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之后,誰有望開出萬家門店?
雪王上市,成為近日茶飲賽道最受關注的一件大事。
有人說,蜜雪冰城只靠“性價比”這張牌賺錢能力卻吊打喜茶、奈雪之流;還有人說,蜜雪冰城賺加盟商的錢、對自己人開刀,讓利消費者才是其悄悄崛起的秘訣;還有人看到蜜雪冰城接入資本的克制;有人講起了張紅甫兄弟倆的艱苦創業史;更多的人津津樂道的是一首甜蜜蜜以及雪王對品牌視覺升級的成功押注……
無論如何,蜜雪冰城上市,的確給消費領域的寒冬注入了一絲暖意。
社區營銷院也曾指出,靠著性價比這張王牌,蜜雪冰城還打算把咖啡、冰淇淋、精釀、便利店重做一遍。而底層實力的遷移,意味著產能擴建能實現更大的規模效應,雪王上市后目標募集資金有45.37%的比例便留給了生產建設類項目。
但是蜜雪冰城并非不存在隱憂:
一方面,蜜雪冰城主品牌的加盟茶飲店要想繼續擴張,要去平衡門店規模和加盟商利益的問題,因為既有的高飽和開店已經出現(合適點位上)一條街開出好幾家蜜雪冰城的局面;
一方面,蜜雪冰城孵化主攻冰淇淋的子品牌極拉圖,賣得最好的產品仍然是生椰拿鐵(奶咖),這未免有些尷尬。
唯一有望接棒蜜雪冰城實現高速增長的獨苗,幸運咖,近年拓店固然迅猛,但現制咖啡市場現已是強敵環伺,李寧、華為、中石化、中國郵政等各種擁有龐大終端門店的跨界選手都試圖進來分走一隅咖啡消費場景。
不光如此,在“喝”這條大賽道上,茶咖融合是趨勢,未來一家茶咖店里可能會同時塞下純茶、果茶、奶茶,還會有各種果咖、奶咖、黑咖啡……
那么,在現制茶飲這條賽道上,蜜雪冰城之后,誰有望開出萬家門店?
一、現制茶飲賽道,后繼有誰?
社區營銷院認為,門店規模、門店分布、客單價能大致描繪出現制茶飲的全國地圖。
從門店規模看,截至10月7日,現制茶飲賽道超過3000家門店的品牌分別是9名選手:蜜雪冰城(23000家)、古茗(6808家)、書亦燒仙草(6660家)、茶百道(6008家)、滬上阿姨(5044家)、CoCo都可(4776家)、益禾堂(4688家)、甜啦啦(3821家)、一點點(3596家)。
我們拋開蜜雪冰城不談,著重分析其余八家情況。
從門店分布看,上述選手大致形成了兩種開店策略:
一是由于品牌成立時間更早/或定位中高端,在一線城市點位布局門店更多,因此近年來主要向新一線城市擴張,形成自上而下的市場滲透。
代表選手為三家:茶百道、1點點、CoCo都可,其門店的一線城市比例分別達到了11.05%、23.78%、15.62%(其余品牌不超過7%),而新一線城市開店比例分別達到了28.88%、36.1%、32.16%。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1點點、CoCo都可的人均客單價分別為16、15元、14元,在上述9個品牌中位于第一梯隊水平,但三家差距并不明顯。
二是其余選手或因同行競爭、或因地域口味限制,或因門店規模限制,品牌布局點位在盡量避開一線城市,更偏好特定地域/下沉市場。
例如益禾堂二線及以上城市點位占比僅有37%,且門店集中于廣西、廣東、湖南、福建等南部地區;滬上阿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比例分別達7.53%、22.58%,山東、安徽都有密集開店,是為數不多北方色彩濃郁的茶飲品牌;而甜啦啦更極致一些,一些點位僅有0.81%,三線、四線比例卻達到了39.1%、26.88%,且集中開在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把上述數據整合一下,換個視角看也會有一些有意思的發現:
一是廣東、江浙、四川等省份基本可視為兵家必爭之地,但即使是門店數超3000家的頭部茶飲品牌,仍帶有較濃的地域色彩。
例如都可的勢力范圍局限在江蘇,古茗的大本營在浙江、福建,書亦燒仙草在四川、湖南更得人心,茶百道在江蘇、浙江更受待見,滬上阿姨在山東、安徽、廣東叫得出名字,益禾堂深耕兩廣,甜啦啦視安徽為根據地。
二是從客單價能一定程度反映品牌定位,按客單價高低排序,茶百道(16元)>古茗(15元)>一點點(14.9元)>滬上阿姨(14.8元)>CoCo都可(14.2元)>書亦燒仙草(13.2元)>益禾堂(9.8元)>甜啦啦(8.7元)。
也就是說現制茶飲中高端品牌的主流價格帶在13-16元,而主打性價比的品牌在9元左右,且低價更容易打進下沉市場或北方市場。
但光是如此還不能匆忙下結論。門店成長速度,尤其是近幾年的擴張速度能夠反映品牌資產是否可持續、組織升維、供應鏈建設的情況,而爆款產品、消費者口碑、關店情況更能反映品牌對市場的理解能力以及長效經營能力,因此我們還要從拓店速度以及門店質量兩大維度觀察上述品牌。
二、后繼之人劍指萬店,誰勝算更大?
