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新國貨,都上央視招聘了
五一勞動節的營銷熱度還沒散,品牌們就開始借五四青年節強勢霸屏了。
每年的五四青年節營銷,品牌大多是圍繞“青春”、“奮斗”、“拼搏”、“激情”等詞語展開,寄寓對青年的希冀。
今年的青年節,有一個品牌跳出了傳統思維,在央視講述了一則#為新國貨畫底線#的故事。
打出差異化,蕉內五四的反套路打法
五四青年節,一個屬于年輕人的節日。每逢五四,品牌們都紛紛借勢,希望用更年輕的話語、更鮮明的主張,博取年輕消費者的好感度為品牌價值賦能。
今年五四,蕉內拋開了各類青春的議題,用品牌創始人親自現身央視、向億萬觀眾發布“招聘廣告”的形式,擲地有聲的喊出了自己的“新國貨底線宣言”。同時聯合7大新國貨品牌,組成了“新國貨聯盟”,一起打造了一波在年輕群體中激起熱議的社會性傳播事件。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用一波“反套路”操作打出了品牌差異化,實現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贏。
借招聘形式,發出新國貨的底線宣言
不同于五四節點常態化喊口號的敘事方式,蕉內的表述看似都是從普通人的日常出發娓娓道來,亮出的態度卻是洶涌犀利,向消費者傳遞著新國貨品牌的初心和使命。
不僅用一條廣告傳播了品牌和產品,還順帶做了場招聘,一箭三雕的好策略值得細品。
兩位創始人在鏡頭前用平靜溫和的對談形式,一個又一個看似尋常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耐人尋味的答案,在真誠平實的語境中,他們對新國貨品牌底線的追問和理解,仿佛也成為了每個觀眾思考的命題。
Bananain蕉內品牌創始人
(左:臧崇羽 右:李澤辰)
因此,視頻從一開始就不是靠宏大的敘事奪人耳目,而是從內衣上一個小小的標簽開始,到不掉跟的襪子、能排汗的睡衣……由用戶最真實的痛點出發,帶出他們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延展到品牌的更高底線,層層遞進,誠意十足。
新國貨為什么要畫一條新的底線?新的底線要怎么畫?這條線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有什么意義?
答案就在片中的文案里。對我們來說,基本款,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也最日常的一部分,它決定了我們基本的審美,也左右著我們基本的自信。品牌理念,其實就是品牌人格化的體現。它需要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也能令用戶感同身受。而不斷提高自己對底線的要求,正是兩者的共通之處,因為沒有一個品牌會拒絕更高的標準,沒有一個人不想要更好的生活。
其實拋開立意,單從視頻本身的視聽語言上來說,也能反映出品牌對每個細節的重視。視覺上,蕉內沿用一貫的設計風格,用簡潔干凈的畫面色調與產品相協調呼應。音樂上,用童聲和歡快的軍鼓替代了常見的恢弘交響樂,親和歡快的旋律更容易讓人迅速浸入品牌的敘事節奏中。
正因為從立意的真誠,到表現形式上的苛求,在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品牌的用心,蕉內的“新國貨宣言”才能讓人信服吧!
抓住國貨崛起浪潮,重塑形象與底線
這是一個新消費的大時代,中國的年輕一代,已經從簡單的大牌攀比“凡爾賽”,變得理性成熟,他們漸漸擺脫對歐美大牌的迷信,開始關注本土品牌。尤其在中美貿易和新疆棉事件之后,年輕人對國貨的熱情和購買力到達了一個峰值。
正因如此,今年五四,蕉內在國貨不斷強勢崛起的時代浪潮下,將品牌理念巧妙、和諧地融進了節點氣氛之中,表達了自己始終堅持重新設計基本款的初心。
首先,蕉內選擇率先在央視上發布自己的“新國貨底線宣言”,搭載央視官方媒體優勢資源,將品牌價值與愿景進行了有效傳達。
與此同時,蕉內還找到了人民網、中國新聞周刊、鳳凰網和中國青年網進行合作,進一步推動蕉內在關鍵節點搶占傳播高地,在廣域圈層快速打出品牌聲量。
經過央視及媒體的集中爆發,緊接其后的就是各圈層多維度滲透,知名博主賬號集中對此新聞事件進行大規模解讀擴散,使“為新國貨畫底線”的主張迅速破圈,激起全民熱議。
為了進一步充分挖掘話題價值,從一個品牌導向的社會話題,變成一眾品牌參與的公眾議題。蕉內又聯動一眾藍V,打造新國貨品牌聯盟,基于為國人的生活畫出更高底線的美好愿景,展現各自的態度觀點。既彰顯出新國貨品牌的凝聚力,又成功圈粉了一批不同領域的國貨愛好者。
