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圈,一直不缺話題度。
跑鞋賽道上有強勢的耐克、新貴的昂跑、小眾的HOKA、踏實的安踏;
戶外賽道上有風頭正盛的薩洛蒙、性價比之選迪卡儂...
比起這些品牌,有一個品牌略顯低調,它不像薩洛蒙和昂跑一樣熱度持續攀高,但又憑借扎實的腳感在運動圈子里口口相傳。
ASICS亞瑟士
我個人認為,它是市場上被低估了的品牌。
這個與阿迪達斯同年創立,耐克曾為它代工的ASICS亞瑟士,目前已經走過跌宕起伏的75年。
它曾被譽為四大跑鞋品牌之一:
四大跑鞋品牌包括
ASICS亞瑟士、Saucony索康尼、New Balance新百倫、Brooks布魯克斯。
ASICS亞瑟士在跑鞋圈口碑很好,我曾在跑鞋榜單下的評論區看到用戶講:“看到第一是ASICS亞瑟士,那我就放心了”。
在一些跑友眼里,這個品牌低調又有實力,不少人會以“ASICS亞瑟士是否在列”來判斷一個榜單的可信程度。
不過,ASICS亞瑟士的發展歷程并非毫無波折。
疫情前后,ASICS亞瑟士的勢態不佳:
據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2018年,ASICS亞瑟士凈銷售額同比下滑4.7%;
2019年,凈銷售額同比下降2.2%;2020年,凈銷售額同比下跌13%……
卻在近兩年扭轉局勢,實現銷售額增幅提升:
2022年銷售額增長20%。
2023年上半年,ASICS亞瑟士凈銷售額同比增長28.9%。
從連年下跌、持續低迷,再迅速地一改頹勢、實現業績大幅增長。
我們想知道,ASICS亞瑟士為何如此神奇?
一、
距離百年品牌,還差15年
想了解ASICS亞瑟士的成名歷程,就要說一次經典的馬拉松比賽。
1、“赤腳大仙”一戰成名
埃塞俄比亞選手阿比比·比基拉以赤腳參賽且蟬聯馬拉松奧運金牌,被世人稱為“赤腳大仙”。
1964年奧運會,因阿比比·比基拉在賽前進行了手術,從而保險起見選擇穿著跑鞋完成前半程比賽,并確定了領先優勢,成功奪冠。
網傳當時赤腳大仙選擇的跑鞋是鬼塚虎,因此鬼塚虎一戰成名。
英國的 Basil Heatley(1964 年國際馬拉松銀牌得主)
和日本的 Kokichi Tsuburaya(1964 年國際馬拉松銅牌得主)穿上了鬼塚虎馬拉松鞋
不過,鬼塚虎賽場趣事不止這一件。
1976年,芬蘭警察拉瑟.維綸穿著鬼塚虎跑鞋參加萬米比賽。比賽中,他曾被絆摔倒后,依然拿到了冠軍,甚至破了紀錄。
比賽后,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拉瑟.維綸高高舉起幫助自己奪冠的鬼塚虎跑鞋,這舉動無疑將鬼塚虎被更多人知曉,而他本人因此差點被組委會禁賽。
后來舉起跑鞋這一幕被鬼塚虎做成了海報——
拉瑟.維綸舉起跑鞋
講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前面一直在說的是鬼塚虎,它跟ASICS亞瑟士有什么關系?
