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暢銷作家為你算卦、電話讀書,韓國圖書營銷別太會了
有人說,韓國最應該申遺的,是韓女文學。
這幾年,擅長描寫女性困境又極具生命力的新一代韓女作家瘋狂地打動著東亞讀者,連帶著韓國文學成為小眾書單里的高口碑存在。
【豆瓣2023年度圖書榜單:崔恩榮《明亮的夜晚》評分高達9.0,排名第二】
【單向榜單|以韓女文學為主題的推薦書單】
事實上,這些小眾之作能夠走向大眾視野,背后也少不了韓國圖書營銷的一份力。
從花式整活到周邊小物,摸準時代脈搏的營銷方式使得讀書不再是一件考驗耐心的事。
來看看,韓國圖書營銷是如何調動大眾興趣、讓新老讀者心甘情愿買單的。
活動營銷
以往,作家是隱匿于文字作品之后的模糊存在。偶爾趕上簽售會,也只是在書上留下一個名字和一段短暫的見面記憶,而這一活動本身就是對資深書迷的篩選。
這幾年的韓國文學營銷,開始放大作家的"人感",更多地讓作家從幕后走到幕前,圍繞作品內容、創作經歷等多個緯度豐富不同讀者的閱讀體驗。
/邀請作家本人成為閱讀PLAY的一環
聽人念書不稀奇,如果是作家本人為你親自讀上一段呢?
前不久,在金愛爛最新長篇小說《其中一個是謊言》面世之際,出版社發起了打電話聽金愛爛讀書的活動。讀者可以撥打官方公布的電話號碼,聽到金愛爛本人的聲音、以及注入作者情感與理解的朗讀。
同時,這個號碼也充當了留言信箱,可以通過接收短信來采納讀者的想法和建議。
讀者與作家、以及她的新書之間的距離,在這種通話互動中得以輕松拉近。
金句結合電話營銷,是作家與讀者創意互動的打開方式之一。而小說自帶的戲劇性,天然蘊藏著很大的開發可能。
作家柳恩智就將長篇小說《鬼魅》中的占卜場景復原,隔空給粉絲起卦整活。
只見其拿出一捆竹簽,橫豎擺放開來,小說第292頁主人公惠琳拿的“西蜀簽”瞬間有了具象化的體現。讀者可以通過郵件發送想要占卜的問題,等待抽取解答。
占卜實況
相關小說章節
比起求神問卜,這樣的活動更像是作家與讀者之間心照不宣的小游戲,正如宣傳下方的一小行備注:“本活動是介紹作家的小說《鬼魅》中主要角色的活動。因為作家不是專業的占卜師,所以請把它當作一種樂趣。”
好玩的形式加上故事片段作引,不僅加深了大眾對小說帶有玄幻色彩的標簽印象,也為感興趣的潛在讀者埋下了深入閱讀的鉤子。
和活動讓新老讀者都感興趣一樣難得的是,韓國文學營銷并不止于前端宣傳,而是貫穿讀書這一動作的始終。
比如,人們常常會在閱讀時聽歌這一點,也可以做文章。
與其讓人們探索著找尋適合這本書的音樂,不如讓最了解作品的作家本人親自擬定參考歌單,像準備行囊一樣陪伴讀者踏上一場更酣暢的精神旅程。
新小說《其中一個是謊言》推出時,作家挑選的音樂也同步上線了Youtube,整個歌單都很“金愛爛”。
金愛爛新書歌單
首曲是Sam Ock的《silent》,平靜治愈,被人形容為“像是有人抱住你在篝火旁的沙發上看著窗外的雪景哄你睡覺”,與她克制有溫度的作品氣質不謀而合。
其中也包含動畫片《馬男波杰克》的片尾曲《Stars》,絮絮叨叨的自白歌詞配上隨性的爵士樂和金愛爛碎碎念的生活化寫作風格很相似。
邊聽她挑的歌,邊讀她的書,有種抄小路直抵作家精神深處的作弊感。
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有時候確實是一個品味指示牌,讓人們更快發現與自身同頻的作家,進而去深入了解其作品。
在藝素妍《愛與缺陷》的作家挑選歌單下,有人就因為歌單與自己喜歡的音樂高度重合,而斷定自己一定會喜歡其作品。
先于作品被人們感知的音樂如同一段段預告,滲透作家對其作品的理解的同時,放大了讀者的想象。也有人表示,聽完歌單,對書的內容更加好奇了。
詩人安熙妍、高善京還在歌單中加入了寫信環節。每周三,人們都可以在聽歌的時候讀一讀她的新來信,在忙碌的周中感受一些慰藉。
/放大作品背后的故事
如果說作品是果實,那么創作過程里留下的印跡就是堅實豐沃的土壤。這些也值得和人們敞亮地打個照面,為作品拓寬一些被看到的空間。
韓國Changbi出版社會不定期舉辦作家手稿展,展示知名作家的創作手稿、筆記和草圖,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作家的創作過程。
《我是石頭》的繪本作者謝仁本,為未收錄的畫作舉辦了一個網上展覽。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從未見過的原畫,還能了解到這本書的誕生過程和繪畫的細節技法。
繪制手稿公開
“在石頭百萬年的故事成為一本書之前,一起觀察畫冊的制作過程。”
細節技法說明
“用多種材料和技法畫的《我是石頭》原作,結合作家的短評一起欣賞吧?!?/strong>
除了為作者爭取更多的表達空間,搶占先機的曝光也能成為銷售預熱。
前不久,文鶴洞出版社舉辦了一個“未出版新作首次觀看”展,將作家即將出版的小說手稿集中展示出來,限定少量人數入場閱讀和討論。
這種類似于“超前點映”的方式,使得即將出版的作品在少數人的口碑和多數人的懸念中預先發酵一波討論熱度。