如此,蕉內在五四青年節這樣一個既有著新時代的青年熱血,也有著民族自信與自豪的時間節點,以一場為新國貨畫底線的宣言,將新時代新國貨品牌的形象植入了每一個用戶的心里。
新時代新青年,向更高底線發起挑戰
無論哪個時代,新青年一直都是向上進取的代名詞。回顧百年前的五四,新青年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不斷打破舊制度舊思想。在動蕩的時代里投身實業建設,畫出了屬于那個時代的新底線。
作為一個國內新銳生活家居用品品牌,選擇在五四當天發布“新國貨底線”的宣言,是對五四精神理念的傳承和發展。蕉內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與每一代的新青年一樣,都有著敏銳的目光和不斷向上的追求,對過去的歲月滿懷崇敬,在不斷的自我苛求和挑戰中,為當下的社會創造嶄著新的價值。也為新時代的新國貨,畫出了發展的新底線。
尾聲
“借勢營銷”不等同于“跟風營銷”,好的借勢營銷是尋找品牌與熱點事件之間的獨特關聯點,同時考慮品牌形象匹配、目標人群匹配、營銷節奏匹配等問題,讓品牌理念巧妙、和諧地融入熱點話題之中,借勢讓品牌價值最大化。
這也啟示著新國貨品牌們,不論何時,都要時刻和消費者站在一起,勇敢表達自己的態度。
數英獎案例展示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SG勝加,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繼三八節首支品牌宣傳片《女生的反義詞》讓蕉內進入大眾視野后,今年五四,蕉內通過央視首發品牌片《底線》,借助央媒的權威性與唯一性,向全社會招募更多年輕設計師,和蕉內一起為“讓生活更美好”而努力。以「內容事件化,事件內容化」的方式,完成了一個青年品牌在五四的正式亮相。
希望通過在央視首發蕉內五四品牌片《底線》,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借助央媒的權威性與唯一性,向全社會招募更多年輕設計師,和蕉內共創,一起為“讓生活更美好”而努力。
同時,通過五四傳播多品類產品展示蕉內各產品線,去除【內衣品牌】固有印象,塑造蕉內新消費品的領軍品牌形象,打響蕉內品牌理念——“重新設計基本款”。
【洞察與策略】
蕉內避開了傳統五四宣言形式,以在央視打招聘廣告的方式,將“內容事件化,事件內容化”,一個創意形成兩種效用。
兩位品牌主理人出鏡,完成一個年輕品牌,到兩個年輕設計師的轉化,讓品牌的五四宣言更具合理性。
在音樂上用一種類似兒童俏皮的行軍進行曲,構建出跳躍的秩序感,以調和宣言的嚴肅性與品牌的年輕感。
蕉內用招聘這種特別的廣告形式,給品牌帶來一種「國民性」的聲音。并且蕉內這次傳播還想為所有新消費品牌發聲。在《底線》里,蕉內兩位主理人給了一個定義:「大家叫我們新消費品,但我們更希望被稱為新的底線。」蕉內通過這次傳播來告訴大家什么是新消費,或者說新國貨品牌。在這個層面上,《底線》里的討論不是圍繞單個品牌,或者面向特定群體,而是一個公共性質的議題。
【創意闡述】
在這支在央視首播的2分鐘的TVC里,蕉內把「基本款」用創意手法比作「底線」,強化人們對品牌的感性認知,視覺上的“線“和文案里的”底線“貫穿全片,同時完成視覺轉化與認知轉化。可以說,這是一份所有新消費品牌的「底線宣言」。
同時,蕉內兩位創始人面對鏡頭從容說出「重新設計基本款」的品牌理念,向所有用戶表明,蕉內已經從超級單品時代,以基本款為入口,成為了一個涵蓋超級品類,服務中國家庭的「生活家居用品品牌」。
【結果與影響】
截止5月11日
?視頻全平臺播放量: 2,151萬次
?線上總曝光量:超20,000萬次,線上傳播總互動量:13.6萬+次
?5月4日《底線》在央視和人民網雙陣地首發,在腰部媒體和興趣圈層助推下,配合54節點,微指數環比增長37,014%。
?5月5日,微博熱搜和圈層KOL的持續輸出,微指數達到133,233,環比增長24.2%。
?傳播期間,品牌全網熱度峰值超過平均值1,378%。
?蕉內54營銷話題#為新國貨畫底線#上線至數據統計時共獲超過1.9億閱讀和3.3萬次討論。
?收獲超90家行業/專業的網站網絡媒體的轉載搬運。
?微博自媒體發布使用21個賬號。獲得超過7,832.8萬+閱讀量,及超過12萬+的互動。
?微信自媒體發布使用7個賬號,別涵蓋媒體、創意設計、大眾、營銷等圈層,獲得超過50萬+閱讀
后續數據不斷增長中……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