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瘋狂掉粉的背后...其實品牌苦李佳琦久矣
前兩天李佳琦懟粉絲的事情沸沸揚揚,非但沒有平息,還有愈演愈烈之勢。作為一個好奇的大叔,我發(fā)現(xiàn)這個事情有點奇怪。
整體我對這件事情的觀點是:
李佳琦大概率這次在直播電商真要涼了,原因是其背后的系統(tǒng)性問題,簡言之就是:
“品牌苦李佳琦久矣”。
于是乎我嘗試剖這整個的事件,為了更好的大家理解,錄制成了視頻,分為上下兩期,大家可以一起看完。
上期
(記得打開聲音)
下期
(記得打開聲音)
(不方便看視頻的可以看以下文章)
奇怪在于:這次和6月那次tank翻車事件相比,好像并沒有觸碰到一個很敏感的事情,而看起來只是李佳琦當被質疑產品貴的時候情緒沒有控制住,以至言語沒有控制住懟了消費者。6月那次事情李佳琦也還堅挺地回來了,小紅書上至今有5000w人關注的【#李佳琦回來了】的熱門標簽,而為什么這次事情大家卻有點不依不饒愈演愈烈的意思呢?
網上多數觀點最多的無非幾種:
1、對于消費者們,沒有尊重同時也不客觀
說的觀點沒有尊重消費者,畢竟粉絲眾多,這么說還是群傷一片了,你怎么知道人家沒有努力,你看到的就都是對的了?
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在努力為自己奮斗的——于是乎各種職業(yè)的李佳琦體紛紛社交媒體上冒出,這是題外話,暫且不表。
2、粉絲們心涼了
曾經豬豬女孩們寵你,現(xiàn)在你有錢了,就看不起豬豬女孩們了。
3、李佳琦不想演了
賺夠了,裝累了,不想伺候了。
當然還有分析背后他拿了多少提成的,利益如何分配等等,但大JOE想說,這些觀點都對,但感覺還沒有抓到背后的那個核心邏輯,咱們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外面可以看看更深一層背后的邏輯?
以下是一些核心觀點的總結:
1、努力的李佳琦在早起完成單點突破后獲取了巨大的流量,從而開始了滾起了他的商業(yè)雪球(見下圖)。
2、這個看似正反饋的盈利模型成立,就開始不斷地擴大,所有的頭部主播看到這個情況也紛紛下場,明星也是趨之若鶩。
看似是一個品牌有銷量,消費者得便宜,主播賺粉賺錢的三贏模式!
3、但這里有一個核心的BUG:
品牌的產品利潤率。
產品利潤率不可能無限下降。而長期來看為了維持這樣的雪球的模型,品牌就開始向產品動刀子,所以會有類似直播間特供款/xxxx特供套裝等產品貨盤出現(xiàn)。所以才會有花西子經過精心測算過的0.08克的眉筆等產品的出現(xiàn)。
4、消費者在這個雪球模型下也被潛移默化地洗腦,認為直播間的東西,就是便宜,線下門店的東西,就是貴。所以李佳琦這里一支眉筆三年了,竟然不打折???消費者自然就接受不了了。這大概就是李佳琦這次風波背后的底層原因。
5、最終沒有三贏,賭贏的是又賺坑位費,又賺提成,又賺粉絲的頭部主播們。
6、這次李佳琦翻車的實際特別不好,現(xiàn)在可以替代他的直播間雨后春筍,大家都可以提供和李佳琦差不多的折扣價值,同時他還情感上惹到了今年普遍心情不太好的粉絲們,最重要的是根據上述分析,由于下不去的產品利潤率,品牌可能早就不想合作了,而這次是個很好的契機可以不做了,而他背后的平臺阿里最近剛換上了新任CEO,重度投入AI人工智能,在這個風口浪尖,還真不一定再把資源傾斜在李佳琦身上了。
7、大JOE認為李佳琦在直播電商領域大概率是涼了,但由于其過往積累的資本和資源,如果清晰地分析和思考,很可能在其他領域又很快能起來,不一定在臺前,也可能在幕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