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辦音樂節,陣容能打票價低,泰褲辣!
作者:小肥良,來源:廚房人類
原標題:看到蜜雪冰城要搞音樂節,我蚌埠住了
大家好,哇達西哇小肥良。
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又到了各種各樣音樂節舉行的季節。不過,音樂節雖然年年都有,但價格卻一年比一年高,有一種不顧觀眾死活的美。
圖源:丁太升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蜜雪冰城居然跳出來,“整頓”起音樂節了。
早在4月中旬,微博話題“該不該把音樂節價格打下來”就登上熱搜榜,引發討論的起因,便是冰淇淋音樂節的“驚人”票價:199元/天。
沒有常見的早鳥票、預售票和正式票之分,沒有劃分VIP區和普通區,依舊是十分符合蜜雪調性的“簡單粗暴式”低價。價格低也就算了,關鍵是陣容也都還行,許多著名的音樂人和樂隊都到場助陣。
包括汪蘇瀧、陳楚生、詹雯婷、MC熱狗和Freshdollaz,以及著名樂隊Barryallen(巴瑞伊恩)和南懷瑾樂隊(Shaken)等。
而在音樂節的會場中,自然也少不了蜜雪冰城奶茶的助陣。在“冰淇淋市集”中,還售賣有冰淇淋臟臟包、半個玫瓏瓜冰淇淋、燴面冰淇淋等7款音樂節限定款冰淇淋。
縱觀蜜雪冰城音樂節舞臺,“雪王”的要素可謂是拉得很滿。
整個表演的地方,其實就是在雪王的“肚子”里,白天場時,雪王會瞪大眼睛看著觀眾。
而到了晚上,雪王則會帶上“墨鏡”,化身電音DJ,和觀眾們一起“蹦迪”。
這一趟下來,感覺大伙對蜜雪冰城音樂節都還挺滿意的。
票價便宜自不必說,音樂節的演出質量都還OK。如果對演出陣容沒有特別要求,只想體驗音樂節的話,蜜雪冰城絕對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蜜雪冰城第一次搞音樂節了。
2019年,當時正值蜜雪冰城主題曲爆火,蜜雪冰城乘勝追擊,獨家冠名了冰淇淋音樂節。出場的陣容同樣豪華,有汪蘇瀧、南征北戰、阿肆以及當時應該最大牌的羅志祥。
怎么又有汪蘇瀧,他是不是鐵暗戀蜜雪冰城啊?要不做它代言人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蜜雪冰城,許多品牌在今年都“盯上了”音樂節這個香餑餑。比如元氣森林,就邀請了樸樹、萬能青年旅店、小鬼等歌手上臺演唱。
等等,小鬼王琳凱?
我只能說元氣森林是懂流量怎么玩的,還專門把小鬼名字的字號調到最大,如果其他品牌也能像元氣森林一樣懂流量密碼,那真的——
比如江小白,通過多次冠名贊助YOLO音樂節,實現了和該音樂節IP的深度綁定。
比如樂堡啤酒,它在歷年主辦的音樂節中融入啤酒產業,打造集飲酒、觀演等為一體的“酒鎮”,并將音樂節帶到了啤酒加工廠舉辦。由它主辦的 「樂堡音樂節」,目前已成功舉辦了13屆,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多維度多產業的音樂文化品牌。
還有隅田川咖啡音樂節,在現場擺放了體現隅田川咖啡元素的音樂舞臺,讓隅田川咖啡這樣的新消費品牌變身新音樂節 IP。
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張圖,除了上述提到的品牌,還有湯達人、斑馬精釀、茶百道等品牌紛紛入局,紛紛想要在音樂節闖出一片天。
圖源:音樂先聲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會投身到音樂節之中。那有的小伙伴就要問了:為什么許多餐飲零售品牌都在打音樂節的主意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來參加音樂節的,大多是什么人?自然是年輕人。
根據《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數據,目前演出市場消費主力正是18-34歲的年輕人。而線下音樂節能夠讓參與者獲得社交、陪伴、分享等多重現實生活體驗,確實能夠幫助品牌和年輕「泛人群」玩在一起。
討好年輕人,成為了品牌搞音樂節最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比起平時品牌只能在手機里給你推廣告,搞個音樂節,品牌能做的事情會有更多。比如:在音樂節現場品牌設置快閃店、體驗店,承接了一部分線下線上的傳播工作,為品牌方帶來一定的潛在受眾。
比如湯達人元氣音樂節現場設置有元氣治愈咖、元氣裝扮、元氣面館、元氣食堂等場景互動體驗,不知道的還以為捅了元氣森林老窩了。
這讓產品與受眾形成黏性,實現IP衍生拓展的新消費場景。
通過跨界音樂領域,給年輕人打造一個吃喝玩樂于一體的消費空間,建立和年輕人更多元、親密的溝通渠道,贏得文化認同,是品牌的終極目的。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品牌都適合搞音樂節。
比如2023北京草莓音樂節,是由燕京啤酒贊助的。可購票詳情頁顯示,現場將不會售賣酒精飲料,燕京啤酒作為聯合主辦方就顯得有點“尷尬”。
另一方面,品牌搞音樂節觸達的年輕人,其實主要就是熱愛音樂且常去音樂節的那群人。而其他對音樂節不感興趣的年輕人,自然會對品牌搞音樂節無感。觸達的受眾有限制的情況下,搞音樂節的效果真的會比普通廣告投放要好嗎?
總的來說,品牌搞音樂節,既能拉近年輕人的距離,又能更好地宣傳自己,還是值得鼓勵的。特別是蜜雪冰城能把價格打下來,真的可以說大快人心。
那么你最希望哪個品牌能搞音樂節呢?
作者公眾號:廚房人類(ID:chufangrenle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