作家毛尖聊母女親密關系;
與重啟人生下半場的女明星Melody聊自我成長和家庭;
與女導演邵藝輝和滕叢叢聊創作及行業中的性別偏見;
……
本文挑選出被人們封神的幾期,總結了嘉賓的部分金句,來感受一下內容的思想濃度。
S5E1
魯豫對話詹青云
相信日復一日的努力,是金斯伯格教會我的事
/
讀了幾年法律之后發現,這個世界是最沒有戲劇性的,
法律的改變也是很緩慢的,很多官司都是在爭細枝末節,
律師每天重復著大量的疲憊勞動。/
我的偶像是金斯伯格,因為她相信自己日復一日的努力,給人一種很堅定的力量。
/
不是要往前、激進、和別人不一樣,是一以貫之堅持我所相信的。
當別人膽怯退縮了,她就成為了代表這個時代先進果斷的。
一直站著不動是需要勇氣的。/
人的夢想是一步一步變大的。
/
我們的人生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要按照你自己舒服的適合的方式來生活。
S5E8 魯豫對話張春
要活得很久,我做了這個決定
/
保住狗命,無所畏懼。
/
相信我,這個時間,現在就是最難的時候,
我向你保證,現在就是你一生中最難的時候,
等你長大了,就會變好。/
有的時候,遇到無法渡過去的時刻,我們需要時間,交給時間。
/
我有的時候覺得,一個人要獲得一些自由,要獲得一些真實,
特別是女人,我覺得她得在精神上“死一回”。
我覺得得經歷一個深淵,你得發現你只有你自己。/
我覺得我在全心全意地成就自己。
/
再忍一忍,再活一活,如果你活的太難了,你就先瞎活一活,你就當死了一樣的活。
你只要不做什么,你就不會死,你就會活著。
你就這樣自然的胡亂的瞎活,活到有一天,你會覺得人生還是值得一過的。
S6E9 魯豫對話陳果
命運無常,我有常
/
因為人生是艱難的,所以童年應該是金色的。
/
每個人都有權利不優秀,每個人都只是正常人,活成正常人感覺太好了!
/
生活可能是舊的,但我老是新的呀,我經常會長出新的自己。
/
你只要“精神愉快”就行了,做你內心認為正確的事,做你認為不后悔的事。
/
小事情聽腦子的,大事情聽內心的。
/
人的一生是不斷降生新的自我。
S6E3 魯豫對話七堇年
壯闊與極限,在橫斷山脈,也在柴米油鹽
/
通過文字,我可以登上那些我永遠無法登上的山,看到那些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看到的風景。
/
自由和自在之間有細微的差別。
自由聽起來非常好非常讓人羨慕,
但是你整個人生的成就或者失敗、你過得好與不好,這些全是靠你自己負責的,其實是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內心。
自在是種對人很高的感覺的評價,自在的感覺偶爾能有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
極限也在日常中,誰說平凡的生活就很容易呢。
/
千萬不要跟別人比。
我們可能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高光時刻,我們不知道別人背后的辛苦和付出,
所以任何事情不要站在制高點去輕易去下定論,
因為別人來時的路可能也是一路坎坷才到了這里。/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找到屬于自己的橫斷山脈。
02 加分項,與品牌精神共振的專業主持人
《巖中花述》播出后,被全網黑了十來年的魯豫迎來口碑反轉。
人們驚訝地發現,她不是那個業務能力堪憂的低情商主持人。
相反,魯豫在節目中表現出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豐富的知識儲備量、進退有度的訪談能力、簡潔凝練的升華能力,讓人感受到她溫柔、包容、強大、共情的一面。
隨后,人們也注意到了她在播客以外的表現,比如《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中的高質量點評、被商業肯定的伊利巴黎奧運會LOGO廣告。
從身處質疑仍要在采訪中藏匿自我、將表達空間留給嘉賓的主持人,直至成長到允許自己多表達、個人形象更立體的主播,魯豫的個人經歷將“不下牌桌”的意義具象化了。
