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1664,成年人的小藍瓶,當然不是補鈣的那個。
坊間有很多關于它的說法:
有贊銷量的——“夜店三劍客”(另外兩個是福佳、科羅娜);
有調侃口味的——“香精皇后”;
更多還是在說,它像是一瓶女士啤酒。
身邊的老饕有時會對我手里的國產1664不帶惡意地笑著來一句:本來就是給你們小姑娘喝的,現在加了香精更是了。
凡事要往好處看,刻板印象的另一面可能就是機會點:
女人喝的啤酒,似乎不太一樣?而且它確實打破了一個行業印象:啤酒這種更“雄性”的品類,也可以很女人。算是女性在啤酒市場的一次話語權勝利。
進入正文,一起來認識來自法國的小藍瓶——凱旋1664。
一、1664,嘉士伯在國內啤酒市場打出的高端牌
2015年前后,國內啤酒市場不大不小地變了天。
青島收購三得利啤酒,并用光明品牌名統一銷售。自家技術也沒耽誤,陸續推出白啤、IPA、皮爾森,再次當了回最爭氣的國產品牌。
百威英博收購國產精釀品牌拳擊貓,并將美國精釀鵝島、比利時啤酒福佳推向國內。
另一個外資巨頭嘉士伯,調兵遣將讓一個法國啤酒品牌攻占高端市場。它就是我們的主角,凱旋1664。
雖然不盡全面,但從國內五大巨頭相對統一的動作,我們能大致感受那幾年國內啤酒高端市場的磨刀霍霍。(按市場份額排名:華潤雪花、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那時距離啤酒高端化爆發期2018年-2020年,還有一段時間。
品牌不完全,歡迎補充
國內啤酒市場從被大綠棒子統治,走向了另一階段——精釀開始興起。
所謂的大綠棒子是大家的一句調侃,泛指用綠酒瓶包裝的工業水啤。價格多在6元以內,口味比較大眾。而興起的精釀讓大家嘗到了啤酒的另一種滋味——甜。(注:甜味源于麥芽和釀造技術,并非添加劑,文章不討論任何添加劑話題。如果沒感覺到有甜味,可用“麥芽糖”試著理解。)
相較于五花八門的啤酒種類,或者清爽、麥香、泡沫種種賣點,甜更容易擊中味蕾,增強飲酒的歡愉。
類似的甜味哲學,幾乎在各個「飲」行業都得到過驗證,自帶甜感的往往更好賣。無論是咖啡、茶飲、低度酒、洋酒白酒…如果此前未在該品類有過甜味體驗,品牌產品的成功率會再翻倍。
甜,打開了人們對啤酒的關注度。
這時就不得不提到白啤,人們印象中的“精釀=高端”也好,“啤酒是好喝的”也罷,都繞不開它。白啤也是國內賣的最多的精釀之一,品牌的第一批精釀里總有它。(白啤里添加有小麥芽)
1664白啤,正是它的經典款。也就是說,品牌的成功是踩在白啤受歡迎的基礎上。
但白啤那么多,為什么是1664沖上了榜單前列?
