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開學上新:同學,我物了!
恰逢開學季,《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書出版了。相比于第一本書的基礎理論,這次新書所涉及到的物理學研究更為進階深入。如何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吸引到目標學生群體,讓他們燃起對物理的興趣?
在這個開學季,我們決定從大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場景出發,去挖掘他們最關注、最真實的痛點。為此我們提出了#同學,我物了#的傳播主題,在北京九大高校門口,用物理的方式,給即將開學的大學新生們開啟一堂大學預備課。
一、 創意海報:大學生活,你物了嗎?
關于學習: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
上課摸魚的快樂,到考試周都要還的
老師和我之間 仿佛有種量子糾纏
只要我沒去上課 必定會點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論文給我的力叫壓力
我給論文的力叫無能為力
關于大學里那些大冤種朋友們:
每個大學寢室都有一個顯眼包
正態分布 這很合理
擴散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和一個人說了小秘密
明天全系都知道了
有點摩擦也是好事
因為摩擦生熱
就不會冷場了
還有,關于戀愛:
絕緣體有時會變成導體
就像有些人 自己是戀愛絕緣體
卻總喜歡當別人的電燈泡
眾所周知,金屬能導電
為了跟Ta來電
我們終于處成了鐵子
黑洞和戀愛腦還挺像的
前者會扯碎星體,后者會粉碎三觀
引力的傳遞需要時間
今天你可能不喜歡我
明年開學可就不一定了!
黏度越大流動性越差
怪不得自習室里黏在一起的情侶
會坐很久很久很久
二、 線下投放:新學期開課啦,校門口長滿知識點
此次《張朝陽的物理課2》開學季上新,在北京大學西門站、清華大學西門站、北京郵電大學南門站、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站、北京科技大學北門站、中國地質大學站、北京師范大學站、中國林業大學站、北京交通大學站等九大高校站點的公交站牌進行了重點線下投放。
除了公交站牌的投放外,線下書店也是目標購書人群必會出現的場所,相應的開學季痛點場景文案投放自然必不可少。
“垂類投放+場景文案”的組合拳,讓物理變得生動有趣。
當一個個困擾著大學新生們的看似“無解”的問題在物理的邏輯中一一得到求解、被安慰驗證,一聲聲 #同學,我物了# 之后,其實笑一笑,生活也就沒什么大問題。
或許,物理依然是件令人撓頭的事,它艱深晦澀,并不好懂。
但我們相信,對世界充滿好奇求知欲的新生們,一定能上好生活中的每一課。
活動視頻
創作人員名單
策劃:小黑手,李琰
設計:張佳奇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SOHU 搜狐,品牌/廣告主
【背景與目標】
恰逢開學季,《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二卷書出版了。相比于第一本書的基礎理論,這次新書所涉及到的物理學研究更為進階深入,目標人群也更為細分——學生群體。如何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吸引到目標學生群體,讓他們燃起對物理的興趣,這成為了我們重點思考的部分。
我們決定從大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場景出發,去挖掘他們最關注、最真實的痛點。為此我們提出了#同學,我物了#的傳播主題,在北京九大高校門口,用物理的方式,給即將開學的大學新生們開啟一堂大學預備課。
【洞察與策略】
延續去年#萬物皆有理#的大主題,今年我們把目標和內容都細化瞄準到了學生群體,主打#同學,我物了#的主題。物理看似云里霧里,但仔細想想也很有道理。因此我們將物理和校園痛點、學生熟悉的場景相結合,用輕幽默的文案和簡約圖像,傳達#同學,我物了#的傳播主題。以場景+文案+媒介組合拳,觸達本書的目標用戶。
【創意闡述】
我們在內容上借勢“開學季”,以#同學,我物了#為傳播主題,媒介選擇北京高校集中的區域,定點投放帶有名校校名的站點,內容將學生群體的痛點、共鳴點、好玩的梗與物理內容相融合,用校園場景的痛點內容,抓住用戶的關注點,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滲透物理課品牌 線下物料再反打至線上進行二次傳播,線上線下串聯,放大物理書和物理課的曝光及聲量。
【結果與影響】
在#同學,我物了#的傳播主題下,通過打造“場景+媒介+文案”組合拳,將不同的物理輕幽默海報投放在北京大學西門站、清華大學西西門站、北京科技大學北門站等高校公交站。同時在書店也進行了重點投放。線上話題曝光達到500w+,整體項目曝光量大2000w+,項目期內新書銷量也有大幅提升。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