不僅作家手稿可以被展示,書籍經過用心設計的流程也可以被放大呈現出來。
文鶴洞曾和Thanks Books合作,為書籍設計師的故事舉辦過一次展覽,名為“展開面的對話”。其中包含11名設計師的作品,公開了書籍從封面設計到印刷的種種細節。
“展開面的對話”書籍設計展覽
當設計師對一本書的心意被大眾知曉,平時忽略的美好細節就有可能被重新感知,閱讀體驗進而變得更加美妙。
/重視與讀者間的互動體驗
韓國文學營銷也非常注重和讀者間的交流體驗,各種主題挑戰賽、作家會談、書評小組層出不窮。
不定期設置在咖啡館或書店的作家會談,是與喜愛作家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
以閱讀、摘抄為主的挑戰賽,常常設置了與文化體驗相關的誘人獎勵,如買書優惠券、影像光碟、音樂劇票等。
在圍繞具體書籍成立的書評小組里,聚集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讀者們。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形式更為新穎的互動。
詩人李文宰就曾在書中鼓勵讀者創作屬于自己的詩。
讓讀者能接著寫的就是好詩。讀一讀詩,接著寫吧,一個單詞、一個句子都好。請把詩當作火種,繼續自己的故事。如果能一直寫,那一刻,你不是讀者,而是詩人。
《漫漫長夜》印售50萬冊時,作家盧利聯手鋼琴家金建浩舉辦了一場書籍音樂會。
在作家與文學評論家的對談之余,穿插了鋼琴家的傾情演奏。
有時候,讀者不僅可以跟作家近距離交流,還能上一堂解鎖新技能的體驗課。
作家金智恩,在線下設立了美術課,將讀者的閱讀體驗拓展為與她一起創作的經歷。
從參與到創造,既滿足社交屬性又激發分享欲的活動擴大了書籍和作家的影響力,讀者也在一來二去之間建立起與作家及其作品更深度的情感鏈接。
周邊營銷
韓國圖書營銷也很擅長做書籍的周邊,常常作為幫助理解內容的故事道具存在。
有時候一本書的周邊高達十幾種,吃的、喝的、用的都有,很多實用小物都能輕松融入日常,黏合著文學與生活的縫隙。
/是周邊,也是故事道具
可觸可感的周邊,是調動大眾多重感知維度、豐富閱讀體驗的好幫手。
金愛爛《其中一個是謊言》的周邊里,有一塊印著人物插畫的橡皮擦。
對于主人公智宇來說,橡皮擦并不止是簡單的文具,而是能整理內心想法、讓自己平靜下來的關鍵物品。
了解故事的讀者,就可能會在使用到它的時候,更多地理解人物一點。
《我是石頭》的抽獎周邊,是一塊長在文學街區的石頭。
沒看過繪本,會覺得這個周邊多少有點抽象了。但看完作者筆下石頭的一生,再看這塊飽經滄桑的石頭,視角和心態或許會有所轉變。
和音樂歌單一樣,周邊還可以通過調動人們的其他感官,營造出更沉浸的文學氛圍。
《82年生的金智英》曾推出以女性成長為主題的香薰蠟燭,蠟燭的香味根據書中的情感基調設計,從嗅覺上豐富了讀者的想象。
這些周邊,無論是服務于場景還是服務于內容,都為故事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嵌入日常生活,拉近人們與文學的距離
走實用路線的周邊,也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埋下閱讀的引子。
韓靜媛《我第四次愛上的季節》的周邊,是印有書封圖案和金句的便簽貼、文件夾板和彩色書簽,適合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小靈感。
金浩然《不便利的便利店》熱銷時,有營銷團隊機智地將韓國便利店出售的玉米須茶與之打包。
玉米須茶在便利店中常見易得,又很有韓國特色,這一讓人沒有負擔的日常消耗品與書名契合度極高,是一次讓人很容易聯想起來的捆綁。
金英姬《植物性墜落》的網上書店贈品,是與書封同色的薄荷綠絲巾、透明書簽和收納包,強化了這本書的視覺記憶點。
結合書的特點,這些小物仿佛也有了自己的個性和辨識度,時不時地提醒人們“還記得與我有關的那本書嗎”。
最后寫點
走心又有創意的圖書營銷,某種程度上是現在韓國文藝市場的側寫。
文化作為韓國的重點產業,發展迅速。一個冷知識,小小的首爾,目前擁有全球最多的私人美術館。
基于此,不難解釋這幾年韓國新人作家的亮眼表現。韓江憑借《素食者》成為亞洲首位布克獎獲得者,金愛爛、崔榮恩、金草葉等女作家幾乎是扭轉了人們對于韓國文學的一些偏見。
文學新人“一夜成名”的背后,既有設置得較為完善的選拔扶持機制,也離不開成熟的商業化運作。
從前文可以看到,一方面,藏在文字背后的作家開始更多地來到大眾眼前,如同明星一樣和人們互動。另一方面,書的商品屬性也被放大,在推廣中溢出許多除文化產品以外的附加價值。
這些,都讓文化和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
還有哪些讓你覺得有誠意也有新意的圖書營銷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