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下,看清楚“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優缺點
原標題:效果一時爽,品牌沒法漲
如果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那么人的記憶只有七天。試想年前最大的瓜是什么?某蒙。眼瞅著態勢愈演愈烈,突然春節來到,這個瓜的熱度瞬間被春節這個超級熱點淹沒,大家樂呵呵的過年去了,某蒙因此躲過一劫,賬號依然在。而且經過七天的春節假期,年后大部分人早就把這事給忘記了。
這個事情我們不做過多的討論,咱們只從現象上分析其本質。人們的情緒從被激發,到高漲,到熄滅這個過程,是做產品推廣不得不面對的一種普遍現象。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抖音這個用戶量已經過億的產品,在春節期間依然不遺余力的在大力推廣。
其目的一方面是獲得新用戶,另外一方面是怕被人遺忘。因為抖音沒有強關系鏈,一旦用戶玩膩就會流失掉,不像微信,即使感到厭煩,也不得不繼續使用,萬一有紅包呢?因為人的健忘屬性,企業做品牌的難度相比做效果就難了很多。
這篇文章從人的記憶特點出發,對比“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優缺點,讓大家在新的一年產品推廣中,能夠有的放矢,少花錢,多辦事。
一、短時推廣看效果,長時推廣看品牌
二、如何搭配回報率最高
三、19年產品推廣的新趨勢
一、短時推廣看效果,長時推廣看品牌
行業不同,企業的生命周期也不同
在互聯網行業的同學應該都知道生命周期這個詞,生命周期常指的是手游,手游的生命周期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兩三年,容易直觀的表現出來。像生命周期在四五年以上的,比如博客、直播,如果沒有一個長時間的觀察,不太容易被察覺,畢竟多數人的記憶只有七天。
同產品一樣,企業是也有生命周期的。互聯網公司的周期一般在兩年到五年,過了這個時間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否則公司的業績會停止增長甚至下滑,騰訊和阿里創辦20年了,還不斷的在拓展新業務,不進則退,百度似乎明白了這個道理,今年開始大力推廣百度APP了。
相對于互聯網行業,傳統行業的公司生命周期就長多了,公司的業務穩定后,依靠老顧客和持續不斷的獲得新用戶,只要不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傳統企業活個十幾二十年是很正常的。不論傳統還是互聯網企業,都需要推廣,因為生命周期不同,在推廣的策略上也會有差異。
依據生命周期,選擇推廣品牌或是效果
互聯網公司賺快錢的多,一兩個月回本,翻個十幾倍的例子也不少。這種注重短期回報的公司,適合做效果推廣。對他們來講,品牌什么的不重要,今天賺錢今天開心,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很多互聯網公司人不多,可能十來個左右,一年賺的錢,可能比有幾百人的工廠還要多的多。
有兩家做快消品的公司,一家是老干媽,另外一家是做蜂蜜的。這兩家的玩法剛好是品牌和效果,老干媽的軟文,一點一點的影響著人們的購買決策,而蜂蜜投的最多的資源是公眾號,用戶即看即買,抓的是用戶那一瞬間的心動。所以,十年后,老干媽大家依然記得住,而蜂蜜,十天后大家就找不到購買入口了。
企業在選擇品牌推廣或者效果推廣時,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短平快,還是一個長久遠的公司。當然,我們大家想要的都是長久遠的公司,但實際上嘴上說著要,身體卻不誠實。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再去選擇投放哪種廣告會更為合適。
二、如何搭配回報率最高
混搭是推廣的必然選擇
只推效果廣告和只推品牌廣告的企業都很難做大,最好的方式是混搭起來推廣。預算比例的拿捏,會很有考究了。就像煲湯放鹽,鹽少了,湯淡了,鹽多了,湯咸了。鹽的分量要根據火的大小,湯的多少,人的口味來放。品牌和效果的投放預算比例也是如此。
我在做手游推廣時,假設推廣預算是100萬,至少會有10%的費用拿去買媒介的資源,手游比傳統行業的一大好處是,即使是媒介的品牌廣告,也是可以引導到下載詳情頁的。這樣可以算出來回報率,不過軟文的投放是很難評估了,沒有瀏覽量,轉化率的數據,不過還是要投的。
效果廣告占大頭,品牌廣告占小頭
這是我經過的幾家公司得出的一個結論,有個結論更有趣:只做效果廣告的公司,不一定會掛掉,但是只做品牌的,企業說不準就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對于企業來說,活下去是第一法則,只有公司正常運行時,才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效果廣告是可以保證這一點的,讓企業有用戶,有訂單,有收益。
品牌是在效果推廣穩定,公司想擴大規模,提升實力時,才開始進行的。也可以同步進行,但對預算的把控要很精準,品牌推廣的費用過大,會影響到公司的現金流,之前小黃車花幾千萬請明星代言,投資衛星,亂花錢,導致現在沒錢,連順豐的快遞費都還沒付。品牌和效果比較好的投放策略是:效果廣告產生營收,部分營收做品牌,初期錦上添花,后期如虎添翼。
三、19年產品推過的新趨勢
效果廣告的價格增長放緩甚至下滑
用戶獲取成本的價格是一年比一年高,媒體的價格也是如此。這個價格指的是效果廣告的投放大頭:手游。18年版號的限制,手游數量的減少,投放預算的降低,讓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減弱。我預計19年的趨勢是,好產品,低預算的產品,適量的去投放,也是可以買到些用戶了,成本會下降一些。
新的推廣方式會不斷涌現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了,小河怎么辦?就看哪家小河的競爭力更強了。19年企業的生存環境不容樂觀,為了生存,企業不得不想新的推廣方式,尋找新的突破口。如果想到了,繼續輝煌一兩年,如果想不到,結果必然是裁員滾滾。維護好老用戶,尋找更低的獲客方式,是企業未來幾年的主旋律。
綜上:
效果和品牌各有優勢,什么時候推哪種需要摸索和測試,也可以多向同行取取經,不過每家的情況不一樣,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繼續學習,繼續成長是咱們大家畢生的事情,19年繼續努力吧。
作者:老虎
公眾號:老虎講運營(ID: laohujiangy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