更多產品
百香果口味
覆盆子口味 另還有更多啤酒種類
二、精準的法式定位,攻心又聚焦高端
精釀啤酒本質上賣的是高端,但在這個課題上,絕大多數品牌和廠牌的思路還是局限在啤酒本身。
拼品質的:比如產品獲獎、原料和釀造技術的正統性,是比利時白啤、德式、國產……
用新消費的思路做產品的:卷包裝設計、取一個靈氣感性的名字……
有用,但是還不夠。這些思路或許能占領一片市場,但是很難打到頭部位置。在這種情況下,誰能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誰就能拿到關鍵賽點。
1664很聰明,它找到了捷徑。既然根本目的是要打高端,就沒必要用精釀啤酒繞,1664用了一個人人都懂的詞——法式生活,成功在產品和高端啤酒之間畫上了等號。
2020年,1664在國內提出全新口號:「玩味新法式」。那是它進入中國的第五年,品牌的營銷自此一馬平川,也串起了之前所有鋪墊。
品牌片——玩味新法式
但是,究竟什么是法式,法式又意味著什么?法國作家讓·路易·卜勒說過,
巴黎女人是傳說中的一類生物。如同獨角獸一樣,沒人見過她,但所有人都了解她。
這里巴黎女人的意象,也可以用來詮釋人們對法式生活的想象。
時尚優雅,浪漫而不失天真。
1)時尚
合作放大藍色效應:從名利場到小眾先鋒
說到巴黎、法式,少不了去看看秀場。2017年、18年上海時裝周上,1664兩度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參與其中。
除了品牌展位、產品融入等常規曝光外,1664特邀法國設計師以品牌色法藍為靈感,推出高定時裝。在法式晚宴、品酒會后,1664法藍秀壓軸開幕。
2017年
第二年,雙方進一步優化現場呈現,打造出酒吧+T臺觀演模式。大家可以邊喝酒邊看秀,體會一把不刻意的時尚、不那么物化的法式高級。
2018年
一些中奢品牌前兩年也曾將秀場打造成情景劇。模特用一種反T臺的走秀,詮釋時尚和品牌的個性。1664無意中將這個概念提早了幾年。
Vogueme明星派對是時尚行業的年度盛事之一,1664連續兩年,拿下了它的贊助權。當品牌代言人倪妮身著星光高定禮服走上紅毯;1664及其標識性的小藍瓶,以贊助者、氛圍擔當、派對QUEEN等不同角色融入現場,贊助目的也有了最大化體現。
贊助Vogueme明星派對,代言人倪妮出席
這種資源我們羨慕不來,但是能從中看到一場好的明星營銷,其本質是成功借勢,美美與共。
在這之中品牌更像是一個隱喻,隱喻特定的身份氣質。就像依云贊助《歡樂頌》,由高知精英安迪帶其出場。難點可能是品牌怎么定義自己,又想讓用戶怎么想象品牌。
與此同時,1664在類似的名利場中會強調色彩營銷,不斷借「法藍晚宴」等藍色效應,釋放品牌色影響力,進一步建立小藍瓶標識。
強化品牌色
在流量曝光過后,1664后續逐漸收窄了話題口,轉而與獨立設計師、藝術家合作。如果說之前重在鋪聲名、曝聲量,后期則是為已經成熟的時尚感,注入更多色彩、獨立性。
1664 攜手法國獨立設計師推出限定周邊
2)文化
做中法使者,讓多元文化藝術交融…在啤酒泡沫里
即使不提那些文學藝術史,單是上個世紀法國街頭咖啡店里的文化盛況、名人軼事,足令人遐想。
1664自然做起了中法文化的鏈接者。品牌與法國領事館達成合作,連續兩年贊助中法文化之春活動。其中在音樂節和畢加索藝術展上的亮相,為品牌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價值。
被稱為必看音樂劇之一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被引入國內后,1664第一時間贊助了廣州站場次,并參與前期推廣工作。持續的文化營銷不僅為1664帶來了隱形溢價,也讓品牌和產品輻射到相關人群。
另一邊,1664也試圖在品牌和中國文化之間找到融合點。1664聯手創意藝術品牌YEENJOY STUDIO,以陶瓷和埃菲爾鐵塔為靈感,重塑小藍瓶。
共創陶瓷瓶