2、分不清的ASICS亞瑟士和鬼塚虎
首先,鬼塚虎是 ASICS 集團的前身。
鬼塚喜八郎于1949年在神戶創立了鬼冢株式會社,試圖想要通過品牌的運動理念鼓舞日本青年萎靡不振的狀態。
鬼塚虎在創立第二年生產了第一款籃球鞋,而后以章魚觸角上的吸盤為靈感,對鞋底加入吸盤進行防滑,產品在市場上大賣。
籃球鞋
而后鬼冢喜八郎將重心放在馬拉松跑鞋的研究上,設計了有通風孔的馬拉松跑鞋Marathon Tabi,日本選手田中茂樹穿著Marathon Tabi在195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奪冠,鬼塚虎在跑鞋領域開始嶄露頭角。
產品力決定品牌力,后續鬼塚虎又推出了自帶透氣孔的球鞋Magic Runner。
1966年,鬼冢喜八郎設計穿著輕巧舒服且用上了“鬼爪紋”的Limber,鬼爪紋一舉成為標志性的品牌紋樣。
墨西哥系列設計
有趣的是,NIKE耐克的前身“藍帶體育用品公司”,曾是鬼塚虎的代理商,負責在美銷售鬼塚虎的跑鞋。
后傳言耐克的創始人學習了鬼塚虎技術,他設計“阿甘鞋”與鬼塚虎的Cortez鞋(后改名為Corsair)款有著高度相似。
直到1977年,鬼塚虎Onitsuka Tiger、GTO Co.Ltd以及JELENK Co.,Ltd合并,正式更名為ASICS亞瑟士運動品牌。
鬼塚虎被融進ASICS亞瑟士里,這個品牌名則短暫地離開了眾人的視線。
ASICS亞瑟士以古羅馬諷刺作家尤韋納爾的短語 "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的首字母進行命名,而品牌的理念也正源于這句短語“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強的體魄”。
現如今, 鬼塚虎是ASICS 集團旗下子品牌,進行獨立的品牌運營。
2002年,復古風潮興起,ASICS亞瑟士又重新發布了ONITSUKA TIGER 鬼塚虎品牌。
以MEXICO66、ULTIMATE81 和 NIPPON60 等鞋型為代表的產品,ONITSUKA TIGER 定位復古時尚運動品牌,面向年輕消費群體。
ONITSUKA TIGER 鬼塚虎品
MEXICO66、ULTIMATE81 和 NIPPON60
當時的廣告海報
不過,在鬼塚虎和ASICS亞瑟士區分有難度以外,ASICS亞瑟士在2015年還發布了ASICSTIGER 品牌以滿足不斷擴大的運動生活方式市場需求,ASICSTIGER的LOGO有“TIGER”字符并以此區分。
ASICSTIGER的LOGO設計
一圖梳理ASICS亞瑟士演變
1977年,鬼塚虎合并到ASICS亞瑟士運動品牌;
2002年,鬼塚虎品牌重新發布。
二、
把聯名做成
潮流玩家的時尚單品
回歸主題,從連續下跌到扭轉局勢,ASICS亞瑟士的止跌與回升,相當迅速。
品牌動作,是有跡可循的。
我們從財報中,找到了ASICS亞瑟士的翻身秘訣。
根據2023年ASICS亞瑟士集團財報顯示:
跑鞋板塊和核心運動板塊銷售額增幅為19.9%和71.9%,運動時尚板塊凈銷售額則增長51.5%。
從品牌業績增長中,我們可以窺見品牌的策略布局。
財報中,運動時尚板塊的增幅超過50%,這樣的強勁增長證明了品牌在時尚領域的發力絕不容小覷。
1、時尚輪回,二手翻紅
時尚是個輪回,很多時尚會在一定時間后反復流行。
比如近兩年,復古風又一次刮向用戶。
每個階段的潮流熱在哪?二手平臺有率先地感知。據潮流轉售平臺StockX近日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
ASICS亞瑟士在二手潮流平臺翻紅,平臺內最受關注的鞋履品類,運動鞋榜單排名最高的品牌是耐克、Jordan、阿迪達斯、New Balance和ASICS亞瑟士。
原本低調的ASICS亞瑟士,卻在二手平臺上受歡迎程度水漲船高,現實中上腳率也節節攀升。
ASICS亞瑟士街拍
2、
一向低調的ASICS亞瑟士
被潮流玩家盯上了
關注到復古潮流趣事,ASICS亞瑟士迎合二手平臺上火爆的潮流偏好。
可以確定的是,品牌在主動挖掘潮流屬性,積極探索在時尚領域講出新故事。
聯名作為最快與時尚接軌的方式,已經被無數品牌奉為潮流圭臬。
ASICS亞瑟士近幾年不斷通過聯名款產品在潮流圈嶄露頭角。回顧此前聯名動作,2018 至 2020 年ASICS亞瑟士就與保加利亞設計師Kiko Kostadinov合作十多次,每每聯名都收到潮流玩家追捧。
憑借Kiko,ASICS亞瑟士成功搭上了時尚的快車。
ASICS亞瑟士和Kiko之前的聯名作品
不過,聯名在營銷領域倒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品牌們都積極在與時尚界合作,更不乏運動行業的競爭者,比如耐克、阿迪達斯,ASICS亞瑟士無論是在聲量和品牌力上,可能都不如其他頂尖品牌。
但,ASICS亞瑟士憑什么就能把自己盤活了?
