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了洛陽》:探尋“最早的中國”,開啟古都文化之旅
原標題:《登場了洛陽》用青春視角表達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
歷史圈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
作為“登場了”系列IP第二彈,從敦煌到洛陽,《登場了!洛陽》由愛奇藝出品,洛陽文保集團及洛陽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用多元的視角呈現洛陽當地的歷史文化,通過對洛陽歷史、文化、風俗等眾多領域的深入解析,帶領著觀眾從遺址到都城,從美食風情到墓葬文化,以點多面廣,包羅萬象的姿態,深刻洞察當代年輕人喜好,年輕化的呈現方式,讓更多人領略洛陽的文化魅力。
最早的中國:在洛陽,我們能讀懂中國
洛陽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繪就了光輝燦爛的文明畫卷。這里是東亞歷史上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的起源地,這里隱藏著三千多年前華夏民族一段輝煌的歷史,這里有數千年華夏史前文化積淀下產生的“最早的中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洛陽登場并非一朝一夕。 恰逢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作為《登場了!洛陽》的首期,探索團成員沿著考古工作者的腳步,走進二里頭遺址,探尋“最早的中國”,向中國考古學百年致敬。今日登場,但早已出發。洛陽厚積已久,文化破圈之勢早已按捺不住。在網絡掀起熱潮,網友紛紛發送彈幕和留言:“干貨滿滿,洛陽的知識點太多了”“好感動,對歷史多了一份敬畏”“再現歷史,致敬每一位考古人”“期待去洛陽感受歷史之美”……
探索團成員:汪涵帶隊開啟古都文化之旅
《登場了!洛陽》由汪涵擔任探索團團長,IXFORM-羅一舟、IXFORM-唐九洲、IXFORM-連淮偉、IXFORM-劉雋、李浩源五位探索團成員傾情加盟,帶領觀眾穿越歷史,感受洛陽這座千年古都的魅力。在節目中,探索團一行將以洛陽神都書院為大本營,通過每期不同主題的探索與嘗試,展開一場沉浸式探索之旅,經歷各種深入探索拿到核心信息,最終與復原者聯盟一起呈現八場洛陽的高光大秀,全景式展現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文化魅力。
復原者聯盟:呈現極致歷史高光時刻
節目從車馬、服飾、妝發、禮儀、建筑、廚藝、漆器、手工藝等12個維度出發,尋找國內最頂尖的專家團隊共同組織成立一個“復原者聯盟”,觸摸歷史的印記,即可出發,擦亮這張洛陽名片!文化從來都是流淌著的,溯源歷史當下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找到“出處”!用信念與熱愛,將對文化遺產的致敬之情薪火相傳。跟隨復原者聯盟的腳步,看沉淀在歷史長河里的技藝!
古墓遺址:揭開古墓文化的神秘面紗
古墓文化,是伴隨華夏文明誕生而同步發展的一種文化,華夏遠古的先民們在創造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在譜寫著中國古墓文化史。探索團在各個文物中穿梭,探索每個文物中的故事,還原墓主人的生平事跡,將沉寂了千百年的故事帶入到大眾視野。
古代的墓葬文化,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將神秘的古墓文化具象化,傳遞給觀眾“保護古墓、重現歷史”的理念,探索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與精神。不僅將古墓背后的動人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又使其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得以釋放,全面展示了洛陽古墓群的風采,讓觀眾跟隨探索團的腳步“行走洛陽、讀懂歷史”。
墓志銘:背后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火燃我愛愛不銷,刀斷我情情不已”。墓志銘作為一種悼念性文體,是人類悠久歷史的文化表現形式,出土的文物上很多文字信息對于研究歷史真相具有重要意義。探索團在千唐志齋博物館揭開了塵封千年的匡秀與沈子柔的凄美愛情故事,并來到了復原工坊攜手洛陽海神樂傳承人“復原者”郭紅運老師,與探索團成員一起復原洛陽代表性傳統樂器“洛陽管子”,讓我們一同體會跨越千年的情感!以復原大秀為基礎,探索團成員參與到吟誦音樂會中,伴著樂器的演奏,樂府漸漸演變成墓志銘中的文字,落到地面組成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墓志銘,音樂于朗誦結合,旋律幻化成的詩句變成地上的墓志銘呼應主題。
