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到底是誰寫的?董宇輝粉絲“叫板”東方甄選
原標題:董宇輝的“丈母娘”粉“叫板”東方甄選,背后遠不止文案風波這么簡單
人紅是非多,這次輪到“直播文案天花板”董宇輝了。
用5G網速帶還不了解情況的小伙伴們沖個浪:東方甄選和董宇輝最近在幫吉林省合作做宣傳,而其中董宇輝現場朗誦的關于吉林省的小作文一如既往走紅,但卻紅出了一次事故。
事情源自“東方甄選”官方ID在評論區的一條置頂評論,大意為“董宇輝的那篇小作文,不是董宇輝自己寫的,是官方團隊的小編寫的。甚至此前有好幾篇類似的小作文,也都是小編寫的,董宇輝只是負責在前臺作為“演員”去演繹出來而已。
有熱心網友還整理出了東方甄選的多個省份的文案,包括這次董宇輝念的吉林文案,讓大家品評文案文筆、風格是否出自一人之手。
吉林
山西
四川
河北
廣東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好奇,“這有什么好吵的?”
但凡有點職場常識的人,大概率都清楚小編講得其實也沒啥毛病,這不就是正常的職場合作嗎?每個人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分工及其對應的責任與榮譽也不同,前臺從某種程度來說確實承擔了更多的光環,但在流量亦能覆舟和反噬的今天,翻車也是常有的事,稍有不慎進而招致罵名、下播甚至永久下班的主播也不在少數。
但董宇輝的“網絡丈母娘”們并不罷休,大有“小事化大”之勢,將矛頭對準東方甄選小編,評論區一陣炮轟,認為是“自家孩子被欺負了”,自己必須守護。
結果就是,戰火范圍越來越大。董宇輝本人表態,“我們那個自稱很了解業務的小編在評論區胡回復,導致很多朋友心里不舒服”。
同事小編則使用東方甄選官方ID多番應答。
而東方甄選CEO孫東旭也緊急調停并出面PR,表明小作文是董宇輝和團隊共同創作,而東方甄選是一個團結友愛,分工非常明確,遇事一起去承擔,一起去創作,一起去共贏的團隊。粉絲觀點極端,是捧殺和拉踩。
再加上東方甄選的另一位主播,盼盼也加入戰場。至此,一場“文案風波”在各方吃瓜和積極參與中,演繹成了影響一家公司雇主品牌形象的公關危機。
認為東方甄選背刺董宇輝的粉絲們頂著“董宇輝丈母娘”的名號,涌入高途佳品、學家優品等競品直播間,為后者送去了潑天的富貴。
與前一天的2.7萬人相比,當天有60萬人涌入高途佳品直播間,流量翻了20多倍。文案風波后,仍有源源不斷的甄選團網友涌入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近5000人,而小作文事件發生的兩天前,直播間的在線人數峰值還不到100人。
同樣是由教培轉型帶貨的直播間“學家優品”,也收到了丈母娘群體的關愛,文案風波當晚有7.7萬人涌入直播間,對比前一天的2.5萬數據也是爆發式的增長。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方甄選直播間的流量出走。當晚東方甄選的觀看人次約818萬,此前三天這一數據為1210萬-1691萬,而當晚的最高在線人數始終沒有突破3萬,此前三天這一數據為7.7萬、21.9萬、4.3萬。
與此同時,東方甄選還面臨著粉絲與股價的“雙殺”。截至12月12日,東方甄選的粉絲一天掉了5萬,并且還在持續下降。而12月11日,東方甄選股價也在連續10天的上漲趨勢中下跌7.13%。
就連俞敏洪的抖音評論區也被攻陷了,比老板還操心競對流量增長情況趕忙來匯報“高途在線已經超過一萬了”,并對董宇輝予以“上帝賜予的禮物,看誰能接住這份禮物”的高度評價。
大伙兒都在等著俞敏洪的回復,驗證這個瓜最終是方是圓,但先等來的是董宇輝的回應。與真實事件的處理邏輯略有不同,大眾傳播邏輯中,解鈴人未必非得是系鈴人,小作文風波的關鍵人物其實是風頭正盛的董宇輝。
12月13日凌晨,董宇輝在抖音號發布長文回應了“小作文”一事,他表示,對于省級專場的“小作文”文案,有一部分是他親自寫的,如西安場和內蒙古場。還有一部分是他給小編提供思路和建議,小編錄音后創作并經過雙方討論修改最終完成。同時,也有小編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如果董宇輝感覺滿意,會極少改動或不改動。
對于吉林場的“小作文”,董宇輝表示小編的思路與他一開始的有所不同,但很好,因此基本上沒有進行太多修改。
同時,董宇輝也表達了對飯圈文化的反對立場,強調反對以“飯圈”名義對任何人進行污名化。
最后,董宇輝向俞老師(俞敏洪)和孫老師(孫東旭)在他職業和事業發展的道路上給他提供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董宇輝一氣呵成的回復,不愧是“直播文案天花板”,從厘清關鍵性爭議“文案到底出自誰之手”(其中分工合作的部分與東方甄選CEO小孫的說法是一致的),到客觀地指出飯圈極端影響以及自己的態度,最后再感謝公司領導栽培與支持,既也沒有過多地去指責小編同事帶來的影響,也保護了自己的“文案人設”,又不損害公司的形象與權益。
自詡為“董宇輝丈母娘”的粉絲們,怕是只會更加心疼與欣賞這位謙遜有禮的自家小孩,感慨一句“宇輝真的是太懂事了”。
而在筆者看來,董宇輝文案風波折射出來的,遠不止是極端的飯圈文化,還有內卷無法創造更多增量的大背景下,員工與公司的矛盾升級,而董宇輝即使收入已經不菲(被爆年收入有3000多萬),也依舊不可避免充當一個被壓榨的打工人角色,成為社會情緒的泄洪出口。
丈母娘口誅筆伐小編搶功勞,教育東方甄選要對董宇輝“這個上帝賜予的禮物”好一些,何嘗不是對自己平時在職場中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的控訴?只是不好為自己爭取的利益,怎么著也得為“自家孩子”爭取上,決不能讓他受了委屈。
只是這一鬧,到底是幫忙還是幫倒忙?個人與公司更多是相互成就的關系,合則雙贏的情況下,大家自然選擇合作,分若能兩利,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直播暴富的沖擊下,主播和公司分家的事,這幾年簡直不要太多。
再怎么宣揚,公司也不是家。董宇輝與東方甄選也逃不開這種關系。董宇輝作為個人貢獻者的影響力越大,其個人自我價值的追求與公司系統化增長的沖突其實就會越大。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公司在成立之初,往往要靠創始人光環和人設去做公關、搞流量和聲譽,但當公司體系化、市場化后,往往要有意淡化創始人的光環和影響力,讓公司品牌走上前臺的原因所在。
一家強烈依賴個人魅力與能力的公司,其增長與成功都是非常不穩定的。一是人的位置的不穩定,不是老板可以走人,多個合伙人也可以要求分家;二是人本身的不穩定,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個人的過錯可能導致公司的危機。成熟的連續創業者會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而這一鬧,相當于是把二者的沖突擺在臺面上。至回應時,臺上的風波暫時消了下去,但臺下的涌動或許才剛剛開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