在深入瀏覽ASICS的聯名作品之際,我們確實發現它與其他品牌聯名的不同之處:
No.1
時尚聯名已經是Next Level了
在品牌間的聯名合作中,很多品牌傾向于選擇固定的鞋款作為聯名設計的基礎。
這種做法可能使得聯名設計在創新和個性化表達上顯得較為局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牌和設計師的創作。
而ASICS亞瑟士走的是另一個路數。
ASICS亞瑟士打破固定的聯名模式,以創意和美學為先,給予品牌和設計師更大的創作自由度,推動聯名設計向具有大膽前瞻性、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Kiko 就曾在與 ASICS 亞瑟士展開首次合作時說:“其他公司可能會給你一雙現有的鞋子,然后說,我們想推廣這雙鞋,在它上面做設計吧。而與 ASICS 亞瑟士合作,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聯名產品設計上,品牌給設計師們保留了很高的自由度。
他們可以嘗試鞋款結構改造、各種材料剪裁拼配,或者各種設計和工藝的組合,使得這些聯名產品不僅保留了跑鞋的性能優勢,更融入時尚元素,為合作鞋款潮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ASICS亞瑟士的一些聯名作品
當品牌賦予設計師高度的創作自由度時,設計師們同樣以創意和想象力回饋給品牌更多想象的空間。這種雙向的合作更為品牌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創新力。
ASICS亞瑟士首度攜手澳大利亞運動服飾品牌EARLS COLLECTION,
共同推出聯名鞋款GT-2160,以此致敬EARLS COLLECTION創始人Lewi Brown的人生歷程,
據官方透露,此聯名款靈感源自Brown的毛利血統及其受到的文化傳承。
No.2
與小眾中的新銳,打造先鋒設計
其他品牌的聯名合作通常都在追求穩定,他們選擇與已經享有盛名、被人熟知的潮流品牌合作。
不過,ASICS亞瑟士選擇的聯名合作卻脫離了這一種模式。
它更傾向于與年輕一代鐘愛的設計師以及那些具有獨特風格、備受追捧的小眾潮流品牌合作。
去年年底,ASICS攜手SHUSHUTONGstudio 打造限時Pop-up空間,浪漫演繹“BREAKFAST ON BED”主題故事。
現場布置以SHUSHU/TONG品牌和荷葉邊元素構成,刷新了大眾對運動品牌線下空間的想象。
這種模式,去年ASICS亞瑟士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正向反饋,品牌在時尚聯名上嘗到了甜頭。
于是2024年上半年還未結束,品牌趁熱打鐵,已經行動迅速地接連推出了十多個聯名企劃。
ASICS亞瑟士再度攜手以簡約美學著稱的丹麥品牌Wood Wood,推出全新聯名鞋款GT-2160,整體聯名與跟Wood Wood品牌調性相呼應。
ASICS與Wood Wood
ASICS亞瑟士攜手Kiko Kostadinov與Heaven by Marc Jacobs,三方聯名鞋款基于經典瑪麗珍鞋款演變而來,結合GEL-KIRIL TM工藝,突破原有ASICS亞瑟士造型觀感,演繹Ki味十足的Y2K美學。
今年四月,ASICS亞瑟士攜手保加利亞設計師KIKO KOSTADINOV推出聯名系列,產品采用紡織材料,外觀呈現棱鏡狀的視覺效果。
年初,ASICS亞瑟士攜手法國品牌@KENZO ,以ASICS經典穩定型跑鞋為藍本,共同打造GEL-KAYANO 20聯名系列。聯名設計非常大膽,配色和材質上受到KENZO老虎圖案的靈感啟發,整體圍繞了“環游世界”的創作理念。
三、
ASICS亞瑟士營銷
都做到哪去了?
