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瘋四文學,“麥門”正在悄悄流行
原標題:PK“瘋四文學”,“麥門”會出手
模仿、混制、病毒式傳播、瀏覽與分享的媒體生態,是Web2.0時代的顯著特征。
社交平臺的出現,激發了網民們自身的能動性,也讓病毒式的傳播降低了參與的門檻。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不少原創梗開始流行,有“不婚主義小姨”獲贊千萬,有“九轉大腸”被積極考古,在此之中,我們注意到“麥門”正在悄悄流行。
一、什么是“麥門”?
先看幾段話感受一下:
酥酥多筍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蘇軾既是大文學家,也是那個時代有名的美食家。他在吃了酥酥多筍卷以后滿口稱贊,還專門寫了贊美詩流傳至今,“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若要不俗與不瘦,不如多筍卷酥肉。”
一個覺得麥當勞好吃的人,再壞也不會壞到哪去,這就是我的善惡觀!
此時年輕的肯德基,必勝客,米其林還沒有意識到,一個來自美國的對手已經悄然登上了歷史舞臺,而麥當勞傳奇的一生才剛剛開始。僅僅提到他的產生,就已經震驚了全世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當我讀到"I'm lovin it"時,我終于明白了人類需要的是宇宙漢堡和宇宙哲學。麥克阿瑟曾經說過,我可以占領人類任何一家快餐,唯獨不敢麥~當~勞。戴高樂說這里的優秀漢堡和偉大甜品,我數了一晚上,不是數完了,而是天亮了。
去麥當勞打工!(看大門有新的人進來)(去打招呼)(麥當勞喜歡您來)(哐哐往里招呼開始賣卡)(這個套餐真的很優惠雙人的話看這個帶一張卡下次來吃才25)(拿客人手機加社群)(領香芋派)(給客人下張卡)
麥門宣言如果豬柳蛋是早上耀眼的太陽,剛出爐的熱薯條就是支持著旅人長途跋涉的拄杖,保佑每一個在外拼搏的孩子,麥門!
上述文字采集自麥當勞微博,其中有奇怪的價值判斷,有一本正經的科普,有古詩詞軼事的改編,有員工心聲仿寫,有企業發展植入……是混雜著廢話文學和發瘋文學的氣質的,對麥當勞熱愛的樸素表達。
正如麥當勞微博有感而發:“麥當勞,我永遠的家。麥門”,用于禱告的“阿門”變成了“麥門”,同時也是麥當勞粉絲,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麥當勞信徒之間的暗號。
二、官方和粉絲的合謀
人們為什么愛麥當勞?愛它經久不衰的單品,愛它總有新品打動你,愛它始終如記憶般窗明幾凈,愛它開到午夜十二點甚至24小時運營裝得下無家可歸的人,愛它開在最核心的商圈,依然能依靠優秀的成本把控提供窮鬼套餐(已漲價)……當這種愛,通過“麥門”連接,網友參與、模仿、復制、傳播,將為品牌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12月22日,麥當勞微博在“深夜開麥”欄目詢問,文學題:你愛麥當勞到啥程度?緊隨其后,麥當勞小編發博:“我是真正的麥選之子吧?謝謝讓我做上了官博小編,麥門”,這是“麥門”第一次出現在官方微博中。
12月28日,麥當勞再發微博:"這條用來收集麥當勞文學。當時,轉發量已達6k+,點贊量近4w。12月30日,麥當勞,我永遠的家。麥門",點贊量已經達到6.6w,1月30日,麥當勞B站賬號發布了“麥門指南|麥當勞:什么是‘麥門’?,視頻中提到“麥門指南”將成為固定欄目,暢聊近期有趣好玩的麥麥熱梗。
2月3日,麥門官方表情包出爐。
除social端的話題不斷之外,麥當勞也在門店對“麥門”做出回應。不少消費者在下單時,亮出麥門身份,真的如愿獲得了想要的餐品。
這種“我懂你”的默契,正如鮑曼在《流動的現代性》中提到的 “衣帽間式的共同體”概念: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如原子般離散的個人,通過搞怪卸下不安與焦慮,忘卻工作與生活給他們的限制,獲得群體認同感與群體歸屬感。
官方的玩梗,也點燃了粉絲參與的熱情。原創UP以幽默搞怪的方式傳達自身觀點,吃瓜群眾也以彈幕、評論深度參與其中。
比如《流浪地球3:麥當勞危機》,就是在麥門和流浪地球的雙重流行之下,玩出的極致花活,一句“50塊以上的,請出列”,讓無數人笑到抽搐,也以幽默的方式替無數人紓解了對麥當勞漲價的不滿。
很難講,麥門的出現,是官方操作,還是民間自發。但毋庸置疑,官方的敏銳觸覺和粉絲的創意二創,共同完成了這場集體狂歡的造梗游戲。
三、PK”瘋四文學”
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麥當勞多年社媒運營的一個必然。
一方面來講,麥當勞需要一個網絡熱詞,去鏈接粉絲,去獲得更多的流量,另一方面來講,面對暗號一般風靡全網的“v我50”,麥當勞也該拿出來自己的態度。
1、百轉千回VS直抒胸臆
相比”瘋四文學”的百轉千回的歐亨利文體,麥門顯得直接得多,其中的杰出代表,是再次流行的《麥當勞無限好》。
這首由陳奕迅和軟硬天師在2006年Long Time No See演唱會上的即興改編,一度因為太過離譜而被懷疑是粉絲惡搞作品。但麥當勞的代言人,在麥當勞贊助的演唱會上,唱著 “麥當勞漢堡,好好好,麥當勞薯條,條條條,麥當勞奶昔,奶奶奶奶奶奶奶”,洗腦的旋律、直白的歌詞,被配上各類照片傳唱,被奉為麥當勞國國歌。
如果說,“瘋四文學”所綁定的,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的優惠,是以七天為周期的集體狂歡,那么,麥門則是對麥當勞的產品、粉絲、精神的高度夸贊,兩者各有優勢。
2、大勢所趨VS順勢而為
“瘋四文學”誕生于2018年,流行兩年后,才被官方承認,再兩年后,肯德基才有“V me 50 卡”。不是官方握不住這大好的流量,而梗所能攜帶的信息極其有限,且在傳播過程中,還會被消解、惡搞和異化,很難被官方把控,官方的謹慎態度也可以理解。
麥門在流行起源于2022年末,此時的網絡環境也是大不相同。麥當勞旁觀”瘋四文學”發展多年,在運營麥門話題上也顯得更為主動,官方引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全面開花,雖然現在聲量大大不及,但兩者后續盤活都需要品牌方的持續運營。
3、把控出品
在“瘋四文學”最熱那會,每逢周四,都會看到許多消費者抱怨瘋四難買、KFC玩不起。人們能理解肯德基的運營模式,卻很難消解這類不滿,而“瘋四文學”的爆火能否拯救肯德基的頹勢,仍需打個問號。
四、寫在最后
本次,麥門正流行,又撞上了消費者因1+1隨心配(窮鬼套餐)再次漲價的不滿。而隔壁漢堡王又發“麥難財”,大肆宣傳“國王日1+1”的優勢。
所有營銷都要落回到產品上,麥門的流行能給麥當勞到帶來什么?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