在這之外,品牌圍繞產品做了更多藝術嘗試。1664在藝術家風格和品牌之間找到了交集——藍色。現代藝術先驅蒙德里安的黃紅藍象征,以及莫奈那讓人無法抗拒的印象派藍,都成為1664創作聯名禮盒時的靈感。
藝術家聯名禮盒——蒙德里安
桃紅啤酒禮盒,藝術家冰箱貼+開瓶器
莫奈系列
借此,1664不僅放大了品牌色標識度,也為自己的法藍色注入藝術價值。小藍瓶的時尚性與藝術感螺旋上升,品牌也能更好地用流量和文化兩條腿走路。
三、從時間空間入手,強化法式飲酒場景
但這些往往限于特定人群、核心會員,活動還在小圈子內。影響更廣也更為大家熟悉的,還是1664在明星和城市營銷上的布局投入。
啤酒以及整個酒品類有些特殊性,消費場景并不是那么自由,人們對喝酒的印象也比較固定。
怎么做好場景教育,是個問題。
當年低度酒能火的原因之一,是以RIO為代表的品牌將「都市獨居女性微醺」這一場景持續打透。隨之產品也帶上了一層浪漫、文藝色彩。
再比如,早年威士忌能被更多亞洲人接受,離不開三得利。是它將威士忌+蘇打水,嗨棒這種喝法推廣到眾多餐廳。熒幕上成功人士標配的威士忌,變成可以日常配餐的酒水,消費頻率提升了。
1664要做的也是類似功課。
1、走進社交時間:「下班酒吧」城市巡游
2018、19年,1664重點開展「下班酒吧」城市營銷活動。策略很清晰,鏈接都市白領人群,將「下班喝啤酒」心智持續滲透。
無論是概念玩法還是實際場景搭建上,1664都設計得較精致。夾在洋酒和啤酒的中間,有一定儀式感卻又不厚重。也可以說,在所有操盤過程中,1664并沒有將產品單純看作啤酒。它更像是生活情趣、浪漫的象征。紅酒、洋酒、雞尾酒種種玩法,都能轉化到1664的營銷形式中。
「下班酒吧」以城市巡游的方式先后去到西安、鄭州、成都、上海多城。以首站北京為例,品牌在三里屯打造出戶外酒吧,特邀陳妍臻作為明星店長。
除了聚焦白領強化下班飲酒場景,「下班酒吧」承載的還有法國“到點了就去喝一杯”的休閑習慣。借此放大品牌的法式氣質,以及啤酒文化中,放松、有情調的那一面。
活動文案:
我找好地方了,你隨便遲到。
下班不喝一杯,難道趕晚高峰嗎
愉悅地喝著,專車司機再晚一點都不介意。
第二年,1664在創意中更加強化了下班場景。現場整體布置成巴士空間,創意也在里里外外強調著「到點就要準時開始」。
是不是有點早C晚A的意思?1664也想到了一點。
品牌找到當時如日中天的瑞幸,組了次藍色CP。當時瑞幸的代言人還是張震和湯唯,和有倪妮的1664之間,豈止是般配。也算是最早一批玩日咖夜酒的品牌。
1664 × 瑞幸
從社交時間鏈接用戶,做完場景教育,然后呢?
上品牌,打定位。在影響人群消費習慣后,1664開始重點打造品牌聲量,強化區隔感知。
2、借城市展館,集中溝通法式浪漫
2020年底,品牌官宣迪麗熱巴為品牌代言人。如果說前文提到的時尚、文化種種是用抽象理解抽象的法式,那么迪麗熱巴更像是將法式具象化。她是品牌口號「玩味新法式」的靈魂人物。
2021、22年連續兩年,1664開展法式主題的城市營銷。空間是這波項目的重點,通過在各城核心文化商區打造「巴黎小鎮、藝墅」展館,1664不僅具象放大法式精神,也將一瓶啤酒打造成時尚單品,融進時尚小資的生活方式。
依舊以首站為例,2021年跨年夜1664在上海潮流文化勝地TX淮海,打造出一迷你版的巴黎小鎮。
上海跨年夜 打造巴黎小鎮
現場包括巨型紙雕藝術埃菲爾鐵塔、夢幻水晶球、3D光影秀等強視覺、符號、重氛圍的設計。多次在品牌片里出現過的法國街邊酒館也被還原,另有爵士樂隊駐場演出。
雖然人們體會到的是一種較為表象的法式——在吃喝玩樂中拉近想象,但這確是有效的營銷。尤其把它放在整個啤酒市場中橫向比較,更能突出法式定位的獨特。
幾個月后的「巴黎藝墅」項目里,1664借助上海愚園路街區的人文感,重點營造出法式生活方式。
巴黎藝墅 城市慢閃
代言人迪麗熱巴空降
相比跨年夜活動的絢麗感,這次巴黎藝墅更像一場為期更長的慢閃。現場大致分為四大板塊,法餐廳、買手店、藝術角、以及其余品牌空間。1664營造的法式生活更加立體。