在找資料的時候,我搜羅了大眾對于ASICS亞瑟士品牌的各種評價。
其中,不乏一些批評聲音,指出ASICS亞瑟士在市場營銷上顯得較為保守,產品款式缺乏新意、更新迭代的速度較慢,以及部分設計被認為缺乏吸引力,甚至被冠以“設計丑”的標簽。
審美因人而異,但從營銷上來了解ASICS亞瑟士,可以清晰地看到品牌非常明確的幾個偏好:
1、瞄準運動賽道,主攻專業化
首先,ASICS亞瑟士并非不營銷,而是營銷主攻專業運動方向。
運動品牌的核心實力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包括對頂級賽事的贊助和頂級運動員的支持。
這種贊助不僅僅是品牌曝光的手段,更是品牌與體育界精英的深度合作。通過贊助頂級賽事,品牌能夠將自身形象與體育精神緊密聯系在一起,賦予品牌更高的認可度和價值。
在頂級賽制上,ASICS亞瑟士不僅成為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奧運歷史上首家正式的運動鞋贊助商。
同年,ASICS亞瑟士成為紐約馬拉松的官方贊助商,ASICS亞瑟士與紐馬連續合作了25年,每年為紐馬推出主題跑鞋,二者長線合作直到2017年NB替代ASICS亞瑟士成為紐約馬拉松的贊助商。
2011年紐約馬拉松前,品牌獨具匠心地在繁華街道上設立了一塊長達20米的巨型屏幕,上面播放著馬拉松最快成績創造者Ryan Hal奮力疾奔的震撼畫面。Asics巧妙地為大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親身“挑戰”馬拉松速度紀錄。
在頂級賽事上的數次露面,ASICS亞瑟士的名字與頂級大賽緊密相連。更穩固了“跑鞋之王”的名號。
2、精英引領,大眾共鳴
同時,與頂級運動員的合作也是品牌實力的重要體現,這不僅能夠為品牌帶來專業性和可靠性的認可,還能夠通過運動員的影響力將品牌推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ASICS亞瑟士品牌深知,相較于追求短暫的流量效應,根植于專業運動領域才是運動品牌的真正根基和長遠之道。
因此,所以2019年,ASICS亞瑟士成立70周年之際,其總部制定了新的營銷戰略:
逐步將戰略重心從借助流量明星迎合普通大眾,過渡到深度耕耘專業跑步人群。
這一轉變不僅彰顯了品牌對專業運動的執著追求,也體現了品牌對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念。
ASICS亞瑟士將營銷中心放在精英跑者和圈內的意見領袖上,將品牌力和產品力擴散到大眾消費者中。
#2024全國室內田徑大獎賽# 濟南站(左)
2024#成都雙遺馬拉松#(右)
在ASICS亞瑟士的簽約名單里,我們能夠發現那些熟悉的頂級運動員面孔。
ASICS亞瑟士大中華區品牌大使是中國速度滑冰名將、索契冬奧會冠軍、國際奧委會委員張虹。
張虹
品牌曾簽約馬來西亞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曾多次獲得世界冠軍和奧運會獎牌的李宗偉;獲得過世界田徑錦標賽和奧運會獎牌的埃塞俄比亞長跑運動員德克薩斯·朱利安(Dejen Gebremeskel);美國長跑運動員,多次參加奧運會并取得優異成績的格朗·德萊姆(Galen Rupp);肯尼亞長跑運動員,擁有多個國際比賽的冠軍頭銜的切里·威博(Cheruiyot Tirop)……
與此同時,ASICS亞瑟士也關注和培養未來運動新星。
在國內,品牌贊助了中國田徑運動員韋永麗、劉德助、陳佳鵬,網球運動員張帥,重慶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冠軍運動員趙浩等優秀運動員參與頂級賽事。
在國外,品牌在肯尼亞創辦了CHOJO訓練營,旨在培養精英跑者。
其中男子馬拉松團隊的核心成員布里明·基普科里爾在去年的法蘭克福馬拉松中奪冠。而CHOJO訓練營的運動數據也應用于跑鞋當中,也讓品牌不斷迭代產品力,幫助跑者提高成績。
CHOJO訓練營
