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降到7.0,《再見愛人3》還能看嗎?
《再見愛人3》,真給我氣完 ——
先是婚鬧面前不站出來表態,覺得家務都該女人做,不關心老婆身體呼呼大睡,凡事甩鍋為先,從小被關懷長大的中華典型男寶,到底是有什么理由一起過了3年?
接著是一吵架就讓觀眾陷入“羅生門”破案節奏的模特夫妻:雙方對具體事件各執一詞,一邊是連女方穿搭,社交狀態,甚至連朋友圈9宮格順序都要干涉的“爹系老公”,一邊是控訴前后矛盾,拉著親媽拉偏架的女方,荒唐場面令人窒息.....
然后是圍困于家庭主夫生活,消極擺爛不愿改變的傅首爾老公........
本來秉持看世界局勢太難過,來節目里找找看有沒有什么人間真情(樂子)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我,
結果一個小時都在看吵架(一期節目快倆小時)........
怎么?觀眾的乳腺結節不是結節?
但是,鑒于這類節目存在無法預料的反轉(劇本),一期一個小小震撼,導致我的三觀和立場也是非常不穩定。
畢竟,節目現在播到第五期,已經明顯感到各個嘉賓的人設開始慢慢變化。
再看下豆瓣,《再見愛人3》的評分是7.0,這個分數姑且算是在及格線邊緣。相比起第一季的8.9,節目的精神養分確實不如之前。
但你說《再見愛人》系列,是真的一點都不值得看了嗎?
也未必。
至少在內容維度上,我覺得它還是有幾處立得住的地方。
一、一場中式的,被公開的「團體療愈」
每一季《再見愛人》的第一期,都有一個經典場面:
幾對夫妻聚齊以后,共同達到指定的房車地點,然后圍坐在一起聊天破冰。
這個過程的核心在于,其中必有一個人會先問出問題:
你們為什么會來?
笑死,這里像不像西方的心理咨詢師,面對婚姻咨詢的夫妻問出的第一個問題?
只不過,在節目把1V1的形式變成了3V3,心理咨詢師也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每一對夫妻。
他們相互發問,相互訴說,也相互揭短,甚至丟下體面,爭吵和指責。
在無法控制的淚腺和嘆息中,3對夫妻把自己的傷口撕開等待某種幫助,也在別人撕開傷口時,毫不吝嗇地送上自己的建議和安慰。
那個時刻,他們也透過對方的狀態和問題,看到了自己。
一場看似平常的交流,實質上已經變為公開的團體療愈,且摻雜著極強的中國式人情與社交特質。
而屏幕外的觀眾也會因此代入自己,產生更為復雜的思考。
這種來自第三者的投射效應,貫穿《再見愛人》的全部內容,使其在形式和邏輯上擁有了一個不可替代性:
將團體療愈的范圍輻射到社會中與之著相似問題的人,演變為群體性療愈。
二、為什么越來越不好看了?
既然能夠如此引發社會群體的情感共鳴,《再見愛人》為什么還是越來越不好看了?
很簡單。
因為三季里面,只有第一季在真正探討“愛”。
這也是為什么全網都在懷念郭柯宇的原因,因為她的敏感和才情,讓婚姻中俗氣的矛盾與掙扎,轉變為靈性的對愛的思考,以至于最后貢獻了令全網爆哭的擁抱。
觀眾這才意識到:
現代社會消解許久的,關于“愛”的神性,原來是存在的。
可第二季,仿佛是在揭露“罪”。
觀眾看到的是在控訴人性的自私與欲望的嘉賓,極端的爭吵和撕破臉的場面,讓“愛”的神性就此跌落。
到了第三季,劇情依舊抓馬,但這一季在“愛”和“罪”之間找到些許平衡——
傅首爾和老劉是這一季“愛”的承擔者,作為節目里唯一一對被認為是真正有愛的嘉賓,他們的作用就像郭柯宇之于第一季。
但這還是沒能讓節目回到之前水準。
三、那還值得看嗎?
還是值得的。
因為第三季已經不再停留于婚姻關系,而是跟隨女性主義浪潮,赤裸裸地揭露了當下男女社會分工、生存意識、欲望與掙扎上的具體變化。
「舊男人,新女人」成為這一季衍生出的關鍵詞條,刷新三季的內容高度。
黃執中談「為何男生對女生的需求不敏感」
本季節目選擇的三位女嘉賓,事業發展均優于男性,自我價值的挖掘是她們的第一順位。
而從小被照顧著長大的男嘉賓們,由于依舊在用過去的社會規訓中丈量婚姻,以及自己在婚姻中的利益和地位,逐漸在婚姻中感到“不再被需要”。
于是,問題就來了:
“家庭主夫”不知道該怎么面對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年齡更大且事業弱勢的男性,開始用婚姻保住自己的生活成本和岌岌可危的利益;
男寶們為找不到一個能照顧自己的“保姆”而痛苦......
李松蔚談「改變」
再接著,關于婚姻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當夫妻人生步調不一致時,雙方是改變自己,還是各自前進?
明知愛已經搖搖欲墜,為何還在苦苦堅持,等待對方改變?
當婚姻變成一方探索更廣闊人生的束縛,是可以放下契約精神和道德評判,追求自我?
這些問題的出現,讓節目不可控地步入男女權關系的深水區,各大平臺上的帖子吵得不可開交。
豆瓣「再見愛人」小組
我只說一句,《再見愛人3》可以算是完成了從婚姻關系到女性主義再到社會現實的三連升華。
但可惜,現實的東西大家都受夠了。
愛,以及如何維系愛,才是大家原本想看的。
所以,俺最后也將目前節目中對于這一內容的回應,整理成了15金句,供大家勉強應對一下現實的玻璃渣:
01
有時候,“哄”是把別人的認真做戲謔化的處理。
02
強弱的一個標準,叫我想要的東西在誰手上。
03
不要高估
你對「沒有愛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度
04
那些覺得自己「被愛著的瞬間」
往往由生動的細節構成
05
人們因為講實話的能力太差
所以才會講假話
06
一句話到底是指責還是幫助
其實是聽的人來翻譯的
07
在漫長的一生里
分別和愛不一定是相悖的
08
愛是一種禮物
不是你能給才表示你有
而是你給了你就有了
09
結婚的人是不是為了幸福
我不知道
但是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
10
能付出是一個人獨立的標志
不被需要不是獨立的標志
11
兩個人在一起不刷手機,是非常重要的陪伴
12
每次溝通的結局,都是對底線的重新定義
13
愛情是讓我們一個人即使到老了
都還會覺得自己獨特的唯一原因
14
委屈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解決問題的方式成了最大的問題
15
以前說到感情,是「物以稀為貴」
現在說到以前,是「勿以昔為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