先看拓店速度。
社區營銷院首先按客單價排序、統計自2020年以來,梳理各大品牌的開店高峰時期:
一類玩家的特點是,既享受到行業增長的紅利,且多數月份開店速度保持在100家以上,今年疫情以來仍能保持穩定規模增長態勢,近三年穩定開出超3500家門店的品牌: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是其中代表例子。
首先是茶百道,從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其月均開店速度穩定保持在150家以上,且有9個月份超過200家,今年開年疫情以來仍保持月均開店100家的速度,近三年開出5000家左右門店。
其次是古茗,從2020年4月以來,經常保持月均開店100-200家的開店速度,個別月份能達到近400家,今年開年以來保持在月均開店100家的速度,近三年開出4000家左右門店。
甜啦啦雖然規模不及上述玩家,但也多年保持著月均開店100家的速度,不可小覷。
還有一類玩家的特點是,在2020年初期短暫享受過賽道擴容、資本涌入的紅利,曾創造過個別月份開店速度達400家的高峰時期,但開店頹勢也很快顯現,且今年疫情以來開店速度更加趨緩甚至停滯不前。
一點點、益禾堂都是其中代表例子,例如一點點在2020年多數月份還能保持月均開店80家的速度,但從2021年開始開店速度放緩,直至今天月均開店40家左右,近三年開店規模在1500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一點點、益禾堂、CoCo都可、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是2010-2013年左右創立的品牌,古茗、茶百道、甜啦啦都是2017年以后創立的新一代茶飲品牌。
也就是說,除滬上阿姨以外,上一代茶飲/奶茶品牌都不可避免且不同程度地陷入到品牌資產老化的問題,這其中書亦燒仙草的基本盤最大,門店數達到了6660家,但更吸引四川、湖南的客群,而滬上阿姨門店數達到了5044家,在此規模上還能保持月均100家的開店速度,實屬不易。
而在新銳勢力中,古茗與茶百道的門店規模分別達到6808家與6008家,可以說根基已經枝繁葉茂。
從門店分布看,古茗遵循區域打透,再逐漸往周邊區域復制擴張的做法:目前在浙江、福建密集開店,再往中部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各省滲透,這既能提升區域內的品牌曝光又能復用供應鏈優勢;而茶百道也遵循這一經驗,只不過其大本營是選在江浙向內陸延伸,而且四川、廣東作為奶茶大省也被其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
從開店質量看,或許我們能從市面爆款推知一二:豆乳玉麒麟、楊枝甘露、西瓜啵啵、茉莉奶綠、招牌芋圓奶茶都是茶百道最受歡迎的單品,選用各種應季的材料做成果茶和奶茶是茶百道得人心的關鍵,其中亦有楊枝甘露這樣的長尾熱銷經典單品。
而對古茗來說,楊枝甘露、芝士多肉葡萄、大叔奶茶、布雷脆脆奶芙是其最受歡迎的單品,與茶百道相比,古茗的“奶味“更重,且更擅長利用抖音直播等線上渠道進行品牌曝光宣傳,今年5月古茗創下5小時賣4000萬的記錄,古茗后臺系統一度癱瘓。
而唯一一個有機會追上前列玩家的甜啦啦,靠的仍然是性價比這張王牌,只不過換成了“水果茶”這個爆品或者更多的果茶。在消費者最推薦的甜啦啦單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除了酸奶冰淇淋、就是水果茶、百香果大滿貫。
這些產品都有著相似的特點:就是甜、但就是量大,性價比給到極致,例如一桶水果茶/全家福最低只要11元(主流茶飲品牌普遍賣到16-20元),而且多肉楊梅這種高端品牌仿品只要7元,而且甜啦啦也賣圣代,是不是和雪王很像?
總的來看,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甜啦啦都將會是下一個萬店的有力競爭者。隨著茶咖融合,茶飲賽道會比現在更卷,還是會與咖啡競合后撬動一個更加大眾的市場,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