洛神賦圖:邂逅東方美學基因,感受千年名作的魅力。
《洛神賦圖》精美地描繪了曹植與洛神邂逅、鐘情、情變的過程與場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東方美學寶藏。探索團成員結合曹植的《洛神賦》原文與《洛神賦圖》這幅傳世名作,運用其中的美學元素致敬經典,再現洛神之美。從古代服飾的美學要素,到龍門石窟萬佛洞中梅蘭芳京劇《洛神》參考的“最美觀音像”,再到古代化妝用具之精致,節目通過不同視角呈現《洛神賦圖》中的東方美學。網友、觀眾在驚嘆中國傳統服飾之美、龍門石窟宏偉壯麗的同時,更加為水上洛神復原秀的唯美演繹所感動。自本期復原大秀中的典故洛神贈扇,洛神賦圖鋪開,卷中畫面躍出,古畫中的景物變為立體,探索天的各位于洛神遙遙相望,麈尾扇也贈予探索團。
竹林七賢:尋先賢蹤跡 品洛陽文風
《登場了!洛陽》第九期以“洛陽文風”為主題,尋找引領風騷者的蹤跡,感受文脈傳承的意義。詩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走進竹林飲酒作詩,人物分別做舞蹈 寫字 做詩的動作,體現魏晉風骨,背景為竹林七賢的影子更加突出本期的主題。古與今的時空交接,詩與雅的完美交融,沉浸式感受竹林七賢身上的魏晉風度,邂逅那些與洛陽頗有淵源的詩人,古今對話、斗詩大賽,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一場詩賦盛宴,讓古都的文化瑰寶大放異彩。
溫暖收官:根在河洛,探索文化永不停歇
古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尋根留本、追尋來處成為游子落葉歸根的精神寄托。節目收官圍繞“血脈同根”和“文化同源”兩個方向展開探索,整體視覺將十期的主題用洛水河畔地圖的形式追源溯流,提取每期相關主題,帶領觀眾探訪洛陽歷史文化,與洛陽歷史元素親身互動,穿越古今的沉浸之旅,讓承載著成員們希望和理想的一葉扁舟順著河流,飄向遠方。
以河流脈絡的方式串聯我們這一季的所有主題和去過的地方留下的印記,中間的河流是洛河,中華文明在這里孕育、發揚并傳播到了中國各地,發展至今。上方的小船也代表著探索團們還會繼續尋根探索,即是這一季的結束也是下一季的開始。
創作人員名單
項目監制:馬怡、曾迪
視覺總監:郭詩雨
項目經理:李夢陽
視覺指導:張敬超、蘇美媛
視覺創意制作: 張卉、王楚寧、王永清、劉天棋
文案編輯:王培麗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HEREidea 英合創意 北京,設計公司
【背景與目標】
整體視覺從節目致敬秀、服化道等多方面將東方潮流美學發揮到極致,還原古代美學的基本面貌。以小見大,從文化、社會和商業的角度創新聚焦到中國文化IP,以洛陽本土文化出發,嵌入洛陽這座城市的價值觀念,讓觀眾從更細膩的角度看見了洛陽這片土地上從古至今綿延下來的審美品位和精神氣質,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為大眾重塑洛陽文化的記憶錨點,讓洛陽這座千年古城以青春姿態再度“出圈”。
【洞察與策略】
從敦煌到洛陽,深刻洞察當代年輕人喜好,將中華傳統文化以多種創意設計翻譯成當下年輕人樂于吸收、樂于主動傳播的內容,從美學、美食、文風、城市等不同維度創意呈現出洛陽“漢唐風華”的時代魅力,并凸顯洛陽歷史文化的國風美服、吟誦洛陽厚重歷史的詩詞歌賦、精妙的書法名家作品與洛陽知名旅游文化地標融為一體,作為一檔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旨的國潮綜藝,以沉浸式的表現形式,為年輕人和傳統文化搭建了一座交流的橋梁。
【創意闡述】
以《登場了洛陽》為契機,通過現代美學與傳統元素的重新組合,用年輕化的視覺表現手法去呈現洛陽歷史榮光、中華文明力量、中國偶像以及東方潮流美學。同時將傳統文化融入于每期不同主題海報當中,并用青春視角與年輕態表達,激發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創作出一系列視覺沖擊力強、文化意蘊濃的創意海報作品。
【結果與影響】
激發潮流與傳統的碰撞,將年輕活力借助國潮、現代元素、色彩碰撞等創新方式貫注于東方文化中,融合洛陽傳統美學和現代美學,全景式展示洛陽古今輝映的無窮魅力,為熱衷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年輕的受眾群體打造一場極具洛陽特色的視覺盛宴。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