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遠山為代表的,那個逝去的廣告時代好在哪兒?
時至今日,當黃覺站在吐槽大會的舞臺上調侃自己的演員生涯時,他會想起多年前自己接拍的第一支廣告代言嗎?
那個逝去的廣告時代好在哪兒?
01.有中國特色的廣告時代
在我入行的時候,那個年代的廣告圈,除了傳統的老牌4A,還沒有太多明星公司,這其中以楊海華為首的攬勝是一座高山,而邱欣宇的遠山則是另外一座。
攬勝,遠山,從這兩家公司的名字我們或許足以看出,他們所繼承和推崇的,那種真正屬于中國的傳統審美意趣,以及在這種意識指導下誕生的,那種真正扎根中國現實的廣告。
和今天廣告圈里那些閃耀的英文招牌相比,和那些除了演員是中國人其他越來越趨同于國外甚至直接抄襲的廣告相比,這不只是一種審美上的更替,更代表著一種廣告傳統的消亡。
如果說曾經存在過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廣告時代”的話,那就是以遠山為代表的那個已經逝去的時代。
也正是前幾天,攬勝曾經的文案負責人秋爽,宣布他的一座山廣告“死亡”,整組創意并入環時互動。
這是那個廣告時代的,最后一座山。
02.切中當下的現實質感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黃覺的那支廣告,那是一系列由遠山廣告為美利金融創意的。由普通人講述自己生活的廣告片中的一支,在那支廣告里,普通人黃覺第一次調侃了自己的演員生涯,在極具中國現實質感的鏡頭里,他徒勞地問自己:讓我跳下去,我往哪兒跳啊
美利金融品牌TVC
《演員篇》
今天,我們一年可以看到多少走心廣告呢?
它們中的佼佼者,大多也都洞察扎實,文案入心,表演動人,拍攝精良,但唯一的問題是,它們無一例外都失去了當下現實的質感。
那些架空的漂亮的鏡頭,看過之后再也不會在某一刻的街頭被突然記起。
我不知道現在這種結果是創作者們有意識的選擇,還是他們已經失去了關切現實的興趣和把握現實的能力。
但從我個人來說,答案顯然是后者。
美利金融品牌TVC
《墊墊腳尖就能夠到的幸?!?/h4>
《讓年輕的愛情更有把握》
《對錢,我很認真》
《有準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03.廣告,是人做的
無論是最初的奧美,還是后來的遠山,公司永遠只是創始人個人意志的體現。歸根到底,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廣告。
奧格威的《一個廣告人的自白》曾經給我的最大啟示是:一個大寫的廣告人,首先是一個大寫的社會人。這意味著,即便他不做廣告,從事任何領域的工作都可以取得成就。他只是恰巧進入廣告界,把自己的學識,審美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帶入了廣告。
如今的邱欣宇,更為人熟知的ID是“二逼瓦西里”,更多的以個人身份參與到公共話題,還編劇了一部電影,雖然偶爾還以朋友的身份,幫羅永浩改出了“漂亮的不像實力派”,但廣告之于他,相信只是曾經翻過的一座山了。
今天再看遠山官網上新出街的作品,泯然眾人矣。
04.尾聲
今天的廣告圈,把持話語權的當然更多的還是那個年代的“遺老遺少們”,借著social和自媒體大爆炸的浪潮,他們中的部分完成了對上一輩人的革命,另起一頁,書寫了中國廣告的新傳統。
好與壞,當然不是我輩人今天就可以判斷的事情。
不過不管怎樣,我們都還在繼續做廣告,我們都還有機會塑造中國廣告的新模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