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空手
創造增量概念辨析6:生活方式
本系列文章是對我提出的「增量增長大模型」進行詳細拆解,尤其是對一系列基本概念進行辨析和說明。
爭取每篇推文都能做到短小精悍,邏輯自洽,案例生動,引人思考。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在“場景的定義”那一part,我說過一句話“場景是生活方式切片,也是社會關系的具現”。
這兩個概念與場景密不可分,
場景向下挖掘是社會關系(Social Relations),關系是場景的底層驅動力;
場景向上擴展就會變成生活方式(Lifestyle),場景是生活方式中的某個片段,生活方式是由一系列場景構成。
生活方式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一個人為滿足自身生活所需而從事的全部活動形式和行為特征。它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方式、物質消費方式、精神生活和社會交往方式、閑暇時間的利用方式等等。
當我們談論生活方式時,我們會情不自禁使用一些抽象、宏大的詞匯,比如說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們追求生活美學和設計感、儀式感,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人們渴望回歸自然松弛的田園生活……
而到了營銷領域,生活方式又是一個迷人的概念。很多品牌都試圖將自己打造成為生活方式品牌。
如小紅書CEO毛文超就曾說過:“未來所有的品牌都是生活方式品牌。”
而奈雪的茶,也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出,要擴大出售即飲茶品、預包裝甜點、休閑零食、茶禮盒等產品類別,以“突破品牌界限,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4]。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受社會條件和文化觀念制約,但最終由個人經濟條件、價值取向、情趣、愛好決定。今天的消費者越發注重自我表達,對所購品牌不光要求物理層面的功能、品質,還要能彰顯自我個性、形象、能力、地位,反映個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消費者還渴望通過品牌表達自己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總會覺得當下的生活還不夠好,渴望擁有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誠如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別處》所說,我們的身邊是沒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永遠在別處。
如果品牌能夠成為某種生活方式的象征,向消費者承諾、展示這種生活方式,那么消費者就會愛上該品牌,并購買其出售的任何商品來修飾自己的生活。
如無印良品,它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品牌,一度被視為中產生活標配。逛過其門店就知道,無印良品的產品類目覆蓋衣食住行用,從服裝、美妝、零食、日用品到文具、家具、電器、床品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自己的酒店、餐飲、咖啡、便利店等業務。
可以看出,企業追求成為生活方式品牌,不僅是為了超越功能性品牌的局限,增加在情感、文化層面的附加值;更本質的目的是為了突破單一品類品牌邊界,向消費者兜售更多產品類目。不管他們生活中需要什么,總之都來本品牌這里購買就好。
但是,打造生活方式品牌的難度有二——
一是生活方式過于模糊、籠統,聽多了健康生活方式、精致生活方式這些詞,讓人感覺無處下手,難以轉化為具體的商業機會;
二是生活方式品牌就能什么產品都賣嗎?很多標榜生活方式的品牌給人感覺產品類目無序擴張,品牌缺乏統一性,規劃產品線是件頭疼事。
其實生活方式終究要落實到具體場景中去,我們要把生活方式切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場景,在場景中抓住用戶心理需求,抓住生活趨勢和消費觀念的變化。
比如我說,一線城市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就會想到大廠打工、早高峰通勤、加班、養寵、健身、戶外、露營、Citywalk、Brunch、咖啡等一系列生活場景。再如中年中產男性的生活方式,典型場景則如應酬、差旅、會議、釣魚、自駕游、輔導班、親子活動等。
還有追求健康健身健美,這是持續多年的生活方式趨勢,比如2015年左右,國內開始掀起跑步熱、平板支撐熱,反手摸肚臍、A4腰成為網絡熱門話題,輕食、代餐、無糖飲料等品類開始興起,銷量大增等。
但是健康生活非常寬泛,覆蓋面太廣,我們需要從中拆解出具體場景來。比如工作日午晚餐,這是沙拉等輕食品牌、代餐食品的生意;如睡眠,我們在場景的開篇提到了熬夜帶來的商業機會;如健身鍛煉,它還可以進一步切分出更細的場景如戶外運動、健身房、居家健身,以及飛盤、腰旗橄欖球、攻防箭等社交性運動。
2022年6月,劉畊宏大火,每晚直播都全網跟著練,“劉畊宏女孩”成為一種社會流行標簽。為什么他的健身操會火?
