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薦還能這么寫!我說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小紅書
如何提升閱讀興趣?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本書?
如何在書本里收獲生活的意義?
......
或許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浮現過這些問題。的確,在“思想苦海“里掙扎的人們需要書本的慰藉,閱讀便成為各自心中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但由于沉沒成本等各種因素,如今很多人連翻開一本書都需要做大量的心理建設。
這個時候,一份好的書薦能夠幫助大家緩解選擇困難、打開閱讀興趣。
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小編在瀏覽國內大大小小出版社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一塊寶藏——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專業翻譯出版社,上譯在小紅書平臺上的畫風,從封面圖、標題、到筆記內容各方面都充滿“生活格調“。
封面圖里的畫面層次,營造出閱讀儀式感,引發興趣。各種法式復古擺件環繞在書的周圍,彌漫著優雅的古典主義色彩。
有中古臺燈:
還有增強生活感的帷幔與杯具:
上面的臺燈、蠟燭、鏡子、簾幕與書搭配在一起,大家能自然而然想象出自己抱著一本《呼嘯山莊》,坐在家中一隅,一邊喝著下午茶,一邊看書的場景。
總結一下,讀書的儀式感如何在小紅書封面中體現?——抓住點、線、面與主體的搭配與協調,渲染感性情緒、營造讀書氛圍。
當然,吸睛的畫面能優化讀者的第一印象,標題則對買書欲望起到關鍵性作用。
上譯的小紅書書薦,并沒有學術味很濃的翻譯腔,以及“按頭推薦”的生硬感。而是用一些有傾訴感的標題,與書名建立關聯,以便讀者進行文字聯想。
第一、二人稱的口吻,加上一些反問、對仗的句式結構,先為推薦的書籍先下一個日常語境里的定義。
與此同時,#我的大師級嘴替昆德拉#、#用一本書介紹我#、#我的人生之書#等互動標簽的加入,也讓這場書海之旅更富社交趣味。
對世界的好奇心,閱讀可以滿足;與不斷翻新的生活對視,就要走進閱讀的儀式感里。每篇書薦的內容與畫面構成完整的場景,也許這就是只身畫廊里看書的氛圍吧。
那么上譯的小紅書書薦具體是如何用文案與視覺塑造生活儀式感的?一起來看。
一篇書單筆記,想象一種生活
如果有什么東西可以稱之為靈魂
那就是記憶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
作者:翁貝托·埃科「意」
譯者:王永年
這本書主要講述一個古董書商在失去記憶之后如何生活。文案把記憶比喻為靈魂,也道出作者“用記憶構建身份”的核心。同時封面圖里的火焰元素也與書名號對應,營造一種焦灼、濃烈的心境,與映照人公掙扎在“沒有記憶的人間地獄”。
因為讀書太少而不擔心得的病
文學病
《蒙塔諾的文學病》
作者:恩里克·比拉·馬塔斯「西」
譯者:黃曉韻
文案里的“太少”和“不”構成一種雙重否定,制造強調、祈使的效果,而「文學病」既是引出書名,又講出主人公父子一個遭遇寫作瓶頸、一個對文學陷入病態般狂熱的的人物形象。
親愛的雨果
謝謝你從全世界寄來的明信片
《雨果旅行畫記》
作者:雨果
譯者:陸泉枝
用讀者的口吻,讓人有一種收到雨果明信片的體驗感,親昵的語氣也渲染出這本書整體輕松、愜意的基調。畫面里光影的運用,暗去文字、突出書中的插畫,意在引導讀者去感受雨果不俗的繪畫功力。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
是為了慶祝無意義
《慶祝無意義》
作者:米蘭·昆德拉「法」
譯者:馬振騁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是為了慶祝......“《小時代》經典語錄被巧妙用在這本書上,引出書名,也引出昆德拉在寫作空窗期總結出的人際交流的荒誕、無意義就是生存的本質等等這些人生道理,正好也與臺詞所對應的抓馬情節對上了。情緒到了、也就有了讀它的興趣。
做我自己
我愿意開始這偉大的冒險
《一個規矩女孩的回憶》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法」
譯者:羅國林
“做我自己”,看似事一個略顯平淡的口號,但后面加上一句“偉大的冒險”,一個規矩女孩的形象就立柱了。暖色調的畫面里放置的花、書桌、蠟燭,以及散落在桌上的手寫信、書、咖啡杯,構建出一個規矩女孩的書房,會讓人有種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
要想殺死我
得與我旗鼓相當
《曼德爾施塔姆詩歌全集》
作者:曼德爾施塔姆「俄」
譯者:鄭體武
這是書中的一句話,卻也簡明扼要地點出這本書的主題,就是用詩歌去捍衛自己對世界永遠熱忱的心。情緒上有點悲憫,也有點個人英雄主義,能激發普通人的共鳴。
我可以錯過巴黎
但不能錯過桑貝筆下的巴黎
《一點巴黎》、《一點法國》
作者:讓·雅克·桑貝「法」
譯者:黃小涂
這個文案的靈感來自最近很流行的“這不是一般的紅豆,是王維詩里的紅豆”,突出“桑貝筆下巴黎”與其他作家的差異與亮點。對于國內的讀者而言,雜貨鋪里的老板、街心花園里散步的老人、下雨天也要如期進行的環法自行車賽.....這些巴黎日常更有吸引力。
論周五摸魚與永璞月刊的適配度
《島民月刊》
