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西北音樂故事《聽話》:春節為什么需要回家
原標題:萬科西北音樂故事《聽話》: 春節回家的廣告如何講的不一樣
“一春又一秋 風兒追麥收
游子回到家鄉 嘮叨聽不夠
我開始學他呀 處處念著擔憂
他卻孩子氣般皺起眉頭
一夏又一冬 黃土白了頭
沒說出的掛記填在眼眸
我學會了他 待我的溫柔
原來愛的方式千千萬種年少時努力 想北上廣留
此刻只希望 此刻長安長久我用他教會我的溫柔
發現了無盡的愛在家里頭”
01
發現春節廣告新洞察
隨著新一代年輕人成長為社會主力,以及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反向依賴”愈發成為大眾與父母輩生活交集的主要體現,家庭的話語權發生了轉移,這也是父母變老最明顯的表現,是年輕一輩常常忽略的柔軟。
我們希望能夠就此話題的放大,來讓大眾意識到家庭角色間悄然的變化,形成呼喚返鄉的驅動力。
“聽話”,中國人成長教育中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卻在今天,慢慢由孩子對父母講出,如何講述一場關于家,愛的接力,成為新的命題。過往被照顧被庇護的孩子,如今成為家的頂梁柱,依賴關系的互換,正在揭示著家的生長,正是這種家庭責任的傳承,讓一個個家庭展露出更深遠的希望和未來。
02
發現春節廣告新表達
過往每到春節過年節點下,廣告片的主舞臺上,必定會井噴式出現碎片群像情懷片、溫情故事片、MV等類型的過年廣告片,這類形式儼然成為了行業的紅海,以及品牌認知中的春節節點必備手冊。
直到近年,喜劇外殼+溫情內核的視頻形式打破了這一行業狀態,讓創作人們開始思考起春節廣告片新的表達形態。
本次智訊嘗試將音樂故事片的形式應用至春節視頻創作中。區別于單純MV,畫面純粹服務歌曲,鮮有帶著完整劇情和內容敘事的視覺表達,音樂故事則有它雙重的內容輸出:
眾所周知,音樂BGM營銷——用一種任何人都可以聽懂的“語言”直接掀起情感波瀾,快速生成氛圍,形成旋律、記憶點歌詞的傳播,調動消費者情緒,轉化到品牌記憶度上;故事——視覺呈現在一個個小場景的細節上,依次戳中大眾的經歷,開啟記憶匣子,促使代入情感,形成情境共情。
兩個核心元素像臥龍鳳雛,似peace和love,相輔相成,互相補充成就。
第一步我們通過找尋適合我們主題情感表達的詞曲團隊及歌手,制作了一支以親情返鄉為主題的歌曲,娓娓道來的講述情緒,返鄉的呼喚在高潮部分一觸即發,歌詞字句共情的承接讓音樂輸出的信息更完整。
第二步故事方面,我們也以一個獨立視頻廣告的工作體量,拍攝了一支親情廣告片,通過父女之間的羈絆,呈現出代際溝通錯位的現狀。
最后將兩者剪輯為一支音樂故事,它們能夠各自獨立存在,戳中一部分受眾,在一起又可做到1+1>2的品效合一,音樂情緒的共情+視頻情境的共情=傳播的Double轟炸。
03
讀懂歌詞里的故事
孩子的長大,家人的變老,一個家庭的成長和傳承,漫長時間維度里的改變,在這兩幅圖片的對比中,被體現的無比明晰,樸實簡單,卻動人深刻。
04
《聽話》營銷路徑
作為萬科“在西北,一起NEW”全年大主題下的春節節點營銷,我們在多個平臺定制化營銷,進行流量發酵,破圈傳播,增加品牌聲量。
首先,投放公眾號大V《萬科周刊》、《三聯生活周刊》、《南方周末》面向全國親情感召。
第二步我們憑借抖音開放式創作屬性,邀請全國性頭部及中腰部KOL,對《聽話》進行二次創作,每位KOL即為一個超級引導,帶領粉絲進行創作與互動,將每個KOL變為一個傳播陣地,調動千萬級粉絲參與其中,沉淀品牌資產。
第三步今日頭條上線熱搜×百位創作者力量,故鄉情感刷屏APP。
接著,微博釋放出:#2021一定要聽的話# NEW 計劃,超級話題上線,355條優質長文,沖頂熱搜!
最后,西安、新疆、銀川、西寧、蘭州新聞報道,面向西北精準達成品效合一。
最終這波打法為客戶帶來全網5854萬的播放量,我們在復盤視頻的大量互動時,發現“反向依賴”確實成為了傳播時受眾的主要共情點。
品牌/廣告主:萬科西北
Agency:智訊互動
音樂制作:上海莆類音樂工作室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