ASICS亞瑟士也注重培養賽場上的未來力量,通過運動力量助力兒童培養身心健康,品牌支持非洲保護和教育,在布隆迪、埃塞爾比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和加納、塞內加爾等地支持兒童運動。
明星運動員也好、精英跑者也好,這些人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他們與ASICS亞瑟士的聯系,不僅加強了品牌形象,也為ASICS亞瑟士在運動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3、深耕本土,用專業塑造品牌力
作為ASICS亞瑟士的重要版圖,中國市場的陰晴直接影響了集團業績表現。
2023年上半年,上半年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39.6%(日幣基準),中國市場已成為除歐洲、北美、日本之外的ASICS亞瑟士全球四大市場之一。
近年來,ASICS亞瑟士在本土化營銷戰略上頻頻發力,尤其是在競技體育還是大眾體育方面,都能頻繁看到ASICS亞瑟士。
去年,ASICS亞瑟士不僅成為“上海10公里精英賽”贊助商,更與中田經紀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推出“中國跑者X ASICS亞瑟士破速集訓”活動。
中國跑者X ASICS亞瑟士破速集訓
中國跑者×ASICS亞瑟士破速集訓特邀運動員蘇飛以29分48秒的凈成績,
榮獲中國籍男子組冠軍,并成功打破了個人最好成績。
品牌為精英運動員提供專業教練、擬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并輔以產品支持,助力各位跑者突破自我極限,實現更科學、更高效的訓練提升。
不僅如此,ASICS亞瑟士成為網球賽“上海勞力士大師賽”指定贊助商,提供專業網球鞋類裝備;還推出了原創IP賽事“ASICS亞瑟士青少年網球巡回賽”,旨在助力新生代的體育發展;2023年與“白玉蘭網球節”合作,打造線下擂臺賽和趣味性的互動游戲「打球進洞」。
優質的賽事服務,專業資源整合、多元產品矩陣,打造高質量路跑賽事,這一系列本土專業化營銷動作,不僅讓品牌幫助廣大運動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以運動提振身心,更讓品牌與精英運動員和大眾建立連接,品牌在長期露出中不斷夯實消費者心中品牌專業化的形象感知。
四、
75歲鞋圈極客
逆風翻盤的背后
在之前的幾年里,品牌的力量似乎經歷了一段相對的低谷期,這種削弱的力量不僅體現在市場銷售和品牌影響力的下滑上,從日本備受矚目的傳統賽事——「箱根驛傳」中也能窺見一二。
箱根驛傳作為日本歷史悠久、影響力深遠的馬拉松接力賽事,一直被視為各大運動品牌展示實力與魅力的舞臺。
1、從被零封,到絕地反擊
然而,前幾年ASICS在箱根驛傳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據相關媒體統計,參賽者穿著ASICS亞瑟士的跑鞋占比:
2020年第96屆,本土品牌ASICS從2017年的占比32%;
2021年第97屆箱根驛傳比賽中穿著Asics鞋子的跑者人數為0。
盡管作為日本本土品牌,ASICS亞瑟士并沒有保持住主場優勢,依然被nike的厚底跑鞋攻下城池。
2021年的被零封,媒體戲稱“ASICS亞瑟士趕出箱根”。
不過,運動品牌的競爭屬性就跟競技體育一樣,充滿了戲劇色彩。
據跑步媒體《哎呦好慢》透露,2022年元旦,ASICS亞瑟士在《日本經濟新聞》發布了一個整版廣告,上面寫著「わたしたちは、何度でも起き上がる。(我們總要站起來)」。
「わたしたちは、何度でも起き上がる。(我們總要站起來)」
海報文案:
2021年1月
在賽場上,ASICS的鞋子消失了。
不管輸掉多少次,我們都要向前看。
前進是痛苦的延續。
但是,我絕不會放棄直面跑步。
比任何人都認真地面對奔跑。
一直的失敗能完結嗎?
