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認養大熊貓,奶茶界已經卷到這種程度了?
這幾天的互聯網瓜田,妥妥是被茶飲品牌們包了個圓。
這不,小編前腳還沉浸在沒搶到喜茶&FENDI聯名的失落里,后腳就刷到了茶百道認養大熊貓的帖子。
作為一個成都品牌,茶百道之前把logo換成一只胖胖的喝奶茶大熊貓、把名字改成ChaPanda就算了,這次專門認領熊貓的動作,是要坐實“四川一戶一國寶”的傳聞?
圖源@LOGO大師
但話說回來,找準大熊貓這個超級IP做營銷,茶百道也是懂圈粉年輕人的。
畢竟自今年年初開始,國內外關于大熊貓的各類新聞、熱搜就沒斷過,五一期間更是有無數旅客擠爆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只為一睹女明星“花花”真容。
在這股“全民追國寶”的熱潮下,大熊貓天團一躍成為全網頂流,每一只熊貓不僅有自己的專屬花名,連粉絲名都跟著卷了起來。
看圖才發現,原來熊貓的差別挺大的
國寶:你們一個個都禮貌嗎?
從這個角度看,這次茶百道通過認領大熊貓加深品牌和熊貓IP的綁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在的。
至少從官方整活的內容和網友玩梗的效果來看,算是卷對了點子、卷出了風采。
一、國寶加持,自帶話題流量
據介紹,茶百道認領的這只熊貓原本的名字叫“嬌毅”,認領后才有了新昵稱“茶茶”。
甚至官方還給大家想好了“頭頂一撮黑毛,最強天線寶寶”的辨識指南、上線了一波茶里茶氣的表情包。
特別是當奶茶和大熊貓同框出鏡,愛喝奶茶和愛吸熊貓的都不淡定了。
評論區搞笑十足的發言,給小編都看樂了。
奶茶、熊貓雙擔黨表示一碗水要端平,努力炫奶茶給國寶加筐筍。
手握打卡照的,還紛紛曬出了自己鏡頭下的“茶茶”,愛打架、費頭子、頭頂一撮毛的“貓設”算是立起來了。
連“嬌毅+茶茶=茶毅大師”的縮寫取名大法都被網友給研究出來了。
看出茶百道在認養儀式上,專門給自家logo加上嬌毅標志性“一撮毛”的網友,和拿著放大鏡看《甄嬛傳》的,大概是一批人。
最重要的是,大家已經把茶百道下一步營銷動作給安排好了:聯名、出竹子味新品、搞周邊。
作為國寶,大熊貓懶萌懶萌的樣子,和「吃了睡,睡了吃」的美好熊生,任誰看了不說一句羨慕、嫉妒、想rua。
如果有“當代年輕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是啥”問卷大調查,估計出現最多的就是:
熊貓飼養員
熊貓飼養員
熊貓飼養員
理想生活,如圖
所以茶百道這次終身認領大熊貓的動作一經官宣,便引起大家的互動熱潮,也是在意料之中。
只能說,品牌找對了自己的高流量話題區,既讓網友帶著一臉姨母笑地吸了一番大熊貓的無邊可愛,又情不自禁地下單了奶茶為愛發電。
二、公益認養,品牌的圈粉秘密
這種不單單蹭熊貓IP的熱度,而是真正通過認養大熊貓落地公益的品牌行動,也不是茶百道的專屬。之前也有很多品牌借此被用戶熟知,甚至成功在網上拉升一波好感度。
比如在茶百道官宣評論區,自曝“認領了兩只大熊貓”的盼盼飲料。
和茶百道一樣,盼盼集團的品牌logo也是熊貓,當概念上的“品牌吉祥物”和真實生活里的“大熊貓”連接在一起,品牌親和力這不就有了。
不過這波默默做公益、在別家評論區被關注的“低調發言”,也引發網友在線心疼,直言:你買個熱搜啊!不要做好事不留名。
國民品牌飯掃光在21年也認養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潤玥”,并官宣了以大熊貓為設計靈感的品牌IP“菜菜”。
甚至用大熊貓代言自己的竹筍系列新品,和熊貓吃一樣的“美食”,飯掃光你是懂大家對國寶的羨慕心理的。
官方你是懂P圖的
奧利奧餅干也終身認養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兩只同名大熊貓“奧莉奧”與“小奧利奧”,這“同名同姓”的緣分放在CP界是可以嗑的程度。
在全網關注“丫丫回國”的那段時間,國貨品牌蜂花也曾公開表達過想要認養丫丫的想法。
在相關新聞評論區留言:怎么能早點把我們丫丫接回來,自己愿意贊助丫丫回國。
雖然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蜂花的認養計劃目前還沒落地,但這種公益態度,屬實也為品牌拉升了好感度。
除此之外,肯德基、江中食療、京東數碼、工行、可口可樂等品牌也都曾認養過大熊貓。
其實不管是國貨品牌還是國際品牌,這種救助認養國寶的實際行動,無疑會激起大眾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圈粉于無形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認養熊貓,容易or難?
大家看完小標題先不要嗨,小編可不是要鼓動大家個人去認養熊貓(太貴了!)。
主要是小編在逛茶百道官宣認領大熊貓的評論區時,發現許多忠實熊貓愛好者在表達肯定之余,在線安利其他品牌也來認領國寶。
希望通過品牌的幫助,國寶們可以更多地被大眾關注,也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所以,站在營銷人視角,小編也想通過了解認養大熊貓的知識,更具體地感受下這種公益+圈粉雙贏的品牌動作的準入門檻。(自己沒法獨占,讓品牌多認領兩只也是好事不是)
但是不扒不知道,一扒才發現其中的華點:
比如大熊貓認養按照類型分為年度認養、終身認養和冠名認養三種方式。
其中,每只大熊貓的認養費用分別為10萬元、50萬元和100萬元。年度認養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認養,終身認養是對大熊貓進行一次性終生認養,冠名認養則是在進行一次性終生認養的同時,享有對該大熊貓冠名的權利。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官網
又比如認養大熊貓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它們。
機構或企業通過捐款或者贊助的方式,為它們提供食物、醫療、教育等必要的支持,同時獲得一些認養權利,比如給大熊貓起名字、定期收到它們的近況報告、親自探訪它們等。
圖源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官網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大熊貓認養既可以理解為“公益捐贈”,又可以理解為認養人的一種“宣傳推廣”。
國寶背后所連接的民族認同感,是機構或企業與大眾建立情感共鳴的“捷徑”之選,認養行為本身也是對保護大熊貓的最強背書,屬實是一舉雙贏了。
四、說到最后
說到底,借大熊貓這一超級IP做營銷,并不是多么新奇的事情,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品牌能把這種看似常規的動作做出自己的特色才算出彩。
聚焦在認養大熊貓這件事上,茶百道、盼盼、飯掃光這些看完讓人產生記憶點的品牌,其實在品牌文化上就和“熊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換句話說,大熊貓雖好,但找準了自己的特色標簽做努力,才是品牌最終能出圈的關鍵~
當一個品牌既能在產品上滿足需求,又能提供“云吸大熊貓”的放松體驗,有什么理由不被大眾所喜愛呢?
比如,小編已經開始為和氣桃桃的“熊貓”元素新品心動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