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一起破風去
公路車騎行熱潮席卷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騎友們通常組成車隊,騎著一輛輛公路自行車,在城市和郊區的道路上自由穿梭。作為生活方式的集散地,小紅書希望能夠更貼近這些騎友們,讓他們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騎行過程中的美好瞬間,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感知到騎行文化的魅力。
瀏覽了大量公路車騎行相關筆記,我們發現,提及騎行路上的經歷,小紅書上的這些公路車騎行用戶,都在討論破風。
關于破風,他們這樣說——
“68歲大爺給我破風!你問我為什么喜歡騎行,或許這就是答案”——阿楠Nicole
“我的破風搭子,有你破風真好呀”——野馬妍
“第一次給男騎破風,幫他贏了第四名”——力芙
在公路車隊騎行過程中,騎手其實是有“分工”的。有騎手擔任“破風手”,在隊伍前方領騎,承擔更多風阻。在個人賽中,“破風手”們往往犧牲自己,在隊伍前面輪流破風,幫助“沖刺手”獲勝;在團隊賽中,“沖刺手”往往更多擔任“破風手”一職,以幫助隊友獲得團體的勝利。
破風,是騎友們有共鳴的“黑話”,更是公路車騎友間的一種互動。以環意長三角自行車賽為契機,我們邀請騎友們一起講述和風過招的經歷、彼此幫助破風的經歷,提升騎行圈層對于小紅書騎行內容的認知。
從站內筆記中,我們看到,破風過程中有很多熱血的、激情的、自由的、和風對抗的情緒,我們首先希望講出用戶的破風感受,用真實的破風騎行畫面搭配直擊人心的破風態度文案,讓用戶產生共鳴。希望騎友們看到后能想到曾經為自己破過風,或是一起破風的那些人,也希望借此叩開公路車騎行用戶的心門,講出騎友們的心里話——
除了對破風情緒的詮釋,我們更希望在多場景和公路車騎行用戶玩起來。首先,便是團練場景,一個車隊或者一個社群的騎行人會約定在特定地點,一起騎行訓練。上海申蘭路就是騎行人經常光顧的團練場景之一,從小紅書到申蘭路,我們開展了一場破風夜騎活動——騎行大pro們身著小紅書定制【最強破風手】馬甲,在前領騎破風,同伴們穿上【大佬想蹭風】【一起破風去】馬甲在后,浩浩蕩蕩的車隊在上海街頭破風騎行,形成一道熒光綠色的風景線,更有騎友在路上遇到了我們的破風隊伍,便原地加入,讓我們的騎行隊伍越來越壯大。
破風夜騎事件在小紅書站內玩出圈了,不少參與活動的用戶以第一視角發布破風夜騎的體驗,記錄下自己酣暢淋漓的破風時刻。
偶遇了活動的路人們也是紛紛舉起手機拍照,即刻分享出來。有心人發現了活動中領騎的人會時不時拍拍自己屁股,發布了討論筆記,提出自己的好奇。領騎本人“現身說法”,發筆記科普破風互動中的系列動作背后的含義。眾多用戶一起下場加入討論,話題#為什么騎行中要拍屁股#登上站內熱榜。
另一路人記錄自己目睹的破風夜騎畫面,感嘆上海街頭大家都很愛運動。筆記#上海是沒有懶人了嗎#不僅在站內引發討論,還被搬運至微博&抖音雙平臺進一步發酵,喜提微博上海同城榜第1位。
聚焦賽事場景,我們將展臺辦成了一場破風派對。不僅有破風宣言墻,讓騎友們Pick自己最愛的破風宣言,更有騎行互動挑戰區,參與1km熱血騎行挑戰,就會隨機掉落驚喜獎品,吸引更多專業騎手來展臺打卡、互動。
賽事現場的賽況如何,是未能參賽的用戶最為關注的內容,小紅書戶外薯在5月21日對環意賽事中88公里的公路賽進行全程直播,與用戶一起見證騎行的魅力,并在賽事終點記錄大pro們的沖線瞬間。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欣喜地看見站內越來越多的騎行愛好者們積極分享屬于他們自己的破風時刻,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容也從站內擴散到了各大平臺,讓大家都能一起感知破風騎行的魅力。
一直以來,小紅書希望從用戶洞察出發,用不同方式去觸達用戶,和大家真誠友好對話。「一起破風去」圍繞著環意長三角公開賽這一高點賽事,通過對騎行人群的真誠傾聽,展開了一場貫穿線上線下、賽場內外的破風之旅,在騎行愛好者們的心里刮起了一陣風。
未來,相信在「一起破風去」帶來的高粘性騎行用戶的基礎上,小紅書站內的騎行氛圍會越來越好,生長出更多有趣、熱血的騎行內容,我們也期待小紅書能繼續給騎行用戶帶來更多體驗感滿滿的精彩活動。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