一方面是因為健康生活的大趨勢,消費者健康意識空前高漲;另一方面則是當時現實條件所限,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里。這兩種因素的疊加,開辟了居家健身這一生活場景。
這個場景不光帶來了相關直播和內容的爆發,也帶動了產品的熱銷。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線上健身月活人數達到1.55億人,增速迅猛,且遠高于線下;線上健身裝備及服飾、健身會員及課程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5.9%、61.1%[5]。
2021年,KEEP的健身用品在線上銷量猛增9倍,瑜伽墊、瑜伽服成為爆款;2022年,KEEP推出的爆品Keep Mini動感單車全年銷量破10萬臺,單品銷量同比增長60倍,KEEP全系列動感單車比年初銷量翻了10倍[6]。
由于生活方式的牽引,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出現了新的場景,或改變了原有場景,那么消費者就會產生新的需求,新商業機會由此創造。
品牌要做的,不是盲目去跟隨某種生活趨勢,而是要從中尋找更具象的場景;不是一味打造生活方式品牌,而是要聚焦于一個或幾個核心場景,以之為戰略出發點開發并規劃產品。
就像星巴克也一直被視為生活方式品牌,而其戰略大家都很清楚,它致力于將自己打造成為家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星巴克在咖啡社交這個場景中,創造了體驗,表達了情感,也撬動了社會關系。
生活方式會落實于具體場景,場景也會成長為生活方式。因為一種新生活方式的興起,總是由某個小眾場景拉開大幕。一開始,這個場景只出現在一小部分人身上,然后不斷卷入新的人群,在人們生活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和普遍。所謂“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生活場景總是先于生活方式。
2022年五一假期,露營刷屏朋友圈,據說僅有23.5%的年輕人沒有在假期參與露營、帳篷、野餐活動。露營場景擴大化之后,逐漸席卷全民,帶動山系青年、山野生活成為2022年十大生活趨勢。
當露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及,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它就會成為一種流行生活方式,贏得更多人的欣賞和向往,凝聚成為更大的社會共識,帶動大眾消費群體考慮參與這項活動,或購買相關產品。
比如沖鋒衣,最近兩年它成了網紅單品。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沖鋒衣全年銷售20億,同比大漲382.3%,較2021年翻了5倍;2023年1-7月,抖音沖鋒衣銷售額達到13億元,同比大漲336.5%[7]。
另據京東數據,2023年沖鋒衣成交額同比增長165%,雙十一期間同比增長200%[8]。
想必大家都能看到,自己身邊不少平時不運動,也不去戶外的人,也開始將沖鋒衣作為常服穿著。
而且我們的消費觀念和審美都被改變了,網上隨處可刷到“沖鋒衣,男人最好的醫美”“不穿一次沖鋒衣,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多帥”之類的評論,事實上,沖鋒衣真的對人顏值、身體、氣質有提升作用?恐怕只有穿上沖鋒衣去運動才行吧,但這就是流行生活方式的感染力。
站在營銷視角,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帶來全新的增長機會,這種增長比企業常規的營銷增長威力更加迅猛。這是因為新場景的涌現,會創造新的用戶需求;而當某個場景成為社會流行生活方式,就會卷入更多人產生需求。
理解并抓住生活方式帶來的商業機會與增長,是很多企業的渴求。為此,企業應該在流行生活方式中,剖析出來具體的生活場景,然后再看自身品牌與該場景的結合點,如何融入場景之中,喚起用戶需求。
就像前文提到,疫情后人們多數時間居家,在居家休閑、辦公、娛樂、健身等方面的投入大增。
當時我聽一個朋友說,他有個合作伙伴是做茶桌茶臺生意的,以前賣得最好的產品是1.8m、2m的大茶桌,供用戶放在辦公室會客使用。而2022年,1m、1.2m的小桌賣火了,不僅營收比往年增長200%多,而且平均客單價高達3萬塊。
因為消費者雖然放在家里不需要那么大桌子,但在購買茶桌同時還會搭配茶具、茶盤、擺件、電瓷爐、燒水壺、椅子等。這就是新場景帶來的生意機會。
再如旅游,大家都知道這兩年旅游非常火,成為風靡全民的生活方式,淄博、哈爾濱、天水輪番成為現象級全網熱門話題。在這個流行生活方式中,如何找到商業機會呢,我們來講三個案例。
01
出門前我們需要先收拾旅行用品,這是一個場景。所以名創優品做了“旅游出行,先逛名創優品”的主題推廣,推出了MINISO GO冷感、防曬、一次性旅行三大系列產品,并將其作為戰略品類重點打造。
包括日拋內褲、日拋襪、壓縮毛巾、一次性浴巾、旅行睡袋、一次性床單被套枕套、蒸汽眼罩和U型枕、馬桶墊、洗護套裝、旅行牙刷、便攜牙線、免洗洗手液、小香水等產品,并在門店集中進行陳列。
02
