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向上且上頭,細究比亞迪的高能營銷
原標題:品牌向上且上頭!這種營銷方式高能了!
當你還在苦惱企業形象塑造是個偽命題,品牌向上就是玄學的時候,有的企業已經一波操作猛如虎,效果直接大氣層中飛舞了。
這企業不是別人,正是當下紅得發紫的比亞迪。
近日,比亞迪借著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契機,搞了一場格局拉滿的活動,這次營銷活動可能已經預定了2023最佳營銷案例冠軍了。為啥?
不是因為王傳福在現場演講時數度哽咽,眼淚淹沒了整個汽車圈,而是因為其活動主題“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收割了整個中國人的情緒。
通常,在主場活動中,除了有合作的品牌外,活動現場有且只會有自家的產品,但是比亞迪主打一個格局爆棚。
在本次發布會的外場,也就是自己深圳總部,將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廣汽、奇瑞、吉利、長城,以及新勢力理想、蔚來、小鵬等多家車企的代表車型,和漢、海豹擺放在一起,并不是貶損同行,也沒有刻意追求C位,實實在在彰顯和其它中國品牌共同進步的決心。同時,在演講中王傳福還致敬這些企業,并在結尾動容喊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提氣且上頭,這排面把自己的一場活動,放大到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甚至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高度,確實是高能,不出意外的#比亞迪發布會#這一詞條沖上了熱搜。
小僧這里就從營銷的角度,來交流下本次活動輿論引領和認知打造的高妙,全當胡說八道。
一、保持立場,提供情緒價值
當產品紅利消失,人心紅利就成為重要的戰場。
當今的汽車市場,電動化差異性弱,智能化差異性不明顯,還遠未到能拉開距離的時候,怎么讓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牢牢有一畝三分地是營銷的重點,也是難點。
你會看到,有的企業主打用戶,有的企業致力于場景,還有的企業執迷于智能,然而,這些理性的輸出都不具有長期的認知壁壘,是的,制造能力高度發達、供應鏈成熟的當下,尤其是汽車這種長周期消費品,大家可能不在同一起跑線,但跑著跑著就差距不大了。
所以感性的認知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情緒價值的賦予成為拿捏用戶心理的密碼。
尤其是在主流汽車市場,產品更是比肩繼踵,價格差異也不明顯,我憑什么就選擇你?比亞迪一向有中國化的標簽,自己也始終保持著國潮的立場,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這“中國汽車”四個字的分量可謂是重如泰山,很好的調動起中國消費者內心的共鳴。
如今,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急速發展,以自主品牌為代表的本土汽車制造商不僅僅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更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尤其是比亞迪,2022年全年銷量186萬輛,超過一汽大眾的177.9萬輛,奪得中國的銷量冠軍。2023年1-6月銷量125萬輛,已經是新能源領域的世界冠軍!
所以,比亞迪自己代表中國汽車,代表本土汽車工業的自信和自豪,瞬間就能激發消費者的共情,這種情緒價值的賦予,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不會買單。
實力明晃晃擺在那里,加之比亞迪一貫純粹的中國屬性和長期形成的愛國標簽,將品牌與民族品牌的崛起緊密相連,將民族自豪感跟消費者自豪感相連,這注定是上頭且有效的打法。
二、擴大格局,銳化認知錨點
如果僅僅停留在對自己的歌功頌德,相信影響力也不至于如此,比亞迪此番輿論輸出,更在于將自己的實力和帶頭大哥的角色打通,并以大哥的氣度、格局致勝。
在發布會的現場,比亞迪直接打出了“海闊天空,感謝同行”的標語,諧音是最爛的梗,也是最蒼白的創意,但是頂不住有用啊!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行”雙關了“xing”與“hang”,你可以理解成是對用戶的感謝,也可以會心一笑理解為對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感謝。
要知道,感謝是單向的,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我感謝在先,你愛理不理就是不會做人,這是中國人的基本常識。比亞迪一句“感謝同行”,大哥的度量和態度亮出來了,把壓力給到了同行。
同行不接受或者是反駁那就是不會做人,我退一步就是感謝的500萬用戶同行,關你丫屁事?如果你接受,那小弟很上道嘛,我們一起為中國汽車工業做貢獻啊。
可喜的是,大家都是成年人,包括一汽紅旗、嵐圖、深藍、阿維塔、奇瑞、埃安、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在內的一眾中國汽車品牌都積極進行了回應,“蔚小理”的三位老板甚至還親自發聲點贊。
這樣,比亞迪既打開了格局,也坐實了自己大哥大的錨點位置,名利雙收。反觀某些曾經還舉報大哥的小弟,是不是顯得那個更加啥?