這個廣告宣告ASICS亞瑟士即將展開對Nike的反擊。
同年6月,品牌發布了“METASPEED Sky”“METASPEED Edge”兩款產品。Asics體育科學研究所解析了肯尼亞CHOJO訓練營的跑者數據,以“讓跑鞋配合跑者的跑步方式”設計研發了拉長步幅和提高步幅的METASPEED系列產品。
2022年發布的METASPEED+
當時Asics體育工學研究所進行的實驗表明,與現有產品相比,在馬拉松全程中,METASPEED Sky和METASPEED Edge分別可以少走約350步和750步。
日本馬拉松選手川內優輝穿著以METASPEED的原型鞋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如此一來,日本跑圈反應迅速,越來越多的跑者又重新穿上了ASICS亞瑟士的跑鞋。
2022年第98屆箱根驛傳,有 24位參賽者穿著ASICS跑鞋;
2023年 99 屆箱根驛傳,有 32 位參賽者穿著ASICS跑鞋。
再到今年的 100 回,56位參賽者穿著 ASICS 跑鞋。
ASICS亞瑟士正在逐漸回歸到賽場中心。
2、富有人文氣質的鞋圈極客
從箱根驛傳零封到反擊,一個運動品牌的核心實力,還是要數產品實力。
從產品緯度上看,跑鞋的核心產品力中,當家科技是關鍵的一環。
Nike以 Air 氣墊著稱;SAUCONY 核心技術是 Everun緩震技術;adidas擁有 Boost 科技;New BalanceAbzorb緩震技術……
提及ASICS亞瑟士,當家科技當屬GEL緩震膠技術。
GEL是ASICS亞瑟士跑鞋的靈魂所在,它的緩震性能為跑者提供了效果顯著的緩沖與保護。以1993年發售的GEL-KAYANO 第一個型號為例,GEL-KAYANO已經迭代到GEL-KAYANO 30。
GEL-KAYANO 30
而 GEL科技也歷經發展了三十年,其功能和設計也不斷提升,從最開始封閉設計到如今的設計外露,GEL科技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ASICS亞瑟士品牌的技術力的代表。
ASICS亞瑟士曾巧妙地運用GEL緩震膠技術策劃了一個營銷事件。
他們讓雞蛋從高達6米的地方進行自由落體運動,最終雞蛋落在GEL緩震膠上,大眾認知中脆弱的雞蛋并沒有摔碎。
一顆從6米高空落下的雞蛋
這一營銷事件,直觀而生動地展示了ASICS亞瑟士GEL緩震膠的出色性能。
自此之后,GEL緩震膠技術深入人心的當家科技,為ASICS亞瑟士品牌在市場上贏得了口碑和關注。
盡管ASICS亞瑟士在硬核科技方面表現出色,但其同樣在人文領域上傾注了不少心血。
無論是主動出擊還是意外亮相,我們都能在諸多影視和動漫作品中捕捉到ASICS亞瑟士的身影。
例如,中國功夫影星李小龍的穿搭風格中,就曾有ASICS亞瑟士(當時為鬼塚虎)的身影,其經典形象在《殺死比爾》中得到了復刻。
李小龍經典look
《殺死比爾》致敬
而在動漫《排球少年》中,我們也能發現主角日向翔陽所穿的原型鞋正是ASICS亞瑟士,為這部作品增添了濃厚的運動氛圍。
這些文化營銷不僅展現了ASICS亞瑟士的技術實力,更賦予了品牌獨特的人文氣質。
ASICS亞瑟士不斷探索與革新,引領運動科技的營銷潮流。2019年,ASICS亞瑟士邀請來自全球的運動員共同參與一場沒有終點的比賽,在鹽灘上與自己比賽。
ASICS亞瑟士在鹽灘上與自己賽跑
賽事紀錄片邀請到Netflix 《弗林特鎮》以及獲獎紀錄片《霸王龍》的作者和導演的 ZCDC執導。從創意美學與產品科技相結合,通過對選手跑步數據拆解,ASICS亞瑟士印證了GLIDERIDE 跑鞋幫助運動員節省體力的卓越性能。
作為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不僅關注到了運動,更深入內心深處,深入運動時心理變化和精神狀態。
個人最好成績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種感覺...