在出游途中,消費者有時需要臨時購買一些應急商品。針對這個突發應急場景,2023年9月,安全套品牌岡本聯合美團推出了“上美團,搜岡本,速達旅途浪漫”的Campaign。美團外賣小哥能將岡本最快30分鐘送達酒店,幫助情侶、夫妻們解決燃眉之急。
在傳播推廣中,岡本推出了《情侶旅行不建議去月球》的病毒TVC,“和世界愛一場”的主題KV;在核心旅游城市、北上廣深杭等高線城市重點投放了樓宇、戶外媒體,并在出行場景高頻使用的APP如抖音、B站、微信朋友圈及垂直媒體懂球帝進行了廣告投放,廣泛觸達中秋、十一出行人群。
03
再如老人鞋品牌足力健,它在抖音上做過父親節的推廣,話題叫做#帶上足力健陪爸多走走#,請了一些KOL拍攝送爸爸鞋、帶爸爸出游的視頻。
這就是一個旅游的場景,但是只局限于父親節營銷做窄了,旅游場景其實值得大做。為什么呢?這就要從足力健的戰略調整講起。
足力健以前的品牌訴求是“專業老人鞋,認準足力健”,請張凱麗代言,這是直接針對老年人群體做傳播,讓老年人買,老年人穿。
后來品牌訴求改成“送長輩,足力健”,請鳳凰傳奇代言,這就變成了針對中青年做傳播,讓年輕人買,老年人穿。
但是送禮,是需要場景,需要時機的,就像以前腦白金逢年過節就大肆宣傳“今年過節不收禮”一樣,中秋春節就是典型的送禮場景。現在足力健投放的廣告中有一行小字:“生日送,節日送,換季送”,給了三個場景。
足力健天貓旗艦店首頁還有一張大幅海報,上面寫著:“鳳凰傳奇推薦,長輩過生日,就送足力健”。
旅游送鞋,就和這三個場景一樣。而且我覺得對足力健來說,老人出游這個場景更具價值。
首先,老年人有錢有閑有意愿,是旅游的主力,在旅游場景中能有效抓住老年人。
數據顯示,2021年45-64歲人群出游9.02億次,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第一大客源[9];
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銀發人群(50歲及以上)下單用戶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9成,增速遠超其他年齡段;
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出游率高、旅游消費高的老人將超1億人,老年旅游出入有望超萬億[10]。
如果足力健能夠培育出消費者旅游前送鞋的習慣,這就創造了增量,抓住了這個巨量市場。
其次,爸媽要出門旅游了,送他們一雙舒服的老人鞋,祝他們履途順利,這個行為合情合理,也體現了晚輩的孝心和關心。
而且旅游場景走路多,對鞋子的舒適度要求很高。但凡出門玩走了幾天路的人都知道,一雙合腳舒適的鞋子有多重要,這是游客們的痛點所在。
這一場景既能強化足力健“舒適”的核心價值,也給消費者提供了送鞋的理由。反而是過生日送鞋、過節送鞋就有點奇怪,缺乏禮品感。
第三,旅游是流量風口,是消費者的興趣所在和全網熱門話題所在,主打旅游場景方便做內容、做傳播。
最后,生日場景雖好,絕大多數人每年都過一次生日,但生日的問題是沒有節點,全國人民不會集中到某一天、某一段時間過生日。但是旅游是有節點的,集中在五一、十一、中秋、春節、寒暑假等節假日,這就可以集中資源做Campaign。
當然場景并不排他,足力健可以通過不同場景的組合構建年度傳播,在不同節點主打不同場景。比如假期和黃金周主打“長輩出門玩,先送足力健”“履途平安足力健”,春節主打“過年回家,孝敬爸媽”,冬天主打“腳暖全身暖,就送足力健”等等,用旅游場景、生日場景、過節場景、冬日夏日場景等,共同支撐起“送長輩,足力健”的戰略選擇。
科技的進步、商業的繁榮、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巨變,創造了新的需求和市場,這是現代營銷和產品創新的關鍵機會。
圍繞場景與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記住,社會關系是理解場景的底線,關系驅動消費者任務產生,是尋找商業洞察的法門。
生活方式代表場景的上限,場景建設的使命就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感染并卷入更多消費群體。
同時,我們必須時刻關注社會主流和新興生活方式的趨勢與變化,從中切分出具體而微的場景,圍繞其開發產品、開展傳播推廣,如此才能乘上新生活趨勢的東風,抓住流量與增長的風口。
本文注釋
[4]《MUJI開菜場,到底想賣什么》,作者:王梓旭,來源:《商業評論》雜志,2022年第1期;
[5]《線上健身景氣度高,KEEP:國內在線健身龍頭,乘運動健身之風成長》,來源:遠瞻財經,2023-12-08;
[6]《2022年雙十一落幕,Keep天貓旗艦店登頂大器械店鋪榜首》,來源:鞭牛士,2022-11-14;
[7]《“潑天的富貴”輪到沖鋒衣》,作者:葉曼至、鄭凝,來源:時代周報,2023-11-23;
[8]《新聞有觀點·行業洞察丨沖鋒衣為啥“沖瘋了”?》,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記者:楊昶、王嫻、何偉奇,2023-11-23;
[9]《數據:中老年人群成中國旅游市場第一大客源》,來源:瀟湘晨報,記者:王麗姣,2023-10-24;
[10]《二季度賺了39億后,攜程又盯上了老人和年輕人?》,來源:搜狐科技,作者:張瑩,2024-08-28;
作者公眾號:空手(ID:firesteal13)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