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樹集團大轉性,直播間開始賣男色了
編排:又耳,審核:三木,作者:蘇子秋,來源:互聯網品牌官
原標題:“女色侍人”的椰樹集團,開始賣男色了?
2月份,我寫的一篇《杜蕾斯抖音直播首秀,主播瘋狂開車》被不少同行轉載,足見作為“營銷老司機”,杜蕾斯有著很高的話題關注度。
與此同時,有著“飲料界杜蕾斯”之稱的椰樹集團坐不住了,進入三月份,連放兩顆重磅炸彈來吸引眼球。
色情宣傳?虛假招聘?總之在擦邊這件事上,椰樹集團秉承著“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精神,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一、椰樹集團,開賣男色?
陽春三月,春招開啟。椰樹集團一張培養正副總經理的招生海報再次引發網絡熱議。
“入學就有車、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
“畢業后包工作,升任集團副總后年薪108萬,有貢獻獎勵600萬海景房,獎勵1000萬別墅,獎勵分紅股權。”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官微
海報上的每一個字,即使職場老油條,都忍不住怦然心動。縱然你知道這是椰樹集團畫的大餅,但總比某些高校招聘會月薪2000元的酒店洗碗工更有誘惑力,顯得誠意十足。
當然,海報中令人無法忽略的,還有代言人徐冬冬反手舉椰樹椰汁的經典pose,以及那句深入人心的slogan“我從小喝到大”。
圖源:網絡
大胸美女,可以說已經成了椰樹集團的一個營銷符號。從包裝到宣傳海報,再到招聘海報,沒有大胸美女出現的椰樹集團,會讓人懷疑是山寨品。
即使2021年曾因在招聘海報中打出“肯定有美女追”的福利,被以“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罰款40萬,對大胸美女的執著,椰樹集團也從未放棄。
不過,一直走女色營銷的椰樹集團,最近開始轉性了。
這是椰樹集團放出的另一顆炸彈,招聘直播間男模特。
工作內容,是配合直播拍攝展示產品,每天工作約6小時,薪資約500元至800元一天。輕輕松松,月薪過萬。
應聘要求,身高180cm以上,有腹肌有肌肉,健康陽光帥氣大男孩。
圖源:椰樹集團抖音
這標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征婚廣告呢。
而走進椰樹集團的直播間,確實已經畫風突變。
不再是大胸美女在展示產品,而是一群肌肉發達的男模特在大秀身材,其中一位男模特還介紹自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
圖源:抖音
陽光帥氣,青春逼人,椰樹集團的直播間,簡直是為女性消費者謀福利。
二、向“她”低頭
萬年鐵樹開了花,椰樹集團終于開始改變了。
回到去年國慶節期間,椰樹集團在抖音直播首秀,主播還是四女一男的陣容。“陰盛陽衰”的直播間,更多是女主播們一邊跳舞一邊展示產品,當時還引起了“擦邊”“低俗”的網絡爭議。
圖源:椰樹集團抖音直播間
不到一年時間,如今椰樹集團的直播間已經充滿了陽剛之氣,荷爾蒙爆表。
圖源:抖音
從大胸美女到肌肉型男,開始賣男色的椰樹集團,顯然開始討好廣大女性消費者了。
這是從“他營銷”到“她營銷”的營銷思路轉變。
很長一段時間里,椰樹集團都是站在男性視角下進行價值輸出。
無論是早期“能使乳房飽滿”、“白嫩豐滿”、“白白嫩嫩”等宣傳字眼,還是slogan“我從小喝到大”,都是通過軟色情來滿足男性對女性的某種欲望。
圖源:網絡
這樣的廣告迎合了男性消費者的喜好,但在“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的消費市場價值排序下,男性消費者為椰樹集團貢獻的銷量卻并不理想。
野心十足的王光興曾定下目標,椰樹集團要在2020年前完成100億產值,但據公開消息,椰樹集團已經有至少7年的產值,卡在40億左右。
椰樹集團營收進入瓶頸期的幾年,正是女性消費主義思潮崛起的時期。
追求獨立、自強的女性消費者,對椰樹集團的擦邊營銷嗤之以鼻,也讓椰樹集團深陷負面的輿論漩渦。
盡管在2022年初發的一則喜報中,椰樹集團將2021年銷量逆勢增長的原因歸功于當年被罰款的“肯定有帥哥美女追”招聘啟事,但通過負面新聞博關注、促銷量的做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圖源:椰樹集團2022年發布喜報
難得的是,椰樹集團終于開始轉變思路,希望從女消費群體中探索新增長。
女性的購買力,椰樹集團從去年和瑞幸咖啡的聯名中已經嘗到甜頭。售罄的聯名產品,引爆的網絡聲量,讓很多女性消費者刷新了對椰樹集團的品牌認知。
圖源:瑞幸咖啡官微
本著“食色,性也”的古人教誨,椰樹集團提升直播間男性主播的比例,也是為了更好地留住女性消費者。
而這樣的男色誘惑,女性恐怕沒有抵抗力,喜歡沖動消費的她們,也更樂意下單。
三、無懼“中年危機”
當然,有人會說,椰樹集團其實“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營銷底色依然是濃濃的土味、低俗,只不過用“男色”營銷,色情擦邊并不那么明顯。
對此我深表贊同,并且堅決支持。
椰樹集團的椰歷,早已經更新到了30+,再加上徘徊在40億的營收魔咒,椰樹集團逃不過“中年危機”。
不少國貨品牌應對“中年危機”的方式,是給品牌“減齡”,玩跨界、出聯名、進軍元宇宙,不錯過任何一個爆火的營銷玩法。
但從時間給出的答案來看,年輕化的營銷玩法并非百試百靈。
就拿“國民辣醬”老干媽來說,玩過國潮,拍過《男人裝》,儼然一個新時代的弄潮兒,結果,營銷玩得飛起,銷量卻逐年下滑,直接跌出了貴州民營企業100強名單。
圖源:華商韜略
砸錢玩營銷賺熱度,卻在產品質量上節省成本,熱度上去了,口碑下降了,老干媽的教訓是慘痛的。
相比之下,椰樹集團更懂得產品是王道。
依托海南的生產優勢,椰樹集團30多年來一直堅持選用新鮮的椰肉生榨提取制作。
圖源:網絡
尤其是王光興帶領團隊研發的“椰子水油分離技術”專利,保證了椰樹牌椰汁不加任何香精、防腐劑。
天然的口感體驗,讓不少人對椰樹集團又愛又恨,即使不認同其營銷畫風,但依然是產品的忠實用戶。
產品之外,椰樹集團的服務也相當人性化。比起很多企業永遠打不通的400投訴電話,椰樹集團包裝上的號碼24小時都有人接聽,連短信也會回復。
或許正是對產品和服務有足夠自信,椰樹集團的土味、低俗營銷,可以做到30多年如一日,即使“中年危機”,也沒有大刀闊斧去緩解“中年焦慮”。
更何況,憑借著持之以恒的精神,椰樹集團已經把品牌的“負面爭議”扭轉成了“社交符號”。
現階段它需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線的擦邊,不失為一種男女通殺的“椰樹牌style”。
作者公眾號:互聯網品牌官(ID:szwanb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