有人甚至表示,《巖中花述》才是魯豫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節目里,她將自身積淀多年的理解注入其中,金句頻出:
/
一朵花應該在一個適合花生長的環境里成長,這可能是最佳的狀態。但人生就是這樣,有的時候一切的條件未必盡如人意,
但是你依然要生存下來,你依然應該擁有某種掙扎求生能夠突破巖石的桎梏、能夠破土而出的能力跟頑強的生命力。/
男性可以自由生長,
女性需要按比例生長。/
生活很難很重要很復雜,
不鼓勵女性在生活中時時刻刻做一個革命者。/
我一定要在乎我的感受,痛苦不能去比較。
/
人不需要每天都過的很幸福。
你每天過的怡然自得,你很平靜,你很舒服,是非常非常好的。
除了金句輸出力,在電視媒體主持人下場并不多的播客領域,魯豫從各方面帶來專業媒體人的降維打擊:
關于嘉賓
采訪前,她會做足功課,包括全面檢索個人資料,閱讀嘉賓推薦書目,哪怕涉足不擅長的領域。
為來者量身定制的開場白、過程中自然流露的接話細節,都能看出她為和嘉賓拉近距離、順利進入深度交流所做的準備。
另外想要提及的一點是,這檔節目里,魯豫作為對談者的ego(自我)是恰如其分的。太大聽不見嘉賓,而太小則聽不見思想碰撞的聲音。
這樣的碰撞超乎了很多嘉賓原本的期待,不少對談者在魯豫啟發性的引導中表示沒想到能聊到這里。
關于聽眾
魯豫也很注重第三方聽眾的在場感受。
有時候聊到一些理解門檻較高的話題,她會快速調動個人過往知識和經驗的儲備庫,找到一個大家能聽懂的類比翻譯一下。
話題的方向盤牢牢握在手里,并未出現過過于激進的言論,整體收放自如。
對于聽眾來說,這樣流暢的體驗無疑是舒適友好的。
03 有物可聊的季度主線,和貼心的播后筆記
整整六季下來,《巖中花述》的主干道中途有過一些改動和調整。
最近的兩期,嘉賓不再只身前來,而是帶著喜歡的、對其影響至深的書本、繪畫、電影、劇目等文藝作品而來。書影音的加入,使得節目的內容層次更加豐富。
順著品牌貼心整理的筆記,人們還可以在聽完播客之后深入了解提及的作品,作為茶余飯后充實精神世界的優質食糧。
每一期簡介里包含“本期嘉賓”、“本期節目介紹”、“嘉賓推薦的作品”、“節目中提及的作品與人物”四部分
“想讓人學點什么”的良苦用心、以及日積月累的干貨輸出,帶來了極高的用戶粘性。對于心儀的部分,不少用戶表示會復聽上好幾遍。
三、
GIADA如何通過《巖中花述》突圍?
除了對播客內容的肯定,另一種聲音在評論區也開始高頻出現,那就是對GIADA這一品牌的好奇。
至此不難看出,《巖中花述》的出圈程度,甚至大于品牌本身。
當其他品牌還在嘗試以自身影響力帶動品牌播客的傳播時,GIADA可以說是真正反過來做到了的。
這意味著,GIADA真正借助播客打開市場、觸達受眾,以可持續性更強的內容反哺回品牌本身。
深究起來,找準了時機和陣地,是品牌打通路徑、順利突圍的重要原因。
01 時機:對外疫情沖擊,對內品牌亟需破局
時間拉回對全球經濟產生強烈沖擊的疫情期。
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相較于2019年同比萎縮了23%,倒退回2014年的水平。這也是該行業近十年來唯一一次下行。
GIADA品牌客戶關系總監何知非敏銳地嗅到了危機中的機遇——奢侈品行業格局發生巨變的同時,中國市場的潛力不容小覷。
“過往有一個說法,奢侈品行業的格局是“西方和除了西方以外的地方”,但是疫情之后整個格局被打破了。現在的格局是北美、中國、歐洲,這三個最大的市場,以及世界其余的地方。
觀察到中國市場恢復增長的速度,她判斷,后疫情時代奢侈品行業的機遇就是在中國。
看清局面、重心傾移后,何知非也在調研中找尋品牌破局的點位。作為一個剛成立20多年的年輕奢侈品牌,GIADA無法講述歷久彌新的百年傳奇,其內在價值需要在時代語境中重新塑造。
和很多GIADA VIP交談后,她發現,播客是客戶青睞的方式,同時也是代替疫情期間線下活動受限的好選擇。懷抱著「對話客戶」的強烈愿望,播客成為了 GIADA 構建品牌溝通、豐富奢侈品牌內在價值的新渠道。
2022年春天,品牌播客作為GIADA學苑的一部分上線,向時尚產業釋放出一個信號:
奢侈品的附加價值,不再局限于圍繞品牌歷史、傳統價值而展開的一系列營銷內容。
