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文案好舒服,除了洞察還有什么
文字的力量,在于閱完感悟到筆者的所思所想和真情實感,無盡的意味留在內心世界。
最近注意到澳洲香氛品牌伊索的文案,看著看著,浮躁的心靜下來。比如:
日常中每一個感受到愉悅的瞬間,
組成了我們有關于幸福的體驗。
有時,不墨守成規的行為,
恰恰能給我們帶來別樣的確幸。
觸摸一張柔軟的紙、
聽見一首悅耳的旋律、
聞見一種喜歡的香氣,
感官的無限滿足匯成了,我們被幸福圍繞的日常。
這些文字出自伊索私語,是品牌每次在文末留給人的悄悄話,有點像親友聊天場,一起閑聊談心,在不同話題分享自己的收獲和看法。
品牌營銷里,無論是產品文案、運營文案還是廣告文案,寫的有洞察、有意境、有深意,能讓人愿意讀下去,在人心中形成情感流動。
那伊索文案是靠什么打動人心?
對生活的感知與理解
要有一雙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這句話我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伊索寫文案上,是適用的。這也是我喜歡的地方,展現豐富的生活意趣。
拿三篇文案,展開說說:
一個瓶子的容量是有限的,
而思考所創造的全新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惜物”帶來長情的滿足感,
物盡其用,享受樂在其中的每日新意。——《空瓶亦是新的開始》
整個文案的意思,很簡單。用大白話來說,是別輕易丟空瓶,二次利用。
平常瓶子空了,就棄至一邊。而伊索,從生活哲思出發,用細膩的筆觸寫空瓶,提出“物盡其用”的道理,形成內容意境。
意境,是品牌長期追求的。制造難以被定義的時刻,塑造自己的獨特性。這也是為什么伊索沒有寫接地氣的原因。
表達的意思很平實,而伊索寫文案要先保持品牌調性,轉化成消費者語言。
一直以來,伊索追求人文主義和在地化敘事,其所到之處的店鋪都有著與城市氣質相投的設計,和人文之美,希望能與當地人心靈相通。
因此,人文美學,是伊索內容的顯性特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伊索在文案里埋下產品的情感賣點,結合文案所在語境,言外之意是:留下空瓶,讓“我”一直陪伴你。
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星星,
或許早已滅亡于數百或數千年前,
但其光芒卻還在飛向我們的眼前,
在整個宇宙之間留下深刻印跡。——《星空下的寂靜慰藉》
寫浪漫主義,傳遞情緒價值。
老實說,伊索寫的這段文案有意象,詩意和創意。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品牌對星星光亮的闡述。沒有用常規思路,通過形容詞修飾星星的光,而是略帶否定星星的當下存在,強調它曾經痕跡,穿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的意義。
以往我們大都認為“眼見即真”,品牌更換表述視角,表達眼見未必是當下的真實,是過往印記足夠長久,久到讓人相信。這樣略帶“遺憾”的描寫,反而帶來更深層次的情感,不再是停留于原本認知,勾起對星星的珍惜和留念,為人解鎖新的生活感知。
此外,或許有人不解,字字不提自己,品牌這樣寫于商業轉化能有益處?
我覺得難以數據去衡量文案價值。給予正向價值、建立起品牌聯想,或者是讓品牌調性更站得住,也是價值所在。
對于品牌來說,商業轉化確實重要,但如果只關注轉化,文案少了人情味,難以促進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從品牌的感性層面出發去寫文案,一樣有力量感。
因為文案令人有感覺,品牌好感水到渠成,消費念頭隨之萌發。
我們的身上擁有數以萬計的細胞、毛孔、血管。
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人亦是宇宙本身,
取悅、珍惜身體的每一刻,
都是一次磅礴的慶祝典禮。——《我走進浴室,開始一個人的慶典》
都說愛具體的生活,我從伊索文案中看到熱愛生活的細節。
浴室,是開啟一個人慶典的最佳之處,是打動人心的生活洞察。人一天最自在,不用顧慮的時候,可能就是在洗漱時候,放松身體,放空自己。想來不少人對此是有相同感受。
洞察是文案生命力的來源。少了它,文案就如同空中樓閣般搖搖欲墜,失去吸引力。
有洞察的文案,即使少筆墨,也能戳中心底里柔軟的那一處,聚集相同感受的人群。
而效果這塊,當產品情感賣點在文案里若隱若現,品牌思考顯然可見。
沒有人會對生硬的信息列舉感興趣,當品牌文案以“私語”名義走到人的眼前,更要以關心口吻去表達,讓人覺得合情合理。
寫生活不經意間的閑暇,寫個人狀態的自我愉悅,伊索這樣輕松平實的表達,難以讓人存有戒備之心,會想靜靜享受文字營造的氛圍中,更加突出品牌向外傳達的生活方式。
言有盡而意無窮。
顯然可見,伊索寫文案精煉又感性,大多數篇幅控制在6行內,提供留白空間。寫抒情時,從大眾熟悉的意象出發,沒有花足夠筆墨和精妙辭藻寫具象場景,很少用到排比、互文、頂真等修辭手法,更多的是表達品牌對生活事物的新認知。
靜,一個字便能描述伊索私語的風格。簡單不意味著單一,文案有情感性和豐富性。因為心靜下來,人的想象力就會被打開,情感便會充盈起來,舒服的感覺也就隨其自然了。
寫在最后:
可能一想到文案,對仗、排比、互文等修辭手法浮現在腦海中。善用修辭手法,是能令文案更具韻律美,表現力強。我覺得不用糾結于修辭手法的使用。即使是平鋪直敘,文案也能讓人從中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悟到真誠。
此外,寫文案這件事,可以從品牌層面和文案層面出發,去思考。
站在品牌視角,品牌調性是否立得住、產品信息是否存在、消費者語言是否恰到好處、與人群洞察的聯系是否緊密等等。
站在文案視角,創作思路是否清晰、前后文是否順暢、內容是否有對癥下藥,體現核心價值點,或者顯現品牌格局等等。
列舉這些是希望有助于打開思路,不意味著是某種標準。
因為好的文案,高明的寫法,沒有固定標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