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轉抽象文案,刻進抖人DNA
當代抖人,主打一個熱心腸。
今年雷軍火是火,但總有人覺得他還是缺點商業頭腦,應該在視頻里見縫插針地播一些(以轉轉為代表的)廣告。
已經可以想象到畫面了,雷軍正介紹著小米工廠,突然間話鋒急轉:
“誒?雷總你換手機啦?一定很貴吧?”
“是啊,最近正好換了一臺小米15鉆石限定版,多虧了轉轉,轉轉是一個官方驗貨的二手平臺......”
經常刷短視頻的人,肯定見過許多博主觸發類似的絲滑小連招。
但是!
發現沒,即便在非營銷場景下,網友們也開始圍繞轉轉的廣告文案瘋狂二創了。
就像調侃雷軍一樣,抖人們已經能就著這些植入廣告的套路,開始自己(替轉轉)花式整活。
然后你就會發現,好像整個宇宙都是一個巨大的轉轉?
不信,您請看:
1
麥學驚現
2
當詢問別人為什么換了女朋友
3
當你叩問蒼天,為什么沒人找你聊天,有轉轉
4
當隊友罵你的耳機有風聲時
5
想下樓轉轉,也要轉轉?
6
有同學建議轉轉一鍵回收老師的自信
7
當賣家秀遇到賣家秀,想送老板上轉轉
8
牡丹人士,可以上轉轉試試
9
還可以回收一些懷舊的眼淚
轉轉這邊呢,除了采用飽和式廣告投放的營銷策略,還設置了許多(形似)官方號活躍在評論區(我猜),主動和網友一起玩梗。
這些賬號的頭像和昵稱都與轉轉強關聯,但是主頁并沒有官方認證。
不過,這些賬號大多8G沖浪,活躍在各種熱梗的第一線。
偶爾走進下珂學啦:
主動和網友cue自己“舊的呢”廣告文案梗,不過這個時候都會觸動網友逆鱗,得到一句“舊的扔了”。
或者借著博主的內容,輸出不錯的洞察:
在蘋果新品上市的時候,也俏皮地問問大家準備怎么處理舊手機:
轉轉抽象廣告文案,為什么能成功地刻進抖人的DNA?
1、場景不同,但話術同一,形成了穩固的記憶錨點
“記憶錨定”理論認為,在營銷中,可以通過強化產品錨點與消費者的情緒連結起來,制造出一種有效的資源狀態。這也就是為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奶茶名稱要用疊詞“芝芝”、”芒芒“、“莓莓”。
轉轉通過將同一套廣告文案作為“錨點”,在不同場景中持續觸達目標受眾。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可能已經記不清具體的接觸場景,但對轉轉的廣告語卻形成了穩固的記憶錨點。最終,無論是在哪里看到或聽到,消費者都能迅速聯想到轉轉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信息。
2、具備娛樂特質的梗(meme),即便變異對品牌也是機會
從消費者視角觀察,如果品牌設置的“錨”能夠“變異”為網絡熱梗(meme),同步激發起更多UGC的自發二創,這不僅僅是一個出圈的機會,更是一個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用戶互動、激發創新和獲取數據洞察的多贏局面。
曾有網友總結,得物、探探、懂車帝、轉轉,這四大品牌,是全部抖人的噩夢。
該說不說,最近瓜子二手車的“九萬九買特斯拉”也是在以重復和夸張的手法洗腦,有超越以上這四大品牌的趨勢。
如果這些品牌的魔性廣告能夠像轉轉那樣,采用抽象文案激發網友的創造力,讓他們自發地參與到廣告內容的二創和傳播中,那么這不僅能增加廣告的趣味性,還能有效減少觀看廣告時產生的負面情緒。
圖源網絡,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