其中,品牌發起的Mind Race實驗,這項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研究,量化了運動對心理及精神狀態的影響,覆蓋了16個國家和地區,揭示了全球精神健康狀況的全貌。
Mind Race實驗
通過這一實驗,ASICS亞瑟士期望能夠激發更多人對運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緊密聯系的認知,并直觀地感受到運動對情緒乃至精神健康的積極提振作用。
同樣是聚焦心理和運動之間的聯系,去年日本ASICS亞瑟士推出的一支短片,展現了運動給青少年心靈帶來的快樂與撫慰。
日本ASICS亞瑟士青春短片
ASICS亞瑟士在國內還攜手泛心理學生活方式品牌KnowYourself,共同推出了情緒測試。測試以運動為導向,幫助人們更好地調節情緒。
KnowYourself情緒測試
通過參與測試,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并根據測試結果獲得個性化的運動建議。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個體的情緒管理能力,還進一步強化了運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系。
在本土化營銷策略中,ASICS亞瑟士不僅積極打造線下社群ASICS亞瑟士RUN+型動社,還通過創新的營銷方式深入探索品牌的人文力量。
ASICS亞瑟士RUN+型動社
品牌與“佟晨潔的正常生活”和“隨機波動”等知名播客平臺展開合作,借助播客這一新興媒介,深入探尋女性在運動中的自我力量與成長。通過與這些具有影響力的播客合作,ASICS亞瑟士逐步將品牌的核心理念印刻在消費者認知之中。
“佟晨潔的正常生活”和“隨機波動”
結語
想寫ASICS亞瑟士,源于腳下那雙ASICS亞瑟士。
起初對它的印象,似乎也是低調、務實、舒適、專業......這些詞匯。
隨著了解深入,ASICS亞瑟士的品牌形象逐漸豐滿起來——
它是低調沉穩的鞋圈極客:
不管是普及大眾消費者的GEL緩震膠技術,還是為專業跑者設計的尖端運動跑鞋系列METASPEED,以及圍繞專業運動人群為核心的營銷戰略。
我們都能感知到,這個品牌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么。
ASICS亞瑟士明確自己植根于運動本身的專業定位、扎實走穩每一步的專業營銷戰略和在科技力下踏實做產品的品牌態度。
也是別出心裁的弄潮兒:
盡管時尚是一陣風,誰也不知道復古這陣風能刮多久。
ASICS亞瑟士與新銳有趣的小眾品牌和設計師一起,打造非常有自己態度的聯名風格。
它用產品打破既有聯名框架限制,聯名活動不為造爆款,而是匯聚起時尚玩家的小眾偏好。
ASICS亞瑟士成為運動品牌的時尚聯名聯名中的獨特存在。
更是75歲的斗士:
競技體育場上,勝負之爭往往殘酷無情,而在這背后的運動品牌世界,同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盡管曾被NIKE在家門口被零封,但ASICS亞瑟士向NIKE展開反擊,想要通過產品技術力將失去的再一步步拿回來。
能讓人感知到,這個品牌有觸底反彈的精神與自我革命的勇氣。
而以上這些,都是ASICS亞瑟士能夠歷久彌新的關鍵。
參考資料:
蟬市,所有不愛穿球鞋的人,都能在ASICS找到歸屬,2024-04-12
哎呦好慢,0→24,去年被「趕出箱根」的亞瑟士絕地反擊 耐克獨大局面松動但仍占七成,2022-01-04
Asics亞瑟士品牌發展史,亞瑟士官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