我們知道,相比于一些傳統自主品牌,比亞迪無論是資歷還是過往實力,都不是最強的,甚至有些歲月還是拉跨的,也難免很多企業看不起或者說對比亞迪的技術、產品等的鄙視不屑一顧,等忽然一天這個你曾經看不起的家伙竟然一炮而紅,銷量把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時候,這些企業心態上自然很難接受,致使做出一些沖動行為也不意外。
不過我們都知道,世界是變幻弄側的,時代也是公平的,與其心態失衡,不如坦然接受,修煉內功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汽車行業的同行,要接受和習慣比亞迪的稱王,最起碼要在這個行業周期內接受。
汽車行業作為強周期的行業,各領風騷三五年是常態,放平心態,拿下未來才能挺直腰桿。反觀比亞迪,在自己拿下多項冠軍,創造多項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紀錄時,想的是“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格局之大,高下立判。
三、心理建設,優化心智梯度
王傳福在舞臺講述比亞迪造車背后的故事,談及過往造車過中經歷過的艱辛與不易,數次哽咽,淚灑舞臺。
無論是表演也好,還是真性情也罷,一句“曾經,我們也怕等不到春天”瞬間擊中人的靈魂。
這心聲何嘗只是比亞迪的寫照,相信很多自主品牌都心有戚戚焉。中國汽車工業從一窮二白到拿市場換技術,再到不斷由大到強,多少汽車人經歷過至暗時刻,多少品牌懷疑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像牲口一樣活下去絕不僅僅是一個段子。
更甚至于在當下的社會狀況下,我等普羅大眾又有多少人經歷著不為別人了解的艱辛?比亞迪都曾擔心等不到春天,我們又何必焦慮和絕望?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動情處。這估計是很多人感嘆王傳福淚灑舞臺的心聲,也是大家紛紛點贊王傳福的原因。
然而,王傳福并沒有讓別人在同情自己的漩渦中沉淪,而是把比亞迪一路走來的艱辛和不易,與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曲折歷程交織在一起,并且拋出“證明題”的話術,同志們,我經歷了困難沒關系,我不是自己想贏,也不是為了賣慘,而是要證明比亞迪可以、中國品牌可以、中國汽車可以,證明三連其實是要為大家出氣,解大家這些年的憋悶和不甘!懂?
并且強調,居然在今天了,中國竟然還缺世界級的汽車品牌,同行的表現大家看到了,我比亞迪只能當仁不讓了。
我們知道,人的心智是有階梯的,排在最前的就會成為習慣性認知和下意識認知,這么一波操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比亞迪給大家做好了心理建設:坦然接受我大哥的地位吧,我不僅是中國汽車的大哥,還要做世界級汽車的大哥,大家為我加油,把比亞迪打在公屏上!
中國的比亞迪,世界的BYD,這顆種子已經在大家的心中生根發芽。
品牌向上且上頭!比亞迪做到了,在節點活動泛濫的行業狀況下如果聲量突圍?在產品急速放量面臨質量質疑的情況下怎么引導輿論?在各個細分分市場擴張引發行業恐慌和攻擊時怎么構建企業形象?
這次教科書式的操作應該寫在教科書中,你覺得呢?
以上希望能給你啟發,在下小僧鯤鯤,讓營銷沒有難渡的劫!
作者公眾號:營銷禪修院(ID:MandCX)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