乍一看,這個畫風怎么跟前面的有點不太一樣?其實這是上譯在用展示永璞月刊的方式,去推薦刊文里提及的精彩書籍。“套娃”的方式增添趣味性,適當換一種推薦的方式也能緩解讀者的審美疲勞。
所謂潔癖
是受欲望支配的我行我素的放縱
《假面的告白》
作者:三島由紀夫「日」
譯者:王向遠
選擇一句有辯證主義味道的書中金句做標題,展現整本書探討價值觀的調性。作為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從標題就能讀出作者“向內審視自我、向外探索社會”的寫作風格,畫面里忽明忽暗的百葉窗式的特效濾鏡也能給讀者帶來心理上的暗示:這本書可能會寫出你心里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幾支蠟燭影影綽綽地攪動了滿屋子的黑暗
《遠大前程》
作者:狄更斯
這是一部金句含量極高的經典著作,但是標題卻沒有采用那些句子,而是選擇以書封上的“吊燈”為主體,進行一句話的場景描寫。也正是這句細節描寫、加上吊燈隨時可能熄滅的暗喻,渲染出整本書的情緒,即“美好與恐怖、希望與幻滅,往往就在一瞬之間”。
埋掉衣服
并不意味著埋葬了往昔的自己
《慧血》
作者:弗蘭納里·奧康納「美」
譯者:劉全福
這是一本比較晦澀難懂的書,并且運用到奧康納最擅長的哥特文學。雖然標題也是來自書里的原句,卻選擇了一個相對而言很日常的“衣服”,體現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強大,也為讀者釋放出一個友好的理解切入口。
讀完才知道
為什么我們需要動物陪伴
《伴生》
作者:阿伊莎·阿赫塔「美」
譯者:小莊
運用到“讀完......才知道......為什么......“的句式,強調這本書的實用意義。紅色的畫面基調一是有醒目、亮眼的作用,二也是在警醒人們加強對待動物的同理心,引導讀者收獲心理健康。
就像書中說的那樣:“在一個滿是創傷的世界里,同情的邀請是一個人能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丈夫的下葬
終于成為了她真正的婚禮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一句話的細節描寫,制造懸疑效果。這樣的標題就很像平時UC瀏覽器上那種“震驚體標題”,但在上譯的小紅書里卻能說得很高級。
“下葬”是動詞、“婚禮”是名詞,前后句之間詞性的錯位營造出一種“在愛情中相互拉扯與折磨”的氛圍,而這也是昆德拉筆下對愛情觀最真實的表達。
如果你收到了這本書
你該知道是我在想你
《墜入愛河》
作者:埃茉娜·岱爾弗爾熱「比」
譯者:黃雅琴
把土味情話寫成標題,讀完卻感覺非常小清晰,可能是配圖加了分。對于一本繪本式的詩集,這是個不錯的嘗試,這種表達各位純愛戰神都可以來學一學。
最高貴的藝術是人類的肉體
《金色之死》
作者:谷崎潤一郎「日」
譯者:覃思遠
下定義式的標題,將藝術與肉體關聯在一起,也概括了這本書對于肉體、對于追求美的主旨。同時這種“細思極恐”的描述,也襯托出“惡魔派”代表谷崎潤一郎的寫作風格。
比燒書更可怕的罪行是不閱讀它們
《華氏451》
作者:雷·布拉德伯里「美」
譯者:于而彥
標題的亮點在于“罪行”和“燒書”。《華氏451》是書名,也是最低燃點,同時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一個從業十年的消防隊員展開的,因此用燒書去構造意境最有代表性,也能起到吸睛的效果。
廚房是唯一讓我不會感覺孤單的地方
《廚房》
作者:吉本芭娜娜「日」
譯者:李萍
在廚房里為什么不孤單?加入限定語的標題引發讀者產生對廚房的聯想,會去猜測是什么原因導致主人公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一份美食,還是因為一件在廚房發生的事。同時封面圖上把書放在廚房的環境里,也更有代入感。
在探討人性之惡上
還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它
《蠅王》
作者:威廉·戈爾丁「英」
譯者:龔志成
“在......上,還沒有一部能超過它”的句式,引起讀者的興趣。同時“人性之惡”這類比較宏大的敘事主題,搭配這種強調“領域性”的標題,有對沖效果。
當誤會消除之時
就是愛情消失之時
《玩笑》
作者:米蘭·昆德拉
譯者:蔡若明
用反常理的論據做標題,引起讀者的好奇,也會由此聯想到那句經典的“你以為的滿腔深情,在對方眼中是否一文不值”。愛情的消失與誤會的消除之間的關系,也是這部長篇小說里“沖突”的總引。
而這種看似很費解的一句話也與書名《玩笑》形成關聯,會讓讀者去想象這個玩笑具體是什么樣的。
她的作品是一座沒有彼岸的橋
《婚禮的成員》、《金色眼睛的映像》、《心是孤獨的獵手》、
《傷心咖啡館之歌》、《沒有指針的鐘》、《麥卡勒斯短篇小說全集》
作者:卡森·麥卡勒斯「美」
一句話總結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尤其是標題中“沒有彼岸的橋”,暗示書中主角從渴望傾聽到承認孤獨的心路歷程,一下子把孤獨具象化了。
結語
“認真讀書,就能找到被人生偷藏起來的糖果。”
如果環游世界太累,那就來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小紅書里轉一圈,欣賞世界名畫般的構圖技巧與元素搭配、領略各國作家們奇奇怪怪的寫作腦洞,在文字與畫面的協調之間,充盈自己的的想象力、精神世界,收獲沉浸式閱讀的樂趣。
當然,文案也好、畫面也罷,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最終目的都是把書“推送”給適合它的人。那么你有被這20本好書種草到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