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將分隔300多年的《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
元代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筆墨之下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壯景,峰巒疊翠,山水百轉千回,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300多年前,因后人“焚畫殉葬”,被火焚燒一分為二,相望兩岸。前半卷稱為《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稱為《無用師卷》,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分隔兩地的《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成為每個人的心愿。
《富春山居圖》殘缺處
創意結合AI | 讓名畫走出博物館 在手機上山水相連
以前,藝術家嘗試將畫卷合璧,但只在博物館、藝術展內。現在,TOPic & Loong創意團隊通過百度AI文心大模型技術,讓兩岸畫卷走出博物館,在每個人的手機上合璧,拿起AI畫筆,實現山水相連,情感相連。
AI畫筆 連接愛
黃公望紀念館,雖是簡單的幾筆 背后卻不簡單
為了將《富春山居圖》故事真實還原,團隊來到了黃公望隱居地,到訪此次項目的官方合作伙伴--黃公望紀念館,并實地采訪了紀念館負責人毛傳鑌,他表示:“通過百度AI技術,雖然只是簡單的幾筆,卻實現了山水相連,我們相信這段情感是割舍不斷的。
我們在館內展出二維碼,開放給游客進行體驗,游客在欣賞《富春山居圖》同時,也讓每個體驗者參與到《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的事件之中,在手機屏幕上簡單的幾條筆觸左右相連,卻能感受山水與情感相連的觸動。
黃公望紀念館
黃公望紀念館負責人 、游客掃描二維碼線下體驗
百度AI文心大模型,讓全民成為山水畫“大師”
我們運用百度AI文心大模型技術,去學習原畫作的筆觸和風格。你會看到不同用戶對筆觸的想象,都能實時生成多樣化的結果,來補全畫作殘缺的部分。
為了將不同用戶創作的線條,實時生成山水圖案,文心大模型對AI算法提出了高還原度、高清晰度,以及全民參與創作等三大挑戰。
先是海量學習中國山水畫筆觸,實現了從山水畫“小白”向“大師”的進階;然后,具備“大師”水平的文心大模型,再針對黃公望先生的《富春山居圖》進行單樣本學習,就能夠更容易地掌握這幅傳世名作的精髓,從而讓補全的畫作與現存真跡風格一致。
參與《富春山居圖》補全的文心大模型參數量大、建模能力強,這保證了用戶在勾勒線條的當下,既能生成清晰度較高的畫作,又能將大眾不同的補全創意實時轉化生成。最終,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實時將心目中的《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認為,AIGC(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內容)將走過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AIGC的“助手階段”,指AIGC用來輔助人類進行內容生產;第二階段為AIGC的“協作階段”,指AIGC以虛實并存的虛擬人形態出現,形成人機共生的局面;第三階段,是AIGC的“原創階段”,指AIGC將獨立完成內容創作。
百度技術人員開發過程
用戶體驗互動效果展示
用戶實時生成畫作展示
央視新聞直播主持人撒貝寧現場體驗“黑科技”
在央視新聞直播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在現場體驗了這個“黑科技”,他說:“我不會畫畫,也想創作繪畫作品,我其實特別想知道,被焚毀的那部分畫面是什么樣子,如果整幅長卷能夠完整呈現出來,也許能夠彌補一些遺憾?!比缢f:“相信有了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幫助,每個人都可以“畫”出大師級的作品,如同得到了黃公望先生的真傳?!?/p>
主持人撒貝寧體驗山水合璧
AI畫筆 連接愛《富春山居圖》
項目還獲得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央視一套、新華網、東南衛視、海峽衛視、胡錫進觀察等權威媒體盛贊,包括山東、河南省共青團以及地方政務部門、高校官方賬號積極轉載。這不僅是畫卷的合璧,更飽含了國人的情感。
我們讓《富春山居圖》走出博物館,在手機上合璧,也讓每個人可以切身體驗人工智能,感受文物底蘊與AI交互的神奇魅力。
未來,我們也會將創意結合更多AI科技,為傳承文化提供新的思路,甚至創造出顛覆認知的內容。

數英獎案例展示
創作人員名單
龍杰琦、李宇航、孔珊、孔平陽、銀李嬪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TOPic & Loong,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三百多年前,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被火焚燒,一分為二,幾經流轉,前半卷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從此山水合璧,成為無數人的心愿。
