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來抖音開音樂會,這次他是歌迷
1996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2000年成為《K歌之王》;三次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
陪許多人走過不只一個十年的歌手——陳奕迅來抖音開音樂會了。
但這次,歌手陳奕迅不唱自己的歌。
來看看他的內心獨白吧:
煩惱再大,跳著跳著就蒸發了;
再小的情緒,被人在意,好像就有了意義;
誰在偷窺我的生活,怎么能句句擊中我?
莫名其妙就想跳舞,很丑,但卻很自由;
這輩子做歌手很幸運,
但是當一個歌迷,更幸福。
他也是歌迷,和我們一樣
一開始接到brief的時候,我們著實被難住了——
正如視頻中的第一句話:陳奕迅,這次只唱5首別人的歌。
這句話是我們面臨的現實情況,在傳播上也是明顯的劣勢。
而如何通過創意,找到新的角度,消除甚至扭轉這個劣勢,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我們的出發點,是我們的不理解:一個歌手不打算唱自己的代表作,他到底在想什么?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一下子想不出答案沒關系,只要腦海中產生了問題,那就將成為一切的起點。
就這樣,我們開始認真地代入Eason的角色,想象如果自己是歌手本人,為什么選擇唱別人的歌。唱厭了自己的?肯定不是,他每次唱都像第一次一樣動情。他想對我們安利這些歌?這些歌每一首都經典,我們都聽過啦。
正當我們抓耳撓腮的時候,一個可愛的同事突然提醒我們:一定要想得這么深刻嗎?他只是像個歌迷一樣,和我們在ktv一樣,想唱自己喜歡的歌吧?
是啊,著名歌手又怎樣?
陳奕迅下班之后其實也是個超級歌迷。
據文案小伙伴說,這次文案寫得特別爽,一瀉千里,酣暢淋漓。
因為她不用代入陳奕迅,而是只用代入自己。
寫出自己作為一個歌迷,聽見喜歡歌的心境,就寫出了Eason真實的心聲。
事實上,為了將「歌迷」的情緒傳遞出來,在影片進行了許許多多的小設計:因為音樂往往就是偷窺我們心事的「狗仔」,于是將「磁帶」設計成了照相機。
許多人都有過聽歌emo的情況吧,只靠表演太刻意,因此我們把emo直接印在了唱片封面上。
有些歌,會給人帶來雷電風雨的心情,干脆就用磁帶,布置了一場特別的雨。
這次直播,雖然唱的不是自己的歌,但是陳奕迅依然演繹得絲毫不輸自己的作品。
而不同于以往的新鮮主題,也讓評論區多了很多好評的聲音。
剛開始不到十分鐘,觀看人數就已經突破了千萬。
唱到最后,直播間觀看人次破億。
近幾年,在疫情的背景下,線上演唱會迅速發展起來,而更創新的主題和選歌模式,無疑會為觀眾帶來更不同的觀看體驗。
或許從這次陳奕迅和劉德華的直播演唱會開始,主辦平臺抖音將會為線上演唱會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思考。
數英獎案例展示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創作人員名單
客戶:抖音
代理商:木瓜創意
制作公司:聚點
導演:Rae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PAWPAW 木瓜創意 北京,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這個夏天多個平臺陸續推出明星演唱會,陳奕迅在抖音線上音樂會如何突圍?我們面對的一個現實是:陳奕迅,這次只唱5首歌,還都是別人的歌。如何通過創意,找到新的角度,扭轉這個劣勢,是我們必須要的解決難題。
【洞察與策略】
我們作為歌迷,和著名歌手陳奕迅有一定的心理距離,而我們發現一個共同身份“歌迷”,則能讓大家更好地代入陳奕迅的角色,理解他這次只唱別人歌曲的初心。
【創意闡述】
我們找到了陳奕迅一個和大眾印象極具反差的身份:他下班后,其實也是一個超級歌迷,文案上,寫出作為歌迷,聽見喜歡的歌的心境,就寫出了陳奕迅真實的心聲;畫面上,為了將作為歌迷的陳奕迅聽歌時的真實狀態傳遞出來,在影片里設計了許許多多的道具,比如把抽象感性的文案,用磁帶、唱片封面等,具像化呈現,一個卸下著名歌手標簽的普通歌迷陳奕迅得到傳神呈現,從而引l發歌迷的情感共鳴。
【結果與影響】
全網觀看次數1.1億,總互動量160w,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1.4億。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視頻組-廣告片類
-
Fresh and creative angle to promote a well-known singer. Projecting a image of realness and genuineness for the singer.
-
陳奕迅唱別人的歌,這個還不錯
-
是歌手也是歌迷,切入點新穎,容易引發共鳴。溝通信息到位,簡單明了。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