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在《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1》中,與大家分享了個人對「用戶體驗」和「設計」的理解,以及2個設計原則。本文我們會再討論2個設計原則,它們是“一致性”原則和“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解釋”原則。
撰寫一份 app 計劃書并不容易,在產品創意和參與人員確定之后,有哪些需要進一步考慮的?有哪些需要詳細落實到計劃書上?本文為你列出幾點需要知曉、并且最為重要的事項,供參考。
轉了產品經理后,需要從更加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件事情,這其中也包括用戶體驗。但思考東西得多了、雜了,反而對于用戶體驗這件事情有了一些更加清晰的認識。
許多設計師在社區中分享的作品往往是為了炫技,而產品的邏輯通常都經不起推敲的,真正優秀的設計應該從更高的層面出發,而不只是做表面上的工作。
Apple Watch已正式公布于眾,在《紐約客》對這位蘋果首席產品設計師2萬字的特寫中,通過提煉的15個細節,讓你在了解他性格的同時,似乎可以從他身上了解一些蘋果的內部消息。
從草圖設計、膠帶圖、油泥模型到3D掃描和CNC加工,本文是寶馬概念車BMWi AURON的誕生過程展示,包括時間與周期,一起來看看寶馬的設計師是如何工作的吧。
德國iF設計大獎向來有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獎的美譽,與德國Red Dot、美國IDEA及日本G-Mark并列為國際四大設計獎項。iF設計大獎于近日揭曉了獲獎名單,從入圍的4783件作品中,評選出了75件金獎作品。一起來欣賞一下,順便可以拔草哦!
談情懷?說功能?在設計概念泛濫的今天,讓我們看看150多年前維多利亞時期的設計——件件都有料,讓你了解設計史的開端!
一成不變的婚禮請柬多少讓人有些視覺疲勞,在這里特別為大家精選海外那些創意浪漫的請柬!已經懷抱良人的抓緊機會參考,還閑掛著的..愿這些囍圖的祝福和好運帶你找到對的人。
精致、圓潤、鏤空、尖銳...它們竟然是巧克力!日本 Nendo 工作室正試圖創造一種新的巧克力概念,讓你從第一眼便開始享受賞味的過程。
國人抹不了的記憶,這是專屬于我們中國的記憶。?"中國東西”的展覽緣起于波普客2008年所編著的圖書《中國東西》。
優秀的產品應該是有人格魅力且讓人愉悅的。
鋪天蓋地的二維碼、喪心病狂的小紅點,還有繁花似錦的安卓ROMs…這些在中國遍地皆是的設計,到了國外境遇如何?今天微信一位國外產品經理對比了國內外設計的十大不同之處,讀起來有莫名的喜感,值得一看喔。
一個優秀的產品應該是有人格魅力且讓人愉悅的,這種積極的情緒便是由產品中的情感化細節來表現的。那些讓用戶“啊哈”的細節都將會傳遞下去,影響的將可以能千千萬萬用戶的體驗與口碑。
提到幾何,最先想到的就是高中磨人的數學題和一堆刻板的定理。然而,把幾何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卻出現讓人驚喜產品,誰說幾何是單調乏味的?那可不一定哦~
移動市場的激烈競爭,導致垂類產品同質化嚴重,設計大多停留在外觀改良和體驗改良的階段。本文從橫向設計出發,以“設計創造”對產品不同的特點和屬性、設計體驗、品牌標準進行設計思考。
一把舒適的椅子不僅對健康有益,更能提升生活品質感。這一次兼具美感與實用價值的椅子們,哪一把讓你眼前一亮呢?
著名工業設計大師馬克·紐森(Marc Newson)加盟蘋果,這讓我們對于蘋果產品今后的設計又增添了一絲期待與驚喜。據悉這位牛人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從上天的飛機到地上跑的汽車,從為奢侈品設計的配件到家具用品,涉獵范圍十分廣闊。
如果想成為產品設計師,未來應該去修哪些課、學習哪些技術?或許,你可以在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Julie Zhuo身上找到合適的答案。
Hartmut Esslinger在他的新書《保持簡單:蘋果發展早期的設計理念》中提到了自己與喬布斯的合作歷程,并向外界透露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消息。
什么是好的產品設計?或許沒有標準答案。因它永遠在推陳出新。看看在小編眼中讓人一眼記住的產品設計吧!
當我們拿到一款產品的包裝或者登入了一個網站的時候,你是否會留意到屬于這個產品的特定的字體設計或者使用,從而影響到你對這個產品最直觀的感受。精致、優雅、科幻、古典或是粗糙、難看?
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網頁設計、工業設計領域,彩通的影響都是根深蒂固的。本文展示的20個優秀設計作品是想向大家證明一點:有的時候僅憑色彩就足以令設計出彩,并且無一例外都使用了彩通的色彩方案。
可以肯定地說,世上最可愛的萌物都會涉及寶寶、動物或動物寶寶。.對設計師和營銷人員來說,寶寶萌和古怪萌的不同作用有著重大意義,尤其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為迎合社交媒體創造了相應的人物角色。
所謂品位,實際上是一種相當有價值去培養的能力。事實上,在任何一個行業里,品位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你應該具備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讓你了解自己應該渴求些什么,應該如何按照輕重緩急去處理事情,這種能力會讓你看事情更加清晰,并幫助你更加專注。
早在1980年代,Dieter Rams就開始關注這由許許多多混亂形式、色彩和聲音所組成的這個花花世界。由于設計并無法用任何數據去評斷它的好壞,下面Dieter Rams便提出了十項他認為好的設計該符合的重要原則。這也被稱為,“設計的十誡”。
本文是UI/UX設計師Jan Losert 的經驗分享。 跟大家聊聊我做產品設計兩年來的經歷和思考。說來慚愧,在產品設計上我一直沿用相同的設計流程,不過在我看來,它可能確實接近于理想的狀態。我將這些技巧劃分為四個部分:預處理、工作過程、后期處理以及效率技巧。下面讓我為你一一道來。
像 Spotify 這樣成功的公司當然只希望產出人們喜愛的產品,但是只有在產品上線之后,他們才知道人們到底喜不喜歡這個產品。Spotify 是如何解決這個悖論的?
在之前分享的「設計師職位的黑歷史」中最后提到了「產品設計師」這個職位,今天趁著余溫來說說我所理解的「產品設計師」是什么樣的。
無論你是在設計一個網站還是一個物品,關系的建立取決于我們體驗到的有用、可用和令人愉悅的程度。歸根結底,我們會基于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同樣的理由而與產品和服務建立關系。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