在成都站,1664與當地TOP酒吧喜之HONG‘S LOUNGE打造了聯名特調;與哈根達斯合作定制了兩款瓶形冰激淋。
兩個新增玩法的重點很明顯,前者提升品牌在酒圈內知名度,后者的受眾更廣——泛都市時尚人群。
1664 × 哈根達斯
整體看下來,開始提到的“1664是女人喝的酒”“形象氣質女性化”都更像是1664實行「法式定位」后的結果。定位決定內容,反過來內容也在強化定位。1664演繹的「玩味新法式」或許還比較模式化,但是已經讓品牌在國內高端啤酒市場獨樹一幟。
另外,從1664身上也能提煉幾句,不只適用于酒類品牌。
1)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永遠是門必修課。而簡單的本質是讓問題回到原點。比如1664的法式=高端。
2)要有找近義詞的意識。當然不只是類似的法式=埃菲爾鐵塔=時尚…等概念游戲。近義詞可以理解為借杠桿力,從某種類型活動、明星特質、空間能量、文化圈層,換來品牌需要的商業勢能,文化氣質、用戶人群……
3)明確一個理想化場景。無論是在品牌片還是1664的線下活動,始終能看到“法國街邊酒館”這個形象。
明確場景,有利于用戶形成知覺記憶,它放大了一種想象。很多時候,正是這個想象在影響著人們選A還是選B。
比如提到RIO,就條件反射地想到獨居女性微醺;科羅娜則是陽光沙灘日落;百威對應了分貝更大的音樂。國產品牌里場景更清晰的,應該屬這兩年突然起勢的烏蘇啤酒,代言人吳京讓品牌和產品的硬核度拉滿。烏蘇也贊助了電競、籃球等強競技性活動,強化對戰色彩。
四、永恒的命題——從哪里來,又往何處去?
最后,我們回到啤酒本身,也看看1664為什么能代表法式文化、巴黎女人。
1664所在的啤酒廠創立于1664年,是法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酒廠之一。1952年,酒廠用創立年份為其命名,禮獻英國新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登基,也敬酒廠這段風云傳奇。
1664啤酒由此誕生。
有了“女王登基儀式指定啤酒”的聲名加身,酒廠逐漸走上現代品牌道路,并得以擁有一整套超高規格的法國符號:
和國旗同色系的藍白紅視覺包裝;
選擇酒瓶時,酒廠用了在整個歐洲都有皇室貴族象征意味的藍色。在以綠或棕瓶為主的年代,不惜用上成本翻倍的藍色鈷玻璃,能看出酒廠對定位的確定和要做品牌的信念感。
總的來說,1664在今天打的這張法式牌,經得起溯源與歷史考證。擺在它面前的應該是關于未來的命題。拿下高端市場后,明天1664要去往何方?
答案之一,可能是超高端。
2022年,1664推出全新產品“巴黎之檳”,一款用香檳酵母釀造的白啤。750毫升,標準的香檳規格,定價189元。
相比青島、百威的千元啤酒,以及華潤雪花999元/盒(1L瓶*2)的“醴”,1664這款巴黎之檳還算是克制。
青島啤酒 一世傳奇 1.5L 1399
百威啤酒 大師傳奇 798ml 1588元
如果這場超高端之爭必不可免,1664的保守策略能否行得通,還未完全驗證。但是,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起碼巴黎之檳還沒背上啤酒刺客的黑名。
把啤酒打造成奢侈品,只是超高端的解法之一。更重要的也更能帶來銷量的可能是,升級消費場景,從理念上影響用戶。啤酒不只是燒烤火鍋配餐飲品、看球賽時的助興酒水,夜店酒吧里的瓶裝啤酒市場價也就是三五十元,百元以上的精釀會出現在什么樣的場景?想清楚這個問題,也就能讓高價變得合理。
1664目前還沒完全做到,但是品牌里里外外都在傳遞一種聲音:1664不只是一瓶啤酒。養成類似的心智,無疑對于品牌今后走超高端戰略有重要助益。
之前看到一家小店的招牌寫著“衣食住讀生活方式集成店”。個人認為,店家對生活方式的理解和總結,比目前看到的很多說法都要具體一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