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制茶飲邁入寡頭時代,“慢茶飲”或成新趨勢!
2023年不知什么時候吹起了一股“性價比”風。
在手機行業,realme與一加率先掀起價格戰,引得紅米與努比亞相繼降價促銷;在汽車行業,比亞迪發布宋plus也掀起了價格戰,逼得一眾合資車紛紛降價營銷;而在電商領域,近期京東也開啟了自己的“百億補貼”,劍指拼多多,似乎性價比才是2023年的主旋律。
但是在失去熱度與聲量的現制茶飲賽道卻在經歷一場“漲價潮”,中信建投證券的數據顯示,盡管2022年中國現制茶飲市場人均消費15-20元的中高端市場下滑明顯,同比減少了12.1%,但即便受疫情影響行業增速有所放緩,但25元以上的高端現制茶飲僅減少0.9%,并且仍有不少企業給予漲價。
為何現制茶飲會“逆勢上漲”?未來現制茶飲又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一、為什么現制茶飲可以漲價?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現制茶飲賽道仍處于上升階段,具有價格上升空間。
現制茶飲行業近5-10年取得快速發展,雖然疫情下行業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現制茶飲的門店品類也主要以茶飲為主,市場潛在空間和認同度較高。
來源:中國現制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2-2029年)
首先現制茶飲賽道的市場教育程度預計仍在上升階段,配合行業準則的逐步規范以及優質食材選取、數字化工藝、創新能力等提升,預計有望將奶茶市場更多引導趨向健康、優質原材料、創新能力強、出品標準穩定的方向,有助于產生更強的品牌價值和效應。總體看來,現制茶飲賽道空間廣,市場仍處教育階段。
其次,現制茶飲接受度較高。從2021年對比2018 年各類飲品的飲用頻率變化看,現制茶飲增速較突出,其次鮮榨果汁和現制咖啡增速也較快,RTD類增速相對偏慢。疫情下,現制茶飲仍然呈現逐步教育市場,以及提升消費滲透客群復購率的趨勢,消費頻率提升也給予了其價格上升的空間。
來源:中國現制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2-2029年)
最后,行業進入了更精細化的競爭階段,行業開始比拼運營能力、供應鏈能力、品牌營銷能力、數字化能力等等。
根據對現制茶飲尤其是奶茶賽道的觀察和研究,中信建投認為奶茶行業目前to C端的強心智認知還是暫需要建立在高頻的產品和模式迭代上,而該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又在于供應鏈的靈活響應程度和控制能力、研發團隊能力、賽道認知和創新能力上。
因為高頻產品迭代實際意味著僅保留幾款核心SKU,其他SKU在原料和組合上不斷嘗試,多數SKU或原料存在時間不長甚至為季節性產品,這對前端供應鏈要求很高,而更為基礎的是研發團隊對口味適配性、原料營養和健康性等環節的落實。
同時,高頻創新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對于龍頭奶茶品牌,創新需要符合一定比例消費者的需求和審美,因為小眾原材料和新產品也可能發生市場反饋不佳的情況,而單品創新失敗的次數增多就可能會影響整體品牌認知。
來源:中國現制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2-2029年)
故而公司對行業發展趨勢和賽道的認知要求很高,且需要保持認知的高頻迭代,對于商業模式和運營能力的穩定性要求較高。由于在新時代下競爭的多層次導致企業成本增加,故部分現制茶飲企業選擇漲價。
其實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于當前中國大的市場環境仍整體處于消費升級階段,人們對個性化、品牌化、品質化的產品需求在提升,價格反而成為了次要考慮點。
所以從沖泡茶包到避風塘等低端奶茶,再到coco等現制茶飲,最后到霸王茶姬、奈雪的茶等個性化現制茶飲,消費者一直是在消費升級的,而消費升級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價格上移。
二、未來現制茶飲又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預計現制茶飲行業的賽道格局隨著對市場的逐步教育將迎來改善,整體發展方向趨向于健康化、產業鏈協同化、創新迭代豐富化、會員價值提升、品牌效應凸顯等特征。
行業潛在空間及增速仍然充足,巨頭通過教育高線城市并逐步培育品牌文化和健康理念形成認知優勢和粘性,并利用該品牌優勢重點布局和快速拓展下沉市場,行業的品牌價格帶的區分或一定程度上趨于模糊,企業本身的賦能能力、產業鏈協同能力、賽道認知能力、資金及運營效率等更突出。
若假設奶茶賽道整體可承載多個核心品牌,則頭部品牌競爭當前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且面臨長尾市場的競爭。
但高端化和極致性價比兩種打法的代表企業仍然將在各自賽道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高端化龍頭可充分將品牌效應與品質化和差異化定位相結合取得產品和服務溢價,且與其利用品牌優勢和靈活高效的店型在下沉市場布局并不沖突。
而性價比龍頭通過產業鏈協同和模式優勢獲取最優成本,在下沉市場亦具備突出競爭力。
來源:中國現制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2-2029年)
疫情下的幾年對于消費企業整體競爭思路和方式也有明顯推動和影響,現金流和單店盈利能力、拓展的合理節奏控制以及BD選址的重要性、存量市場下私域運營的重要性等開始凸顯。
2021-2022年,一級市場現制茶飲投融資從高峰到有所降溫,預計也與疫情有一定關系,但預計未來1-2年,現制茶飲龍頭或存在一定的集中度提升邏輯,綜合能力較強的龍頭預計將明顯受益環境整體波動帶來的影響,生存發展和迭代能力都明顯更強。
而從品類上來看,現制茶飲將在優化現有消費場景下的產品外,還將探尋更多新場景下的消費品類。根據紅餐大數據預測,現制茶飲將在兩方面發生突變:
其一,爆款黃金周期或縮至更短。
茶飲賽道內曾經有一種說法:每5年會有一個顛覆性的爆款產品出現。從奠定新茶飲地位的芝士奶蓋茶到當下流行的水果茶再到檸檬茶,這些產品都經歷了大致5年的爆款黃金期,其后逐漸走向平穩發展期。
在市場競爭激烈,新品層出不窮的當下,爆品的黃金發展周期縮至更短,比如檸檬茶崛起于2021年,在2022年也出現了小火花,但如今已經步入了平穩發展期,黃金發展期被縮短了。2023年,茶飲市場亟需下一款顛覆性的爆款產品!
其二,“慢茶飲”或打開市場新藍海。
茶飲品類一向講究即點即取,具有快捷、便利的特性。而隨著圍爐煮茶、新中式茶館的興起,“慢茶飲”也在慢慢為更多消費者所了解,“慢茶飲”有望在未來進一步發展。
“慢茶飲”之慢在于煮茶品茗的儀式感,也在于茶室中的社交體驗。比如,新中式茶館則強調純茶體驗,主推現煮茶飲和茶點,配以新中式的美學風格,為消費者提供儀式感十足的消費體驗,賦予品類年輕化的形象。
同時,新中式茶館也對不同的消費場景作出了探索,如tea 'stone瞄準年輕人下午茶的社交場景,構建了可供觀賞打卡的空間體驗和茶飲煮制體驗;隱溪茶館則以包間的形式提供高質量的私密空間,主要針對有商務洽談需求的消費人群。
總的來說,隨著現制茶飲邁入寡頭時代,在行業競爭激烈化情況下,龍頭更偏向平臺化和賦能化定位,未來競爭一定不僅僅局限于具體價格帶,而是由核心競爭力依托產品高頻迭代、供應鏈靈活性、研發創新能力,逐步沉淀到品牌文化和品牌價值上。
封面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