【洞察與策略】
以前,藝術家嘗試將《富春山居圖》畫卷合璧,但只在博物館、藝術展內?,F在,通過百度AI,讓兩岸畫卷走出博物館,在每個人的手機上合璧,拿起AI畫筆,實現山水相連,情感相連。
【創意闡述】
【AI互動】我們運用百度AI文心大模型技術,學習原畫作的筆觸和風格,將不同用戶對筆觸的想象,都能實時生成多樣化的結果,補全畫作殘缺的部分,實現山水合璧。
【線下活動】我們在畫家隱居地-黃公望紀念館,開放二維碼給游客進行體驗,游客在欣賞《富春山居圖》同時,也讓每一位體驗者參與到《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的事件之中,在手機屏幕上簡單的幾條筆觸左右相連,卻能感受山水與情感相連的觸動。
【結果與影響】
在央視新聞直播間,撒貝寧現場體驗合璧,把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富春山居圖補全。項目還獲得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央視一套、新華網、東南衛視、海峽衛視、胡錫進觀察等等421家權威媒體盛贊,包括山東、河南省共青團以及地方政務部門、高校官方賬號積極轉載。
上線短短幾日共93.9萬人參與體驗。相關話題閱讀量達2.6億,微博實時熱搜TOP3。這不僅是畫卷的合璧,更飽含了國人的情感。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互動組-互動廣告類
-
將AI的能力與藝術、人文、情感完美融合,讓人們思考AI繪畫未來更深層次對人類的價值,一掃以往對AI繪畫的偏見認知,是非常有愛又有技術含量的洞察和執行。
-
用技術為文化服務,很有高度。用技術普及大眾文化,很有溫度。用技術鏈接兩岸,“彌補殘缺”,很有深度。在到處都是所謂的“AI”智能,真正體現技術價值的還是看應用。這個案例讓我看到了AI的更具象的未來。
-
說起來AI,我們似乎很難通過一個生活中具體的例子完成對這項技術應用的解釋。AI到底能做什么,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問誰都難免要遲疑半分。 而作為國內AI領域的領航者,百度也鮮少向消費者直接溝通AI技術的魅力所在。Idea背后的技術看似復雜,但當它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卻是通過簡單的幾筆幾劃,AI便補齊了我們對富春山居圖的想象,實現了前后半卷的合璧。 許多項目里的普遍誤區就是當我們用了很高深莫測的技術,我們總想強調它的復雜性、高難度,刻意地讓人覺得“wow,這技術好厲害,但我看不懂”。而實際上科技與技術的意義是它讓人變得簡單了,讓復雜的事情變得易懂了,讓本身距離很遠的兩個物體一下拉近了距離。這才是有溫度的技術,才是以人為本的創意。透過這個項目,其背后的意義無疑是百度搭建了一個技術與人、歷史與現在、兩岸畫卷的橋梁。 互動簡單但活動結果不簡單,通過人人都能掌握的方式最大化宣傳歷史珍寶背后的故事,完成了科技與人類文明的完美鏈接。
營銷單元-內容營銷類
-
讓我想起了有一年的大獎, 也是百度, 在震后用AI修復加德滿都. 如出一轍. 是近期見到比較完整的案例. 國潮崛起傳統文化的復興需要更多這樣的項目,飽含了國人的情感。
-
AI技術與場景內容結合的典范,簡單、有話題度、有藝術內涵、有家國情懷,這樣的切入角度,讓AI前沿技術被廣泛的看見與體驗,贊。
-
大膽的創意,全新的立意,觸達用戶時確是簡單易懂,一目了了然。技術與藝術的合璧,傳達精準的營銷。
營銷單元-體驗營銷類
-
通過ai和中國文化結合,很棒。
-
用技術為文化服務,很有高度。用技術普及大眾文化,很有溫度。用技術鏈接兩岸,“彌補殘缺”,很有深度。在到處都是所謂的“AI”智能,真正體現技術價值的還是看應用。這個案例讓我看到了AI的更具象的未來。
-
現代科技與文化的交融,引人入境,同時連接背后,立意深遠。
技藝單元-互動制作類
-
看似簡單的互動,背后是ai技術讓歷史遺憾得以重現的意義,寥寥幾筆 ,連接的不僅是山水,更是歷史,是家國情感
-
說起來AI,我們似乎很難通過一個生活中具體的例子完成對這項技術應用的解釋。AI到底能做什么,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問誰都難免要遲疑半分。 而作為國內AI領域的領航者,百度也鮮少向消費者直接溝通AI技術的魅力所在。Idea背后的技術看似復雜,但當它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卻是通過簡單的幾筆幾劃,AI便補齊了我們對富春山居圖的想象,實現了前后半卷的合璧。 許多項目里的普遍誤區就是當我們用了很高深莫測的技術,我們總想強調它的復雜性、高難度,刻意地讓人覺得“wow,這技術好厲害,但我看不懂”。而實際上科技與技術的意義是它讓人變得簡單了,讓復雜的事情變得易懂了,讓本身距離很遠的兩個物體一下拉近了距離。這才是有溫度的技術,才是以人為本的創意。透過這個項目,其背后的意義無疑是百度搭建了一個技術與人、歷史與現在、兩岸畫卷的橋梁。
-
AIGC是現在市場炙手可熱的科技焦點,AI畫筆項目,通過AI技術縮短了普羅大眾與古代繪畫藝術的距離,同時立意高遠穿越古今,紐連兩岸,通過人工智能讓橫穿海峽的愛變得觸手可及!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