那些為品牌帶來靈感創意的繪畫、雕塑、建筑等等文化藝術本身,也可以通過專業學者的知識輸出,更直觀呈現為公開認程,使品牌成為文化藝術平臺。
“她力量”逐漸崛起的近幾年,這一由優秀女性積極輸出的節目,也正好踏上了女性營銷的風口。
02 播客被選為陣地的成功之處
順時勢的選擇中,播客作為GIADA營銷的重要陣地,恰好滿足了品牌、嘉賓與受眾三方需求的嵌合。
品牌方面
暫無代言人的GIADA,亟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構建品牌文化。
播客如同一個畫框,GIADA將想要被大眾感知到的品牌女性形象框于其內,自成一景。
女嘉賓們睿智從容的談吐,不僅為GIADA營造出“穿這個牌子的女人不僅有錢還有學問”的整體印象,同時也加速著這一年輕奢侈品牌的文化資產積累。
嘉賓方面
如GIADA曾表示,成熟高知女性也有強烈的分享欲。
比起傳統廣告和短視頻,一期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播客允許人們有更多深度探討的空間。
借此,嘉賓可以盡情地分享自己的故事、經驗和見解,以及提升個人在某一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受眾方面
相較于線下活動或門店,播客降低了消費者或潛在客群觸達GIADA的門檻。
受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免費收聽,及時滿足對特定領域或品牌的好奇心和需求。
通過播客平臺,GIADA成熟高知女性的聲音為普通女性切實地提供了一條條可供參考的有效路徑。
03 聽見用戶的聲音,營造出內容的生長性
熟悉節目的聽眾會注意到,魯豫是第三季以后才固定為《巖中花述》的常駐主持人的。在此之前,《單讀》主編吳琦、作家馬家輝、心理科普作家史蒂夫都客串主持過。
魯豫作為節目嘉賓創下第一季最熱一期的紀錄后,隨著大眾高漲的呼聲返場,是品牌作出的調整。
一開始,GIADA就有提到“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聽到GIADA用戶反饋的聲音”。對于聽眾想要聽到什么內容、許愿哪位嘉賓到來、哪里不足需要改進,GIADA表現出了很大程度的聽勸。
介紹到一些嘉賓時,主持人也會表明“xx是我們后臺呼聲很大的人選”。
一直能聽到人們的真正的聲音,《巖中花述》的內容如同植物不斷延伸出新的枝蔓,愈發生機勃勃。
最后
做播客的消費品牌不在少數,而《巖中花述》目前的成績算得上是遙遙領先。
前不久第六季第八期更新時,數據斷崖式領先
突圍的原因除了以上,大概還有溫和不激進、以及持久的積累。如同巖石里開出的花,用專注向上生長的路徑消解了與環境的對抗。
說到這里,最近兩季節目結束的時候,魯豫常會問嘉賓同一個問題:你如何解讀巖中花述?
每個人的形容不盡相同:
陳果:我腦子里出現的一幅畫面是一大片鮮紅的花瓣從曠野的巖石的縫隙里噴薄而出,像霞光、像火焰、像西班牙那種紅色長裙,極其燦爛。
七堇年:可以比作綠絨蒿。只生存于兩三千米海拔之上的植物。可以想象在一片荒野,在冷峻冷酷的環境下,偶然遇到一朵綠絨蒿,你會覺得它那么柔弱,卻又那么強大。
仲樹:在我的想象中,固執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堅持下去的人都需要一種頑固的狀態,像石頭一樣,不被外界影響。
袁源:孤獨、倔強,開在冷僻的地方,在堅硬的巖石上也可以生長,不是那種精心澆灌有濕潤的土壤、充足的陽光的地方,而是在很艱難的環境下盛開的花朵。
田曉菲:當我把“巖中花述”念出來的時候,總會想到它的同音字“樹”,我特別喜歡這個雙關語,巖石中一棵開花的樹。既嬌艷又堅韌。
……
對這四個字的詮釋,折射出每個人的心境、以及對自身的一些期望。這一播客名的靈感,源于王陽明《傳習錄》中的“巖中花樹”: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那些美好彼此照見的絕妙時刻,也終將照亮GIADA品牌自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